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高一學生微電影
擴展閱讀
神馬電影噠噠兔玉米視頻 2025-09-05 15:25:55
海島什麼地方有電影院 2025-09-05 14:46:41

高一學生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9-05 13:21:46

⑴ 微電影青春期的劇情介紹

唐大年拍攝的《青春期》
劇情介紹
喜和七七是好友。高中生,同樣美麗,特立獨行。喜喜歡高一級的亦歡,他們之間並不說話,走路的時候離得很遠,但喜易感的心靈已經覺得很滿足。永亮是個正常而普通的班幹部,他對奇怪而恍惚的七七抱著深深的好感。但七七像所有青春期自以為獨特的女孩子一樣,對永亮若即若離。
畢業後,所有人的夢想輕而易舉地覆滅,分道揚鑣,各自茫然。校園生活如同一個美好卻單調的夢境一去不返……
幾年後,進入了社會的他們再次重逢,他們審視著生活帶給自己和彼此的改變,試圖去繼續年少的溫暖感情,但切實地感受到個人的胳膊擰不過命運的大腿。
從家鄉來北京打工的義生,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有人和他說話,但這樣渺小的願望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叢林中似乎都難以實現。終於有一天,他懵懂地串起了那四個男女未來的命運……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關於夢,關於成長,關於人生的必然和偶然的故事。

管曉傑拍攝的《青春期1》《青春期2青春失樂園》《青春期3》

《青春期1》劇情
父母離異,正值青春期的90後程小雨,一直是同學眼中的問題少女,也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時而清新可人,時而妖嬈熱辣。受父母影響及社會現實壓迫,程小雨不相信親情、更不相信愛情,她放棄追求,放縱自我,常常出入游戲場所、酒店、迪廳,和一群非主流姐妹、富二代鬼混。穿名牌、抽煙、酗酒、拜金、逃課、打架、泡夜店,把年輕時能做的壞事基本都做了,在她和姐妹們的眼裡,自己的責任就是放棄責任。
直到遇見新同學留級生王小菲,一切都為之改變。
同樣正值青春期的90後王小菲生性膽怯,卻被程小雨深深吸引,每日幻想和程小雨共赴雲雨。為了能夠接近程小雨,王小菲每天跟蹤程小雨,並通過各種方式向程小雨表達自己的傾慕之情。在不斷地交集與接觸中,王小菲不僅看到了程小雨內心真實的一面,看到了程小雨原有的美好追求和憧憬,而且還發現了造成程小雨及其姐妹離經叛道的原因和一個潛在的外部危險。為了保護和幫助程小雨找回自我,生性膽怯的王小菲用自己的脆弱的身體和尊嚴,一次又一次地擋在危險的前面,一次又一次觸動程小雨冰封的心。
在王小菲的堅持與感召下,程小雨終於逐漸感覺到了久違的關懷與溫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但事與願違,每當程小雨開始試著相信,試著諒解時,無情的社會現實、冷漠的人性以及世人對90後的偏見,再一次將程小雨推向崩潰的邊緣。但王小菲沒有因此放棄,相反更加堅持。就在王小菲的努力下,程小雨漸漸找回自我和追求時,外部危險如期而至。面對危險,世人明哲保身的做法,再一次刺痛了程小雨的心。為了讓程小雨堅持信念,堅持相信人性的美好,膽怯的王小菲挺身而出,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人性,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

而此時的程小雨選擇了相信,選擇了追求,選擇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青春期2青春失樂園》劇情
曾經的問題少女程小雨在高中同學王小菲的改變下順利考入大學,並結識了莫熙兒、王紫潼、田曉天、宋丹四位好友。五個風格炯異的女生憑借出眾的外表,獨特的個性,炫麗的舞姿,受到眾多校友和男生追捧的對象,風靡整個大學校園。而與此同時,一直暗戀程小雨的王小菲以轉校生的身份,再次來到程小雨所在的大學,繼續尋找自己的愛情。不想結識了一幫可愛又可恨的損友,並且在一次意外中遇到了調入同一所大學的高中體育老師秦祥林和傾國傾校的美女老師夏天。
七個大學男女和兩個大學老師在糾結中展開了一場愛與被愛的追逐.....

