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來自印度的史詩作品 --- 我看印度電影《巴赫巴利王》
來自印度的史詩作品 --- 我看印度電影《巴赫巴利王》
筆者在上周利用晚上時間,再次看了印度電影史詩般的巨作《巴赫巴利王:開端》《巴赫巴利王:結局》二部電影。這個是筆者第二次看印度的這2部電影了感觸頗深,所以打算克服惰性,寫下這篇文字。總結下來,筆者認為,這2部電影代表了印度電影製作水平的巔峰,堪稱印度電影里的上乘之作,是史詩般的電影作品!
在去年下半年,筆者有看過這2部電影。但是由於當時對於這2部電影並不是連著看的,所以看第二部的時候,已經不能將第一部的情節與第二部的故事情節連貫結合起來了。加上這2部電影上下集里,故事情節的展開並不是按故事發生的先後順序,而是採取了倒敘方式,同時在順序敘事的過程中又夾雜著穿越回到過去交代了故事主角上一代宮廷內斗過程。這讓筆者很是吃不消!所以去年看完了第一遍這2部電影之後,筆者雖然對於故事情節有所了解,但是去不能完整的將這2部電影要講述的故事說清楚。
今年,筆者看了不少印度電影,對於印度電影有了新的認識。從之前的完全忽視,漠視印度電影,到現在印度電影每部必看。據筆者上網查資料,就有不少文章介紹印度經典電影作品的。得知必看的印度電影排行榜中,《巴赫巴利王》這2部電影就是排在前幾位的,可見這二部電影在印度電影中的地位。所以上周下班後閑著無事,筆者就決意要將這2部電影再看一遍。連續2個晚上,看到近11點,可以說是很辛苦的熬夜看完了第二遍,筆者才真正對這二部電影所闡述的故事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掌握,才能對於這2部電影做下點評。
二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大致是這樣: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一個摩喜施末底王國。國王死後,王位的爭奪在兩個年輕人巴霍巴利(帕拉巴斯飾)和巴拉迪瓦(拉納·達格巴帝飾)之間展開,巴霍巴利為人正直勇敢,而巴拉迪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太後選擇了養子巴霍巴利作為王國的王儲。巴霍巴利被擁立成為新國王,在加冕典禮之前讓其游歷王國,體察臣民的疾苦;同時,太後還竭盡全力滿足自己的親兒子巴拉的各種需求,希望平衡兄弟的關系。巴霍巴利在此游歷之間偶遇附屬國美麗絕倫的公主,並通過機會接近該公主。就在巴赫巴利接近公主期間,太後派人向公主給其親兒子巴拉提親,不過提親時候使者的傲慢的態度遭到公主的拒絕。一個夜晚,該附屬國遭到外敵入侵,命運危在旦夕,這時巴霍巴利憑借其蓋世武功將敵軍擊退。正在此時,太後給巴霍巴利發來訊息,要將公主以囚犯的身份抓回國內。巴霍巴利回到國內後,寧願選擇公主也不要國王之位。太後非常生氣,一怒之下剝奪了巴赫巴利的王位繼承權,並且宣布其親兒子巴拉為新的國王。但是巴拉繼位後卻一心想除掉巴霍巴利,但礙於太後權威,一致沒有採取行動。後來巴拉終於找到機會讓太後將巴赫巴利貶為平民,再通過編造晚上被巴霍巴利最親近人刺殺的現場,讓太後派人殺掉巴霍巴利。太後殺掉自己的養子之後沒多久,就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常後悔。巴赫巴利在人民心中很有威望,當人民知道巴赫巴利被害死之後,紛紛要求太後給與一個交代。太後藉此機會宣布養子巴赫巴利剛出生的兒子繼承王位!其親兒子巴拉國王很生氣就要殺剛被立為新國王的孩子,太後拚死相救。在太後的捨命保護下,巴赫巴利的兒子得以倖存,被一戶普通人家收養,取名為希瓦(帕拉巴斯飾)。希瓦是個擁有天生神力的孩子,長大後他為了心愛的姑娘離開了家,來到了外面的世界闖盪。由此,他也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實身世,一段為父復仇與奪回王位的故事即將來臨。最終讓其在民間長大後,帶領民眾替父報酬,奪得王位。
