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三毛流浪記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悲傷電影泰國 2025-09-17 22:21:37
香港電影變態殺手的電影 2025-09-17 22:02:25

三毛流浪記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5-30 10:30:03

① 電影《三毛流浪記》

1 王龍基 童年時代參加過《艷陽天》、《新閨怨》、《母親》等十餘新影片的演出。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三毛流浪記》中塑造令人難忘的流浪兒三毛的典型。通過這一典型真實地表現了流浪兒童的悲慘童年,控訴了黑暗社會對他們的凌辱和摧殘。贊美了貧苦兒童天真善良、純潔美好的心靈。《三毛流浪記》是陽翰笙根據張樂平連環畫《三毛》改編。趙明、嚴恭導演,昆侖影業公司1949年攝制。影片反映了舊社會城市流浪兒童的生活。主人公三毛(王龍基飾)流落街頭,想找工作求生存而得。流氓騙他去偷竊,他寧肯餓肚皮也不去。後來,被一位貴婦人收為養子,讓他學習許多上流社會的禮節,並為他舉行了一次雞尾酒會。三毛不滿意貴婦人家的荒淫和虛偽,糾合一群討飯的小夥伴,沖散了酒會。然後他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兒童中去。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三毛才結束了苦難的流浪生活。 2 孟智超 姓名: 性別:男 出生日期:1月5日 興趣愛好:唱歌、跳舞《三毛流 浪記》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當年,孟智超也因在該劇中成功扮演熒屏「小三毛」而家喻戶曉。轉眼間12年過去了,如今的他已長大為22歲的「電眼美男」。雖然他先後拍攝過電視劇《獅城大盜》《大風車》《逼子成龍》《聚寶盆》等,但先入為主的印象,使他一直難以擺脫「小三毛」的「陰影」。更令他尷尬的是,不但是銀幕形象,在生活中,也因當年上鏡化妝過度而留下了後遺症。由於當年演「小三毛」,頭上只留三根會動的毛,每三天要刮一次頭皮,還時常需要粘貼或更換前額頭發,加上日後常年接演清宮戲,化妝對頭皮造成很大傷害,使得他落發嚴重,已面臨謝頂的危險。現在他常自我調侃,「這下我真快成三毛了。」 演藝生涯: 孟智超獲得三毛這個角色緣於其在藝校的學習機會。他回憶道,自己那時在藝校學習很主動,經常和老師探討表演內容,即使是AB角的不同感覺也向老師求教。這份好學讓當時10歲的他交到好運,《三毛流浪記》劇組從6000個孩子海選到3個孩子剃發試鏡,再到最後敲定,對表演懵懵懂懂的他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② 涓夋瘺嫻佹氮璁版槸鎴戝浗鍙榪芥函鐨勬渶鏃╃殑鍎跨ラ樻潗褰辯墖

涓夋瘺嫻佹氮璁版槸鎴戝浗鍙榪芥函鐨勬渶鏃╃殑鍎跨ラ樻潗褰辯墖銆

涓鍥界數褰變笟鏈夌潃鎮犱箙鐨勫巻鍙詫紝鑰屼綔涓哄効絝ラ樻潗鐢靛獎鐨勮搗婧愶紝鍒欐槸濮嬩簬20涓栫邯40騫翠唬鍒濄

涓銆佽儗鏅

1949騫達紝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鎴愮珛鍚庯紝鐢靛獎宸ヤ笟涔熷緱鍒頒簡澶у姏鐨勫彂灞曪紝灝ゅ叾鏄鏂扮敓浠g殑瀵兼紨鍒樺皯濂囥侀檲鐧懼己絳変漢鎺ㄥ嚭浜嗕竴緋誨垪鍏鋒湁椴滄槑鐗圭偣鐨勭ぞ浼氱幇瀹炰富涔夌數褰變綔鍝侊紝鍏朵腑鍖呮嫭浜嗙涓閮ㄥ効絝ラ樻潗鐢靛獎銆婁笁姣涙祦嫻璁般嬨

