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關於中國原始部落戰爭的題材,不是電影就是電視,記不大清楚了!!!
《獨龍紋面女》
基本資料
導 演:謝洪
編 劇:元子良 謝洪
主 演:張春燕 李靖 高強 范春霞 曹培昌飾:茂丁
上 映:199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根據張昆華小說《不願紋面的女人》改編。 婦女成年時必須在臉上刺上可怖的藍黑花紋,並被永遠禁止與異族婚戀,這是只有數幹人的獨龍族幾百年的習俗。數百年來,獨龍紋面女在那與世隔絕的高黎貢山下與淚相伴,自生自滅……然而,也總有一代又一代的紋面女為自由的愛情而抗爭。阿南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抗拒紋面,她逃進林中,與藏族青年頓珠一見鍾情。一直暗戀阿南的獨龍族青年雷木嘎與頓珠矛盾頻生。頓珠攜阿南來到家鄉,兩人的婚事遭頓珠之父格桑土司極力反對,頓珠被迫送阿南返回獨龍江茂丁寨。歸途中,兩人與人販子阿肯匪幫遭遇。頓珠的機智勇敢雖贏得獨龍族人的好感,但依照習俗,阿南仍舊得嫁給普卡瓦酋長的兒子。在茂丁寨的一次狩獵中,頓珠不顧生命危險救出了被野牛挑傷的巫師h松老爹。卜松是獨龍族的精神領袖,有感於頓珠之勇猛善良,臨終前勸阿南父茂丁把女兒嫁給頓珠。為了女兒的幸福,茂丁按族規與普卡瓦酋長打了一場官司,不幸落敗。負疚的茂丁夫婦決定幫助阿南和頓珠出逃。卡雀瓦節盛會上,茂丁夫婦企圖拖住普卡瓦家族,不料被對方識破,強行搶親,頓珠試圖帶走阿南,陷入獨龍族人重圍。對峙中,阿肯匪幫攻打茂丁寨,搶掠婦女,頓珠與獨龍族人並肩御敵。一場血戰,阿肯匪幫覆滅,雷木嘎英勇犧牲,阿南、頓珠劫後餘生,卻雙雙死於普卡瓦父子的毒箭下。茂丁寨陷於一片火海……
⑵ 真實戰爭和電影的區別
真正差別巨大
1:胳膊中槍
電影中常有這樣的鏡頭,中近距離中槍後還生龍活虎,比如導火線里古天樂同學挨了三槍還在那到處晃悠。然後幹了一位同樣挨了兩槍的罪犯朋友。
古天樂同學挨的是狙擊步槍的子彈,距離大概是100米不到。
真實情況下,挨這么一槍。胳膊肯定被打沒了,不迅速送到醫院。
小命也會掛。。在200米這樣的中近距離內,以AK47為例,即使穿防彈衣。也會被擊穿。子彈從前面進,是一個很小的彈孔,但在後方會造成碗口大校的創洞--吃過蘭州牛肉拉麵嗎?看看那碗,就那麼大。
在真實的戰爭視頻中,曾經有這樣的情景。一個美軍挨了AK47一槍,大腿徹底失去功能。別說走路,下半輩子基本要靠輪椅了。
-----胳膊腿中一槍(不是流彈和擦破皮),馬上就會失去戰斗能力。
不過有特例,就是小日本的38大蓋。小日本的38大蓋因為過於追求射程,子彈設計又不合理。所以被38打一槍,如果不是要害部位。傷口一般都會很小。
2:防彈衣能防彈嗎?