《青春期3》劇情
曾經的問題少女程小雨在父母的安排下順利考入北京聯合政法大學,不僅品學兼優,而且飽受關注與寵愛,而王小菲則高考落榜流入社會底層。落榜後的王小菲從未與程小雨聯系,獨自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一邊感受著現實的殘酷與現實,一邊默默地思念和關注著程小雨。而程小雨則想盡一切辦法打探著這個曾經捨身救已的"戀人",但卻一直杳無音訊。不想造物弄人,在一場掃黃打非的行動中,王小菲被誤抓,兩人不期而遇。兩個高中同學,在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命運中,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魂的青春保衛戰。
父母離異,正值青春期的90後程小雨,一直是同學眼中的問題少女。受父母影響及社會現實壓迫,她把年輕時能做的壞事基本都做了。在她的眼裡,自己的責任就是放棄責任。直到遇見新同桌留級生王小菲,一切都為之改變……

最終,程小雨選擇了相信,選擇了追求,選擇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⑵ 紙邊風琴的劇情簡介

「考試前,有幾句忠告我要說一下……」昨天下午,桐鄉茅盾中學高一(11)班正在進行一場「尋常」的物理月考。交代一番後,老師開始分發試卷,學生們也動筆答起題來……一切正常進行。可是再仔細一看,學生的確是這個班的學生,但那高高瘦瘦,陽光帥氣的老師分明「不尋常」——這不是從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節目走出來的「范帥」范世琦嗎?原來,剛剛的這一幕是正在拍攝的微電影《紙邊風琴》中的一個鏡頭。
再看拍攝現場,搖臂攝像機、收音話筒,甚至還有航拍飛機,設備非常專業,而這其實只是一部學生作品。由於人氣「快男」的加盟並擔當男一號,《紙邊風琴》開拍的消息出來後就備受關注。尤其是范世琦的粉絲「曲奇」們,為了找到一直很「神秘」的拍攝地,他們搜遍桐鄉王鄭馨各個角落。
大學生拍攝「救贖」故事
看這片名,大家一定覺得這是一部小清新風格的微電影,再加上昨天在學校取景,所以不少人都猜測影片講述的是校園愛情故事,也許還會牽涉師生戀。但導演沈晨怡說,她不想拍校園戀情題材。在這個故事裡,風琴是線索,而男一號和女一號從青梅竹馬,到形同陌路,十幾年後又重逢的悲歡離合間,一些社會熱點,甚至類似強拆這樣的敏感話題也貫穿其中。從頭到尾,影片表達的是一種「救贖」 。
「我希望自己拍出的片子能有社會意義,而不是一些『小情小愛』,這也是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在這部微電影里,連同沈晨怡在內的導演、編劇和攝像等7名主創都是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其中還有人身兼幾職,從劇本的創作到拉贊助,都是這幾個90後大學生親力親為的。