鎵╁睍鐭ヨ瘑鈥斺斾腑鍥藉効絝ョ數褰辯殑鎰忎箟

1銆侀殢鐫鏃朵唬鐨勫彉榪佸拰鏂囧寲鐨勫彂灞曪紝涓鍥界殑鍎跨ョ數褰卞湪棰樻潗銆佸艦寮忓拰鍐呭逛笂閮藉緱鍒頒簡鏋佸ぇ鐨勪赴瀵屽拰鎵╁睍銆

2銆佷粠緇忓吀鍒扮幇浠o紝浠庡彜瑁呭埌鏃跺皻錛屼粠浼犵粺鏂囧寲鍒板浗闄呭悎鎷嶏紝涓鍥界殑鍎跨ョ數褰卞湪榪戝嚑鍗佸勾榪堣繘浜嗗叏鏂扮殑鍙戝睍闃舵點

3銆佸煎緱涓鎻愮殑鏄錛岃繎浜涘勾鏉ワ紝涓鍥界壒鑹茬殑鍔ㄧ敾鐢靛獎涔熻秺鏉ヨ秺鍙楀埌騫磋交瑙備紬鐨勬㈣繋錛屾瘮濡傘婂ぇ楸兼搗媯犮嬨併婂摢鍚掍箣欖旂ラ檷涓栥嬬瓑銆傝繖浜涚數褰變笉浠呰╂垜浠鐪嬪埌浜嗕腑鍥芥枃鍖栧拰姘戜織鐨勯庤矊錛屼篃鍚戜笘鐣屽睍紺轟簡涓鍥界數褰辯殑鍒涙柊鍜屾兂璞″姏銆

③ 褰辯墖鍚嶏紝5涓奼夊瓧錛屽叾涓鏈変竴涓瀛楁槸鑹瀛楋紝璇烽棶鏄浠涔堝獎鐗囧悕縐

闂棰樹笉鍑嗙『錛屼腑闂村簲璇ユ槸涓嫻瀛楋紝鐗囧悕涓恆婁笁姣涙祦嫻璁般嬨

鍓ф儏綆浠嬶細

涓夋瘺鏄鏃т笂嫻風殑涓鍚嶆祦嫻鍎跨ワ紝浠栨病鏈夊訛紝娌℃湁浜蹭漢錛屽悆璐村箍鍛婄敤鐨勬祮緋婏紝鐫″湪鍨冨溇杞﹂噷錛屽啲澶╁氨浠ョ牬楹昏嬫姭鍦ㄨ韓涓婂盡瀵掋備粬鍋氳繃鍚勭嶅悇鏍風殑浜嬫儏錛涘崠鎶ャ佹嫞鎷夊溇銆佸府鍒浜烘帹涓夎疆杞︼紝浣嗕粬鎸e埌鐨勯挶榪炲悆欏塊ケ楗閮戒笉澶熴

涓涓鏈夐挶鐨勮吹濡囦漢鏀跺吇浜嗕笁姣涳紝緇欎粬絀誇笂鐨闉嬶紝瀵逛粬榪涜岀℃潫錛屽ぉ鎬ф暎婕鐨勪笁姣涗笉鎰垮湪瀵屼漢瀹惰繃瀵勭敓鉶鑸鐨勭敓媧匯傚湪涓嬈′負浠栦婦琛岄厭浼氱殑鏃跺欙紝浠栨崳涔遍厭浼氾紝鎾曠牬鍗庢湇錛屽拰寰鏃ヤ竴璧瘋ㄩキ鐨勫皬浼翠竴璧鳳紝璧板悜灞炰簬浠栦滑鐨勬祦嫻鐢熸椿銆

