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蘇聯電影在西部方向的戰爭
擴展閱讀
男子上廁所搞笑電影 2025-07-20 04:45:56

蘇聯電影在西部方向的戰爭

發布時間: 2025-07-20 01:00:49

A. 莫斯科會戰和莫斯科保衛戰是同一場戰役嗎如果是,為什麼百度百科分成兩條百科

該的莫斯科保衛戰是的的開頭的的的德國的舉動朝上的免得通東部陣線滅亡,的的德國人莫斯科打敗的戰斗中,在為了到斯大林格勒,即之戰中中,的轉折點在的世界戰爭II已奠定了基礎上的。
莫斯科西部和

保衛戰:1941年9月30日於年1月7日-1 942

地點:莫斯科周邊【照片標題:蘇聯,莫斯科戰役期間,以捍衛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前紅色廣場,舉行了的紅色陸軍一個的軍事閱兵式,紀念十月革命,然後直接開赴到前線。 】

莫斯科保衛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一次戰役,從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間,蘇聯軍隊保衛莫斯科,反攻戰役後的德國首都。的莫斯科保衛戰包括的蘇聯紅軍的的莫斯科(俄羅斯)的免責辯護和壓碎的的的攻勢,以在莫斯科的德國人「的實施,的了一系列的防線的爭斗,共由的中央」每次攻擊都集團之,同時的該集團軍的的組的, (九月三十日,1941年-12 1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年12月5,1942年,四月二十日)。

的莫斯科保衛戰是一個之戰中斯大林格勒,沒有硝煙的戰場的兩個被稱為的的戰役中。

德國用於偉大的戰役在的莫斯科了的狀態中,中的的第一個的時間是的重大戰略的要失敗的了!納粹德國的一個企圖為Quick地征服的to的破產的的計劃的蘇聯聯盟,的莫斯科的勝利戰役到打破了了了的的德國人的無敵的的神話,,以便,它已一直了的一個材料虧損列賬,可以不會是,以彌補。德軍的失敗使德國人的士氣降到更低水平,在冬季戰爭的情況,35名高級將領,其中包括布勞希奇,元帥,博克元帥,古德里安將,海軍上將施特勞斯,和上上被免職。根據到哪些的a幾個可信的的的的來源,的