電影中常有這樣的鏡頭,A同志卧底被拆穿。同夥B馬上給他一槍。A同志假裝倒地,B同學繼續無間。
現實情況,答案是不能,現在最先進的防彈衣。也不能防中近距離的步槍子彈。在近距離情況下,甚至不能防手槍子彈。尤其是變態的五四手槍和沙漠之鷹。
而在200米外,防彈衣即使防護子彈。也不能很好的保護戰斗人員。高速步槍子彈的沖量之大,沒有親生經歷過戰斗的人很難想像。
曾經有位美國士兵因為子彈打中防彈衣後,雖然沒擊穿防彈衣。但 震碎了他的5根肋骨,肋骨碎片插進心臟馬上死亡。
防彈衣更多的是用來防止彈片和流彈。在中近距離下,少數情況下防彈衣有時候反而會導致傷害更加嚴重。所以別以為穿了防彈衣你就牛X,200米內,挨一槍照樣完蛋。
3:頭盔。
很遺憾,在中近距離下也不能防彈。在狙擊步槍射程內也起不到作用。
也許有人說那把頭盔做厚點,但象前面說的那樣。中近距離內的步槍子彈沖量之大,如果正面擊中。即使沒打傳頭盔。也會振斷你的經推骨。
4:重炮轟擊,大家躲在陣地上或掩體里。。
答案是如果你不躲在低下的坑道中。基本會死光。事實上在戰場上相當一部分人不是被炮彈彈片直接擊中而死,而是被沖擊震死。電影中常有這樣的鏡頭,炮彈飛來大家卧倒。炮彈就在身邊爆炸。然後拍拍土,繼續戰斗。這樣的情景在戰斗中基本不可能。以二戰的105口徑榴彈炮為例。一顆炮彈下去,大半個足球場的人不可能生還。不管你是躲在掩體後還是躺在地上。
所以大炮才叫戰爭之王。在蘇德戰爭中,許多德國士兵就是被震死在鋼筋混凝土的掩體裡面。
5:人海戰術。
電影中的「人海戰術」只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和一戰期間(導致人海戰術退出歷史舞台的是著名的凡而登絞肉戰,因為馬克沁重機槍的出現,英法聯軍在短短一天內,被打死6萬人。)
而現代所謂的人海戰術真正的意思是,集中優勢兵力攻其劣勢兵力。
在戰斗中,GCD軍隊也從沒採用過電影中出現的一大群人聚成堆往前沖的戰斗場面。如果真要那麼乾的話,一顆榴彈炮打過來。能炸死一個團的人,
在蘇德戰爭時期,曾經有個德軍步兵營在營地修整聚成一堆。結果一炮下來,這個營就被取消建置了。
所以在真實戰斗中,都是以戰斗隊形展開。兩人之間大概保持20~50米距離--二戰和解放戰爭中的中國軍隊也是這么做的。
6:堵搶眼。
如果要說物理效果的話,真沒什麼用。即使你丟個沙袋去堵。也會被機槍打的飛出去。
但堵搶眼的心理震撼是很大的。
【另外】:
至於防彈衣的,一般中距離手槍擊中凱夫拉防彈衣(普通美國警察穿的),就好比15磅的錘子擊中的感覺,基本上短時間失去戰斗能力。步槍的話,你穿三件凱夫拉也是個死。
至於步槍,面對重型防彈衣(伊拉克美軍穿的)中遠距離上面對目前通用的步槍,防護力是非常有效的。陶瓷防彈片能有效的抵抗7.62mm口徑,5.56MM口徑步槍。當然大口徑機槍(格林)和阻擊槍(比如巴雷特等)除外。
至於重炮方面,二戰中基本120以上才算是重炮吧,實際戰爭中有很多人是被大炮振死的,或者是死於沖擊波,簡易掩體、散兵坑能抵擋炮彈彈片傷害和沖擊波傷害,至於LZ說的成片成片振死,那應該是203以上的重炮,而且是集群攻擊,普通炮兵團無法對永困掩體和半永固掩體造成如此傷害(什麼炸彈爸爸,炸彈媽媽不算)。
至於頭盔方面,中國目前用的是鋼盔(硬質),美軍用的是凱夫拉(軟質)。頭盔在戰斗中的作用是防彈片和流彈,在實際戰斗中死於彈片和流彈的人數遠比正面擊中多的多,死亡率方面被打傷腦袋比打傷身體的死亡率也是高的多的多。至於頭盔直接面對步槍子彈的話,如果是凱夫拉一般直接會被擊穿,如果是流彈距離很遠,運氣好的話強烈腦震盪跑不掉。如果是鋼盔的話,近距離也是穿,遠距離的話很慘,腦袋基本被鋼盔壓縮成ET的形狀。
⑶ 關於戰爭電影
《黑鷹墜落》在政局動盪的非洲國家索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游騎兵部隊的120名特種精英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雙重使命。意外發生了,由於准備不足和情報錯誤,美軍陷入了包圍。更遭的是,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索馬里軍隊擊落,其中一架黑鷹上的全部官兵當場死亡,另一架黑鷹的駕駛員陷入索馬里軍隊控制區。被隔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美軍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隊,一方面又要想辦法解救黑鷹上的隊友。