⑶ 高一學生一個,想要在高三畢業前拍攝一個微電影,現在什麼都不會,誰能告訴我要怎樣做,那裡可以學習之類

有幾種選擇喔,因為我同學拍攝的微電影就是直接放陵缺到優酷,土豆,56等網上去了,是講的方言版本的喔,人氣都爆棚了喔,現在我們都快大學別業,當年的視頻還是依然很火爆啊
1、首先你有個單反相機是最好的。最高質量的是佳能5D2。其實比較普通的數碼相機都可以。單反和數碼相機的優點就是你可以很方便的將素材導入到電腦里邊剪輯。不要攝像機那樣去採集。如果你的劇情需要慢放鏡頭,佳能7D可以實現一般劇情需求的慢放效果。然後你可以找幾個白色板當反光板,比如泡沫板。反光板的作用你應該懂的。再就是你找幾個朋友當幫手。這樣拍攝效率會高點,當然詳細分工是很有必要的。對一個學生來說燈光設備是很昂貴的,建議你不要拍夜戲。如果拍夜戲就到有足夠明亮的地方去拍。
不管劇本有沒有寫完,在你拍攝之前都要設計好台詞之類的小細節。要不然拍出來效果不會像你預想的那樣。
拍攝之前,選好場景。要不然會浪費很多時間。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就留言吧。
2、一般的微電影只需要一個好的DV就可以了稿耐,是好的的哦,質量一定要好。要是沒有的話現在的智能手機800萬像素的也可以。
3、最起碼得有個攝影的東西吧,攝像機,能攝尺敬辯像的相機,能攝影的手機,應該都可以,條件好的能拍,條件差的同樣能拍,關鍵看你想拍不
4、講到設備從家庭攝像機專業攝像機都可以。小投入接近大電影效果還是買坦克5D2和拍攝套件性價比最高,比較適合你的價位,且網上論壇里的教程較多

⑷ 微電影觀後感

微電影觀後感篇一:微電影《迷路的孩子》觀後感

看完微電影《迷路的孩子》,我有一些感受在這里說一說。

感一:感動

感動有兩。第一,被大山裡孩子們的純朴善良感動。孩子們從未見過花露水,當秋老師把花露水放在講台桌上忘記拿走時,孩子們抑制不住好奇心把它拿來一一聞過,一不小心打碎了。他們緊張得不得了,害怕的不行,現實生活已使他們明白留住一位老師不容易。打碎了老師的花露水,在他們眼中無異於是打碎了老師繼續留下來的熱情。孩子們馬上想辦法補救,他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是湊錢重買一瓶。火根自告奮勇承擔了買花露水的重任,卻因路途太遠在夜晚回來的路上迷了路,回來後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攬下來。一個小小的孩子,為了把老師挽留下來,他承擔了所有的一切。這份純朴善良和擔當,實在令人感動。如果不是同學們當眾說明,秋老師不會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因為事先不知道,秋老師在明白時才會特別感動,才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選擇。第二:被秋老師選擇留下來感動。秋老師來這里支教的初心,是為了更方便考研。來這里不久便被大山的艱苦打倒了,她巴不得能馬上離開。考上研究生是她名正言順離開的理由,她也如願以償考上了。但就在這當口,火根的純朴打動了她,可愛的孩子們的純真讓她決定留下來。這樣的選擇意味著責任擔當和之前理想的犧牲,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熱情,特別是對一個剛大學畢業對未來充滿憧憬且對這里的艱苦已有所了解的女大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所以說,秋老師的選擇讓人感動。

感二:不解

校長指責秋老師的言語舉動,我覺得有待商榷。影片里人物的言行舉止,反映的是導演想要展示給公眾的價值理念。校長的語言行為透露給公眾的理念是:支教,應該是純粹的奉獻,不該帶有個人的利益目的。能這樣當然很好,但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是,國家就不用出台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大學生們去支教,通過支教獲得相應的優惠。秋老師支教,就是在優惠政策(方便考研)的吸引下去的,這不應受到指責。相反,她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教,應該得到表揚。要求大學生們支教必須是純粹的奉獻,這要求恐怕也太高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哪個不是對未來充滿華麗的憧憬?他們的未來景象里也許有過大山裡貧瘠的土地上幾十個基本沒受過教育的野孩子在望穿秋水等待老師來傳授知識的場面,但他們肯定沒想過這場面與自己有什麼關系或者是與自己有什麼長久的關系。他們涉世未深,還不可能擁有

