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淮海戰爭電影
擴展閱讀
日本重新開始電影2014 2025-08-30 11:39:03
劉德華長發台灣拍的電影 2025-08-30 11:34:57

淮海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22 23:50:03

A. 《集結號》的簡介

《集結號》是由馮小剛執導,劉恆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廖凡、王寶強等主演,胡軍、任泉特別出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講述了解放戰爭期間,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當戰友一個個陣亡,穀子地對號聲是否響起心存疑問,他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集結號劇情簡介:

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斗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張涵予飾)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

一座廢棄的舊窯場里,47名戰士奮勇廝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穀子地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廖凡飾)是穀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讓穀子地帶著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產生了分歧。

穀子地此時發現友鄰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內疚之下,他攜帶炸葯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

穀子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在後方的醫院里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47個弟兄都將被視為失蹤者……

穀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穀子地的腦海里,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與穀子地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湯嬿飾),她是指導員王金存(袁文康飾)的妻子。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

蒙受冤屈的兩人有著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穀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斗(鄧超飾),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當他們終於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采而面目全非。除了穀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著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穀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最終經過穀子地的瘋狂尋找終於找到了他的47個弟兄。穀子地和他的47個戰友一同被授予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

B. 《淮海戰役》這部電影的戰爭背景

《淮海戰役》這部電影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解放軍與國民黨軍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過程中,集結在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三個兵團17萬餘人,在華野阻援打援部隊陣地前面徘徊,不敢北上與華野交戰。


C. 求 生死對決:淮海戰役全紀錄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生死對決:淮海戰役》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0MJFC7JyD0iq-aPh0xrRcw

提取碼: 2t2f

淮海戰役,是國民黨政權敗亡台灣的關鍵一戰,也是國共三大決戰中規模最大,打得最慘烈的一戰。國民黨八十萬部隊,除少數陣前起義,沒有像遼沈與平津戰役中整兵團建制的投誠現象,全部死戰到底。而共產黨則付出了超過遼沈與平津兩戰傷亡總和的代價。

D. 大決戰電影淮海戰役中國軍出場時的背景進行曲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中的經典長鏡頭——黃維兵團行進。作為國產戰爭電影中的扛鼎之作,《大決戰》系列三部曲至今仍是國產同類型電影所難以超越的(盡管淮海戰役因特殊原因補拍鏡頭而出現了56式沖鋒槍「穿越」的重大道具疏漏)。


以本片段為例,萬人千車排成綿延數公里的整齊縱列行進,頗具壓迫感的原創背景音樂令這段近2分鍾的航拍長鏡頭,形象刻畫了黃維兵團作為蔣軍精銳(下轄「土木系」十八軍和十一師)兇悍。

據悉,當年為了拍出王牌軍的氣焰,特地請到固鎮搞冬季拉練的解放軍王牌部隊12軍(也有稱是38軍)「友情客串」了黃維兵團。當時拍攝人員的敬業精神,是今天絕大多數電影人所難以企及的。

E. 求淮海戰役電影觀後感2500字左右

前幾天和同事們一起觀看了紀錄片《淮海戰役》,給人以極大的思維沖擊,都說商場如戰場,從這次經典的重大戰役中讓我學到了兩個道理:

一、棋在局外,勝利的趨勢不可阻擋
淮海戰役的過程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無論是粟裕的忠言直諫、後勤的宣傳動員,還是國民黨軍隊的派系矛盾、臨戰退縮,其實都不是主導戰役的根本。仔細分析下淮海戰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經過了遼沈戰役的勝利,共產黨的軍事實力已經和國民黨軍隊不相上下,後勤供給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時的中國,不論是實力對比還是民心向背,共產黨都占據了上風,應該說勝利已經是一種必然。
由此想到我們的項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據就是對於整體局勢的把握,行業的大環境、地塊的發展趨勢、建築規劃設計、集團品牌口碑積累,種種局外因素已經決定了項目的走向,成功絕不是依靠幾次開盤活動、幾個創意廣告就可以的。

