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中國與俄羅斯戰爭電影
擴展閱讀
新電影什麼猴 2025-08-02 11:39:01

中國與俄羅斯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01 22:23:33

A. 俄羅斯戰爭電影《托博爾》

准噶爾漢國,中國歷史上的最後游牧帝國,曾抗衡清朝,擊退沙俄。2019年,俄羅斯《托博爾》描繪這段鮮為人知歷史。

故事圍繞沙俄西伯利亞總督加加林受清使賄賂,策劃與准格爾部落開戰。加加林以尋寶為誘餌,引誘沙皇小部隊深入西伯利亞,暗中挑撥准格爾部落關系,引發沖突。

《托博爾》是歷史劇傑作,精確還原准格爾發型、服飾與作戰方式。影片中准格爾戰士擅長騎射,堅韌不拔。

電影高潮是准格爾部進攻沙俄菱堡。准格爾秘密潛入,奪取火炮轟開城門,騎兵沖入大肆砍殺。沙俄以槍炮反擊,組織人員堵城門,展開圍剿。

戰斗中,准格爾以弓箭、刀斧對抗沙俄槍炮。冷熱兵器交鋒,貼身肉搏場景豐富,展現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殘酷與藝術。

B. 《戰火中的芭蕾》觀後感100字左右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影)即將在全國范圍內發行《戰火中的芭蕾》、《誘狼》和《我不是王毛》等多部優秀國產抗戰影片。
其中,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組委會特別將反映中俄兩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題材的歷史戰爭影片《戰火中的芭蕾》做為該電影節的閉幕影片來放映。這部由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合作拍攝的影片一經放映,便憑借其全新的視角和獨特的風格,以及震撼的視聽體驗,博得了各國影迷和電影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據悉,《戰火中的芭蕾》將於今年8月28日在國內上映,為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和大閱兵盛典獻禮。影片上映後,必將引發中國電影觀眾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紀念中俄兩國之間的傳統友誼。同時也號召民眾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發展未來.
《戰火中的芭蕾》用全新的角度和風格來演繹抗日反法西斯題材的歷史戰爭影片。在弘揚抗日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帶給觀眾極大的藝術震撼和電影享受。影片由中國和俄羅斯兩國電影藝術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該片有幸請來俄羅斯著名導演、電影家協會主席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擔任總監制,董亞春擔任導演,並由中俄兩國的優秀演員聯袂出演。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5年9月12日,潛伏在黑龍江邊境小鎮叢林中的300多名日本軍人拒不投降、負隅頑抗,血洗當地村民,並襲擊蘇聯紅軍。最後東北抗聯部隊和蘇聯紅軍一舉剿滅這股日軍。由於戰斗發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後的第28天,故稱為抗日戰爭中發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後一戰」。該片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一段1945年發生在東北邊陲小鎮上的東北抗聯部隊帶領老百姓與蘇聯紅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日的故事。
真實的歷史故事,總是具有震撼人心、感動影迷觀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強大魅力,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緣,講述一段跨越國界的凄美愛情,再現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黑土地上「最後一戰」的殘酷與悲壯,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兇殘與偽善、頑固不化與背信棄義,展示了中俄兩國軍民患難與共、攜手並肩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斗友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紀念意義和歷史意義。此外,因為這是一部與芭蕾舞相關的影片,影片在舞蹈、音樂、美術和布景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必將給觀眾帶來全新體驗的藝術震撼和視聽享受。
本片總監制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表示,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偉大戰爭中,中國人民和蘇聯人民曾經攜手並肩與日軍戰斗,因此在這一題材上兩國的電影合作有著偉大而特別的意義,他也同時表示,在這一題材上,兩國影視工作者還有著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他本人願意繼續為加強兩國電影人之間的交流和與合作貢獻力量。米哈爾科夫還對中方創作團隊在影片中所體現出的專業水準給予高度評價。
《戰火中的芭蕾》是一部由華影主控宣發的影片,華影近年來積極拓展對外合作。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來,華影從上至下始終重視國產電影,以多種方式和角度全力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如今,國產電影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也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之一,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與此同時,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電影合作也日益頻繁,並且呈現出多國別、多類型的發展方向。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的電影合作,近幾年來日趨緊密,不但每年都有合作項目,而且從影片質量到票房成績都表現不俗。華影也高度重視國際電影合作,電影《戰火中的芭蕾》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中俄合作影片。身為國內最具實力的電影公司之一,華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已經成長為一個現代化、綜合性並日益國際化的電影企業,為推動中國電影的繁榮發展貢獻出巨大的力量。