純粹奉獻的靈魂高度。再說了,在物質喧囂甚上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做到純粹的奉獻?為什麼他們不能因為支教更方便考研而來支教呢?校長傳達出的理念就是不能。筆者認為,大學生們在支教的同時考上研究生,兩全其美,有何不可?可是在校長眼中,為什麼秋老師不能去考研而且還沒有資格當老師?火根去買花露水徹夜沒回,秋老師並不知情啊,再說,也不是秋老師要求他那樣去做的呀,她如果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會讓孩子們那樣做的。知道孩子不見了後,秋老師也是心急如焚到處找,校長怎能說出那樣的話?難道在校長眼中,必須是純粹的紮根山村教學才能受到歌頌?否則就必須受到指責?如果這樣,還有哪個大學生敢去支教?校長憑什麼能搶走秋老師的錄取通知書?連國家都明文規定她可以邊支教邊考研,這說明通知書是合理合法的呀,是誰賦予校長那樣的權利?校長自己紮根於山村小學,為山村教育做貢獻,為孩子們操各種心,這值得贊美。但他憑什麼要求別人也必須像他一樣只能純粹奉獻,而不能在奉獻的同時還擁有積極追求其他的做法(影片里校長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覺得言外之意就是這意思)?校長的指責無厘頭,校長的要求很霸道。情節安排校長這樣的做法實在令我不解。

感三:迷路

影片中直接展示的是火根因買花露水迷路了,間接要表達的是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了。對於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之說,我不認同。如果說導演安排校長那樣做是為了給秋老師敲響警鍾指明方向,可我認為,秋老師並沒有迷路,她奔著容易考研的目標去支教,方向明確,無可厚非。雖然後來孩子們的純朴與善良讓她對人生、對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而改變主意,那也只能說明她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第二次選擇,同樣也是方向明確。並不能就此論斷說之前為方便考研來支教就是心靈

的迷路,後來選擇留下來就是心靈的正道。她能選擇留下來助力山村教育當然值得贊美,她選擇去讀研也同樣值得尊重。如果她讀完研後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改變山村教育,給山村帶來更大的希望,不也是很好嗎?或者她畢業後在其他地方為社會做貢獻,也是不錯的。難道這些就不是心靈的正道嗎?選擇讀研與選擇留在山村,焉知哪個對社會的貢獻更大?焉知哪個選擇更為高尚?校長怎可一棍子打死?其實,真正迷路的是校長,他用自以為是的道德去綁架秋老師,這怎麼可以呢?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合法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但校長的做法嚴重干涉了秋老師的選擇,強迫了她的思想,可見校長的思想迷路了。山村的教育需要改變,校長的思想同樣需要拯救。如果校長的思想不迷途知返,也許會阻斷了大學生們的支教路。

以上就是我觀影的感受。

微電影觀後感篇二: 《心牆》 觀後感

看了《心牆》微電影後,視頻開頭曾有一句史鐵生說過的話,「死是一件不必著急的事。」回過頭來想想,讓我頗有感觸,那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多麼重要。

視頻中的曽念蕪所經歷的一切,雖然過程心酸,但結局也算完美。一個人的一生也就僅僅的幾十年,為什麼人們要因為不必要的事來浪費生命。話雖如此,但正處於人生有著大好年華的我們,卻未必理解深刻。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貧苦。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苦難。也正是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我們所不知的一切。過早的.經歷這些,也許會帶來你的困擾,但這些只是一時的,當你挺過它之後所收獲的,是你無法用金錢所換得的。這是屬於我們的財富,我們人生路上所積累的財富。我們就該經歷一切,讓我們健康成長。試想一下,倘若曽念蕪一開始就沒有堅持,而是選擇結束生命,那該留下多少的遺憾。正是應了那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從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或許有些事情還沒有經歷,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微電影觀後感篇三: 青澀而充滿激情的青春

