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楚哥說電影封面怎麼做的
擴展閱讀
方安娜演過什麼電影嗎 2025-05-22 01:29:59
動畫最新上映電影2017 2025-05-22 01:11:52
錦衣衛電影國語完整版 2025-05-22 00:53:00

楚哥說電影封面怎麼做的

發布時間: 2024-09-16 17:20:48

A. 有一部名為《電影》的電影、同學說是韓國的、很好看 但是我不知道哪兒有得看 可不可以發個網址給我啊

應該是這個吧

[劇 名]:愛情誰也擋不住(又名:愛情無法擋)

[播 送]:韓國MBC

[類 型]:日日劇

[首 播]:2006年01月02日

[導 演]: Lee Tae-Gon, Kim Dae-Jin

[編 劇]:Jung Hyung-Jung

[主 演]:洪慶民 李英雅

[語 言]:韓語

[集 數]:124集

[官 網]:

高三隻能學習嗎?天真爛漫的女高中生嫁人大作戰!

智商98,容貌全校第一的女高三年級學生,和貧困家庭出身的法律大學生非常特別的愛情故事,〈愛情誰也擋不住〉。

受姐姐之託,高中生恩敏去大學圖書館辦事時,相識了大學生泰慶,並一見鍾情,謊稱自己是作家,跟泰慶開始了甜蜜的約會。泰慶對充滿魅力的恩敏也非常鍾情。可是,恩敏的謊言沒過多久就被揭穿了。恩敏和泰慶以課外輔導老師和學生的身份再次重逢...

泰慶把死也不想學習的恩敏拖到了服務中心,告訴她即使不考大學也要干點兒什麼。那時的恩敏之所以沒有多考慮,就是因為她相信泰慶不會讓她做不對的事情的。她是那樣的相信泰慶。她以為跟泰慶在一起,就會過上跟現在不一樣的生活。泰慶可以說是恩敏人生中第一個屬於她的人。因此,恩敏決定跟泰慶結婚!結婚是恩敏自己選擇的第一件大事。公婆家給他們租了個每月20萬(韓幣),半地下,沒窗戶的房子。沒窗戶又怎麼樣!在牆上畫個窗戶不就行了,漏水的話,就放個盆,有老鼠就跟泰慶一起搞個抓鼠大會!新婚燕爾時,「貧窮」對她來說好像游戲...

金泰慶(大學生, 25歲,洪慶民飾)

女人三十,一切結束?不!我現在才真正開始!

金哲煥和張順子夫婦兩兒一女中的小兒子。父親嚴格正直,母親苦於生活拮據一直忙於賺錢,因此從小孤獨長大。從小就會自己裝盒飯,自覺學習,自己看天氣預報拿雨傘。從中學開始沒要過零用錢,自己賺錢買電腦,買衣服,為了不想讓朋友看出他家裡的困難,還留了一點請朋友吃飯的錢。他不埋怨父母沒錢,覺得如果有想要做的事,想要獲得的東西,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不能給父母添負擔。他很有自信地認為自己是個不錯的男人。除了父母兄弟等家庭背景以外,他自信絕不比任何同齡人差。個子不矮,長相不錯,至於頭腦,以考上大韓民國最好的大學,也已經得到了認證。此外,對人品和價值觀也有自信的熱血青年。他從小到大沒有受過別人的指責,沒有挨過父母的批評。左鄰右舍都稱贊他,老師和朋友們也都認可他。 獨立性和責任感強,具有合理的價值觀,誠實可靠。比起他的年齡,性格剛強,自尊心比較強。

徐恩敏(女校高中三年級,19歲,李英雅飾)

徐振興和張燕淑夫婦的兩個女兒中的小女兒。以為自己很特別.以為自己永遠都只會在花園里玩耍。手上沒有沾過泥,也沒有走過臟泥塘,以為自己不會有受別人歧視的事情。以為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交通事故,都會避開自己發生。是個明朗歡快,無所懼怕,不韻世事的女生。如果說人生第一個不幸是父母的離異,那麼很小就與泰慶結婚,是她第二大不幸。因為與泰慶結婚,使她跟媽媽的關系達到了最壞的地步。公婆家給他們租的壹仟萬韓圓的半地下房子,連個窗戶都沒有。沒窗戶就在牆上畫一個,漏水就放個盆接著,有老鼠就跟泰慶一起搞個抓鼠大會!新婚燕爾時,「貧窮」對她來說好像游戲...本以為只要能夠忍受貧窮帶來的不便就可以了,可是,逐漸意識到窮能傷人的自尊心,讓別人瞧不起。跟泰慶結婚所受到的苦難,使她逐漸長大。