二、人改變不了結果卻可以影響進程
共產黨軍隊在淮海戰役過程中的表現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在商場上學習的,雖然勝利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可以取得這樣精彩、高效的勝利則是每個環節都做到了極致的成果,是我們在項目營運中要積極運用學習的。
情報=市場調研
情報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產黨取得勝利的法寶之一。地下黨滲透到國民黨內部高層,把情報做到准確詳盡,無疑為共產黨奪取勝利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基於情報數據的全面、正確、及時,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計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戰役部署=項目計劃
從首先打黃伯韜兵團,再打黃維兵團以及最後圍殲杜聿明率領的三個兵團,每一步都是共產黨主動選擇的結果,而國民黨則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動。可以說取得戰役成功的完美計劃是經過周密思考,反復推敲,精心組織的。
團隊作戰協作=項目人力+行政+財務
淮海戰役過程中最明顯的對比就在於團隊作戰協作,人事調配上,共產黨軍隊可以做到臨陣換帥而軍心不動,國民黨軍隊卻派系林立、勾心鬥角、相互誣陷爭寵;後勤保障上面,共產黨軍隊統一調配、自力更生而毫無怨言,國民黨軍卻是為爭搶補給大打出手、戰爭中還私藏物資兵力;戰斗管理上,共產黨軍隊紀律嚴明、前仆後繼不顧生死,國民黨軍卻不聽指揮、見死不救。正是這一系列的對比才使淮海戰役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如此懸殊的勝負差距。
戰時宣傳=廣告
共產黨軍隊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老百姓宣傳共產黨的理想,採取一些政策和口號諸如「打土豪、分田地」等來取得中國廣大窮苦大眾的熱烈響應和擁護。從現在的營銷角度來看,無論是宣傳的手法還是內容都是符合當時老百姓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心靈渴求的,這種成功的宣傳為淮海戰役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客戶者得天下。
軍隊政治思想建設=企業文化建設
共產黨是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剝削階級,解放被剝削階級,共產黨的軍人為了理想,可以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利益甚至寶貴的生命,集體利益永遠高於個人利益。正是由於軍隊思想的巨大差異,導致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標,而且目標是積極向上的一群人才能發揮最大的能力,開創出驚天動地的偉業。

總之,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示,給了我們必勝的信念!集團公司對於徐涇項目的發展是充滿信心的,我們要迎接挑戰和壓力,用整個項目團隊的力量去影響進程,取得徐涇項目的成功。

F. 如何評價八一電影《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大決戰》堪稱史詩級電影作品。因為這是一部能讓那些參加過戰爭、見慣了屍山血海的老兵們即便在自己的晚輩面前,也能一邊看一邊哭的像個孩子的電影。盡管戰爭早已遠去,但是《大決戰》這部電影往往只需要一個鏡頭,就能讓這些老軍人再次回到當年的戰場。

當天晚上回到家裡,我姥爺也是一言不發。後來姥爺告訴我,遼沈戰役攻打義縣的時候,他最敬重的老首長——東野炮縱司令員朱瑞將軍犧牲了,這是遼沈戰役期間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而在電影當中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G. 跪求大決戰之淮海戰役(1991)由古月和蘇林主演的百度雲免費視頻鏈接地址,求分享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1991)》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5vd8

導演:李俊/蔡繼渭/韋廉/楊光遠/景慕逵/翟俊傑

編劇:李平分/史超/王軍

主演:古月/蘇林/盧奇/傅學誠/劉錫田/謝偉才/鮑海鳴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91-08-01(中國大陸)

片長:219分鍾

又名: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淮海戰役/DecisiveEngagement:Huai-haiCampaign

1948年9—10月間,遼沈戰役和濟南戰役相繼勝利,標志著解放戰爭決定性轉折點的到來。在此危急關頭,蔣介石(趙恆多飾)緊急調配旗下三個兵團17萬人的優勢兵力固守中原,同年11月,華東野戰軍向黃百韜(許還山飾)兵團發動攻擊,最大規模的淮海戰役正式打響。地下黨員何張防線的臨場起義,為時間佔下風的粟裕(謝偉才飾)贏得戰機,順利切斷了黃百韜的退路。在此之後,國共雙方調兵遣將,各逞其能,中原戰場頓時變成規模宏大、破壞力極強的巨大漩渦,淮海戰役朝向令人始料未及的規模迅速擴大。這是一場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關鍵戰役,勢將永遠載入史冊……本片為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紀念作品,是大決戰三部曲的第二部。