鎵╁睍璧勬枡

瑙掕壊浠嬬粛鈥斺

1銆佷笁姣

嫻佹氮鍎褲備粬鍊斿己銆佹g洿銆侀〗寮猴紝鑱鏄庝級淇愶紝鏈烘櫤媧繪臣錛岃櫧鐒舵繪槸涓嶈蛋榪愶紝鍒板勭板侊紝鏃犺。鏃犻燂紝浣嗕粬騫朵笉鐏板績錛屼篃涓嶅洜姝よ屽眻鏈嶄簬榛戞伓鍔垮姏錛屾洿涓嶈椽鎮嬪瘜璐碉紝鑰屾槸欏藉己鍦扮敓媧葷潃銆

2銆佺埛鍙

嫻佹皳銆佹墥鎵嬪ご瀛愶紝琛ㄩ潰涓婄瑧瀹瑰彲鎺錛屽疄闄呬笂蹇冪嫚鎵嬭荊銆備粬鎶婁笁姣涙敹鐣欏湪瀹訛紝緇欏悆緇欏枬緇欒。絀匡紝鍏跺疄鏄鎯沖埄鐢ㄤ笁姣涘幓鍋蜂笢瑗褲

3銆佽吹濡

鏈夐挶鏈夊娍鐨勮吹濡囦漢錛岀埍鎾掑▏浣挎с傚ス涓轟簡涓嶈╀笀澶鍦ㄥ栧ご鍏葷殑灝忚佸﹩榪涢棬錛屼笉寰楀凡涔版潵涓夋瘺褰撹嚜宸辯殑鍎垮瓙濂藉簲浠樹笀澶銆傚ス璁╀笁姣涙敼鍚嶄負奼ゅ嗭紝閫間粬絀胯タ瑁咃紝鍚冭タ槨愶紝瀛︽磱鏂囷紝鎺ュ彈縐嶇嶇ぜ鑺傛暀鑲層

④ 圖片中這部名字是五個字的電影是哪部電影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是根據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改編作品,由虞戡平執導,AU Dai、卡薩伐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沒有家,沒有親人,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賣過報紙,撿過煙頭,也拉過黃包車。但在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下,只有與他命運相似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⑤ 找一部老電影:《三毛流浪記》

三毛漫畫簡介 (2011年4月整理)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誕生於1935年7月28日的《晨報》副刊《圖畫晨報》上。早期三毛的故事,以幽默風格為主,三毛只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頑童,鬧出種種笑話,富有童趣。但是,看似簡單的畫面卻常常帶有寓意,發人深省。自1935年至1937年,上海的20多家報刊畫報先後刊登了200多幅三毛漫畫,還結集出版了單行本,三毛在當時就已經擁有大量讀者,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漫畫明星。早期三毛的漫畫書至今仍在出版發行,展現了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新文藝運動史上的一座高峰,三毛,就是在這樣的文藝盛世之下應運而生的。三毛漫畫開創了中國無文字兒童連環漫畫的先河,又適應當時中國文盲居多的現狀,老少咸宜。容易記住的純中國式兒童的名字,奇特的造型和有趣的畫面,三毛一誕生就吸引了廣大讀者的關注。早期三毛在芸芸外國漫畫偶像中爭得了一席位,為中國樹立了自己的兒童漫畫形象,意義重大。

抗日戰爭爆發,張樂平參加了救亡漫畫宣傳隊。1938年在武漢時,張樂平畫過一些宣傳抗日的三毛漫畫,後由於工作繁忙,三毛創作停止了八年。抗戰期間,張樂平率隊輾轉滬、蘇、鄂、皖、浙、湘、桂、贛、閩、粵諸地,這段經歷成了張樂平在戰後創作《三毛從軍記》的豐富源泉。

1946年1月起,三毛漫畫形象匿跡八年後陸續出現在《海風》等報刊上,內容諷刺辛辣,針砭時弊。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傳世之作《三毛從軍記》連載於《申報》。這部作品以精緻獨到的筆觸,扎實的生活素材,合理又不失誇張的故事情節,詼諧幽默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社會反響很大。

