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3學生必看十大愛國電影
2023學生必看十大愛國電影包括《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萬里歸途》、《十月圍城》、《戰狼2》、《金陵十三釵》、《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父輩》、《八佰》、《金剛川》。
1、《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通過七個故事講述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❷ 《1921》學生陣容官宣,這電影主要講述什麼事件
最近《1921》官宣了青年演員的陣容,海報中出現了歐陽娜娜,劉昊然等人。
《1921》這部電影是用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紀念電影,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1921》這部電影從選角到導演陣容就備受矚目,演員陣容都是由一線大明星們出演,戲份較多的黃軒和倪妮首次合作。除此之外,《1921》的參演演員大大小小的角色各個是大咖,李晨將會飾演電影中的李大釗的角色,陳坤將會特別出演陳獨秀等等,可見《1921》電影的配置是相當豪華了,很多粉絲非常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
《1921》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電影,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不管是還原歷史細節,還是帶領現代的觀眾們穿越到1921年,看曾經的青年們唱想百年之歌,與他們跨時代握手,共赴百年之約。
預計,《1921》這部電影將會在7月1日正式在院線上映。
❸ 電影《1921》開啟「青春誦讀」活動 ,領讀的都有誰
電影《1921》開啟“青春誦讀”活動 ,領讀的都有陳坤、黃軒、倪妮、劉昊然、王俊凱、張雪迎、張婧儀。
以青春之詠,抒青年壯志。百年時光如梭,唯有“青年”長青。這些與青春有關的名人佳句,一直激勵著每一代的青年。有不少名人名句,例如毛主席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陳獨秀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李大釗的“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魯迅的“願中國青年,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還有“千萬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遠。”“要愛惜自己的青春,沒有再比青春更好的了。沒有再比青春更珍貴的了。”還有不少的先輩寄語。
期待電影《1921》的播出,期待他們帶來精彩的表演,把先輩們演繹的淋漓盡致。也祝所有青年們每天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腳踏實地的,積極向上,努力奮斗,敢於奉獻,創造更偉大的祖國。
❹ 怎麼評價電影《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立意遠遠高於清華大學校慶片,運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構起大學精神的傳承。
現代時期的張果果(張震飾)離我們距離最近,在公司上級與上上級的斗爭中淪為犧牲品,丟掉了工作,還面臨當時為了公司提案承諾資助的四胞胎的求助。幫,還是不幫?手握上級的黑料,報復還是不報復?
1962年,文革前夕,陳鵬(黃曉明飾),不得不說教主終於選了次適合自己的老實好人角色,不再油膩霸道總裁。陳鵬在面臨心心念的女孩王敏佳(章子怡飾)因為寫了封教訓師母的匿名信而被發現批鬥毀容時,是劃清界限明哲保身?亦或是在她的身後托底?
1938年,抗戰時期,昆明,沈光耀(王力宏飾),身為富家子弟,在面臨國難時,是自己的人生樂趣還是國家燦爛的明天?是孝還是忠?1923年北平,吳嶺瀾(陳楚生飾)英文國文成績第一,物理榜尾,是文科還是實業,是真實還是從眾?
就像電影中帶著辮子的王國維講完課後轉身外教就進來詢問英語復習情況。教師們就某個學術問題召開座談會進行辯論,即使爭論得面紅耳赤,並不妨害友情。為保證學術思想自由,西南聯大主張通才教育,講究啟發式教學法,反對灌輸式教學法;轉系自由,一二年級基本不定系;
這個時期的學生老師何其有風骨。既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有「獨立人格,自由精神」。梅貽琦有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陳寅恪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4)學生有紀念意義的電影擴展閱讀:
《無問西東》劇情簡介
《無問西東》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不同的時空中一路前行,他們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抉擇。吳嶺瀾出發時意氣風發,卻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
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王敏佳因為虛榮撒了小謊,陷入被眾人唾罵的深淵;陳鵬把愛情擺在了理想前面,張果果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
❺ 高考結束了,有哪些相關的電影適合剛畢業的考生觀看
毫無疑問,高考,是我國的第一大考。自1952年,新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建立以來,高考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萬千考生們人生的關鍵節點之一。高考一般是每年的6月7、8日,就連今年的6月7日端午節,高考都雷打不動的正常進行,這足以說明高考的重要性。
最後我要推薦的是,是這部去年上映的《無問西東》。事實上,有說法說,這部電影是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獻禮電影——清華啊!萬千高考學子的Dream School。但是,我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它展現出了一種高考之後的思辨——當我們結束高考,進入大學,應該做些什麼?去年,高考上線率達到了81%,也就是說,不出意外,大部分高考生都將成為大學生。但另一方面,全國大學生(本專科)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8%!而且,凡是大學畢業生,在自己的人事檔案上的成分,均為「幹部」身份。名校,是鎮國重器;大學生,是國之棟梁。
本片講了四代清華畢業生,在內憂外患的國家、戰火紛飛的亂世、動盪不安的歲月、紙醉金迷的時代中,如何成長與抉擇。正如清華校歌所寫到的:「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