H. 淮海戰役的電影是哪年拍的

大決戰海報 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Decisive Engagement: Wei-hai campaign (1991) 影片資料 國家/地區:中國 類型: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219 min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演職員表 導演: 李俊 ....總導演 蔡繼渭 ....首席導演 韋廉 楊光遠 景慕逵 翟俊傑 編劇: 李平分 史超 王軍 主演: 古月 Gu Yue ....毛澤東 蘇林 Lin Su ....周恩來 吳志遠 Zhiyuan Wu ....宋美齡 劇情 在遼沈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劃淮海戰役。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華東野戰軍及時切斷正向徐州收縮的黃百韜兵團的退路,並將其包圍在徐東碾庄圩地區。同時,中原野戰軍攻佔了軍事重地宿縣,切斷了徐州劉峙集團的陸上退路。 蔣介石調杜聿明回徐州作戰,敵人幾路兵團雲集逼近徐州,淮海戰役形勢異常嚴峻。國共雙方統帥鬥智斗勇,頻頻調兵遣將,經過十幾天的激烈戰斗,黃百韜兵團被殲,杜聿明集團被圍困,黃維兵團全殲。蔣介石雖多方設計救援杜聿明集團,但終因軍無鬥志,終致全軍覆滅,具有決定意義的淮海戰役大獲全勝。 作為《大決戰》系列的第二部,本片延續了同系列電影氣勢恢宏的特點。黃維兵團登場時,使用了長達一分鍾左右的航拍全景式鏡頭,充分表現了黃維兵團的規模。而聚殲黃維兵團的那場戰斗,同樣使用了長時間的航拍。 電影從大處著眼,一些歷史細節上也未放鬆,比如黃維兵團被圍時,曾將卡車裝滿土擺成一線,以抵擋子彈,在影片中亦有顯示。電影中還展示了解放軍自行研製的一種土火炮—飛雷。 電影使用大篇幅表現了解放區人民群眾冒著國民黨狂轟濫炸,對解放軍的大力支持,同時客觀反映了國民黨軍隊內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對比說明了戰爭勝負的客觀性。 其它電影 電影《車輪滾滾》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1975年出品) 講的就是人民群眾支援淮海戰役的故事,主要是以膠東地區一支民工小分隊為線索。其中有個壯觀的場景,成千上萬的民工推車挑擔,為解放軍運糧送彈,車輪滾滾,人歡馬叫。據說,當年參戰的元帥、將軍觀看此片時,感動得熱淚直流。數以萬計的民工為支援淮海戰役付出了生命。 電影《佩劍將軍》(1982年出品) 以淮海戰役起義的張克俠、何基灃為原型,反映第三綏靖區起義的故事,佩劍指的是顧祝同向兩個將軍授予中正劍。 電影《今夜星光燦爛》(八一廠1980年出品,李秀明主演) 主要情節:1948年冬,在硝煙彌漫的淮海戰場上,一個准備上吊姑娘被我軍某電話員小於救回掩蔽部里。姑娘名叫楊玉香,弟弟被地主打死,父親不幸死去,她走投無路只得出此下策。楊玉香為報救命之恩,願以身相許,小於不知所措,老班長把玉香留在伙房幫忙。從此,這個孤苦伶仃的姑娘生活在革命的大家庭,成為連隊編外一員,開始了不平常的新的生活。戰鬥打響後,玉香冒著炮火為同志們運送干糧。在激烈的戰斗中,連部通信員小郭光榮犧牲。為了對垂死掙扎的敵人發動政治攻勢,電話員小於英勇地接受了上級交給的任務。他沖破險阻,終於接通電話線,並沖進敵軍師部,命令敵師長與我縱隊陳司令員通話。當敵師長頑抗時,小於拉響了腰上的一束手榴彈壯烈犧牲。玉香聽到小於犧牲的消息後,悲痛不已,而戰斗的烈火逐漸把她鍛煉得堅強起來。在衛生員小孫不幸犧牲後,玉香果斷地接過醫葯箱。從此,她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戰士。在總攻戰斗中,連長何戰雲也光榮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嘹亮的軍號聲中,南下的部隊在星光下集合,這時響起了陳司令員的聲音:很多戰友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照耀著我們……玉香望著雲煙飄渺、星光燦爛的夜空,眼前又浮現出戰友們親切、剛毅的面容…… 本片編劇白樺的創作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這是首次用人情味來描述解放戰爭。

I.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評價如何

其實三大戰役里,拍得最經典的就是淮海戰役,雖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瑕疵,比如過於突出鄧公在戰役中的影響力減輕了粟裕的描寫,其實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據當時的主創人員回憶,本來是想以尊重歷史已粟裕大將為主線,但後來因為當時的政治背景的原因,拍了一部分無法進行下去了,只好以第二野戰軍和劉鄧為主,主要突出鄧公的影響。

但瑕不掩瑜,無論陳鄧還是粟裕劉伯承元帥,他們都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歷史不能埋沒粟裕大將的卓越戰略謀劃和戰役指揮才能。如果不是當初第三野戰軍對濟南戰役的勝利,也不會有後來淮海戰役的構想,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粟裕大將卓越的戰爭藝術造詣。

電影對戰爭的宏達場景的描繪,對戰士,對國共高級指揮員以至於領袖人物的刻畫,簡約不簡單,恰到好處,精闢到位,沒啰爛。戰爭進程也是真實還原,此後的戰爭電影,再無超越的了。豆瓣評分7.4,不中肯,缺乏客觀性。在中國戰爭電影史上,至少9分,再無比他高的了。

J.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是《大決戰》

相關介紹: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大決戰》三部曲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恢弘的戰爭史詩,在電影、軍事、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套電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

(10)淮海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遼沈戰役: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

2.淮海戰役

在遼沈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動淮海戰役。

3.平津戰役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義說服了蔣介石,將自己所指揮的60萬軍隊留在了華北,並取得了國民黨在華北的黨政軍及經濟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