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大學生短片電影節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大全最新 2025-09-16 18:50:26
暑假家長給孩子看的電影 2025-09-16 18:33:11
衡水中學生的微電影 2025-09-16 18:33:11

大學生短片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06-11 09:40:48

Ⅰ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4年4月3日,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中法合拍電影《夜鶯》將成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屆時該片導演、曾以《蝴蝶》蜚聲國際影壇的法國名導費利普·彌勒將來華助陣,影片的主演李小冉、秦昊、楊心儀等人也將一同出席4月8日的開幕典禮。
《夜鶯》聚焦一個大都市的「問題家庭」:曾差點丟失孩子的爺爺、忙於工作愛情枯萎的夫妻、被寵壞的孫女。為兌現對已故奶奶在承諾,爺爺返鄉之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法國著名導演費利普·彌勒為拍攝《夜鶯》,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學習中文,還游歷中國各地,了解急速變化中的中國。這部輕喜劇將於2014年5月在中法兩國同步上映。
創辦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21屆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4月8日開幕,為期33天。《夜鶯》將和在柏林載譽歸來的《白日焰火》、《毒戰》、《無人區》等優秀國產片角逐各大獎項。
2014年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有了新內容——電影節新設單元「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日前正式啟動。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是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增的放映單元,旨在更好地推動華語電影的文化傳播,為其與高校之間搭建更緊密、更及時、更常規化的溝通橋梁,更好地促進優秀華語電影與大學生群體的交流互動,推進華語影片擴大在高校中和社會上的宣傳與影響。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計劃邀請未上映或新近上映的華語影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首輪點映並舉辦主創見面會,還會協助影片進行媒體宣傳,以便更好地支持華語電影的校園傳播。
正式啟動之後,「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將成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常規品牌活動、貫穿全年,通過不斷邀請新片和劇組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朋友創造更多地觀影機會,也使國產新片可以藉助大學生電影節的平台更好的傳播推廣。截止到2014年5月,已經或計劃藉助大學生電影節「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展映的電影包括《蘭梅記》、《我的影子在奔跑》、《蘭亭》等,陸續還將邀請更多的華語新片走進校園,共同感受大學生電影節的「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
組委會成員
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運營機構人員
秘書長: 張 燕(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
任晟姝(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
財務總監: 夏鳳英
財務副總監:王蘭俠
運營部: 秦淇姝(部長) 李金晟 李 麟 郭 璐 崔文龍
外聯部: 王 梓(部長) 何 晅 姜 丹 趙卉添元 梁 田
宣傳部: 王贇姝(部長) 王丹妮 王 孟 陳 琪 夏 戌 彭雨禾
學術部: 賈 佳(部長) 孫子荀 余 濤 張高群 黃若菡 梁 爽
短片部: 李昕婕(部長) 王珈睿 李葉子 張翾茜 周月白

Ⅱ 大學生電影節

4月16日,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北京正式開幕,與此同時,天津和南京兩個分會場的開幕儀式也搞得熱鬧非凡、別開生面,一大批國產優秀影片在大學生電影節上紛紛登台走秀,中國的電影人在大學生電影節上似乎找到了知音,一邊在電影節上大賣自己的最新作品,一邊也在傾聽年輕學子們對國產電影發出的聲音。

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每年國內的第一個電影盛會,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的「第一聲春雷」。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中旬舉行(第十屆由於非典延期至9月)。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它一直高舉「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大旗,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特色,樹立了不同於國內其他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自1993年大學生電影節誕生以來,這個中國電影的盛會已經歷經了12個春秋。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發起,經國家廣電總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成為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秘書長由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擔任,秘書處成員包括18名研究生和若干名本科志願者。組委會成員構成包括:教育部、北京市委領導,各主辦單位負責人以及各高校主、分會場負責人。

從1993年開始,累計有一百萬之多的中國大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九屆大學生電影節「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得主、年逾古稀的謝晉導演在領獎致辭時曾說:「我參加過全世界很多電影節,也包括美國的大學生電影節,它們都沒有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這樣充滿激情,這樣輝煌。」 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因正逢中國電影的百年華誕,今年將有中國的100所高校參加「向中國電影致敬」的中國電影巡展活動。開幕活動同時在北京、天津、南京三地舉行。

