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電影
擴展閱讀
兒童關進監獄學校的電影 2025-10-20 08:58:22
阿德里安布勞迪最新電影 2025-10-20 08:52:59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14 00:08:42

① 蘇聯戰爭電影大全經典電影

一、衛國三部曲

《解放》《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其中《解放》甚至被譽為是蘇聯二戰片的巔峰。作為《解放》的續集與補充,1977年的《自由戰士》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衛國三部曲和《自由戰士》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名作,也對電影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解放》(1970)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三十周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從1971年開始耗時四年拍攝了鴻篇巨制《解放》。該片由尤里·奧澤洛夫執導,尤里·邦達列夫擔任編劇,拍攝時得到了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蘇聯軍方動用海陸空士兵三萬名,坦克一萬輛,飛機一千架,彈葯不計其數。《解放》創造了在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的世界紀錄,堪稱蘇聯甚至世界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對二戰表現最為全面細致的巔峰之作。

《解放》共五集,分別為《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總片長約八個小時。影片內容從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再到1944年巴格拉季昂戰役,隨後挺進東歐、解放波蘭,最後到柏林戰役結束,時間跨越極大。出場人物里有大量蘇德兩軍的普通戰士,也有二戰各國高層,群像豐富而生動。影片除了描摹正面戰場,也表現了同時期的一些大事件,如南斯拉夫游擊隊轉移陣地、法國地下組織襲擊電影院、「瓦爾基里」行動、德黑蘭會議等等。

片名《解放》有三重含義:解放被納粹佔領的蘇聯領土,解放被納粹佔領的東歐,把歐洲從法西斯思想中解放出來。全片也力圖將反法西斯戰爭表現為在正義使命驅動下的戰爭,但是在影片結束時打出了一行發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接著是各參戰國的死亡人數,從而使影片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末尾出現了那句刻在無名烈士墓上的著名的話:「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2、《莫斯科保衛戰》(1985)——史詩的延續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奧澤洛夫又執導了一部戰爭史詩《莫斯科保衛戰》。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約五千名士兵、近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雖然規模不及《解放》,但是同樣堪稱巨作。

《莫斯科保衛戰》分兩集,分別為《侵略》與《台風戰役》,片長近六個小時。影片從蘇德戰爭爆發開始,到德國快速佔領蘇聯的大量領土,再到莫斯科保衛戰的全過程。影片關注的自然是莫斯科保衛戰本身,但是同時也提及了大量的歷史史實,塑造了大量真實的人物形象。史實如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紅場閱兵,人物如著名的女英雄卓婭、步兵軍軍長彼得羅夫斯基。因為政治環境的改變,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與傳統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對蘇聯高層當時的麻痹大意也做出了細致的描繪,讓人們了解到蘇聯在戰爭初期的失利並不只是因為納粹德國背信棄義搞突然襲擊,蘇聯本身的原因也是極其重要的。

該片被評選為蘇聯1986年度最佳影片,入選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專題影展。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90)——最後的豐碑

奧澤洛夫執導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上映於1989年,此時已是蘇聯解體前夕。東歐劇變,蘇聯國家意識形態搖搖欲墮,但是此片仍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設備和軍隊參與演出,拍攝人員上百,總片長仍有三個多小時。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著重於描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著力突出這場被譽為二戰轉折點的戰役的慘烈與反法西斯的神聖。宏偉的場面里也彌散著濃烈的悲壯氣氛——這與蘇聯即將解體不無關系。影片在講述蘇德兩軍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和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形象。由於戈爾巴喬夫改革帶來的政治松動,影片也披露了許多未公開的內幕,例如赫魯曉夫的兒子因誤殺好友而被降為列兵送上前線等。1991年蘇聯解體,《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也成了蘇聯電影全景戰爭史詩的絕唱。

二、斯大林格勒戰役(1949/1993)

今天的歷史書上公正地記載了朱可夫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關鍵性的領導作用。 不過在這部長達近五個小時的上下部史詩巨片中,根本未提到朱可夫的名字。因為戰後朱可夫功高蓋主,所以被斯大林調任至邊區,而這部突出領袖統帥才能的影片,對朱可夫隻字未提。

1992年,斯大林格勒會戰50周年的時候,德國拍攝了這部《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由幾個普通官兵的經歷細膩的講述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那段往事。1942年,德軍第六集團軍(25萬餘人)進攻斯大林格勒,與俄軍逐房逐屋爭奪這座城市,城中戰略要點馬馬耶夫岡幾經易手。在大雪降臨後,俄軍實現了對德軍的合圍。前往救援的德軍第四裝甲軍距第六集團軍後衛部隊僅二十餘公里,但在俄軍層層阻擊下功虧一簣。包圍圈中的德軍彈盡糧絕,每天都有數千名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到保盧斯元帥下令投降時,第六集團軍只剩下91000人。之後,投降的德軍被俄國投入勞改營,僅有6000餘人活著回到德國。斯大林格勒成為德國軍人的腸斷之所。

三、《一個人的遭遇》(1959)

《一個人的遭遇》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是謝·邦達爾丘克自導自演的,對話極為簡約而洗練,影片以卓越的造型處理豐富了原小說的內涵。邦達爾丘克後來拍攝了《戰爭與和平》《他們為祖國而戰》,他曾親自參加過衛國戰爭。1956年他曾來我國參加過「蘇聯電影周」期間的活動。

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並獲1960年的列寧獎金。

四、《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阻擊戰的故事,該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五、《熱雪》(1972)