《三毛從軍記》既反映了當時國民黨軍隊抗日的一面,又揭露了當時國民黨軍隊腐敗的一面,這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後來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海峽兩岸由於各自的原因,均把該書打入另冊,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分別「解凍」。當《三毛從軍記》終於能夠再次面世時,又一次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和摯愛,內地的印數在短短的幾年裡很快就達到百萬冊。

199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張建亞執導的電影《三毛從軍記》。2005年,中國戲曲學院、山東省話劇院聯合創編、演出了新媒體卡通戲劇《三毛從軍記》。2010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13集動畫片《三毛從軍記》開播。

張樂平於1946年又創作了一部連環漫畫《三毛外傳》,1946年11月4日至1947年1月9日在《申報》上連載,至今已出版了多種單行本。《三毛外傳》風格接近於早期的三毛,藝術上更為成熟。主角三毛又成了城市尋常市民家的頑童,有趣和可笑的生活情景,卻又耐人尋味。

1947年年初,張樂平目睹路邊凍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兒,內心在悲泣呼號:「這是什麼世道!」經過痛苦的思索後,張樂平開始以眼淚和著筆墨創作《三毛流浪記》。不朽的流浪兒形象三毛終於向人們走來了……

《三毛流浪記》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報》上連載,1949年1月7日和4月4日又發表了最後2幅。

經典漫畫名著《三毛流浪記》呼喚的是人道主義。這部巨作無情地鞭撻了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無靠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流浪兒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隨著報紙上的每日連載,大人小孩都為三毛的經歷時而憂愁,時而驚喜,時而傷心,三毛的命運竟成了當時上海市民生活中關心的要事。

1949年初春,宋慶齡先生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舉辦了三毛生活展覽會和建立三毛樂園會,為流浪兒童籌得了錢款,以及書籍、文具、衣服、葯物等物品,救濟了數以千計的貧苦兒童。漫畫人物三毛,為許多真實生活中的「三毛」提供了庇護和生存的機會。宋慶齡先生說:「我喜歡三毛的漫畫。」1949年,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由王龍基主演的電影《三毛流浪記》,成為我國的經典電影之一,影響深遠。

半個多世紀以來,《三毛流浪記》以多種版本發行,總量數以千萬冊計,而且以幾種外文版本在國外發行。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三毛流浪記》是我國印數最多、最暢銷的兒童讀物之一,中國的孩子們是看著三毛的故事長大的。十年浩劫後,曾經被批判為「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的漫畫書《三毛流浪記》於1978年再度出現時,人們爭相購買,供不應求。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暢銷書排行榜」,《三毛流浪記》多次名列文藝類或少兒類榜首。

三毛流浪的故事多次被搬到銀幕、熒屏和舞台上。除了1949年昆侖影業公司的電影《三毛流浪記》之外,還有1958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木偶電影《三毛流浪記》,1958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三毛學生意》,1984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5集動畫片《三毛流浪記》,1996年和199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46集電視連續劇《三毛流浪記》,2004年安徽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三毛救孤記》,2006年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總公司出品的26集動畫片《三毛流浪記》,1986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長篇系列故事廣播《三毛流浪記》,1990年河南省歌舞團的大型舞劇《三毛流浪記》,1997香港明日劇團的舞台劇《三毛流浪記》,2010年上海木偶劇團的大型木偶卡通劇《三毛流浪記》、上海青年馬戲團的雜技魔術情景劇《三毛流浪記》,等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張樂平滿腔熱情地使三毛進入了新的生活。《三毛的控訴》於1951年1月1日起在《大公報》上連續刊登。長篇連環漫畫《三毛翻身記》也於1951年5月5日起在《解放日報》上連載。後來,作者改為不定期發表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三毛組畫,其中《三毛日記》於1956年8月19日開始在《人民日報》上陸續刊登。《三毛日記》單行本則是組合了畫家自1950年至1992年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的類似范圍的三毛作品。

