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院 外國電影 有的廳標識 原聲3d 有的標識 國語3d 國語3d是什麼意思
提問者你好,國語3D意思就是電影翻譯過來了,配音是中國話,你能聽懂;原聲3D就是電影沒有翻譯,配音說英文,你得看字幕才行。不過一般巨幕廳都是原聲,國語都是小廳。採納吧
2. 國語3D是什麼電影 具體
簡單來說
就是普通話配音的立體電影
3D效果
需要藉助特殊的播放和觀看設備
才能欣賞到3D效果的
3. 電影院里上映的電影國語英語3d是什麼意思
國語電影說明演員交流使用的是國語,英語電影說明演員交流使用的是英語,3D電影表示立體電影,可以利用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人獲得三維空間感。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具有獨特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國語3d電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分類:
1、按發行及上映方式分:院線電影、網路電影、電視電影、錄像電影。院線電影即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網路電影是僅在網路視頻平台上上映的電影,電視電影是僅在電視熒屏上上映的電影,錄像電影是僅以錄像帶、DVD、VCD等方式發行的電影。
2、按題材、劇情類型分:動作電影、奇幻電影、喜劇電影、恐怖電影、冒險電影、愛情電影、警匪電影、科幻電影、戰爭電影、災難電影、溫情電影、史詩電影、實驗電影、微電影、微動畫電影、懸疑電影、音樂電影、黑幫電影、紀錄電影、動畫電影、驚悚電影、西部電影、人物電影、飛車電影、家庭電影、超級英雄電影、
4. 美團網里的電影場次分「3d」和「國語3d」 , 「3d」是不是原聲和中文字幕啊
國語3D就是國內引進後配成中文語音的版本,
3D就是原聲電影+中文字幕的組合了,一般來說大家都比較喜歡原聲,音效更好一點
5. 3D電影是什麼意思
3D電影的原理:
這要從人的視覺原理說起。當看物體時,因為兩隻眼睛的角度不同,同一個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比如說,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這兩個不同的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為了更好地說明,不妨請做個小實驗:閉上一隻眼睛,在眼前大約30厘米處舉起雙手的食指,然後向中間緩緩靠近,你會發現,當你的眼睛告訴你自己的手指已經碰到一起時,其實它們並沒有!如果還不相信,就換一隻眼睛再做一次吧!
————這就是缺乏立體感導致的判斷誤差。
3D電影現狀:
3D電影發展到今天,遵循的依然是這個基本原理。一般來講,3D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然後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並將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
僅僅這樣還不夠。此時你只能看到一團模糊的像。這時要藉助光學原理,在放映機前面安裝偏光設備,改變光射出時光波的振動方式。當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時,配合專用的立體眼鏡,人的每隻眼睛就只能看到相應一側的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用這種方法「欺騙」我們的大腦後,你就會得到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80年代之後,3D電影的製作技術日臻成熟。當時,適逢一種新的放映技術——IMAX問世。3D電影有了更寬廣壯觀的舞台。IMAX的英文原意就是「圖像最大化」,採用特殊的70毫米膠片,而一般的電影膠片僅為35毫米,前者的感光面積是後者的10倍,顯然畫面的清晰度不可同日而語。在放映時,6、7層樓高的巨大銀幕,震撼聽覺的六聲道音響,不由讓人忘掉一切身外之物,用每個毛孔去感受電影強烈的聲光效果。
3D電影的未來:
傳統的3D電影放映機受到機械設備的限制,無法將幀率進一步提高,很容易讓人感到眼睛不適。而且,即便戴著眼鏡,很多時候左眼難免會看到右眼的畫面——反之亦然,造成觀眾俗稱的「鬼影現象」。而且兩套膠片的同步也是個難題。但在數碼時代,這都不是問題。
新的放映方法基於電子計算機控制和數碼成像技術。2001年,由一家名為RealD的公司首創,並以「RealD」來命名——其字面意思就是:「真3D」。
在RealD系統中,計算機取代了電影膠片盤。它同樣需要兩台計算機分別輸出左右眼的兩套畫面。當計算機把兩套畫面送達投影機後,數字投影機將畫面的偏光和切換任務交給控制晶元來完成,確保精確。同時,放映幀數也因此大幅提高。在控制晶元的指揮下,投影機可以快速切換播出的畫面。如果對每幅畫面進行三次切換,觀眾可以收到144幀/秒的畫面。這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觀眾長時間觀看3D影像帶來的不適感。
而且這套系統的銀幕和眼鏡也經過了革新。眼鏡表面上的偏光膜條紋由傳統的條狀改為環形,能更好地過濾光線。要知道,從前人們看3D電影時頭是不能隨便動的,稍微有點偏差就會出現「鬼影」,現在則自由了許多。而被稱為「Z-Screen」的新式銀幕則在設計中加入了偏光膜,可以與眼鏡相配合。這樣,當銀幕上放映專供左眼的畫面時,人的右眼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這就把視覺疲勞、頭暈等症狀發生的可能減到最小。
RealD系統是革命性的一項技術進步,它極大地改善了3D電影的放映質量,但對影院成本方面的要求則相對低廉。隨著越來越多的製片商對它的接受,毫無疑問,RealD就是3D電影的未來。
6. 國語3D和英語3D有啥區別
區別:
1、原版3d和英語3d都是英語,原版的有可能沒有中文字幕,另外原版,也有可能是沒有刪減內容,即原片的長度可能更長。
2、原版就是沒有字幕。角色對話也是英文的,英文就是有中英文字幕,角色對話是英文的