C. 有一部中國人在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叫(紅櫻桃)俄文名稱叫什麼

英文名:red cherry
俄文名:Красная вишня

導演:葉大鷹 Daying Ye(影片字幕為「葉纓」)
編劇:江奇濤 Qitao Jiang
蘆葦 Wei Lu
葉大鷹 Daying Ye .....(as Ye Ying)
演員:郭柯宇 Ke-Yu Guo .....ChuChu楚楚
徐嘯力 Xiaoling Xu .....Luo Xiaoman羅小蠻
Vladmill Nizmiroff
製作人:葉大鷹 Daying Ye .....procer
攝影:張黎 Li Zhang

影片在當年宣傳的時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兒朱敏,俄語名赤英(紅色英雄之意),17歲進入前蘇聯的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編導人員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曾和朱敏溝通過,並解釋劇本的主要內容是真實的,也會有藝術加工的地方,比如納粹標記的文身為虛構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俄羅斯人怎麼看待就不知道了,反正我當時看的時候感覺挺震撼的

D. 找一本電影,好像是關於二戰的

中文片名
紅櫻桃

英文片名
Red Cherry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片長
120 min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德語 漢語普通話 俄語

色彩
彩色

製作公司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 Youth Film Studio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中國]

出品
1995年

演職員表

導演
葉大鷹 Daying Ye

編劇
江奇濤 Qitao Jiang
蘆葦 Wei Lu
葉大鷹 Daying Ye .....(as Ye Ying)

演員
郭柯宇 Ke-Yu Guo .....ChuChu
徐嘯力 Xiaoling Xu .....Luo Xiaoman
Vladmill Nizmiroff

製作人
葉大鷹 Daying Ye .....procer

攝影
張黎 Li Zhang

劇情介紹

1940年冬,中國孤兒楚楚和羅小蠻被送入莫斯科近郊的伊萬諾夫國際兒童院學習。在課堂上,楚楚講述了自己親眼目睹父親慘遭殺害的情景,令老師和同學們震驚不已。一年一度的夏令營開始了,楚楚與羅小蠻分頭去了兩個城市。第二天,戰爭爆發。楚楚又親眼目睹老師和同學死於德軍槍下,自己也被德軍抓住。她被一位德國將軍帶到司令部,發現這位將軍竟有在女性人體上紋身作畫的癖好。

楚楚想盡辦法反抗,但紋針終於刺進了她的皮膚。與此同時,在後方的羅小蠻當上了遞送陣亡通知的「黑色信使」。一次,他把戰俘引進一幢廢棄的樓內,點燃汽油桶與戰俘同歸於盡。蘇軍開始反攻了。德國將軍在楚楚背上刺完最後一針,開槍自殺。楚楚受到紅十字會的收容,夜晚,她從篝火中抽出木棒,憤然向後背那塊法西斯鷹徽烙去。

幕後製作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相關題材的電影紛紛出現,而《紅櫻桃》是少數記錄二戰歐洲戰場中以中國人為主人公的影片。該片投資高達2700萬元,卻在公映當年創下了5000萬元票房紀錄。影片外景地為俄羅斯,為該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調」,深深吸引了一批對前蘇聯革命歷史有著難以名狀的懷舊「情結」的中年觀眾。該片獲第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葉大鷹)和最佳女主角獎(郭柯宇)。