黃英民(崔奎奐飾)

劇本作家。外祖母,母親,坐輪椅的妹妹,一家人里他是唯一的男人。由於當兵時當了炊事兵,有一手好廚藝,又非常仔細,打掃的活也幹得好。 文藝創作系專科畢業,退伍後,在電影公司作了一段時間視屏,後來接觸到了徐恩珠的劇本。自從兩個人開始一起編寫劇本後,恩珠的辦公室讓一直愛干凈的他受不了。恩珠分不清哪個牙刷是自己的,經常錯用他的牙刷,有時還會穿他洗得乾乾凈凈的襪子,恩珠還是個亂放內衣的女人。徐恩珠!但他跟恩珠沒有什麼摩擦,總是無語的給與照顧,處處替她著想,隨之感情也日漸加深。為喝醉酒的恩珠熬解酒湯,幫恩珠收起晾在陽台上好幾天的內衣。恩珠反而責怪他「我可沒找保姆,我找的是共同創作人」。即使是凌晨三點路上沒有一輛車,也不會闖紅燈,是個守規守矩的男子漢。甚至把恩珠扔掉的喝咖啡的紙杯,洗凈後再裝入活用垃圾袋裡,是個講究禮節的新一代人。

金哲煥(泰慶的父親,白日燮飾)

如果論固執,從來沒輸給過任何人。深信自己是對的。雖然老婆孩子都埋怨他頑固不通氣,可他卻認為這是他們一家人的生存之路。不固執也不能有今天。在全南麗水坐船時,意識到靠自己中學畢業的學歷在這個社會是多麼的難,為此他決心要讓孩子們多受教育。泰慶5歲時,全家搬到了首爾。在這期間給全家人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痛。他把自己的女兒泰喜以『看孩子的少女』寄託在鄰居家,留在了那裡。雖然三年後,幾經周折找到了跟盲人夫妻一起拿著鐵罐要錢的女兒,但這事兒到現在還是全家人的痛楚。泰喜一喝醉,就把這事兒翻出來埋怨他,這給他心裡釘了一個釘子。他所想像的父親是….. 「不讓孩子餓著,不讓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是孤兒」 可孩子們長大後反而怨起了別的事。他們竟然敢拿我跟別的父親比較,埋怨我對他們不好,說是我讓他們受傷,害得他們性格變壞了。父母的失誤,給孩子的人格形成會造成多麼致命的打擊!早知道這樣,把這幫傢伙都扔進孤兒院就對了!!他是個頑固不開通的男人, 衡量自己的良心,絕不做出任何讓步的老頑固。到死也不會依靠孩子,老婆的孤獨的人,也是個從沒對孩子,老婆說過愛他們的人。

張順子(泰慶的母親,鄭慧善飾)

從全南麗水來到首爾,沒有她沒干過的活。在飯店打過工,做過小買賣,也給人家當過保姆。到現在從沒化過妝,連剪頭都是自己動手。大兒子結婚前僅僅燙過一次頭。雖然是個話多,心計多,貪吃的世俗女人,卻非常愛子女,只要有人欺負她的孩子,她會不顧一切。是個為孩子哭泣,為孩子歡笑的典型的母親。

金泰喜(泰慶的姐姐,尹惠英飾)