指出(該),戰斗中,的約700,000的的在Red陸軍名士兵在該身故,船員受傷或失蹤中。

的德國人為偉大的戰役在莫斯科的狀態中的在的損失強度更多的超過的一半一個萬,一個的90000的投降,一個失去了的共1 300個的坦克,火炮2.5萬,電機車輛15 000人作為以及作為中其他的的技術和設備。的The 至參與在了了了蘇聯陸軍的莫斯科之戰中那裡分別是:中的西陣線陸軍中,的的儲備球隊陣容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的加里寧區陸軍中,和西南方面軍右翼。在10月10日中,如朱可夫接手了了了西部接待陸軍和的命令的保衛在莫斯科的工作。截至九月底,蘇聯西部下轄第22(司令少將值得特魯多霍夫),29軍(司令科涅夫)(指揮官將馬斯喀特連接尼科夫,12月為什麼少將Weizuo富) 30(指揮官少將霍緬科,11月列柳申科少將),第19(司令盧金將於10月將是博爾,11月改編突擊集團軍),16(司令一般羅科索夫斯基),第20集團軍(司令葉塔爾薩克拉科夫,將超過300公里寬)在奧斯塔什科夫,葉利尼亞西北地區的職業防守。儲備的團隊陣線陸軍(的的指揮官,之作的這位名帥的蘇聯布瓊尼的)在以便到第一個24(的指揮官的for,的的上拉-高達,昆津少將)的,的第一個的的的43個本集團本陸軍的(的指揮官的for的的少將索邊緣卡費爾尼科夫。,10月。為的陸軍中尉通用阿基莫夫,為的列戈盧別夫少將10月)在的與的正極(一一百公里長的的的方向的羅斯拉夫利)中開展了的防守,而將其餘的第31(司令為少將多爾馬托夫,在十月的尤什凱維奇少將),第49(司令扎哈·貝爾意志),32(司令少將達爾維什涅夫斯基),33集團軍(司令為旅長Aonu的普瑞大家庭,葉夫列莫夫)在西方10軍的後方。 Bryansk(俄羅斯)陸軍(的指揮官海軍上將葉廖緬科)下的司法管轄區第50(指揮官級少校在彼得羅夫將軍,10-11月份落葉帕爾馬克拉科夫的,上校,11月博爾金意志),3(為少將克列伊澤爾的司令員條的,12月浦沉卡費爾尼科夫將),第13集團軍和集團軍級集群,300多公里,寬西南部的布良斯克地區的監護人。合計向上的在西方的的的3方面軍的有一個總為1.25億人,坦克990,火炮和的迫擊炮7600,飛機677的。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審查一個在二戰中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人類戰爭最慘烈的戰斗歷史。整個交易的競選活動的最後的199天。此役過大,傷亡人數卻始終無法得到准確的統計。在的之戰中的最後階段,,的德國人正在仍然上的的蘇聯紅軍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樣的的的的時間的推移,的蘇聯的的的陸軍也幾乎全軍覆沒出的的的德國人在其的的第一個-6組軍隊所有的的(引起的的第一個,的8,11,51步兵陸軍,第。14段Panzer軍團是),和的第四個的裝甲組軍隊的一部分,的(頁第的4個陸軍),一個都已經上了21日當德國的分工的指定時計的司法管轄區下,已經一直從在的序列表消除中的的(的第一個的3,29,60機動化的步兵分工的,則就首14,16日,24日,鎧裝分工,的第一個的44,71,76,79年,94,100,113,295,297,305,371,376,384,389年個步兵師,的了第一9的反-飛機火炮事業部),否則的AA的的大的數量的的直接下的勢力分別為根除的(都被消滅出來。,,的時候。,P。的6組的軍隊,下的司法管轄區一節的51和之規限,以的要求在第款的49101733沉重的火炮的的53個記錄的迫擊炮組的;

2,30煙霧發射極組; 4,46,64,70炮兵團炮兵營; 54616627849;陣營; 6,41的輕工等行業營房)。西方學者估計到是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共產黨人人員傷亡85萬的的人,,的其中有75超過10000的或受傷的的,9.1條數以千計的被採取的囚犯的人。蘇聯被摧毀軸心國部隊估計在150萬人。什麼樣的,無論是估計的損失由德軍在該戰役中的斯大林格勒東部線強度的1/4的說法一直是一個人的身份。戰爭結束後,斯大林格勒德軍完全喪失了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由於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參謀總長說:「我們失去了在斯大林格勒250,000官兵,它是打斷我們的骨乾的對整個的在東區陣線「。在相同的的時間,本蘇聯聯盟還付出了沉重的的價格為,的蘇聯的特定的的數量給你的人員傷亡並,作為如下:那474 871人被殺害了,並650878的人分別為受傷或被俘的的,總意外傷亡人數一個1129619的人。在短時間內在1周內德軍攻入城區,超過40,000名市民蘇聯已被殺害。 ,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整個戰役中的平民人數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為,但可以說是快得多超過其數字。 「

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最高將領雙方:腓特烈·威廉寶呂四,德國和蘇聯的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兩員大將:
a>

保盧斯: http://ke..com/view / 351705.htm嗎?fR的= ala0_1 將該

朱可夫:的view/14731.htm嗎? FR = ala0_1_1「的目標=」_blank「> http://ke..com/view/14731.htmfr=ala0_1_1

B. 求蘇聯戰爭衛國戰爭的電影啊!!!!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他們為祖國而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解放》《圍困》《弧形火力》《突破》《主攻方向》《熱雪》,以上都是蘇聯時代派的
《布列斯特要塞》《布穀鳥》《護衛艦PQ-17》《受軍紀處罰的人》《自己人》,這是俄羅斯派的
此外美國和德國也拍了一些關於蘇德戰爭的影片《兵臨城下》《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的覆滅》