《紅櫻桃》4000萬票房背後的「秘訣」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中國電影業多少有些落寞和黯淡,特別是電影的票房。但到了1995年,對中國電影來說似乎充滿了好萊塢戲劇化的色彩。就在人們似乎對國產電影愈加失望之際,它卻突然迸發了奪目的光芒,《紅櫻桃》、《陽光燦爛的日子》、《紅粉》等影片創造的票房甚至超過了幾部「進口大片」,尤其以《紅櫻桃》為最,以其高成本高回報的營銷策略創造了四千萬元的票房紀錄。本報記者采訪了導演葉大鷹,聽他剖析《紅櫻桃》創造票房紀錄背後的種種原因。

▲背景:革命後代與「紅色情結」

圍繞《紅櫻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它所出現的時間以及它所涉及的時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相關題材的電影紛紛出現,《紅櫻桃》走的卻是另一條路線,它並不直指戰爭,也並非如影片《南京大屠殺》、《七七事變》直接觸及本土的遭遇與反擊,而是將故事的情境轉移到了俄羅斯,而它講述的又並非是一個「異國」的戰爭故事,而是中國的「烈士後代、革命前輩的故事」。

影片在當年宣傳的時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兒朱敏,俄語名赤英(紅色英雄之意),14歲進入前蘇聯的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編導人員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曾和朱敏溝通過,並解釋劇本的主要內容是真實的,也會有藝術加工的地方,比如納粹標記的文身為虛構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影片的導演葉大鷹,當年在宣傳《紅櫻桃》這部影片時不少媒體都提到該片導演葉大鷹是葉挺將軍的孫子,他的父親葉正明是葉挺將軍的第二個兒子。這個身份的證明無疑為影片賦予了正統與主流的「質量驗證」。對於是否因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紅色情結」,葉大鷹則認為「這是媒體的說法,自己並沒有刻意這么做,也許是一種巧合,用這個時代的感情去體會過去的人物和事情,會感覺特別有魅力。重大的歷史事件我也欣賞,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種電影,它和人物有關,與今天的觀眾貼近。」

▲包裝:商業電影的成功個案

1988年葉大鷹根據王朔小說《橡皮人》改編成影片《大喘氣》,那時他剛從電影學院進修班畢業兩年,按照「實驗電影」的路子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和所要發泄的情緒,記者采訪他時他曾提到「當年比較願意走極端,包含了相當程度上的玩鬧情緒,是由青年漸入中年的一種宣洩。到了1995年我拍《紅櫻桃》的時候就走向成熟了,拍片子更加規范化也更加商業化,要兼顧各方面投資者的利益,還要理解受眾群。」

「成熟」的《紅櫻桃》在某種意義上說,參透了商業電影的構造和秘訣,使得類似「原則」恰到好處地「落實」到這樣一部主流影片當中。電影學者戴錦華曾分析「影片將故事場景移到異國,於是成功迴避了本土情境中『常識』的混亂,它選取了一個全球公認的惡魔———納粹來充當故事的『反一號』,納粹形象的出現,有效地吸收了影片中暴力、色情呈現的不軌與非道德;相反成了一份充滿正義感、乃至『終極關懷』的崇高。」正因為影片外景地為俄羅斯,為影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調」,所以在有意無意間吸引了它的特殊觀眾群:中年知識分子群。因為他們有著對前蘇聯及革命歷史難以名狀的懷舊「情結」。

葉大鷹在談到對影片的「包裝」時表示「作品當然需要包裝,這是出於商業上的考慮,也是對投資人的保證。

但在創作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一種真誠的態度,商業效應在這個過程中被忘卻了,影片上映時這個元素又會再度顯現,所以商業和藝術的矛盾是電影共同面對的問題,總強調兩者的對立,就是迴避自己的能力。「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形式是,與電影《紅櫻桃》同時套拍的還有電視劇《血色童心》,導演同為葉大鷹,梅婷和陸毅的青春面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紅櫻桃》與《血色童心》的」電影「」電視劇「套拍方式也為後來者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獲獎記錄