、《絕密飛行》 帶點科幻色彩的影片 裡面的4架飛機那是相當的帥!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⑷ 《八佰》,為何說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戰爭電影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相信一提這句話各位都知道我要說的是《八佰》,這一部電影上映十天就超過了20億票房,經過了好幾次的推遲上映,這部電影終於出現在了大屏幕上。人們都說《八佰》是中國少有的電影,他能給整個民族力量。《八佰》,不是一部簡單的戰爭電影。
這確實並非一部簡單的戰爭電影,它要告訴我們的是勿忘國恥,只有我們自身強大了,自身團結了,才不怕任何外來的侵略,我們應該學習英雄先輩,把他們的事跡歌頌傳承下去。
看完《八佰》,能讓我們了解一些事情,讓我們更加團結,並非只是為了看看這個真實事跡,我們要勿忘國恥。作為接班人的00後,我們要時刻銘記“落後就要挨打”,一定勿忘國恥,自強不息,肩負眾望,砥礪奮進,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再也不讓《八佰》這樣的屈辱事件發生在神州大地。
⑸ 好看的戰爭電影《不是電視劇》
《光榮歲月》——電影,講的是幾個大兵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有點老了,但很好看!
《集結號》應該看過吧!
⑹ 求韓國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不是電影噢!
瑛
⑺ 是不是真實的戰爭比影視劇中的戰爭最低要殘酷一萬倍
肯定的,電影其實很難復制真實的場景,不過是為了情節需要,很多都是編的,只不過現在的水平確實比以前要更合理,但是真正的戰爭絕對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有的人說上戰場能不尿褲子就是好樣的。
⑻ 我看了很多關於戰爭的電影,對於戰爭這個概念一直很迷惑,難道只有通過戰爭才能取得財富嗎
戰爭[1]的定義就是:當事者之間 事情矛盾爭端到達白熱化之後對 對方 採取的粗暴的毀滅行動。也可以譯成:一種不能通過其它手段解決問題的解決方式。
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之間的矛盾最高的斗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辦法。
也可以解釋為使用暴力手段對秩序的破壞與維護、崩潰與重建。古今中外的戰爭,概莫能外。
人類出現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伴隨社會的革命,帶來新的格局。 古代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國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遷徙直接原因;國家內部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促成民族的獨立和新生國家的誕生;國家內部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促成政權的更迭,如國共內戰。
戰爭與武裝沖突相比,對抗形式,戰爭表現為,一是殘酷性,雙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擊另外一方;二是毀滅性,對抗的時候以一方消滅另外一方為代價;三是目的性,直至對方屈服、達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規戰爭持續時間長達幾年或者數十年,現代的高科技戰爭持續數月到幾年。任何戰爭都經過了策劃和准備。
⑼ 誰能給我講一下帕斯尚爾戰役,主要講一下關於加拿大軍隊方面的,是歷史戰爭不是電影。
帕斯尚爾戰役又稱為第三次伊珀爾戰役,於1917年7月31日開始,英軍希望趁6月梅森戰役的勝利,攻擊佛蘭德沿海的德軍潛艇基地,以加速德國的崩潰。在經過16天的炮火准備(3000門火炮發射了450萬發炮彈)之後,會同法軍以16個師的兵力,向伊珀爾附近的德軍展開猛攻。當時大雨使地面變為一片沼澤,分散配置的聯軍及其陷在沼澤內的坦克成了德軍射擊的靶子,雙方的飛機也不能發揮作用。聯軍連續的進攻,只從出發地向前推進了6公里,11月10日戰役結束。聯軍傷亡近30萬人,德軍傷亡27萬人。
⑽ 關於反法西斯戰爭的紀錄片有哪些注意是紀錄片,不是電影
如:
【歷史頻道:高清二戰】【二次大戰啟示錄】【我的抗戰】【納粹警示錄】【中國遠征軍】【戰栗東方】【我們為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