優秀國產影片的舞台

在過去的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中,包括《背靠背,臉對臉》、《美麗新世界》、《那山那人那狗》、《洗澡》、《開往春天的地鐵》、《卡拉是條狗》等眾多優秀的國產影片贏得了大學生觀眾的一致認可。這些影片後來在國內的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以及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各種榮耀。同時涌現出了一大批包括霍建起、張揚、路學長、張一白、陸川以及去年首次參加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的謝東在內的新銳青年導演。在去年的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上,包括謝東導演的處女作《冬至》,霍建起導演的《暖》,鄭洞天導演的《台灣往事》,王全安導演的《驚蟄》,黃宏導演的《陽光天井》和安占軍導演的《看車人的七月》等優秀國產電影都給大學生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賽影片由組委會發邀請函到各電影廠家宣發處,然後由廠家推薦去年3月到本年度3月之間通過電影局審查的優秀國產電影。評委由專家評委和學生評委構成,其中專家評委占總人數的1/3,學生評委占總人數的2/3。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電影節主分會場成員),由組委會秘書處向各高校團委發出邀請,然後由各高校選送有一定影視專業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擔任。去年有來自全國50所高校的50名學生評委參加了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的評選工作。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大學生評委和有關專家一道評選出每年度最被大學生觀眾欣賞和認可的優秀國產影片。

據悉,本屆電影節的參展影片一共有32部,既有已獲得國際大獎而蜚聲海內外的優秀國產影片,也有不少新人新作,而扶植新人新作正是大學生電影節的宗旨。本次參賽影片包括《天下無賊》、《可可西里》、《鄭培民》、《上學路上》、《求求你表揚我》、《新警察故事》、《張思德》、《信天游》等。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除了對每年度的國產新片進行評獎之外,還舉辦專題影展、學術研討、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

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最佳處女作獎、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喜劇片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自第七屆起,大學生電影節推出了大學生短片競賽,第九屆起增設電視電影展播與評獎。從去年的第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始,首屆大學生動漫大賽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發起。參賽的短片和動漫作品有300部之多。

「百年百校」向中國電影致敬

今年,由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和保利博納電影發行公司聯手推出的「青春激情———中國華語電影高校巡展活動」作為2005年高校校園活動的重頭戲,吸引了各界的目光。針對此次與大學生電影節的合作,保利博納的總經理於冬談了自己的看法:「如何進行中國電影的市場化運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國際化的商業電影運營方式推動著中國電影的新一輪復興,對於中國電影來說,發行尤為重要。不是國產電影完全沒有好片子,而是發行和宣傳的不恰當,導致許多影片票房不佳,給盜版機會,投資方收不回錢,惡性循環的鏈條越拉越大。」

「向中國電影致敬———中國電影百年百校系列活動」也是今年大學生電影節的一項重要活動,由《當代電影》、《電影藝術》、《電影世界》、《看電影》、《中國銀幕》、《電影》、《新電影》、《大眾電影》、《電影評介》、《電影新作》十大權威電影雜志主編推薦的130部中國電影、130位電影人和100首電影歌曲的候選名單,正式拉開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序幕。

主編們表示,入選的影片中有的在當時就具有很強的轟動效應,而且時至今日,它們依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很有研究價值。能夠讓目前的在校大學生有機會再次接觸到這些經典的老片新作,無疑是一次難得的觀影經驗。這些由十大電影媒體主編們推選出來的電影、電影人、電影歌曲名單既體現了主編們具有學術含量的認證,也體現了他們作為媒體對本次活動的關注。主編們推薦的影片、影人和電影歌曲涵蓋了中國電影百年的經典。主編們還提到,老影像資料對於目前的大多數大學生來說還很陌生,通過這次「中國電影百年百校」活動,正好可以讓大學生全面地了解中國電影史,了解中國電影所刻畫的不同的歷史記憶。

此外,十位主編還分別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校」系列活動題詞寄語,精言妙語地表達了他們對中國電影一百周年的祝賀和對此次活動的支持。

Ⅲ 求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大賽獲獎短片

只找到兩屆的...