自稱小說家,外人稱其小說家預備生。專科文學創作系畢業的老姑娘。畢業那年運氣好在新村文藝上發表了一篇豆腐塊兒。此後再也沒有過印成鉛字的作品。她堅稱自己是小說家,別人稱她是小說家預備生。她以寫小說為借口,不出去工作,缺乏社會經驗。有過幾次暗戀,但從沒談過正而八經的戀愛。結婚的好時候已經過了,按理說事業也應該有點兒眉目,可是自己好像沒有寫小說的才能,這令她快要患上憂鬱症了。事實上,她的人生在她小學畢業那年就已註定了。一家人搬到首爾時,父親把她這個大女兒送到了別人家。按理說13歲的孩子應該能聽明白話,父親沒有說要接她回去。她在那人家裡帶著三個孩子,等了父親一年!兩年後父親才來找她,那時候她心靈的創傷已經深的不能再深了。從此…她一直想有誰會愛上一個被父親拋棄的孩子。她隨便發脾氣,隨便喊叫。她已經經歷了沒人能夠保護她,因此,屬於自己的東西絕不放過。她沒有朋友,身邊也沒有人。這樣的惡性循環一直至今。這令她更加討厭家裡人。根本不能溝通的父親,把她賣給人家的父親,家人這個名字只給她留下了傷口,這樣的家,她只想盡快逃離。她想只要聽不到父親那不分白天黑夜的刺耳的聲音,也能活下去…

金泰洙(泰慶的哥哥,錄像帶出租店的主人,李斗日飾)

從小就在專制的父親和聰敏隨和的弟弟的壓制下,從沒有直過腰。如果說泰慶個性強,能夠壓過父親,泰洙則是在父親的影子里長大的男人。小時夢想當個足球運動員,而且也得到了校里的肯定。考高中時,還收到過足球名校的特招通知。他想踢球,可父親反對,只要是父親反對的事,他沒想過要堅持。反正也可以在家附近的青少年足球會里踢球。所以他進了職高,學習也就到此為止了。為人樂觀,又有些懶惰,沒主見。雖然心裡對母親不滿,但嘴上不說一個「不」字,跟弟弟妹妹也是一樣,只說一句,你們對,這樣就會相安無事。在主房裡,他說媽對,在廚房裡,他說老婆對。他覺得不跟別人爭,反而過得舒坦,贏了別人又能用來干什麼呢!凡事順著父親,只要在家裡不出現爸爸的喊叫聲,那就是孝敬。沒有什麼野心,唯一的希望是在沙漠里失蹤。只要能在店裡看看錄像,看看漫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就好。雖然他和妻子希貞還沒有孩子,心裡有點擔心,可對此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他不願意妻子為了這事兒上火,懷上就好。他是個老好人,從不說別人不好。熱心腸,真心照顧妻子唯一的妹妹喜秀,雖然有時看起來有點兒不必要。

姜希貞(泰慶的嫂子,金智英飾)

從小是個孤兒,高中畢業後在家附近的超市裡幹活,遇到丈夫泰洙。泰洙答應她像自己的妹妹一樣照顧她妹妹,為了這句話,嫁給了泰洙,可見她是多麼愛她這個比他小七歲的妹妹。妹妹考上醫科大學時,彷彿得到了一切。自從結了婚,有了「家」這個空間,真讓她高興。有時婆婆也會發牢騷,但因為公公喜歡她,還能忍受。生活雖然艱難,但比起跟妹妹兩人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相比,這都算不上苦。丈夫收入淡薄,可也不用很擔心。現在時候好,只要兩個人健康,不管怎樣都能吃上飯。只是丈夫在婆家的地位能提高點兒就好了。她是個具有犧牲精神,懂得為他人著想的女人。

姜希秀(希貞的妹妹,趙允熙飾)

固執的外柔內剛型性格。上中學時開始住在泰慶家裡,從沒大聲說過話,總是看著別人的臉色生活。自從姐姐結婚後,認為自己今後就是一個人了,世上只剩下自己一人。雖然姐姐希貞讓她把慶家當作自己人看待,可對於她來說,他們只不過是外人而已。如果說還算有點感情,那就是泰慶。她一直懷念跟姐姐倆人住在小房子里的日子,但她努力不在姐姐面前流露出來。能讓她忍受一個人的孤獨的是尹基勛的漫畫。從小看了不知多少遍,到了可以背下來的程度。現在這些漫畫已經絕版好幾年了,她還保存了幾本短篇。她描畫尹基勛漫畫的時間數也數不清。也曾被姐姐發現說過,但她還是放不下。曾給尹基勛寫過信,跑到江華島在壁畫上畫過畫。在泰慶介紹的介紹下,做了尹基勛的文化生…

張燕淑(恩敏的母親,朴元淑飾)