C. 德國二戰時坦克大戰是那部電影和蘇聯的,在蘇聯境內的

為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由尤里·奧澤洛夫執導,揚科夫·特里波爾斯基、米哈伊爾·尤里亞諾夫、亞歷山大·戈洛博羅德科、布魯諾·弗雷因德利赫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分為《侵略》和《台風戰役》兩部,共四集。該片於1998年8月6日在阿根廷上映。影片講述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閃電戰,蘇聯在初期因准備不足而遭遇連連敗退,但最終在莫斯科城下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決戰。
關於莫斯科保衛戰的相關情況:
1. 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異常嚴寒,即便以俄國人的標准來看也是如此。德軍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加上戰役中消耗過大,既未設立防禦陣地和戰役預備隊,也沒有為在冬季條件下作戰做好准備。
2. 1941年12月6日,蘇聯西方面軍在南北兩個方向對德軍發起反擊,德軍在惡劣氣候和蘇軍的夾擊下,被迫從莫斯科附近撤退。
3. 1942年1月7日,蘇聯紅軍收復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寧。到了1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已順利完成。疲憊不堪的德軍被迫撤退至100至250公里外。
4. 德軍38個師,其中包括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受了嚴重損失。進攻莫斯科的德軍突擊集團被徹底擊潰,導致德軍士氣動搖,希特勒不得不要求部隊堅守每個居民地,不容後退,直至最後一兵一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莫斯科保衛戰

D. 朴樹的白樺林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講的是蘇聯二戰時期的一個士兵的故事。

1944年二戰時期夏天,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正一步步將德軍逼出邊界。在蘇聯與波蘭接壤的西部邊界,德軍欲作最後掙扎。

夜幕掩蓋之下,蘇軍某偵查小分隊插入德軍縱深……取得一個個重要成果的同時,德軍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派遣萬余兵力,全力實施搜索和剿滅「綠色幽靈」的「獸夾」行動,打算消滅偵察小分隊。

小分隊在遭遇戰中損失了電台,為將重要情報及時報告給蘇軍,冒險潛入敵軍腹地搶奪電台:經過激烈的交戰,他們終於奪得了電台,然後藏身於河邊的小木屋中,德軍從四面圍了上來。

槍聲打破了寂靜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訊息還是回盪在整個戰區,敵軍的部署終於被傳送到了軍司令部,傳送到了最高統帥部, 但是偵察兵們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而一位姑娘在白樺林下,默默地注視著自己的愛人隨著軍隊遠去,她在白樺樹上刻上她和愛人的名字,滿懷期待著等待愛人凱旋,可是軍隊是勝利了,而他的愛人卻再也沒回來。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人有情,可戰火無情,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多麼幸福。

(4)蘇聯電影在西部方向的戰爭擴展閱讀:

朴樹真正被大眾認識,正是憑這曲《白樺林》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一舉攻打入文藝青年之外的老百姓市場。

葉蓓的《白樺林》是和朴樹原曲差別最小的,編曲幾乎原封不動,最大的差別不過在於朴樹和葉蓓這二人唱法對歌曲傳遞情緒的影響。

葉蓓由於是聲樂系畢業,所以她詮釋的《白樺林》帶著很濃厚的學院派味道,而朴樹「野路子」的唱法則更多帶出這首歌的敘事情節性。

1999年初,葉蓓和朴樹都是「麥田音樂」公司(即「太合麥田」的前身)推出的「紅白藍系列歌手」中的種子選手,《白樺林》同時收錄在葉蓓的《純真年代》和朴樹的《我去2000年》專輯中,從歌曲情景來看,其實更像是「一曲兩唱」,他倆各自詮釋出了這首歌男女主角為愛痴狂的心境。



E. 求一部蘇聯戰爭電影的名字

前蘇聯的【匪巢探密】/戰爭第四年 (電影)
導演:
· 尼古拉延科
演員:
· 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 亞歷山大.茲布魯耶夫
語 言: 國語
播映時間: 81分鍾
類 型: 戰爭(更多...)