根據蘇聯作家尤里·邦達列夫(Yuri Bondarev)的同名小說改編。

在小說和電影中,蘇軍軍級指揮部的運籌帷幄與連排級反坦克炮兵的近距離作戰並列穿插,是蘇聯六十年代後期戰爭文學中「全景寫作」的體現。

小說與影片的焦點都集中於戰爭的代價:為阻止曼施泰因的坦克集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破,數個反坦克炮兵連必須被犧牲。

六、《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

影片鮮明而真實地表現了1942年夏季蘇軍在頓河草原上的保衛戰:一支團隊在撤退途中,奉命佔領一個小村後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戰前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戰爭使他們聚集到了一起。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這支團隊完成了佔領高地的任務,保住了團隊的旗幟,但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傷亡十分嚴重。

七、《岸》(1984)

影片以尼基金到漢堡訪問為情節主線,回溯了1945年反法西斯勝利前夕,蘇軍炮兵中尉尼基金在進駐德國時同,當地少女艾瑪的一段戀情。當時的環境使—對年青人的幸福不可能實現,冷戰又把他們分割在兩個世界。到了70年代,東西方實現了對話和交流,這對年近半百的情侶才得以重逢。透過主人公記憶的薄霧,銀幕詩意地層現出年青的蘇聯軍官尼基金和德國姑娘艾瑪的愛情憧憬,以及多年後相逢時珍藏在內心的神奇迷離的夢幻。影片結束時,尼基金懷著對艾瑪的復雜而又痛苦的情感飛離漢堡,機艙中他心臟病發作,在夢游天國彼岸的幻境中死去。

八、《兵臨城下》(2001)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裘德•洛 Jude Law 飾)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

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 Joseph Fiennes 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 Rachel Weisz 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

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九、《斯大林格勒》(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十、《紅色幽靈》(2020)

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俄羅斯游擊隊的故事。

影片背景是1941年德軍大舉入侵蘇聯,蘇軍大面積潰敗的最艱難階段,一些被打散的紅軍和抵抗群眾組成游擊隊或獨自為戰,英勇抗擊德國軍隊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個神出鬼沒、槍法精準,令德軍聞之色變的個人英雄,德軍稱為:紅色幽靈。

以上就是關於蘇聯衛國戰爭的影片推薦了,每一遍都很經典,大家可以找來看。

②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電影有哪些

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首批為紀念專題電影名單已經公布,分別是:影子部隊,伊萬的童年,莉莉瑪蓮,卡薩布蘭卡,鐵皮鼓,莫斯科保衛戰,風雲兒女,揚子江風雲,死囚越獄和夜幕降臨,10部影片。

③ 有一部電影一開始就是集中營的場景很長說的是二戰在中東戰場阿拉伯人反法西斯的戰爭片電影特別長

《光榮歲月》。
導演: 拉契得·波查拉
編劇: 拉契得·波查拉 / Olivier Lorelle
主演: 賈梅爾·杜布茲 / 薩米·納塞利 / 羅什迪·澤姆 / 塞米·鮑亞吉拉 / 伯納德·布蘭卡恩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語言: 法語 / 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 2006-09-27
片長: 128分鍾

④ 電影《百團大戰》是為紀念哪一歷史事件拍攝的

【歷史重現,烽火再燃】


《百團大戰》是一部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袂打造的抗戰史詩巨作,由才華橫溢的寧海強導演執導,董哲編劇的精心之作。影片集結了陶澤如、劉之冰、印小天、吳越、唐國強、王伍福等實力派演員的傾力演繹,更有鄧超的友情客串,為影片增色不少。


烽火歲月的英雄篇章


影片聚焦於1940年那黑暗時刻,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陷入低谷,中國陝北的延安,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袖們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下,以無比堅定的意志,為中國未來的命運擔憂,展現了他們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歷史銘記,戰役重現


《百團大戰》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精心策劃的影視力作,它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生動再現了那個年代的壯烈戰斗,讓觀眾在光影之間感受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偉大。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不僅得以回顧那段歷史,更能深刻理解中國軍民在抗戰中的堅韌與勇氣。它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戰爭記憶,一部致敬英雄的不朽贊歌。

⑤ 中國歷史電影有哪些

1、《鴉片戰爭》

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歷史劇情類電影,該片由馮小寧執導,寧靜、邵兵、多布吉、應真等共同出演。影片講述了以20世紀初的中國西藏為背景,演繹了一段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的故事。

⑥ 好看真人電影推薦抗日戰爭

為你推薦以下好看的抗日戰爭真人電影:

  1. 《百團大戰》 :由寧海強執導,董哲編劇,2015年8月28日上映。該影片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拍攝。講述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艱難時期,國軍節節敗退甚至出現投降趨勢,5月日本發起棗宜會戰,張自忠殉國,江漢平原和華中大部分地區淪陷。共產黨決定實施打破日軍囚籠的作戰計劃,阻止日軍打擊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2. 《南京照相館》 :取材於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圍繞「日軍罪證照片」展開。一群躲在吉祥照相館避難的百姓,被迫幫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意外沖印出能證明日軍屠城的罪證照片,他們決定冒死留存底片。影片由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主演,7月25日已全國上映。
  3. 《東極島》 :取材於里斯本丸沉沒事件。1942年,載有逾1800名英軍戰俘的日本貨輪在舟山群島海域被擊沉,東極島漁民駕著小漁船救出300餘名落水者。即便面對日軍威脅,他們仍秉持「海上有難必救」的信念。該片由管虎、費振翔共同執導,朱一龍、吳磊、倪妮領銜主演,將於8月8日全國上映。
  4. 《山河為證》 :作為首部全景式展現中國人民14年抗戰艱辛歷程的紀錄影片,既回望歷史,也是抗戰精神的壯麗畫卷。主創團隊運用數字修復與藝術再造結合的方式,重現全民抗戰歷史,將於8月15日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