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帝國的毀滅》揭示了戰爭的殘酷,還有哪些評分比較高的德國戰爭片
強烈推薦《帝國的毀滅》,德國有很多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我偏偏喜愛這部,這一部電影我在很久之前就看過了,不僅僅看過一遍,而且看了很多遍,為了了解德國二戰時希特勒最後的日子看了n多遍,這是一本記實的電影,裡面的情景大都是對二戰時希特勒最後時光的還原,一個帝國的毀滅,不僅僅是一個帝國,也是一個狂熱時代的終結。
電影中講述了在希特勒最後的時光,也就是帝國最後的12天 ,蘇聯柏林圍城,現實生活中蘇聯其實在佔領東歐時,也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屠殺,電影中沒有過多的描述,這是影片的不足。
始終 記得狂熱首領希特勒的那句話,我們就算死,我們也要拉著一個世界為我們殉葬。細思極恐,在那個狂熱的時代,人們都是喪失理智的,成為獨裁的棋子。
影片中從整體來看,還是一部不錯的記實電影,如果想了解二戰時希特勒最後的時光,可以看這部電影,還有如果想學習德語的同學也是值得一看的,裡面的很多對話,值得反復推敲,推薦這部電影。
B. 德國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戰爭片
德國拍過很多戰爭片,其中不乏一些經典的值得一看的,我推薦以下幾部戰爭片:
極地重生
大多數德國戰爭片乃至世界的戰爭片都是描寫二戰,而反映一戰的電影則少之又少,而戰馬就是這樣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影片以英軍一名士兵的視角為主,講述了英軍士兵與戰馬在戰場上相依為命出生入死的故事,題材比較小眾,值得觀看。
C. 求二戰蘇德戰爭電影
1.《帝國的毀滅》:這部電影詳細描繪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後12天,深入展現了第三帝國的崩潰。
2.《柏林的女人》:通過一位柏林女性的視角,記錄了二戰最後幾個月的動盪,以及蘇聯紅軍佔領柏林的情景。
3.《兄弟之戰》:基於真實事件,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德國士兵在二戰末期被俘和逃亡的心酸歷程。
4.《兵臨城下》:展示了蘇德狙擊手之間的生死較量,是一部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5.《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講述了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與德軍進行斗爭的故事。
6.《斯大林格勒戰役》:從德軍視角出發,這部影片深刻反思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歷史意義。
7.《鐵十字勛章》:鐵十字勛章在貴族軍官眼中是最高榮譽,但在厭戰的老兵看來,它卻只是破銅爛鐵。
8.《裝甲列車》:揭示了蘇聯秘密武器的傳奇故事。
9.《布列斯特要塞》:講述了「巴巴羅薩」行動初期遭遇挫折的戰役。
10.《進攻列寧格勒》:在1941年的列寧格勒,蘇聯女警察和她的戰友們與德軍、間諜、奸細、竊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D. 平時看到的二戰電影都是好萊塢拍的,哪些電影是以德軍視角拍的
1.《鐵十字勛章》:
該片從德軍的角度回顧了在1943年東部戰場的一段血腥經歷,圍繞著一個厭戰老兵和一個以謀取鐵十字勛章作為人生目標的貴族軍官展開。兩人的幾番較量,代表了當時德軍中的兩種心態,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
2.《從海底出發》:
該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德國U型潛艇奉命出航搜索並擊沉大洋上的英國商船隊,歷經驚濤駭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後返回基地。
3.《帝國的毀滅》:
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
4.《決戰斯大林格勒》:
該片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在描寫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同時,探討了兩個受害人因戰爭而改變了命運的故事。
5.《最後的橋》:
1945年,歐洲戰爭末期的德國小鎮,七位來自不同階層、對戰爭存有幻想、為「保家衛國」而應征入伍的少年的悲慘遭遇。入伍後的第一天就要被派往前線,無心戀戰的長官不希望孩子們上戰場,好意讓他們留守家鄉小鎮一座不重要的橋,而且這座橋准備在撤離時炸毀。
E. 打入德軍的二戰諜戰電影
打入德軍的二戰諜戰電影:《帝國的毀滅》。
《帝國的毀滅》是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的一部紀實性電影,2004年9月在德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粹頭洞州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納老蔽象一直都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戰爭狂人,然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德國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個咆哮的煽動者,而被塑造成了輕聲細語的「做夢人」。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紀實性電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後12天,第三帝國最後的日子。
蘇聯紅軍已經攻入柏林,希特勒含談和情婦愛娃也躲到了掩體下。愛娃知道自己是來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黃泉的,但她並不後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為妹夫求情遭拒絕後,她也和希特勒一起舉辦了最後一次的婚禮。
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戈培爾決心全家一起陪著元首殉葬。他共有7個孩子,他和妻子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在沒有帝國的天空生長,在希特勒和愛娃自殺後也一同自殺。令人不勝感慨。歷史的真實通過鏡頭一幕幕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