國家地區: 蘇聯

發行公司: 蘇聯高爾基電影製片廠

「注意,請注意!所有聽到我廣播的蘇聯電台請注意,這里是莫洛茲大尉在報告!19日,非常准確的19日!蘇聯軍隊不要進入格魯赫森林地區!德軍將用水淹沒整個森林!蓄水的位置分別是……記住,19日,非常准確的19日!蘇聯軍隊不要進入格魯赫森林地區!德軍將用水淹沒整個森林!蓄水的位置分別是……」這是〔匪巢探秘(蘇聯)〕女主角最後的聲音。熟悉該片的觀眾一定記得~~~~~

戰爭第四年。烏克蘭方面軍進攻方向已定,但是前方森林中發現有德軍坦克活動。方面軍司令部先後派出幾個偵察小分隊,但都是一去不復返。情報處集中最優秀的偵察員組成最後一個偵察小分隊,偵察員們穿上德軍軍裝潛入森林。不久,指揮員斯畢林大尉身負重傷,由幾名隊員護送返回,但他們在歸途中遭遇德軍巡邏隊,護送隊員全部犧牲,斯畢林大尉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與此同時,斯畢林大尉的戀人娜捷日達大尉率領小分隊繼續深入敵後...然而德軍早已發現紅軍偵察隊的行蹤——事實上,他們一直在誘使偵察小分隊一步步走進包圍圈。最後,偵察員們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得到了德軍作戰計劃——德軍陰謀在蘇軍裝甲部隊經過森林低地時炸毀河堤。在隨身攜帶的無線電台被炸毀之後,偵察員們機智地截獲德軍無線電測向車,用明碼將情報發出。司令部在電波中聽到了小分隊最後的命運:一陣猛烈的沖鋒槍射擊聲之後,一切歸於平靜...
小分隊無一人生還

