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與《血戰鋼鋸嶺》具有可比性么,如何評價這兩部電影
兩部都是好電影,值得一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是一部典型的商業片,更像一部文藝片。它太沉悶,太冷靜,太含蓄,沒有套用好萊塢幾分鍾一沖突,十幾分鍾一高潮的劇本框架,沒有某種價值觀的輸出或者情緒的引導。政治傾向上既不左也不右,也沒有明確的反戰主題。它太真實,太像生活本身,讓觀眾得不到情感的寄託和宣洩。
大家覺得呢?
B. 如何評價電影勇敢的心
評價電影勇敢的心:
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1996年,該片在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獎項。可見這部影片的質量是很有說服力的。
(2)插滿刀子戰爭外國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勇敢的心》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的人物原型就是英國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威廉·華萊士。《勇敢的心》的劇本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
在創作劇本的時候,編劇蘭德爾手裡掌握的關於威廉·華萊士的史料很少,於是蘭德爾根據15世紀末愛爾蘭游唱詩人亨利所吟誦的史詩創作劇情。蘭德爾最開始打算從威廉·華萊士的成年開始寫起,加入孩提時的前序是後來產生的想法。
按照劇本的初稿,Murron在華萊士父親的葬禮上原本送給華萊士的是朵玫瑰而不是影片呈現的薊花,但後來有人指出,玫瑰是英國的象徵,放在這個具有特定歷史背景的劇里十分不合適,所以後來換成了薊花。
C. 電影暗殺觀後感500字以上
《暗殺》觀後感,信仰很重要如果排除每個男性角色都可以身中數槍而不死、刀子插在心口也不死、步槍把你打成篩子了也不死,以及從來沒有人見過手槍桑偏偏大反派一來就看見了,再以及忠心耿耿明察秋毫的老管家被安沃允幹掉了藏在床底下居然一整天都沒有人發覺等等挑戰觀眾智商的橋段,我們還是可以長舒一口氣說一句,暗殺畢竟代表了亞洲人民獻禮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最高水準。
電影工業就好像是導演與觀眾之間的一場博弈,高手過招,一搭手就知道深淺。影片一開始的暗殺,再到後來的三人小組,不得不說,崔東勛一上手就將一部謳歌朝鮮半島反抗日本殖民主義侵略歷史的主旋律電影拍出了十一羅漢的味道,看得我當時就一拍大腿,這錢沒白花!至於後面執行任務的波折以及李政宰扮演的廉隊長內心的掙扎暫且按下不表,這路子一上來起碼就不至於讓觀眾沒完沒了地低手看手機。
劇情並不復雜,盡管前面三十分鍾我都在拚命地認臉,預先埋下的親情愛情友情三根線,在李政宰的串聯下,終於在最後一場教堂之戰裡面一齊爆發了沖突。盡管作為河正宇的擁躉,我在心裡始終堅定地認為夏威夷.手槍才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然而演職員表已經暴露了一切,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前後人物設定相對統一的角色,夏威夷.手槍除了搗亂、耍帥和談戀愛,並沒有在劇情推進和主題深化方面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反倒是李政宰扮演的廉隊長一角讓這部電影不再僅僅局限於江湖兒女幾多情的格局,甚至對當下朝鮮半島的對峙帶有某種程度的現實關懷,所以我們的故事從男主角廉隊長開始講起。
很多人都忽略了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廉隊長在覺察自己被金九懷疑以後,回想起自己在日本人監獄中被折磨的場景,盡管電影中沒有用充斥感官刺激的酷刑來描繪這位當年刺殺康寅國的熱血青年經歷了怎樣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但是他最後倒在日本軍官懷里崩潰痛苦的場景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從仁人志士蛻變成日本密探,李政宰的角色從這一刻開始已經註定了小人物在大時代中命運的悲劇,再到後來背叛金九,廉碩晉在大煙館說不管什麼韓國獨立軍、韓國光復軍、朝鮮義烈團,個個都有自己的資金來源,到頭來還是一團散沙,自言自語直到情緒崩潰,開槍打死了被誤認為是金九的平民老百姓,結果又被佐佐木拋棄——槍聲響起,打死的不是金九,而是廉碩晉內心曾經燃燒過的理想主義,還有半島光復的夢想。自此以後,廉碩晉再不提什麼主義,也不在乎什麼信仰,說他是雙面間諜其實並不恰當,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一個渴望出人頭地的小人物在大時代的洪波里拚命掙扎罷了。
所以,他才可以義正辭嚴地在法庭上訓斥那個罵他是「賣國賊」的後生;所以,當安沃允最後問他為什麼出賣同志的時候,他還會歇斯底里地呼喊說,因為我沒想過會光復啊。
從20歲到60歲,李政宰的演出跨度不可謂不大,大煙館一出戲和法庭上赤裸上身的一出戲都堪稱經典(盡管我當時的第一想法是劇組的化妝師太牛了,這個皮膚的質感就是活脫脫一個60歲的老人啊!)。最後,廉碩晉終於被安沃允擊殺倒在了一片荒原上,破碎的白布迎著風飄揚,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竟然有一絲凄涼。
想起來年很火的一款游戲,名字叫潛伏之赤途。革命從來不是請客吃飯,當年那些熱血青年,即使逃過了日本人的子彈和自己人的暗箭,又有多少人可以從一而終不改初心,到頭來最好的結局不過是泯然眾人,全然忘記了曾經的那些主義。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無論是全智賢扮演的安沃允還是河正宇扮演的夏威夷.手槍都不過是英雄光環籠罩的正面人物,盡管導演通過各種各樣的小伎倆讓人物盡可能豐滿(比如廉碩晉問安沃允到了京城打算做些什麼,全智賢笑笑說打算喝喝咖啡談個戀愛;再比如說夏威夷.手槍和老頭在下水道逃命,明知道出了多半是死路一條,可兩個人還在談論夏威夷的陽光和美女),然而相比於李政宰扮演的廉碩晉,還是顯得單薄了一些。