名牌瓷器公司的總經理。年輕時就跟其他的母親們不一樣。她認為剩飯要年輕人吃,於是就給兩個女兒吃。恩珠考大學時曾問過她為什麼不像其他的母親那樣去寺廟做百日祈禱,她卻回答說如果女兒考上了,那必定要有人落榜,這種不公平的祈禱為什麼要做。她是那種愛反問的母親。因丈夫有了外遇,離婚前,陶藝不過是她的愛好,沒想到竟成立了現在的公司。離婚時,手頭的錢只夠開個小店鋪,偷師學藝,開了個小店,開始賣自己做的日用瓷器。她做的日用瓷器風格獨特,江南的富太太們用來宴請客人,或者作為子女的嫁妝,靠客戶宣傳,收入也日漸增多。公司的規模擴大主要靠網上銷售。她比別人早一步進入網路銷售,從此生意越做越大。隨著網路購物的增多,公司也逐漸有了規模。她找到那些深藏不露的陶瓷藝術家,開了間專門銷售高檔瓷器店,而且還有一家生產日用茶具的工廠。這是她十幾年奮斗的結果。由於過度擴張,搞得公司有好幾次面臨倒閉,但她還是挺過來了。現在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只要兩個女兒能夠有出息,就沒有更高的要求了。

張仁淑(恩敏的姨媽,社區房產中介所的老闆,鮮於龍女飾)

尹基勛(離婚男人,漫畫家,李賢宇飾)

恩珠的學長。恩珠大學時曾在他那裡做劇情創作打工,開始了寫作。一個男人,留著長頭發,穿著自由。老人看他像混混兒,年輕女孩子看他像不受束縛的吉普賽人。高中時在漫畫雜志上發表後,一舉成名,賺了很多錢。唯一遺憾的是,離婚後兒子由前妻撫養,自己獨自生活。他一直覺得男人就得有男人樣,女人就得有女人樣。所以他不喜歡裝作聰明的女人。他認為女人要有點兒不足,有點單純,有點愚蠢,這樣才好交往。那樣的女人只要有錢就行。本劇後半部分開始,他與泰喜,希秀成了三角關系。是讓泰慶家不安寧的人物。

吳英心(恩敏的朋友,那恩靜飾)

恩敏通過泰慶相識的朋友。與恩敏一起進了恩敏母親的公司,兩人獨自開發瓷器飾品。性格獨特,雖然嘴酸,但為人有情有義。

B.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看點,不止是文藝女神湯唯的加盟,還有導演畢贛堅持的一腔騷情。

說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得不說到導演畢贛,畢贛非常的年輕,出身於1989年,今年不過才29歲。

最後,不管是《路邊野餐》的主角陳升,還是《地球》的主角萬綺雯,導演畢贛對於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對不對。

更多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C. 瘋狂的石頭里有什麼經典的台詞

經典台詞:小軍講的是北京話,但卻是京郊片子
1、狗那這個事情就變成綁架了,綁架我們沒干過,不專業啊。
語境:當道哥決定態粗向廠長勒索,要對方以寶石換兒子時,小軍嘟嚷道。
2、2002年的第一泡屎,比去年來得更晚一些
語境:小軍邊上廁所邊哼《2002年的第一場雪》,可歌詞卻改頭換面。

重慶一間工藝品廠已經瀕臨倒閉,卻不料在拆倒舊廠房的時候,發現了廁所里的一件寶物——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廠里決定用這塊翡翠舉辦一個展覽,賺些錢發拖欠了幾個月的工人工資。期間由工藝品廠保衛科長包世宏(郭濤 飾)帆伍鎮負責看守這件寶物。但是,國際大盜麥克與本地一幫小偷卻讓包世宏一籌莫展,他們各施其技接近翡翠,展覽館開始了一橘神場明爭暗鬥的較量。黑色幽默也開始幕幕上演。翡翠的價值幾何?最後誰是勝出者?事情遠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瘋狂的石頭2006》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ct8MmEgsnMP0lGyHOYelA