新三毛由原先瘦骨嶙峋的形象變成飽滿而健壯,伴著他的歡笑,做好事,愛科學,勤勞動,成了新一代少年兒童的好夥伴。

三毛今昔》於1959年5月30日開始在《解放日報》陸續刊登。1961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今昔》單行本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裡》(後改名為《三毛迎解放》)於1962年6月1日起在《解放日報》上連載,《三毛迎解放》出版過好幾種單行本,累計印數超過100萬冊。

十年浩劫開始,歷史被顛倒了,三毛自然也逃脫不了厄運。闊別十年,三毛才重新露面。1977年6月1日《解放日報》首先刊登了《三毛學雷鋒》的幾個組畫。那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三毛重又躍然於報上。

張樂平滿懷激情創作了一系列三毛連環漫畫:《三毛學雷鋒》、《三毛愛科學》、《三毛與體育》、《三毛旅遊記》、《三毛學法》等,大師呼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回歸,渴望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三毛愛科學》最早發表於1978年的《兒童時代》刊物上。《三毛與體育》自1978年1月20日起在《體育報》陸續刊登。《三毛旅遊記》在1980年第5期的《旅遊》上開始刊登。

1983年起,張樂平患了帕金森氏症,雙手顫抖,可是仍以堅強的毅力陸續發表了一些作品,三毛沒有停止生命。張先生表示:「要讓三毛腳步緊跟祖國前進。」

20世紀80年代初,時常能在一些報刊雜志上見到單幅三毛漫畫。張樂平深感少年兒童的精神食糧還不豐富,努力想用三毛漫畫來引導孩子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1985年10月22日,張樂平的最後一部三毛系列連環漫畫《三毛學法》問世,自《民主與法制》畫報創刊號起開始連載。

1990年1月1日,《新民晚報》第一版一幅「三毛迎新圖」,標志著三毛跨進了90年代。1991年的支援災區活動中,出現了三毛義賣畫。

張樂平生前發表的最後一幅三毛作品,是作為《少年文史報》等單位主辦的「三毛杯」全國中小學生文史知識競賽的賽杯,於1992年1月15日在上海華東醫院簽名。

1992年9月27日,平民畫家、一代宗師張樂平先生與世長辭。但是,他給人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留下了寶貴的民族文化。

有關部門在1997年評估,三毛的無形資產達5.9億元人民幣,具有極大的潛在價值。三毛的故事,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有益於人們的心靈,因此而能超越時代、超越國界。三毛所擁有的歷史厚度和文化底蘊,在世界漫畫史上堪稱獨一無二。

大師去世後,國內外出版各種版本的原著《三毛》漫畫書已經超過100種,新改編的《三毛》出版物也達數十種。漫畫人物三毛還以新的姿態出現,成了影視人物、舞台人物、卡通人物、網路虛擬人物等。流浪的三毛、從軍的三毛仍然出現在讀者和觀眾面前,而新三毛的故事也在繼續。《三毛大世界》、《三毛的奇妙世界》、《三毛新世界》、《三毛科幻歷險記》、《三毛童話世界》、《三毛與大師》等新三毛的書籍陸續出版;52集電視系列短劇《三毛新傳》、香港明日劇團的舞台劇《三毛太空漫遊》等新三毛的影視、舞台劇相繼推出。2007年,三毛以「陽光三毛」的新姿態成了有16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三毛攜手世博會吉祥物海寶舉辦「共看新上海」漫畫徵集活動,《新民晚報》漫畫連載《三毛游園記》,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授權出版書籍《海寶與三毛看上海》、《三毛尋寶記》,三毛還在世博會廣場舞台上閃亮登場,並每天出現在上海館360度環幕和天頂整體影像「永遠的新天地」中。2010年,張樂平先生百年誕辰,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具有21世紀現代氣息的26集動畫片《三毛奇遇記》開播。