全智賢在電影中一人分飾兩角,不過美津子戲份不多,也算不上驚艷,反倒是有幾個細節讓人印象格外深刻:比如安沃允與夏威夷.手槍在米拉波咖啡館第一次相遇的橋段,女神學著河正宇往咖啡里加糖,攪拌以後叼著勺子的畫面簡直舔屏秒殺。再比如安沃允第一次百貨商場配眼鏡的過程,那種小心翼翼的緊張,還有抑制不住的少女心,全都寫在全智賢的眼神里了。
當然少不了最後安沃允舉槍與父親康寅國對峙的段落,盡管反派險些發動嘴遁讓所有觀眾操碎了心,但也正是這樣一個舉動,加上前面目睹姐姐被父親開槍打死以後面對照片無聲哭泣的段落,讓整個人物不再停留於冷血殺手的層次,也就有了更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對河正宇在恐怖直播中的表演頂禮膜拜,當然,在這部暗殺中,河正宇的主要任務就是帥,用步槍帥,用手槍也帥,用沖鋒槍更帥,擊殺康寅國然後幽幽地說出我就是當年殺父聯盟八個人當中唯一苟活下來的那一個,簡直帥到無以復加!盡管夏威夷.手槍的死有一種cosplay抗日神劇的濃濃違和感,看得我幾乎要尷尬癌發作,但是這也絲毫我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少女心全部奉獻給糙哥。
說到夏威夷.手槍,還要提一提老頭這個角色,扮演老頭的吳達洙在國民電影辯護人中扮演宋佑碩事務所的事務長朴東浩,人物設定與老頭基本相似,也是從最初的反對到後來的赴湯蹈火。不知道為什麼,我每次看到吳達洙都會恍惚把他認成吳孟達,一定是因為人物設定太相似的原因。
暗殺的配角很多,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有的則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前者如酒吧的老闆娘和酒保,後者如金九先生和金元鳳。
酒吧的酒保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是日本人,但是支持朝鮮半島獨立;在速射炮失蹤以後,他主動補上;站在汽車旁邊加油的時候發現換了車,不顧自己暴露也要康寅國的車指給安沃允看,最終被亂槍打死。看得出來,崔東勛盡管在敘事框架選取了一種更加符合主流觀眾審美的方式,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他將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理解和態度放到電影中。
這一點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金九與金元鳳的對話就體現得更加明顯,從日本人語帶譏諷地說我從沒聽說原來朝鮮人還會團結在一起,到金九向金元鳳一再道歉,沒講一句大道理,可是導演想說的話已經全說出來了。
另外,電影中間有幾個細節讓我更外喜歡,比如廉碩晉拉速射炮入伙的時候,速射炮一萬個不願意,於是廉碩晉背了一段速射炮當年從新興武官學校畢業時候寫下的血書。看到這段的時候,周圍的觀眾都在笑,後來速射炮問安沃允「隊長,任務是不是完成」,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以後,速射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對安沃允說「那我們一會兒樓下見」,淚點低如我幾乎直接淚奔。革命年代,總有一萬種打擊讓你忍不住想要放棄自己的信仰,每個人都在選擇,廉碩晉如是,速射炮亦如是。
再比如酒吧老闆娘在廉碩晉帶來的人抽了一個耳光以後,顫巍巍站起來以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整了整自己的發型,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斷定,老闆娘肯定要自殺,就這么一個小動作就把整個人演活了。
再比如很多人詬病川口上尉智商之低,居然找一個在火車上認識的、不知道什麼來頭的海軍軍官做自己的婚禮護衛,而且未婚妻掉了包也根本沒有覺察,其實導演從一開始就已經告訴你了,這個日本駐朝司令川口真守的兒子本就是個傻白甜,還記得他第一次在火車上遇見夏威夷.手槍的場景嗎?對,那時候他正在搽雪花膏,一個在火車上搽雪花膏的日本陸軍上尉,這樣的場景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他的喜劇人設。
總之,正如我在開頭說的那樣,排除掉所有那些cosplay抗日神劇的橋段,即使只是為了全智賢的顏值、為了河正宇的耍帥、為了李政宰的演技,暗殺也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好電影。
D. 日本影片《人證》觀後感
日本影片《人證》觀後感
看完日本影片《人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影片以震撼人類心靈的藝術,打動了千萬觀眾的心。這也是近年來少有的外國優秀影片。我覺得這部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就在於它以弘揚人性為目的、以真實的歷史遺留問題為題材,描寫和講述了二戰後發生在日本的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影片以無可比擬的藝術震撼力和血淚呼聲,控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生活造成的無法挽回的痛苦和不可平復的創傷。
有些人看完影片後說:「喬治的母親八杉恭子心太狠了,連親生兒子都不肯認,還將那把刀子扎在他心口上……」,我覺得這樣的評論未免太浮淺了。這難道單只是喬治的母親的罪過嗎?的確,當八杉恭子在公園和喬治見面時,將刀子捅進親生兒子喬治的胸口時,我的心劇烈地顫動了!難道這就是人類、這就是母親和兒子在忍痛分別二十多年後重見的結局嗎?是誰造成這樣的悲劇呢?不言而喻,是戰爭,是罪惡的戰爭!