?pwd=q672 提取碼: q672

D.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一部中國電影經典之作,《霸王別姬》之所以好,其中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幾點:1. 深刻的主題電影所呈現的主題是「愛、離別和追求」,它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師道、友道等,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差慶正理想追求的渴望。虛悔2. 精妙的劇情電影通過兩位京劇藝人的故事,以小見大地表現人類情感的復雜和深刻,讓觀眾產生共鳴。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並延續性強,情節層次豐富,故事也十分具有戲劇性。3. 精良的演員演出張豐毅、鞏俐、張藝謀、李雪健等演員,以及許多知名京劇演員的演出,都非常出色,將角色塑造得自然真差迅實、刻骨銘記。4. 精美的畫面和音樂張藝謀對於畫面構圖,配色設計等方面都有極高要求,影片的視覺效果非常出色。同時,影片中的京劇唱腔和音樂也讓人難以忘懷,成為了影片的精華之一。綜上所述,《霸王別姬》之所以在中國電影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因為它不僅劇情精妙、演員演出出色,而且在文化、視覺效果等方面都優秀,極大的滿足了觀眾多方面的需求,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高度和能量。

E. 推薦一部日本黑幫電影

殺手阿一
你願意相信的話,這是一個關於死亡,記憶,恐懼,痛楚的愛情故事。愛得要死。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我不會反對這是一部爛片,而且是典型的日本爛片。鋪張浪費的鮮血,內臟,點綴少量的腦漿和精液,關鍵詞囊括黑社會、校園暴力、虐殺、強奸,背景是將以上所述視為日常生活家常便飯的東京新宿,彷彿藉此有了一點現實的厚度,但仍然抵消不了這一秒在我腦中隨著車輪飛轉的景象:一群自己掐著自己脖子萬分恐懼的卡通紙偶,只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姿勢,惡狠狠地cult,也只是cute。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原作山本英夫,兩大日式暴力美學頭目御用攝影師山本英夫,特技師松井佑一,如此強悍的班底,追加一個被譽為北野武接班人,日本cult電影代表人物、拍攝AV電影出身的導演;割舌,腰斬,裂口男這些廣為流傳的大場面,附贈《鐵男》和《雙生兒》導演冢本晉也、《盜信情緣》導演薩布的友情出演,足以讓期待感官刺激的獵奇者興奮難眠而另一些人從沙發跳起落荒而逃。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而這個假設不成立,所以《殺手阿一》只是半部爛片,像一個窯變的面具,一半粗製濫造,一半鬼斧神工,扭曲,凌厲,不對稱。因為丑得厲害,所以美。

講到這里我們可以就暴力美學進行新一輪的解剖……但其實,我是騙你的。

自然,某類電影接受程度在帕索里尼和大衛·克隆伯格之下的人群,瞥一眼《殺手阿一》的封面就會膽裂心寒地咒罵世風日下;《異形》愛好者在這部電影里也沒有一席之地——多半會像我一樣挑剔這PS這剪輯技術很不成熟啊。剩下大呼小叫的,恐怕是裝樣或者根本對血腥毫無概念。但作為商業片,是的,這噱頭還沒有到達它要迎合的觀眾的興奮點。它甚至是純潔的,在光怪陸離的外表下,不顛覆道德,不戲弄信仰,只有個體漫長的內心掙扎,鏡頭的跳接轉換和語言的遮遮掩掩間完成了對視覺的挑戰,僅有的幾個血腥特寫的震撼力也被瑣碎的情節分薄沖淡。總體沉悶不堪,非常糟糕的結構、鏡頭和處理方式,不,與其說糟糕,不如說是向先鋒靠攏的一次失敗的嘗試。
電影帶著飛速轉動的車輪進入我們的視野,高速攝影晃成繁華都市的另類側面,破碎粘稠的敘事慢慢滑落,逐點凝聚,從中浮現一條並不清晰的線索,對後現代熟悉的朋友們會馬上聯想到巴塔耶和福柯:對死亡的迷戀與對界限的確認與超越。
《殺手阿一》裡面每個人都在做一個不是自己的夢。不論是阿一,垣原,還是立花/KAREN。都在尋找自己靈魂棲息的所在——逃避靈魂的真正所在。當這夢開始重疊混淆,當這種自我壓抑——釋放——再壓抑的規訓到達了自我能夠平衡的極限,毀滅開始了。