這種發生在古代帝王皇宮內部爭斗王儲繼承權的故事,在有兩三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中國並不陌生,並不鮮見。在中國古代歷代王朝里,為了爭奪天下,父子之間,親生兄弟之間,皇親國戚之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你死我活的爭斗和血光之災。所以這2部電影里闡述的皇宮內斗故事,對於中國人而言,其實並無新意,可以說是很老套。因為中國出產的宮斗電視劇電影實在太多太多了,很多中國人對於樂此不疲的。
之所以說這2部電影是史詩般的巨作,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理由:
首先這2部電影場面宏大,大手筆 !規模恢宏的殿堂級別的古帝國王城,冷兵器時代戰爭時的兩軍對壘與血肉廝殺。還有那絢麗奪目的自然風光,旖旎多姿的佳人,無不體現了印度特色的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是在戰爭場面的刻畫上,其場景設計與製作藝術上給人恢宏大氣之感。雖然有著過分誇張的鏖戰,但對於一個善於開掛的國度印度而言,這樣令人血脈噴張的塑造並不奇怪。看得出這部影片製作團隊頗費心血與精力,才能讓這2部電影呈現出這么好的觀賞體驗,在此筆者不能不為電影的幕後團隊點贊。鮮明的印度特色,震撼的戰爭畫面,這樣的電影首先能以其神博取印度觀眾的鍾情。對於另外一個文明的中國觀眾而言,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看到《巴赫巴利王》電影里的宏大的戰爭場面,筆者不禁想起了《勇敢的心》《木馬屠城》這些來自美國好萊塢製作的史詩般的經典大片里氣勢磅礴異常壯觀的戰爭場面。當然了,這些美國電影所闡述的歷史故事更為深入人心,歷史沉澱更厚重,電影本身的國際影響力也更大更深遠。
其次就是電影里諸多演員無比精湛的表演功力。電影《巴赫巴利王》中每位人物的形象都特別鮮明,有稜有角,然人難忘。看得出,每位演員都非常用心的,傾力演出,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塑造的角色里。巴赫巴利王對子民們的慈愛目光、對妻子的深情表白與忠貞、對作為其奴隸的叔叔的信任與友愛、對巴拉的忍讓等等,其內心戲都有通過面部表情得到展現,每一個動作與表情演繹得都十分到位。巴赫巴利王妻子更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的眼神堅定,有很強的正義感;不屈服於權貴,為愛情放棄一切;心直口快,是個嫉惡如仇愛恨分明的性情中人。當然了,影片中其他幾個角色也表演的很是到位。對王後無比忠心的奴隸叔叔;心胸狹隘心狠手辣內心陰暗的巴拉;力壓群雄,專制且霸氣側漏的老王後。。。諸多演技深厚的演員的傾力出演,使得電影故事演繹的跌宕起伏,對於人性的美與丑卻又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2部電影時間都很長,都超過2個小時。筆者發現,印度電影單部電影超過2個小時的,不在少數。這讓看慣了90分鍾或者120分鍾以內中國電影以及美國電影的我,並無任何不適之感。反而筆者也再次對印度電影產生了好奇:印度電影都這么長嗎?筆者從小喜歡看電影,對於那些筆者喜歡的電影,筆者總是嫌時間過短,不夠盡興,常常在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對於印度電影的更長時長,筆者倒是很是喜歡,覺得很過癮。
期待寶萊塢能製作出更多的史詩般的精品。加油,印度電影人!
