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生兵的演員表
莫家軍,始安城中學的「小霸王」,國民黨一七六師獨立旅莫嘯川的兒子。與杜少維同時愛慕著許可一。國難當頭,他不甘學校安逸平和的生活,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逃出學校,目睹了一場激戰過後尚未打掃的戰場,隨即開始了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正面交鋒,真刀真槍地於鬼子盤旋。他意識到戰場並非他想得那麼簡單和充滿英雄主義......
莫家軍的扮演者:小張鐸
張鐸,1982年1月17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內地男演員,200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因有同名早出道男演員「張鐸」,故習慣稱作「小張鐸」。2016年在甘肅省委重點項目電視劇《三軍大會師》中飾演男一號鐵強,2015年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生死連》上星播出時取得當季度四川衛視收視率第一,網路點擊量突破7億,另外其主
杜少維的扮演者:孫紹龍
孫紹龍,1988年4月5日生於內蒙古,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6年,參加內蒙電視台首屆蒙古舞大賽,獲得表演二等獎。2008年,參加「中國新絲路模特大賽」,獲得內蒙古賽區最佳人氣獎。2010年,參加「第五屆華北五省市舞蹈比賽」,獲得表演一等獎。2011年,在電影《青澀記事》中飾演男主角劉強
杜夢麟
始安城的富商,是個愛國人士。他不舍兒子杜少維投身抗戰,但是拗不過兒子的決心,將自己心愛的手槍交託給兒子,代表自己去保衛家國。
杜夢麟的扮演者:張光北
張光北,1959年生於中國北京,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北京北廣傳媒影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製片人。1976年參軍,198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86年,參演首部電影《芙蓉鎮》;1988年,憑借電影《弧光》獲得中國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參演電影《嘩變》獲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1993年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飾演呂布一角。
陳佑林
陳佑林的扮演者:陳楚洹
陳楚洹,中國內地新生代演員,憑借出色的演技實力很快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火速躥升為炙手可熱的人氣新星,多才多藝的他雖然在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對於演技表演還是精益求精。
② 50個學生兵幹掉一個千人團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韓國電影《向著炮火》
簡介:原名七十一,又譯為向著炮火/到炮火中去 向著炮火 片/往火坑裡跳,韓國戰爭片。述說1950年8月,為了守住關繫到韓國戰爭命運的洛東江戰線而展開南和北慘烈戰爭的現 向著炮火 場上,穿著校服加入戰火中的71名學生兵,悲傷且偉大戰斗的真實戰爭故事 。
③ 韓國戰爭題材電影推薦
以下是幾部值得一看的韓國戰爭電影:
1. 《太極旗飄揚》:2004年上映的韓國戰爭大片,由導演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和元斌等當紅演員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朝鮮戰爭期間,兩個兄弟被徵召入伍,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他們的命運和家庭發生了巨變的故事。
2. 《向著炮火》:這部電影講述了1950年8月,為了保衛洛東江戰線,71名學生兵在戰火中英勇奮戰的真實故事。這些年輕的學生兵,穿著校服加入了戰爭,他們的悲壯和偉大在戰場上得到了體現。
3. 《高地戰》:影片以朝鮮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在停戰協議即將簽署之際,朝韓雙方為爭奪一塊高地而展開的激烈戰斗。這部電影獲得了代表韓國角逐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資格,並獲得了第48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電影獎。
以上三部電影都是韓國戰爭電影中的佳作,不僅展現了戰爭的殘酷,還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輝和悲劇。
④ 怎麼看待韓國電影《向著炮火》中的學生兵呢
《到炮火中去》是由李載漢執導,崔勝賢、車勝元、權相佑、金承佑主演的戰爭電影,片中的主角是一群學生兵。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朝鮮半島戰爭時候的故事。南韓把71名毫無戰斗經驗的學生兵投入戰場,組成 “學徒義勇軍”,進行頑強抵抗。剛開始,學生兵還覺得很新鮮。隊長吳長范原本也是學徒兵,所屬的部隊被朝鮮人民軍擊敗,眼看著戰友被人民軍戰士刺死,卻不敢開槍。當他做了“學徒義勇軍”的隊長的時候,帶領學生軍進行防衛、進攻,付出了很大的傷亡。“學徒義勇軍”中的具甲兆父母被人民軍殺害,由於偷竊要被送進少年感化院,以參軍作為贖罪的手段,夢想到戰場上殺敵或者痛痛快快死去。學生軍並沒有戰斗經驗,有的連開槍都害怕。把他們投入戰場,無異於讓他們去送死。
最後再說說《向著炮火》這部神片吧,它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兀,優點是“美”,影片畫面整體偏黃的色調、人民軍整齊劃一又咄咄逼人的隊列、大反派朴武亮突兀的白色軍服又不修邊幅和桀驁不馴的態度,都給人一種異樣的粗獷美感,真正刻畫出了韓國人心中人民軍的兇狠形象。缺點自然是“神”,即影片後半部分中學保衛戰的許多細節都不符合軍事常識,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
⑤ 韓國軍人排隊上船參加越戰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長沙里:被遺忘的英雄們》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韓國戰爭片,由郭景澤執導,金仁權、崔珉豪、郭時暘、金聖喆、金明民等主演。影片根據韓戰期間的真實戰事改編,講述了1950年6月25日,北韓揮軍越過三八線突襲南韓,韓戰爆發。在美軍及聯合國軍支援下,南韓軍逆勢反擊,美軍指揮官麥克亞瑟提出代號為「鐵鉻行動」的仁川登陸計劃。由於任務本身極其艱巨,加上南韓國軍當時兵力薄弱,無法抽調足夠正規軍支援,軍方不得不把這項任務交付給772名學生兵執行,這些學生兵平均年齡只有17歲,僅僅接受了兩星期的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