何雙蘭

進入2014年歲末,非畢業年級的學生經過精心准備,認真編排,師生激情出演,終於在全校師生面前揭開其神秘面紗。復興中學第二屆微電影節拉開序幕,我和其他老師觀看了23部由各班學生自己創作的微電影,主要是關於夢想、責任、蛻變、青春等主題。各班有各班的創新,各班有各班的理念。出發點不同,視角不同,給我的感覺也不同!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看著他們真誠的笑臉,看著他們前進路上的糾葛、迷茫和苦悶,感受到他們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成長的煩惱,感受他們的艱難的蛻變,情節雖然簡單點,但學生們領悟了自己的責任,放飛自己的夢想,對現實的蛻變讓他們活力四射。

責任,是一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樣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和義務,相比之下,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的,沒有成人的油滑和世故,自然容易產生碰撞。

初中部初二1班拍的《職責》還是受到大家的好評。小演員自然本色的表演還是很出彩,無論是演技還是主題無疑是略高一籌的。《職責》講述的是一位認真負責的班長由於過分嚴厲,因而得不到大多數同學的理解和支持,同學們的指責和不滿溢於言表,班長被迫「下台」,但後來班長積極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並

改正自身的不足,化解了矛盾,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支持。

這個素材很有生活,這是現實中班幹部與同學之間矛盾的一個折射,它從初中生的角度寫出了孩子們眼裡的職責,作為一名班長既要做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又要和同學們搞好關系,還要扮演好一個監督的角色,這對於初涉人世的孩子著實不易。孩子們沒有成人的那種做事圓滑,也沒有成人會說的委婉措辭,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把心理的虛與委蛇,而是實實在在的展露出來,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小演員本色表現真實自然,毫無做作,非常自如地把一個小班長的直率干練與潑辣展現出來,看得很舒服。至於其他孩子的表演也很真實,初中部最好的微電影非《責任》莫屬。

欣賞學生們拍的微電影,感覺總體水平高中部要高一些,以各自的視角展示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其中 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音樂青春夢》和《蛻變》

高一3班《我的音樂青春夢》講述了一個男孩兒追逐夢想的過程。男主人公從小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尤其是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考上音樂學院。在毫無准備的前提下突然得知父親失業,如晴天霹靂,媽媽在重壓之下也向他提出不讓他再學音樂的要求,他失望又氣憤地離家出走,曾一度絕望至極,在朋友的開導下才逐漸重拾信心。在老師的策劃下,同學們開始准備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恰逢學校舉辦「校園歌手大賽」,同學們紛紛鼓勵他參加大賽。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決定參加。獲得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獎狀的同時他更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經過孩子自己的堅持,家長的努力,終於圓了孩子的夢!

夢想,是人類奮斗的目標,種下一棵夢想的樹,用堅韌不變的信念,澆灌養護,終有一天它們將枝繁葉茂。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蛻變,也是微電影的一個主旋律,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追求進步與自己的惰性常常產生矛盾,這些眼高手低的孩子們常常在現實中沉淪,但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前進的動力,只有經過生活的磨礪才能漸漸成熟,它促使孩子們成長,使他們由內而外的發生變化。

高一8班的《蛻變》講述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經常動不動就打架的壞學生,在一次上課時夢到自己高考僅考了100多分後,在驚嚇中醒過來,幡然悔悟,從此勵志學習,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兩年後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並最後當了校長。雖然情節有點誇張,但他的蛻變告訴了我們有錯就要改正,現在努力為時不晚,一個有擔當的孩子 ,要知道在這個階段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也知道花要開在當下,過了花期就有可能再也無法綻放最年輕最美麗的花朵了!