1995年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郭柯宇)。

1996年獲第16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錄音獎。

第19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員(郭柯宇)獎。

1996年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同名水果

紅櫻桃,黑龍江省訥河市金穗種公司最近推出從烏克蘭引進的一種寒地紅櫻桃品種。寒地紅櫻桃耐寒耐低溫,成熟早,在我國北方6月上旬、南方5月中旬結果,國內品種早熟一個月,售價高出1倍。結果早,國內品種栽後5年結果,而寒地櫻桃栽後兩年就結果了,3年進入盛果期,株產果30~60公斤。果實大,單果重4~5克;如疏花疏果,單果重可達20克以上。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娛樂、電影、植物、經典電影、劇情片

E. 求片 有哪些關於俄羅斯車臣戰爭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戰的電影

車臣:
1.《12怒漢》
【影片簡介】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5分鍾,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鍾,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2.《煉獄》
【影片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3.《爆破》
【影片簡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的英勇事跡,他們以一百人對戰兩千人,戰斗雖然以放棄告終,終於但是他們的英勇的獻身精神,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雖然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的事跡經歷了6年,由電影人重新講述,為的是頌揚這種對國家忠貞,無私的熱愛甘願犧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宮進行,而且普京欽點的消滅車臣叛亂分子的統帥Dmitri Kozak出席了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4.《倒計時》
【影片簡介】
《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5.《戰爭vojna》
【影片簡介】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份子擄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恐怖分子要約翰付兩百萬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過程拍攝下來。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國軍官,但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我們的榮譽》
關於俄羅斯傘兵的4集200多分鍾的電視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實事件,在車臣在阿爾坎地區發生。104 空降師VDV團第6分隊的士兵與20倍於己的恐怖分子正規部隊作戰。每個空降兵成員都無所畏懼,他們沒有撤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對匪徒攔截 國家杜馬這樣評價他們:傘兵們把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在打死超過700名戰士之後,仍然不願撤退!
7.《車臣不相信眼淚》紀錄片
該片在鳳凰衛視播放過,由俄羅斯戰地攝影師在第一線拍攝車臣戰役的全部真實鏡頭。將心比心的話,我站在車臣人這一邊,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願接受曾給自己帶來深重災難的異族統治。但車臣武裝那些極端殘暴的恐怖活動也讓我反感,加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本性必然會給周邊各國帶來災難,因此俄羅斯還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看著被炮火摧毀的城市,被炮彈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築,俄軍被伏擊的時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軍戰士屍體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媽在一坐廢虛邊哭泣,還有一名俄軍戰士剛沖進一坐建築物的門就中彈到地槍也摔了出來。體會到的只有毀滅

先去吃飯,一會再給你補充~

F. 電影《獵殺t34》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影片《獵殺T34》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組俄羅斯坦克兵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試圖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

《獵殺T34》與19年在中國形成口碑炸裂效應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是原班出品及製作公司推出,全片採用IMAX拍攝,是俄羅斯有史以來製作費用最高的戰爭片,且與之前全世界范圍內二戰電影傳統表現方法不同,

影片靠更貼近年輕群體的全新視聽語言,成功奪得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並在2019年的第五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節上獲得「鋼鐵人評委會特別獎章」及「最佳剪輯獎」,獲得評委會主席徐克的高度評價。

(6)中國與俄羅斯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尼古拉·伊武什金

一位天才坦克指揮官,畢業於坦克學院,中尉軍銜。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所帶領的軍隊是敵對關系,為了保家衛國,他挺身而出,與對手展開了一場坦克大戰。雖然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是敵對關系,但同時他也與克勞斯·耶格爾惺惺相惜。

克勞斯·耶格爾

德國軍官,坦克指揮官,擁有很強的指揮能力。他帶領的部隊與尼古拉·伊武什金的部隊展開對抗。對抗過程中,充分展現了民族英雄的氣概和魄力,在他們的相遇和對抗中他領略到很多戰場外的感動。

安雅·雅采娃

一位俄語翻譯。她生活在德國軍營,負責給德國長官進行俄語翻譯工作。當尼古拉被關押在德國軍營時,她認識了尼古拉,並與尼古拉產生了浪漫的戀情。尼古拉准備逃脫飾,她在德國軍營的特權幫了很大的忙,使得尼古拉和同伴能夠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