第十四屆大學生電影節第八屆短片大賽
DV單元獲獎名單

「誇克」自命題DV短片專業組

評委會大獎:《 我—媽媽—嬤嬤—爸爸—DV》 盧澤榮 香港城市大學

最佳劇情片:《憤怒的水壺》 曹 靜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瘟疫》 張國文 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編劇獎:《未來 逝?》 楊怡婷 台灣政治大學

最佳紀錄片:《坐東》 單崇山/盧璐/黃晨嵐 復旦大學

紀錄片優秀獎:《歸》 高廣元 北京師范大學

《越劇》 戴君良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實驗片:《過》 孫煒煒 中央美術學院

實驗片優秀獎:《車之城》 孫祺舜 上海戲劇學院

最佳網路人氣獎:《兩個傻子的愛情故事》 魏 亮 沈陽工業大學

「誇克」自命題DV短片業余組

劇情片優秀獎:《兩個傻子的愛情故事》 魏 亮 沈陽工業大學

《莫小白的水怪日記》 盧正雨 湖南工業大學

劇情片鼓勵獎:《山那頭》 馬 亮 太原師范學院

紀錄片鼓勵獎:(空缺)

紀錄片優秀獎:(空缺)

實驗片優秀獎:(空缺)

實驗片鼓勵獎:(空缺)

「尊重知識產權,遠離盜版」公益片

一等獎:《盜?偷!》 梁錦威 廣西民族大學

二等獎:《進化論》 胡 偉 北京師范大學

《拒絕盜版》 王 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最佳創意獎:《反盜版公益廣告——小狗篇》 肖貝荻/傅托 中國傳媒大學

燕平跨文化紀錄片

《小活佛,世界盃和申請一張信用卡》 龍遠程 上海大學

舞蹈影象作品

評委會大獎:(空缺)

最佳導演獎:《華氏311》 汪起正/鄭敏健 北京舞蹈學院

《三分之一》 常肖妮/蘇燦書 北京師范大學

最佳創意獎:《跳》 白宇鷗/富美 北京舞蹈學院

《網球網》 孫愛迪/李思諾 北京師范大學

動畫單元獲獎名單

金獎:(空缺)

銀獎:《有那麼一首歌》 李博 中國傳媒大學

《天堂的階梯》 焦岩袁博 中央美術學院

銅獎:《碎香》 樊黎明 北京電影學院

《兔子!哪裡跑》李智勇 吉林大學

《馬戲團》 殷堯/呂睿丹/楊黎 北京電影學院

《線偶》 陳超淼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效果獎:《玩笑》 曾 潔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故事獎:《弄錢》 郭 麒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創意獎:《完美》 王 強 中國傳媒大學

手機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短片獎:《伸手》 董元慶 武漢理工大學

最佳創意獎:《昨天》 齊大偉 北京師范大學

第十五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九屆大學生短片大賽獲獎名單

DV單元專業組:

評委會大獎

《靈車男》甄柏榮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

最佳劇情片

《宏光的假期》霍猛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

《丘比特女孩》黃棋帝 台灣藝術大學

最佳編劇獎

《待嫁的箱子》張曉穎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紀錄片

(空缺)

最佳實驗片

《呼吸》梅健 中國美術學院

燕平跨文化紀錄片獎

《hla huy 山上》黃郁芳、連智凱 台灣政治大學

DV單元業余組:

劇情片優秀獎

《仲夏看板》李海軍 山西師范大學

劇情片鼓勵獎

《再見,戈多》張思慶 北京理工大學

紀錄片優秀獎

《知音》王志兵 四川師范大學

紀錄片鼓勵獎

《旦》官偉 西安美術學院

實驗片優秀獎

《金魚金色》王琰 三峽大學

實驗片鼓勵獎

《one night in chenggang》薛驕、馬瀟 東南大學/北京服裝學院

動畫短片競賽單元

動畫金獎

《南茜的早晨》 南茜的早晨小組 北京電影學院

動畫銀獎

《Crossing》 李翔、趙博、熊瀟 中國傳媒大學

動畫銅獎

《亡命雞禮花》 劉禕聰、劉泉、李克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故事獎

《南茜的早晨》 南茜的早晨小組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創意獎

《米粒子子》 沈宏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效果獎

《虛空》 宋瑋、李爍、張帆 大連民族學院

手機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短片獎

(空缺)

最佳創意獎

《來電了》 敖斯喬 北京師范大學

反盜版公益片單元

一等獎

《我要買正版》楊婷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二等獎

《付出》呂雁、紀媲齡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小手》於傳松 北京師范大學

特別創意獎

《盜版人》李響 北京電影學院

鼓勵獎

《盜》蔡星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盜版是垃圾》孟火火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魔.戒》姚睿 北京電影學院

《反盜版 縱容之後》杜涓 北京師范大學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梁錦威 廣西民族大學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
http://ent.163.com/08/0420/23/4A0SCDIS00032KMI.html

Ⅳ 河北24歲大學生畢業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背後有著怎樣的勵志故事

《地兒》這部短片,入圍了戛納電影節的基石單元,對於一位青年電影作者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和肯定。這部作品是由河北科技大學畢業生李家和所創作的,他的創作團隊僅有六人,這部作品也是他的大學畢業設計。戛納電影節的這一競賽單元,每年都會從全球大量的青年人電影作品中進行選拔,很多知名的導演青年時代的作品也曾入圍過戛納電影節。所以對於李佳和導演來說,我個人是非常期待他的發展的。

在這部電影的預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導演的功力比較深厚,對於色彩和影調的把握都非常有個性和特點。李家和的作品入圍戛納,對於許多青年電影人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在電影行業,有很多人正在苦苦掙扎,面對心中的夢想,他們不願意另謀出路,希望他們擁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也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幸運的眷顧。

Ⅳ 大學生用 5000 元的影片入圍戛納電影節,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很簡單,單純的依靠夢想和自己具備的能力,就能做到。而這也是現在物慾橫流的影視業最缺的精神。

先來說一下事情緣由。

近日,河北一位24歲的大學生畢業作品《地兒》入圍戛納電影節。該作品導演李家和對此回應稱,「我畢業於河北科技大學影視學院設計系,2021年剛剛畢業。據悉,該影片為6個人團隊僅花了5000元成本拍攝完成。

熱愛!除了製作者的心態上能夠保持單純的熱愛,同時作品的本質才是讓評委們臣服的真正原因,一個優質的作品必定是有靈魂的,有思想的,有內涵的。為什麼現在的電影我們看完之後不痛不癢,因為電影的門檻越來越低了,演而優則導,寫而優則導,唱而優則導等等。

頭部明星,除了自己拍戲代言跑綜藝,還總想著把手伸進別的鍋里再多吃一點。

自己當導演拍電影,成了很多頭部明星的想法。只是,很多人並沒有當導演的天賦,拍出來的電影也是慘不忍睹。

所以對於大學生用低成本拍片入圍,讓我看到了中國影視業的希望,未來可期,加油吧。

Ⅵ 河北24歲大學生畢業作品《地兒》入圍戛納,他是如何創作出來這部作品的

河北科技大學畢業生李家和所創作的短片《地兒》入圍了戛納電影節,這對於僅有24歲的他來說,是一種才華上的肯定。他的創作團隊僅有六人,成本僅有五千元,這部作品也是他的大學畢業作業。對於短片的入圍,他感到十分的驚訝,並且十分謙遜的對待著每一個詢問他的人。 要知道,入圍戛納電影節對於每一個電影人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更何況是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這更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在這部短片的截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導演李家和運用了大量的色彩和光影,將影片的氛圍感烘托到了極點,這也是非常吸引評委和觀眾的地方。這部作品應該是不落俗套的,而且有著很強的導演個性,在創作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對於攝影構圖是非常嚴謹的,每一張截圖都非常好看,而且後期的調色也是花費了很大的巧思的,讓我們期待這部《地兒》。