從1935年第一幅三毛漫畫問世至今,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影響力波及海外。人們喜歡三毛,因為他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社會內涵。在不同的時代,三毛給予人們心靈上的震動,精神上的鼓舞,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許多人都說:「我是看著三毛的故事長大的。」三毛表現出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活力。在中國人心目中,三毛不僅僅是那個只長著三根頭發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種民族形象。

張樂平先生畫三毛時所處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三毛沉澱的人文深度,仍在不斷影響著後人,經典名著「三毛」這座富礦還會得到持續良性的開發,使之更好地傳承下去。

三毛,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筆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那寥寥幾筆、那三根活潑的頭發,講述著人世間的喜怒哀樂,講述著世人對人生、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嚮往。20世紀30年代頑皮的三毛,40年代從軍、流浪的三毛,以及後來獲得新生活的三毛,就如同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引得無數人與其一起品味世態炎涼,共同尋找和創造新的生活。

正直善良,自強不息,聰明機智,富有童趣的小三毛,將伴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⑥ 如何評價三毛流浪記第一部本劇經典在哪裡

《三毛流浪記》是一部諷刺舊社會現實的一部動作喜劇片。第一季主要講的是孤單一人的三毛在朱家鎮靠賣藝艱難的活著,然而惡霸的手下前來鬧事,被一名勇士黑鷹制止,後來黑鷹有難,三毛和他的夥伴去營救黑影,最後把惡霸消滅的故事,整個故事反映出舊社會的社會秩序的紊亂和人心的冷漠。整部劇根據張樂平的原著漫畫改編,在極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的真實性,影片的播放抨擊人心,使觀眾的心靈得到了巨大的沖擊,是一部比較好的影片。

總評:《三毛流浪記》是一部比較好的諷刺舊社會的影片,影片在原著達到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改編,運用拍攝手法,將一個生動活潑的貧苦孩子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了解舊時社會和底層人民疾苦提供一些素材,是一部比較好的影片。

⑦ 嚴恭執導的電影什麼於1949年上映

嚴恭執導的《三毛流浪記》於1949年上映。

《三毛流浪記》是上海昆侖影乎虛豎業公司攝制的喜劇片,由趙明、嚴恭執導,陽翰笙編劇,王龍基主演,於1949年10月在全國公映。

該片根據張樂平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通過孤兒三毛在舊上海的種種遭遇,展現了舊社會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

內容介紹:

故事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故事中的三毛按祖籍是江蘇省蘇州市人,故事講述的是舊上海流浪的兒童時期三毛,他的母親是大上海夜總會的一位舞女,與客人有關系才生下三毛,後因遭到迫害母親慘死。

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貼廣告用譽旁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為了生存歲大,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侮,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⑧ 《三毛流浪記》張樂平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改編的電影叫三毛流浪記,這部電影由王龍基、程漠、孟樹范、關宏達、楊少喬等人聯合出演,藉助流浪兒童三毛在老上海的各種經歷,呈現了舊時代眾多都市流浪兒童的悲劇命運。

《三毛流浪記》這部作品可謂是家喻戶曉,其中主人公三毛更是受到許多關注,但是他的結局只能用悲慘二字來形容。在最後一集中,三毛得償所願,終於有了家。

首先,故事的開端是三毛本是一名流浪兒童,雖然過著食不果腹,潦倒求生的日子,但是至少日子過得逍遙快樂。後來和小牛兒結識,兩人變成了好朋友。

其次,後來看似慈祥的爺叔將三毛收養了,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真的相對三毛好。而是因為看到三毛手腳麻利,想要靠三毛去偷竊來維持生活。

最後,三毛輾轉反側到了一名貴婦家裡,這名貴婦對三毛也不是很好,是想通過三毛挽留自己的老公。不過後來三毛還是成功地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