2018-09-22 寫於杭州市下沙。
B. 有一部印度的電影 說的是主角設計一款游戲正派和反派 但是後來奇跡般的兩個被設計的游戲人物來到了
天使戰將又名: 隨機存取、魔王
導演: 安布哈雅·辛哈
編劇: David Benullo / Kanika Dhillon
主演: 沙魯克·汗 / 卡琳娜·卡普爾 / 阿俊·拉姆鮑 / Tom Wu / Shahana Goswami / 薩蒂什·沙阿 / 達里普·塔西爾
類型: 動作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印度
語言: 英語 / 北印度語
上映日期: 2011-10-26(印度)
天使戰將的劇情簡介 · · · · · ·
◎簡介
電影劇情描述一位父親Sherhar是倫敦龍頭電玩公司的程式設計師,為了打進兒子Prateek的酷炫世界,Sherhar創造出一個永遠不會被打死的反派電玩角色Ra One;並按照自己的樣子打造一個負責追捕Ra One的超級英雄G One。但隨著游戲開始進行, 一切卻漸漸失控走樣,Ra One不僅逃出遊戲頁面來到現實世界,還大肆胡作非為;游戲製作團隊這才知道事態嚴重,而唯一的解決之道,就只有想辦法釋放電玩中的英雄G One同樣來到現實世界,並找到Ra One的致命關鍵弱點,一舉擊敗他!原本關系疏離的父子倆人,將為了同一任務一起並肩作戰,拯救地球;但難纏的Ra One會如此輕易的放過他們嗎?...
C. 有部電影是印度的,講一個變態的游戲是什麼
十三駭人游戲
導演:楚克薩克瑞科
主演:Alexander·RendelNattapong·Arunnate庫薩達蘇庫尚
類型:視頻恐怖動作
上映時間:2006
《13》是一場神秘、競爭激烈的游戲,贏家將可獲得一億元。這些幸運的參賽者,都是來自在家庭、愛情和金錢上遭遇困境的平凡人,假如他們能完成十三個任務,將可獲得連作夢都不敢想的巨額獎金。這些任務將逐步挑戰人類各方面的極限,從愛情、宗教甚至於道德價值觀。一開始好像很簡單,但是隨著游戲的進行,難度越來越高,直到最後,簡直是在挑戰參賽者是不是還有人性。
每一個任務都有必須遵守的規則,如果失敗了,參賽者就會消失,游戲進行時,只有三個限制:一、不能任意放棄;二、禁止去探查游戲的起源;三、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在玩這個游戲。《13》描述Phuchit這位參賽者,如何為了獲得獎金,不惜犧牲朋友、家庭甚至生命……
男主角阿奇參加的《13》游戲給他的十三個任務為:
第一關:用地上的報紙打死一隻蒼蠅(獎金一萬元)。
第二關:將打死的蒼蠅吞掉(獎金五萬元)。
第三關:弄哭幼稚園里的三個小孩(獎金十萬元)。
第四關:搶走流浪漢乞討的錢(累積獎金二十萬元)。
第五關:在高級中式餐廳里吃光一盤人的大便。(累積獎金五十萬元)。
第六關:把行動電話給一個精神不穩定的人,然後撂倒公車上的無賴,搶走他的電話(累積獎金一百萬元)。
第七關:在十分鍾內,將困在井底的老周救起來,並通知他的家人來收屍(累積獎金兩百萬元)。
第八關:用標示八號的鐵椅,打昏穿著八號外套的人(阿奇前女友的現任男友)。
第九關:找出醫院中的關系人(一個在805號房的老太婆,也是片頭過馬路的老太婆)。
第十關:老太婆需要什麼就照做(造成了「曬衣繩殺人事件」,一群飆車族因急速賽車而來不及剎車被曬衣繩劃掉半個頭顱而死)。
第十一關:拿起屍體堆中的武士刀,有兩種選擇:殺了絆腳石(他的同事桐(Tong));或者,殺了絆腳石的狗警告她不要妨礙游戲(阿奇選擇了後者)。
第十二關:殺死牛,並且用嘴巴取出牛腸里的鑰匙。
第十三關:殺死房間中坐在輪椅上的人。(累積獎金一億元)。(當他拉起面罩後,發現竟是他自己的親生父親。最終因下不了手而反被父親殺死。父親反倒成為了游戲最後的贏家。)
D. 印度經典電影《流浪者》
1.《流浪者》是印度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自1951年上映以來,曾引起巨大反響,並在1953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榮獲大獎。
2.這部電影是印度現代電影人的傑作,描繪了在印度廢除種姓制度後,社會中仍然存在的階級印記。
