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老電影膠片怎麼生產的
擴展閱讀
青春動作電影完整版 2025-09-18 13:55:38
生不出孩子的香港電影 2025-09-18 13:54:42
最新電影網mp4下載 2025-09-18 13:54:40

老電影膠片怎麼生產的

發布時間: 2024-04-25 03:11:27

⑴ 電影是怎麼做出來的

當然是膠片的多
為什麼電影的製作費用動輒千萬?不光是演職人員的費用,膠片費用的佔用部分是非常龐大的
原始膠片沖洗成底片後在專用的剪片器中剪輯,現在則大多數將底片製作為數字版,利用電腦進行在線編輯,同時進行特效製作(以前的老電影做特效都是直接在底片上做處理),影片剪輯完成後,有專業的沖印廠製作成影片拷貝,採用電影放映機播放

⑵ 電影膠片是怎麼做的

底片,用硝酸纖維素或醋酸纖維素製成之片基,塗以溴化銀、氯化銀,及動物膠製成之感光乳劑,於乾燥室乾燥而得。供攝制電影及一般照相(黑白、彩色)、印刷製版照相用等。

⑶ 電影DVD和膠片是怎麼製作的哪個先做哪個後做

1、現在的電影也有直接拍成數碼的(磁帶)。假如直接拍成膠片的,則通過掃描轉成數碼文件。數碼電影在電腦上就可以剪輯。而以前沒有數碼的時候,剪輯就是真正的「剪輯」,拿剪刀把膠片剪開、再拼接,或者對每一幀畫面(即每一張底片)進行特別處理...

2、數碼轉膠片其實說白了,就是把每一幀影像投射到膠片上(就像使用投影儀那樣,把每幀畫面放映出來,打到膠片上),對膠片進行曝光(像照相一樣,把每一幀畫面「拍攝」到底片上),然後沖洗膠片(顯影、漂定、水洗、穩定,就跟沖洗彩色膠卷的流程一樣),然後再「翻正」,即將負片轉成正片,膠片電影就製做OK了。詳細步驟會更加繁瑣,比如製做聲音光底、疊印字幕、調色、幀數轉換等等。

3、出光碟會慢幾個月,你想想,一個歌手可能准備為期半年開20場巡演,辦了第一場之後光碟就出來了,大家都去買光碟了,巡演到當地結果大家早就看過了...還怎麼賺錢啊。電影也一樣。

4、防盜版一般有兩種手段:

一種是行政手段,比如給當地的文化部門、執法部門施加壓力,打擊盜版;

其次是硬體手段。

(高清)藍光和已經消失的紅光光碟:多用HDCP方式加密,直接對文件編碼(視頻的每一個像素)進行加密,播放時會驗證各個設備(比如播放機、電視機、功放機、顯卡),如果這些設備都支持HDCP(支持HDCP的設備,要求視頻不能夠被復制的),則可以解碼、播放,否則無法播放。

DVD:在DVD光碟上加入一段版權保護的代碼,而刻錄軟體能夠識別這段代碼並拒絕翻刻。還有DVD光碟及播放機的區域碼限制,但區域碼防盜版早就形同虛設。

VCD:沒有保護機制的VCD,可以加入一段CRC錯誤碼,讓刻錄軟體判斷該光碟已損壞而無法刻錄(不過這一手段常用在一些游戲光碟的加密中,在視頻光碟中比較少用)。

不過總之再安全的門也有人能闖進去。否則網上大把電影下載是如何來的?

另外,再解釋一下為何電影拍攝偏愛膠片:

一般人眼觀看200-300DPI的靜態畫面,其精度足夠高(比如照片、雜志)。而人眼對動態畫面相對沒那麼敏感,通常40-50DPI精度就足夠高了。比如42寸液晶電視,其長*寬大約36*20英寸(對角線42寸),放映1920*1080視頻時,即53DIP左右(1920/36或1080/20),因此1080P精度足夠高了。

而電影院屏幕尺寸要大得多,一般長度將近30米,高度十多米到二十幾米,按28*22米來算,實現50DPI的高清放映精度需要54600*42900解析度,而數碼設備很難達到這樣的解析度。

但膠片理論上說,因為其感光染料是「線性」的,解析度是無窮大,那麼在這種大屏幕上實現高清播放則成為可能。
以前做過膠片和數碼相片放大倍數的對比,在較為理想的沖洗、曝光狀態下,沖洗出來的135膠片,即便顆粒感比較重的膠片,其解析度也相當於50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

因此,電影拍攝膠片仍然佔多數,當然也有用數碼的。 所以經常看到報導,為拍某某電影,好萊塢某某導演投入幾百萬美金采購10台攝像機,這是很正常的,還不包括後期製做的設備。而電視台用的攝像機就便宜多了,一般幾萬塊錢RMB就能搞定。

⑷ 電影膠片是如何生產的,原料是什麼,價格如何確定!哪家公司產

在密閉,全黑,超干凈的車間里生產.柯達,富士是最好的,中國的樂凱有16MM黑白膠片.還有德國的愛克發.
原料是鹵化銀,明膠,等.
影響穩定性最主要的因素是明膠的質量.比如柯達,廠建在澳大利亞,因為那的牛羊比較多,動物骨骼是煉明膠的主要原料.所以柯達的性能比較穩定.

樂凱不知道從哪個餐館收購的,反正骨膠的質量很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