F. 西線最慘烈最著名的戰役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諾曼底登陸戰役
諾曼底登陸戰役戰場(19張)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地點:法國諾曼底
行動代號:霸王行動
參戰方: 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 納粹德國
雙方兵力:
盟軍:2,876,000 (7月25日)
德軍:1,380,000(7月23日)
傷亡 美國: 29,000 人陣亡, 101,600人受傷或失蹤; 英國: 11,000人 陣亡, 54,000 人受傷或失蹤; 加拿大: 5,000人 陣亡, 13,000 人受傷或失蹤; 法國: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蹤 德國:23,019人 陣亡, 67,060人 受傷,198,616人 失蹤或被俘
進攻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德軍的准備工作
1944年5月,德軍在東線蘇聯戰場有179個師和5個旅,約佔德軍總兵力的65%。在西線的法國、比利時、荷蘭,只有歸西線總司令陸軍元帥龍德施泰特指揮的59個師,其中33個海防師,15個步兵師,8個裝甲師,2個傘兵師。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戰略預備隊2個裝甲師,總共才60個師,約76萬人。西線司令部所屬的58個師,編為兩個集團軍群,共四個集團軍。B集團軍群由陸軍元帥隆美爾指揮,駐守法國北部,共39個師是西線德軍的主力。下轄第15集團軍,司令是薩爾穆特上將,駐加萊,擁有包括14個海防師,4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在內共23個師;第7集團軍,司令是多爾曼上將,駐布列塔尼半島,擁有包括8個海防師,5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在內共14個師。G集團軍群,由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指揮,駐守法國盧瓦河以西地區,共有19個師。下轄第1集團軍,司令為謝瓦萊里中將,駐比利時,共10個師;第19集團軍,司令為松德施泰因中將,駐法國南部,共9個師。 西線德軍裝甲部隊總共有10個裝甲師和3個重型坦克營,其中6個裝甲師是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而且德軍統帥部認為坦克不適宜於在海灘使用,所以部署在海灘附近地區的裝甲部隊僅有駐卡昂的第21裝甲師,只有127輛四號坦克和40輛III型自行坦克突擊炮。 海軍兵力為驅逐艦5艘,潛艇52艘,遠洋掃雷艦16艘,巡邏艦116艘,掃雷艇309艘,魚雷艇34艘,炮艇42艘,總共才561艘中小軍艦,實力非常弱小。 空軍為第3航空隊,作戰飛機約450架,其中戰斗機160架。與盟軍作戰飛機數目相比,處於1∶30的絕對劣勢。在諾曼底地區守軍為第7集團軍所屬的6個師又3個團,其中3個海防師,戰鬥力較弱;2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戰鬥力稍強;3個團是2個獨立步兵團和1個傘兵團,總兵力約9萬人。防禦工事也比較薄弱,只構築了若干鋼筋混凝土的獨立支撐點,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戰工事,縱深也只設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礙物。1944年3月德軍部署在法國的裝甲部隊只有一個滿員的裝甲師,即第21裝甲師。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斷諾曼底將是盟軍的登陸地點,要求加派兵力,隆美爾根據這一指示,將原駐聖洛的第352步兵師調到諾曼底,正是這個新調來的精銳師給在"奧馬哈"灘頭的美軍帶來滅頂之災。 德國為抗擊盟軍的登陸,早在1941年12月起就開始構築沿海永久性防禦工事。 德軍沿海岸線設置了重重反坦克障礙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也就是所謂的大西洋壁壘,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實際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萊地區外,在960公里廣闊海岸線上,只修築了少數相距遙遠的零星支撐點,在塞納-馬恩省河以東地區完成了68%,塞納-馬恩省河以西地區僅完成了18%。海岸 炮兵方面,德軍部署在法國西部沿海地區的大口徑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區有4門280毫米和3門381毫米岸炮、維梅納地區有3門305毫米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區有3門406毫米岸炮。而由於盟軍情報機關的卓越努力,使德軍最高統帥部認為挪威將是盟軍優先奪取的地區,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毫米到381毫米火炮的炮台。此外,德國還有一項優先建設的工程是海峽群島設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備38門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這一工程在戰略上毫無意義,只是浪費了大量寶貴的人力物力。 因此被德國宣傳部門大肆渲染的大西洋壁壘,實際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倒是隆美爾元帥就任B集團軍群司令後,非常重視對沿海地區的防禦建設,親自率領特派代表團實地視察了從丹麥、荷蘭、法國的沿海防禦情況,並特別要求前沿防禦要前推至海中,從高潮線開始,在深海中布設水雷,在淺海中設置障礙物,這些斜插入海的木樁被盟軍稱為"隆美爾蘆筍",海灘上則是鋸齒狀的混凝土角錐、坦克陷阱,其間還布設大量地雷,在能俯視海灘的制高點構築隱蔽火力點,海灘後面的開闊地區,則布設了大量防機降的木樁,布置這些爆炸物和障礙物,工程浩大,直到盟軍發起登陸時,僅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這樣也給盟軍登陸造成了不小損失。
編輯本段空降
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空降兵的任務是在登陸灘頭兩側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淺近縱深空降,阻止敵預備隊的增援,並從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由於在最初的1~2天里,盟軍只登陸6~8個 諾曼底登陸
步兵師,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裝甲師展開的大登陸場後,才將裝甲師投入作戰。如果在裝甲部隊上陸前德軍突破了登陸部隊的防線,將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空降兵的行動在登陸初期對於登陸勝利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第1空降師是最早投入戰斗行動(湯加行動)的部隊。早在午夜00:16,他們就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他們的目標是奪取佩加索斯橋(Pegasus Bridge)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持。傘兵們迅速佔領了這些橋梁並成功地控制了他們,直到那天稍後的登陸的突擊隊員趕來。此行動的目標還包括奪取在梅爾維勒的地堡。雖然地堡沒有被摧毀,但是在戰斗過後,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餘全部傷亡。 相比之下,美軍第82和 第101空降師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沒有經驗的領航員和地面情況復雜,再加上敵軍炮火的攔截,部隊被散落在各處。