中文就是中文字幕或者沒有字幕,角色對話是中文配音的。
3、原版的話是純粹外國進口的,藍光原盤這樣的,需要去網上找字幕,但英文版指的是有中文字幕的,區別很大。
英語3D=原版3D+中文字幕
(6)國語3d電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953年5月24日,好萊塢推出了3D電影,3D電影也被稱為立體電影。戴上特殊眼鏡的觀眾會發現自己躲在失控的火車和惡魔後面,就像他們在《波瓦納惡魔》和《蠟屋》等驚悚片中所做的那樣。由此,我們進入了三維電影時代。
立體電影(浮雕):兩幅圖像重疊以創造三維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電影時,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又稱「3D3D電影」。
資料來源:網路-3D電影
7. 請問電影院的國語2d和國語3d有什麼區別
區別:2D電影是普通的膠片電影,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觀影效果,3D的更逼真更真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膠片電影則達不到這種感覺,至於聲音方面差別不是很大。
比較:
3D並不一定比2D好,只是新鮮一些,它們吸引了許多軟體開發商的注意力,而這些人都是被那種好萊塢式的特技效果的魅力所吸引的。
毫無疑問,3D動畫的藝術性還未完全開發出來,對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它還只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藝術。
與3D動畫相比,單元動畫更容易理解,在許多方面也更容易完成,但事實上,它依賴的主要是掌握傳統繪畫技巧的藝術家的才智,而很少依靠計算機,對那些寧願落後於2號鉛筆而不願落後於奔騰Ⅱ的人來說,它的吸引力比較小。
(7)國語3d電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3D原理: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
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
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
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
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8. 3D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3d電影.請大家幫忙
3D一詞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比較常見,尤其是一些電影,游戲,電腦畫面等都打出3D廣告語,3D已經變的流行,我們隨處可在購買手機的商鋪中,看到到處掛著3G手機(什麼是3g手機?3G上網是什麼意思)宣傳畫冊一樣,3D猶如3G是一種新技術,3D更多的是指畫面效果,帶有立體感,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3D是什麼意思?3D是英文Three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今天的3D,主要特指是基於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3D/三維/立體技術,也就是三維數字化。包括3D軟體技術和硬體技術。3D電影阿凡達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三維的立體空間中,我們的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以及巧妙而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和時空動態的運動關系;我們對這世界的任何發現和創造的原始沖動都是三維的,也就是說採用3D技術所呈現的畫面更接近於我們現實中的場景畫面,給人更佳逼真的感覺,還為有3D技術前,也就目前我們多數看的電視,電影畫面等均只是2D效果,可以認為只是一個平面效果,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3D什麼意思概括的說,3D存在立體空間,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多個面,比如前後,相比2D平面具有更強的立體感,更逼正的效果,就猶如我們身在場景中一樣。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具體講包括:3D軟體行業、3D硬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製造業、建築業、虛擬現實、地理信息GIS、3D互聯網等等。目前我們知道的比較多的就是3D電影,3D游戲等,那麼什麼是3D電影呢?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什麼是3D電影3D電影影院震撼觀眾場景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擴展閱讀:1839年,英國科學家溫特斯頓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人的兩眼間距約5公分,看任何物體時,兩隻眼睛的角度不盡相同,即存在兩個視角。要證明這點很簡單,請舉起右手,做阿彌陀佛姿勢,將拇指緊貼鼻尖,其餘四指抵住眉心。閉上左眼,只見手背不見手心;而閉上右眼則恰恰相反。這種細微的角度差別經由視網膜傳至大腦里,就能區分出景物的前後遠近,進而產生強烈的立體感。這,就是3D的秘密--偏光原理。
9. 國語3d電影與英語3d電影有什麼差別
畫面是一樣的,就是語言不同,國語3D是國內找配音演員配音,電影的人物都說中國話,英語3D是原版的英語原聲,屏幕上配有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