Ⅶ 河北科技大學畢業生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該作品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這個作品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只花了幾千塊錢的拍攝費用。所以大部分人看到了這個作品能夠入圍電影節之後,都覺得非常的驚訝。而且他們的整個拍攝團隊才剛剛六個人,所以大家都覺得這些學生非常的專業。因為他們拍攝的這些作品,也讓大家感覺到非常的真實。所以這件事情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勵志的,也希望大家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所以很多人看到了這個新聞之後,都給這幾位學生送去了稱贊和鼓勵。因為大家覺得這幾個學生的專業知識非常的牢固,而且他們在拍攝影片的時候選擇的角度也非常好。所以這部作品,才能夠得到很多專業人員的贊賞。大家會發現每年都會有特別多好看的電影,所以大部分都沒有想到這樣一部簡單的作品竟然會入圍戛納電影節。從這里也能夠看出來,越簡單的東西可能越能夠深入人心。

Ⅷ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1評委會大獎 、2 DV長片 最佳DV長片獎 、3 DV短片 最佳劇情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實驗片 劇情片優秀獎 紀錄片優秀獎 實驗片優秀獎 、4 其他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演員獎 最佳女演員獎
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由四川省電影家協會、峨眉電影院線等聯合主辦的「影像社杯」首屆成都大學生電影節暨成都大學生DV藝術節。主辦方宣布,電影節將以「用影像創造影響」為主題,舉辦大學生DV作品比賽、高校膠片電影巡展,並用開啟「四川新星導」計劃。電影節組委會面向全國徵集優秀作品,設立長片、劇情類短片、紀錄類短片、實驗類短片四個賽區。
(4)上海電影節
「百年復旦 百年電影」——首屆上海大學生電影節,聯合同濟、財大、上大、上戲、華師大等多家院校共同參與,由復旦大學學生會主辦,復旦大學影評協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保利華億傳媒、新撰傳媒協辦。開幕式神秘嘉賓出席,公布大學生DV拍攝比賽各獎項入圍名單。放映開幕式影片。

Ⅸ 河北一大學畢業生作品《地兒》入圍戛納,他本人對此消息有何表示

在2022屆大學生已經給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犯愁時,有一位2021屆的河北大學取火了,使他備受關注的因素就與他的畢業作品相關。他叫李家和,前一天他很有可能仍在為什麼時候才可以有著一部可以公映的創作時,後一天就早已被冠於「電影導演」的頭銜。使他爆火的因素是他一部5000元製做成本費的畢業作品「入圍戛納」了。

畢業作品是在鄰近大學畢業的這一年做,是在鄰近大學畢業的時間交,但最後著作的品質並非由大學生在鄰近大學畢業時的勤奮決策的。

大學生應當像愛惜普通高中歲月一樣愛惜高校,除開將時間運用到學習培訓專業技能上,更要靈活運用業余時間去涉足與自身技術專業相關專業知識。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培訓中也要留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爭得可以在教師所灌輸的基礎知識上,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提高。最終在大四環節,如果不研究生考試一定要出來見習,並將在實習中遇上的問題根據教師處理,將見習中的工作經驗添加到畢業作品中。

Ⅹ 大學生畢業生作品《地兒》入圍戛納電影節,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哪些坎坷

大學生畢業生作品《地兒》入圍戛納電影節,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哪些坎坷?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我們現在看到了大學生作品《地兒》已進入圍了戛納電影節,所以說,對於這個獎項而言,確實也是一種認可,但是對於這部劇的拍攝而言,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之中,遇到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確實是難以解決的,但是最終他也解決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部短片也是很不錯的當然了,我們也看到了這個短片也是非常的不錯的,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很多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總而言之,大家應該是很喜歡這樣的短片的,確實也是很優秀的,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喜歡吧,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的內容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喜歡這樣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