有些傘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內陸中那些被德軍故意淹沒的低窪地區,很多人由於裝備沉重,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時後,101師只集合起約3000人。但是,從整體戰略上來看,盟軍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傘兵們被投放在整個諾曼底,使德軍陷入一片混亂。傘兵們各自為戰,分散了德軍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並且他們使德軍指揮官大大高估了傘兵的人數,調動了更多不必要的軍力,從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灘登陸場的壓力。很多人在D日後的很多天仍在敵後獨自戰斗。82師在6日早上佔領了聖-梅爾-艾格里斯,這個小鎮也就成了整個法國第一個被解放的城鎮。 盡管盟軍的空降存在不少問題,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說明艾森豪威爾的觀點是正確的。盟軍的空降,在登陸的最初時間里奪取了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橋梁、海灘通路,摧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破壞了德軍防禦的穩定性,牽制了德軍的預備隊,使德軍處於被動局面。為登陸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編輯本段登陸作戰
諾曼底登陸
寶劍海灘 寶劍海灘(Sword Beach)緊鄰奧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 五個搶灘地中,最東邊的一個海灘,而法國北部的航運中心康城(Caen),便位於海灘南邊9英里處。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在搶灘後,很快地便擊潰德軍輕裝步兵的火力,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但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則遭到德軍第21師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無法順利與從朱諾海灘(Juno Beach)登陸的加拿大部隊會師。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登陸的29,000名英軍中,傷亡人數僅有630人。 朱諾海灘 以庫賽葉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為中心向兩側伸展的朱諾海灘(Juno Beach)登陸區,寬約6英里,德軍的輕裝步兵便部署於海灘沙丘後方的村落中,這樣的地形優勢對必須穿越沙丘進攻的盟軍部隊而言,是極大的威脅。登陸作戰一開始便極為慘烈,有三分之一的盟軍登陸艇慘遭德軍的水雷和障礙物摧毀。加拿大的攻擊部隊雖然很輕易地越過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接近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黃金海灘的英軍會師。參與裘諾登陸戰的官兵共21,400名,傷亡人數則為1,200人。 黃金海灘 黃金海灘(Gold Beach)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則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的登陸行動晚了一個小時。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的緣故,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這也使得想迅速搶上灘頭的英軍陷入苦戰。德軍在濱海小城利維拉(La Riviere)和阿梅爾(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還在離海岸500公尺的內陸設置了四門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準海岸。英軍在皇家海軍艾傑克斯號(HMS Ajax)的強力炮火轟擊下,終於摧毀這四門重炮,壓制了德軍的防衛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軍順利登陸,並迫使防守的納粹部隊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有400名官兵傷亡。 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Omaha Beach)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斗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里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里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後備役人員,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 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沖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登陸行動幾乎完全失敗。 然而美國海軍為奧馬哈海灘帶來了轉機。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能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而美軍的敢死隊此時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結果發現所謂155mm海岸炮居然是電線桿偽裝的。沒了後顧之憂的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沖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 天黑時美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羅傑少將上陸後立刻發電報給布萊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美國海軍。」 猶他海灘 猶他海灘(Utah Beach)位於卡倫坦(Carentan)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3英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英里,不過還好德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後,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23,000名官兵中,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編輯本段德軍反應
在D-DAY組織反擊只有第21裝甲師,可是師長不在指揮崗位,參謀長無權調動集結部隊,他只好將手上僅 德國裝甲部隊