阿一以卡通英雄造型和慘痛過去來自我催眠,他清楚知道,在自己扮演的這個勇敢形象之下,他依然是那個卑微的,任何人都可以往他頭上踩一腳的孩子。阿一的症結在於,他本身迷戀暴力,被暴力傷害反而使他更嚮往那種暴力,然而他不敢。他的道德感竭力反對這一事實。而他的力量是外力強加給他的,阿叔的催眠一說只是在暗示這一點,所以導演用立花/KAREN來澄清,同時給出另外的暗示:校園暴力的普遍和泛濫。立花/KAREN的再度出現,阿一彷彿從宿命中掙脫出來,但事實是,當他誤殺了哥哥金子,他在那其中照見自己過去的孩子阿武對他拳腳交加,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存在看不見拯救之光,他仍在犯罪,雙重犯罪。這一切,沒有任何改變。
長期以來,與其說阿一在殺人,不如說他在自殺。

與阿一涕淚交加的矛盾形象相比,垣原這個角色反而不討好,阿一卡通然而豐富可信,垣原恐怕只會在受眾心目中留下一堆感嘆號。但淺野忠信,以他出色的演技使得這個角色得到迷人細膩的光澤和結實的說服力,讓這部電影從爛片中一躍而起。啊哈,這些形容詞多麼空洞,我也不相信垣原可以通過惡劣的穿衣品位(笑)使得非理性獲得某種在場的真實性。但淺野忠信做到了,讓本來只是串起整個故事的垣原,成為《殺手阿一》的核心,所有分支再次凝聚成撼人的巨大力量。
我們無法得知垣原的來歷和出生,想必又是一筆爛得血肉模糊的糊塗賬,只能從那些片段中推斷大概:「你的暴力裡面沒有感情」,這點睛之句分明是說,垣原從前感受過一種有感情的暴力,或者更進一步:以暴力為表現形式的感情。在他與KAREN的對手戲中,這個邏輯清楚表現為:愛得越深,打得越狠。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趨樂避苦的,垣原的反熵過程說明了什麼?
他以為自己是被愛著的吧。
如此深深地被愛著。就像電影開始阿一遭遇的那個妓女,與不被關注、不被愛的更大的痛苦相比,寧可選擇肉體的折磨。久而久之,愛與暴力與恐懼就建立了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等式,阿一同樣認可這個邏輯,所以他對那個妓女說,他將取代那個男人來毆打她——在垣原和阿一那裡,他們已經不知道愛的正確方式是什麼,甚至叫不出它的名字。
在片尾,垣原把自己捅聾以拒絕同類的哭聲,這絕望不僅來自崩潰的阿一同樣來自他自己的身體深處。於是垣原產生了幻覺——從阿叔在垣原額頭沒有發現任何傷痕這一細節看,垣原根本就是墜樓自殺。劇終回頭的那名少年,實際上,是長大了的阿武。垣原想像自己被阿一殺死,想像阿一殺了阿武,然而一切事情都沒有發生。在安生芳雄這個唯一能給垣原帶來愛的暴力的人消失之後,垣原陷入了絕望。直到獲知阿一的存在,他又重新感到愛和恐懼的顫栗,以至於阿一喪失殺人意志之後,垣原不能夠接受現實,無法接受阿一的崩潰——他不能再被暴力「愛」了。他只能選擇自我毀滅,用死——這種我們定義為痛苦的極限來為他追逐極限的生命畫上句號。

以殺止殺,以痛來為幽冥空虛的痛止痛。這種釋放和靜止,對於他們的人生和自我,也許是一種另類的救贖。這些沉默的晦澀的扭曲的情感,最後都只能被死亡吞噬。

啊讓我們靜下心,順著阿一的目光抬頭看橫在頭頂天空的糾纏電線,找出它的脈絡和開端,思考這些紛至沓來的人物因為什麼,如何相遇,碰撞,糾纏,以至於成了一團需要一刀劈開的死結?
是那個叫山本英夫還是這個叫三池崇史的妄想狂么?是這個視變態為常態漠不關心的社會?還是此刻或者在午夜街頭爛醉如泥,在顯示屏前邊睜著枯澀的眼睛,突如其來開始嚎陶痛哭的你和我?

然後那名叫淺野忠信的金發幽靈就會從暗地裡浮上來,把A面的光明唱完,翻到黑暗的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