人物的心理描寫與內心世界激烈的`沖突以及真實的歷史場面在這部影片中被刻畫和演繹的淋漓盡致!八杉恭子的確心狠手辣,但是,僅憑這樣一個評語是無法揭示出促使她下此狠手的動機和深藏背後那沉重的歷史因由的。
喬治是一個本性天真可愛的、由二次世界大戰造就出來的美、日混血兒。在戰爭中,他的母親(日本人)八杉恭子在被一群美國士兵污辱之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當她決定以自殺來洗雪所遭受的人身污辱時,是喬治的爸爸,一個美國黑人士兵出於善良本性和同情之心,挽救了她年輕的生命。爾後,他們結婚並生下了由罪惡的戰爭所造成的畸形生命--他們的兒子喬治。
接著,由於戰爭的結束,老喬治不得不隨其所在的軍事基地撤回美國,這又造成了他們痛苦的離別。可是,二十多年後,喬治和他的父親因無法忍受美國種族歧視的迫害與非人待遇,加之在美國的喬治已長大成人,非常思念母親,於是老喬治通過撞車的方式用鮮血為兒子換來路費,讓他到日本尋找親生母親。
而此時的八杉恭子早已再婚生子,並成了赫赫有名的服裝設計藝術家。為了維護她自己的地位和家庭的名譽,八杉恭子竟然不肯認她的親生兒子。喬治感到絕望了,他那顆純潔、正直、年輕的心彷彿被踐踏在污泥之中非但不肯相認,八杉恭子還要親手殺死來找自己的黑人兒子,當喬治把母親扎在他衣服上並不太深的刀子用自己的雙手奮力插進自己的胸膛,並痛苦地跪倒在地,在不斷流淌的鮮血中一步一步爬著去追趕他的親生母親時,我幾乎到了聲淚俱下的地步。而此時,伴隨曾記憶著他們母子深情的見證--那頂舊草帽從山崖上隨風而去的畫面,響起了那首永世不衰的《草冒歌》,更是把我已失控的情緒推向了情感的懸崖絕壁……這,才是對人性的終極描述、是電影藝術的顛峰之作和前所未聞的人性揭密!
E. 二戰最血腥殘忍的戰爭片
1、《自己去看》(1985),又名:去看看
這部經典的電影登上排名是毋庸置疑的,布拉德.皮特帶領著一輛坦克從開頭打到片尾,血漿隨便用的感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中的那輛虎式坦克並不是道具和電腦特技,而是實打實的真傢伙,為了拍攝影片,劇組特意從英格蘭博物館借來使用,這輛坦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部還能開動的真傢伙。
為了這個大傢伙,人們絞盡腦汁,生怕它有一點損傷,拍攝後製片方請來大量保鏢護送它回家。為了更加進入角色,布拉德皮特與其他演員吃睡都在坦克內。二號男主角希亞.拉博夫為了更真實,用刀子在自己臉上割了個口子,把牙齒拔掉兩顆。
F. 以前看過一部越戰電影,想下來再看,但是記不得名字了
如果是95年前看的,根據你提供的劇情來看那應該是叫《藍光突擊隊》。
在那時候看起來打很好看,但是就其情節和故事設定而言是部爛片,場面真實血腥這個說法不靠譜。
G. 一部國外的片裡面有段劇情是一個女的胸上被刺了一刀 隆胸的假體都插在了刀子上
《驚聲尖笑》不過第幾部就忘了。。。該系列電影都挺好看的。。都可以看看,一般都是惡搞當年的熱門恐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