3.影片的主線圍繞大法官拉貢納特的兒子拉茲展開。拉貢納特堅信「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理論,錯誤地將強盜扎卡的兒子拉茲定罪。
4.扎卡越獄後,拉茲被迫成為強盜,並計劃報復拉貢納特。拉貢納特誤以為妻子腹內的孩子來歷不明,將妻子逐出家門,導致拉茲與母親在貧困中長大。
5.拉茲後來與童年好友麗達重逢,兩人墜入愛河。拉茲渴望擺脫過去的陰影,但扎卡的逼迫、工廠的解僱以及父親的偏見使他感到絕望。
6.在麗達的辯護下,拉茲的故事得以公之於眾。拉貢納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對「血統論」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7.影片通過法庭審判作為敘事起點和終點,由麗達作為辯護律師,向觀眾揭示了拉茲的身世和遭遇。
8.電影生動地展現了拉茲擺脫環境影響,以及法官父親和流浪者兒子之間的沖突。
9.影片深刻批判了「血統論」,並贊揚了愛情和人性的美好。
10.電影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心理描寫細膩,演員表演出色,引發觀眾的共鳴和義憤。
11.《流浪者》也展現了印度電影常見的主題:愛情與苦難。拉茲和他母親的不幸遭遇,以及他與麗達的愛情故事,都深深打動了觀眾。
12.影片中融入了印度民間歌舞,增強了電影的記憶點,展現了印度的文化特色。
13.雖然《流浪者》是一部老電影,但它對當今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啟示,提醒人們不要被舊觀念所束縛,要不斷進步和更新思想。
14.影片由拉茲·卡普爾自編、自導、自演,他的父親普里特維、弟弟薩西也參與了演出。女主角麗達由納爾吉司·杜特扮演。
15.《流浪者》於1955年在中國上映,由長春電影譯制廠翻譯配音,配音演員包括蘇庭石、張桂蘭、從連文和向雋殊等。
E. 必看的十部父愛電影
必看的十部父愛電影:《摔跤吧!爸爸》、《海洋之旅》、《新不了情》、《小鞋子》、《賽博朋克英雄》、《天堂的孩子》、《護送錢斯帕爾女士》、《秋天的詩篇》、《皇冠庄園的夢想者》、《一觸即發》。這些影片都是有關父愛題材的經典作品。每一部都值得我們去認真觀看和學習其中深沉的父愛情感。以下對這些電影的
一、《摔跤吧!爸爸》:一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位為了女兒摔跤夢想付出艱辛努力的父親的故事,展現了深厚的父愛。
二、《海洋之旅》:一部充滿冒險和親情元素的作品,講述一位父親與兒子的成長之旅,通過旅程中的種種經歷,展現了父愛的偉大和深沉。
三、《新不了情》:一部關於家庭、愛情和夢想的電影,描繪了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的奮斗和對家庭的深沉的愛。
四、《小鞋子》:一部伊朗電影,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因家庭貧困而丟失了妹妹的鞋子,為了找回鞋子而展開的故事,其中展現了父親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
五、《賽博朋克英雄》:這部科幻電影展現了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兒子而勇敢對抗惡勢力的故事,凸顯了父愛的偉大和犧牲精神。
六、《天堂的孩子》:影片中的父愛細膩且感人,展示了孩子眼中對父親的信任和依賴。這位父親克服困難努力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另外幾部《護送錢斯帕爾女士》、《秋天的詩篇》、《皇冠庄園的夢想者》以及《一觸即發》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父愛的偉大和深沉,非常值得觀看。這些電影中不僅有感人至深的情感表達,還有對家庭、責任和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