蛻變,過程是殘酷的,結局是溫暖的,背後,是心靈的成熟,是對人格的升華!蛻變常常伴隨著痛苦。樹的傷口因流汁才成就了堅硬的疤,鳥兒因不斷地試飛、不斷地摔跤才實現了它的夢想,

人走過無數次痛苦的經歷,成就了堅毅的性格和繁華的人生,人在痛苦的動盪中變得成熟並走向前進;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蛻變,在蛻變中走向成長。

總之,這次微電影節給學生們以施展才華的空間,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及表演能力,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使得學生們明辨是非,知道美醜,在學生生涯里留下深刻的記憶,是一次很好的藝術實踐活動。

⑸ 求一個校園題材的故事,我們要拍一個五分鍾到十分鍾的微電影,想找一個大學校園題材的故事!

匹諾曹是我們班成績頂差的男生,所以他去學了美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美術成了那些不學無術成績糟糕的學生的避難科目。
物理實驗快要結束的時候,這個叫匹諾曹的男生,突然在我的筆袋裡塞了張字條。那些細薄細薄的紙片溜到了我那些熒光筆、中性筆、圓珠筆中間去了。我嘩啦嘩啦翻了幾下,終於把它找了出來。
那上面寫了六個字:出淤泥而不染。我沒頭沒腦的問了匹諾曹一句:什麼啊?他朝我笑:沒讀過《愛蓮說》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唄。
老實說,要是當時我不努力剋制,我的臉肯定會紅的。我心裡樂壞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實驗結束,我跟隨廖廖去吃飯。穿越大大的操場的時候,廖廖說,喂,你知道嗎,我們班的匹諾曹最近正在追求高一那位在軍訓時昏倒的白巧克力小姐呢,聽說還給她寫了情書哦。
我的腦子轉得飛快,聯想到匹諾曹的字條。我想,他的意思輥不是我太清高了,所以不敢來追求我,只能遠遠地看著我呢?
我暗自有些得意。與所有16歲的女生一樣,我有點小小的虛榮,還有點小小的想像力。我不想戀愛,但我渴望被人欣賞。
其實,我是不會對匹諾曹這樣的男生感冒的。他邋裡邋遢,經常穿一件籃球背心,敞開的襯衫由於走路像一陣風而鼓得像只球,而且還一臉壞笑。今天坐這個女生旁邊有侃,明天又坐另一個女生邊上亂謅。
但,不爭的事實是,我挺希望匹諾曹來找我聊天的。因為他只找漂亮的女生說話。
匹諾曹在教室後面拍籃球,拍得巨響。同學們都不在了,我沖他喊,匹諾曹,麻煩你出去打籃球好不好?
他一手抱住籃於,沖著我笑。我想到他給我的那張字條,有些失神了。他忽然露一個鬼臉:閔琳,你過來,過來。
如果說,我對生活的倔強與不屈服,是鏗鏘的,凜冽的,那麼匹諾曹,則向我展示了另一種對抗的方式,那就是輕松的,可愛的。
我走過去。他湊到我耳邊,好像有話要說的樣子。可是又遲遲不說話。我的臉慢慢紅了起來,好燙。終於我像一隻螞蚱一樣跳出去好遠,說,干嗎啊你?
他撓一撓頭皮:哦,沒什麼,只是看你有沒有頭皮屑啊。
他真的很無聊。可是從此以後,我每天都提前半小時起床,然後去食堂打開水洗頭。我覺得要是被匹諾曹這樣的男生發現自己的頭上有頭屑,是件非常丟人的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匹諾曹發現了我的秘密
其實匹諾曹只是姓曹而已。他得了這個代號,當然是與他經常撒謊有關。比如他經常跑到市中心的市民廣場上曬太陽,回來跟同學們說看到什麼染著藍顏色頭發的、穿露臍裝的美女啦,卻總跟教師說,唉,我忘帶了某某書在家裡,要回去拿。
我就曾經在廣場看到過他。
那天我生現了,很嚴重的感冒,去醫院抽了點小血,掛了點小鹽水,然後跟在奶奶後面穿越市民廣場。
奶奶說累了,於是我們就坐在噴泉邊那些漂亮的木頭椅子上休息。噴泉沒有開,音樂也沒有開。這個午後的廣場是寂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