有的24輛四號坦克派去攻擊卡昂以東的英軍。因為倉促出動,准備不足,加上沒有步兵伴隨支持,被英軍輕而易舉擊退。當天下午,師長費希丁格趕回師部,集結所屬部隊向朱諾海灘和劍海灘之間的盧克鎮發動攻擊,當時盟軍在這兩海灘之間尚有數千米的空隙,德軍的這一反擊正打在盟軍的要害,將會給盟軍帶來不小困難。正當第21裝甲師在行進間,盟軍的500架運輸機正從頭頂飛過,為英軍第6空降師運送後續部隊和補給,而費希丁格誤認為盟軍空降傘兵正是要前後夾擊己部,驚慌失措不戰自亂,放棄反擊匆忙後撤。除此之外德軍在D日就再沒什麼反擊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爾預言為決定性的二十四小時,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就這樣平靜地度過了。 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集群的5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決心憑借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可惜這支裝甲部隊從100~200公里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就這樣6月7日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編輯本段登陸之後
在盟軍登陸後,在七天里共登陸士兵32.6萬,物資10.4萬噸,並繼續向歐洲大陸運送更多的人員、物資、裝備和補給,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編輯本段作戰簡評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是戰略性的戰役,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後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盟軍登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盟軍通過海空軍的卓有成效的佯動,成功運用了雙重特工、電子干擾,以及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偽裝部隊及船隻的集結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統帥部在很長時間里對盟軍登陸地點、時間都作出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仍認為是牽制性的佯攻,這就導致了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在諾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的登陸。 諾曼底的墓地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架,軍艦9000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德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盟軍並憑借絕對優勢海空軍,保障了登陸部隊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陸前後,盟國空軍對戰區范圍內的交通線進行了嚴密的空中封鎖,使德軍為數不多的增援部隊也無法及時成建制投入反擊。在登陸部隊突擊上陸的關鍵時刻,海空軍更是給予了極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奧馬哈海灘,完全依靠海空軍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資准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盟軍為確保登陸成功,進行了長達近一年的准備,而且參戰部隊多,裝備全,登陸前盟軍作戰物資和裝備器材的准備十分充足。在登陸後,也保障了不間斷的後期補給。尤其是創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輸油管線,更是在保障部隊和物資的順利上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偵察保障中,一面作為戰略欺騙對加萊地區組織了偵察,一面對諾曼底地區進行了大量水文、氣象、地質偵察,為選擇具體登陸時間和登陸地點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還通過空中偵察基本獲得了諾曼底地區的德軍兵力部署、防禦設施等情況,為戰役的實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戰前訓練。由於登陸作戰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作戰樣式,盟軍在登陸前對參戰部隊的組織和行動進行了反復多次近似實戰的模擬演練,以使部隊盡快掌握相關的作戰技能,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戰後參戰人員對戰前訓練特別是湯普森的訓練基地給予了高度評價。 五、惡劣天氣的影響。天氣是登陸作戰中關鍵因素之一。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由6月5日推遲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戰、海上航渡、火力准備等過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難。但也正是惡劣天氣使德軍喪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陸的突然性。 盡管盟軍登陸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戰斗中也暴露不少問題。如雖掌握絕對海空優勢,又在敵兵力薄弱的次要防禦方向登陸,卻因組織指揮不得力,部隊攻擊力不夠銳利,使得建立登陸場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僅1.8——2.7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役進程。又如偵察工作還不夠及時周密,特別是未能迅速查明德軍精銳的第352步兵師的去向,使得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的美軍遭到頑強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員傷亡。再如空軍兵力使用不當,造成了兵力兵器的嚴重浪費。在6月6日登陸前的航空火力准備中,出動2500架次重轟炸機,投彈1萬噸,這種從高空轟炸小型、點狀的海岸防禦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7月7日對卡昂的轟炸中,對面積約3.5平方公里地區集中投彈達2500噸,如此猛烈的轟炸所造成的大片廢墟瓦礫甚至嚴重阻礙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
德軍失敗原因
在戰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牽制而不得不分散。
在戰術上,指揮不統一,德軍戰役司令無權指揮海軍和空軍,也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三軍協同抗登陸。即便在陸軍中,也沒有統一的抗登陸方針,西線德軍總司令龍德施泰特與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存在嚴重分歧,前者主張將主力配置在戰役縱深,以堅決的反擊來抗擊登陸;後者主張憑借堅固的海灘防禦工事,殲敵於灘頭。
海空力量過於薄弱,實力太過相差懸殊。
時間表
·6月5日/6日 - 美國第83空降師(底特律行動)和第101空降師(芝加哥行動)以及英國第6空降師(湯加行動)空降
·6月6日 - D日搶灘登陸(霸王行動或大君主行動)
·6月25日至29日 - 埃普索姆行動,進攻卡昂西部,被德軍擊退
·7月7日 - 佔領卡昂
·7月17日 - 加拿大皇家空軍噴火式戰斗機掃射擊中隆美爾的汽車,令他受重傷 ·
7月18日至20日 - 古德伍德行動開始
·8月3日至9日 - 總計行動,一個俘獲德軍裝甲部隊的陷阱,開始
·8月16日 - 龍騎兵行動,一個登陸法國里維埃拉的美法聯軍行動,開始
·8月25日 - 盟軍攻佔巴黎
影響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G. 二戰時期有部有名的電影叫什麼

01、《莫斯科保衛戰》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