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行業的調研報告
電影行業的調研報告
篇一:電影市場考察報告
前 言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江蘇電影產業,扶持江蘇電影,省國信集團公司副總孫魯,率集團信息技術部副經理張繼棟、江蘇省電影公司副總兼江蘇東方院線公司總經理吳斌、江蘇東方院線公司副總高禹燕一行四人赴廣東、四川、江蘇等地,進行了為期6天的電影市場調研,對部分省市電影市場現狀、電影產業的發展以及院線公司發展和影院經營、建設等方面作了全面考察,並結合江蘇及南京電影市場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一、我國及美、韓電影概況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在《2006年電影工作報告》中公布:2006年我國電影票房為26.2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的20億元增長了28%,自2002年始已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但我國的年票房與電影發達的美國及臨近的韓國相比,尚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以下是2003年至2006年,中、美、韓三個國家電影票房的比較:
二、廣東、四川地域及概況
1、廣東省
廣東省地處國內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三角洲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常住人口超9000萬人,常住人口總量居全國第三位。省外流動人口為1640萬人,省外流動人口總量一直居全國首位。
省會廣州市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處廣東省東南部, 珠江三角洲北緣, 是華南地區中心城市, 中國的「南大門」。廣州市轄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蘿崗十區和從化、增城兩個縣級市, 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50.53萬人,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
2、四川省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地當長江上游,東連重慶市,南鄰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陝三省。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和青海,居全國第五位。全省共有8650萬人口。
省會成都市轄9區4市6縣,面積12390平方公里,總人口1103.4萬,其中市區人口497.15萬,綜合實力西部第一。
三、廣州、成都電影產業現狀
1、廣州市
廣州市的電影市場主要由2家院線公司占據,分別是廣東省電影公司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組建的「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有限公司」和廣州市電影公司與浙江橫店影視集團公司聯合組建的「廣東珠江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07年全省電影票房預計為3.3億元,其中廣州市約為1.8億元,深圳市為1.2億元,其他城市約在3千萬元左右。
「南方新干線」旗下的青宮電影城由廣東省電影公司和青少年宮共同投入1200萬元建設,影城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有5個影廳,總座位數在800座,由於定位準確(城市時尚族、中斷市場),票價適中(年平均價格在30元左右),當年就達600萬元票房(不足年),次年達到1200萬元,實現利潤100萬元,07年預計實現利潤300萬元。
「飛揚影城」是業外資金建設加盟「南方新干線」院線公司的。該影城目前是國內票房最高的影院,年票房接近5000萬元。設有14個大中型影廳,分別位於天河城廣場4樓和正佳廣場7樓,由於位置好,環境佳,採用高端路線,吸引金領一族,投資方在已獲得高回報的同時,又在積極尋找另外合適地點建設影院。
在了解廣東省公司及南方新干線院線經營情況時,趙軍(廣東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說道:他們介紹這幾年主要是理念更新,解放生產力,從有利於發展、有利於進步來思考問題,把握改革開放的機遇,最終被社會接收、上級領導乃至廣電總局都支持,成為了改革的尖兵。
廣東省公司主要的做法是細分市場,把電影產業分三個層次做的:
(1)通過院線公司,做大主流市場。這部分,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2)組建了數字院線,把城鎮、區縣的數字電影放映抓起來。組建中國廣東大地數碼院線,這部分主要是針對中小城市,利用數字放映來鞏固省公司相對主導地位。
(3)針對農村地區,實行流動放映。組建了廣闊天地數字流動放映隊,實行免費放映。目前已有120個放映隊,計劃全省推廣到1700個放映隊伍,其主要目的是組建一個廣告發布網路平台,通過政府補貼(省級補貼350元/場,市縣級補貼50-200元/場)實現免費放映,吸引大中型企業(移動、電信等)做映前廣告,最終聯手華南、華東地區的流動放映隊伍,打造一個戶外放映的概念,用創意板塊上市,這樣就可以控制一個很大的廣告市場。
在談到影院建設和影院管理時,趙軍介紹說:商業地產如萬達、金逸做的影院,已是過去式了,我們現在的影院建設就要走在別人的前面,做出特色,可以把未來考慮進來,向國外先進的國家學習,把電影作為主力店來做,建設大型多廳(18-20個廳),把與電影相關聯的業態如電玩、酒吧、迪廳等引進來,自己招商,形成具有特色的電影產業業態。目前廣東省公司凈資產1億多,06年700-800萬元利潤,我們是爭取在2-3年內達到3000萬元利潤。
影城的經營首先要建立一支營銷團隊,去做市場宣傳工作,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去培育電影市場,做好市場推廣要持續,市場起來了,就解放了生產力,大家就會把蛋糕做大,得到實惠。另外,影城的特色活動也不可少,如我們每年舉辦中、小學生電影節,寒假、暑假歡樂節。用較底的票價,提前2個月走進校園,同時學生也可以用已用過的學習課本來抵3元票價,我們把接收的課本通過扶貧辦再免費轉贈到困難地區,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目前職工年收入平均在6-7萬元。中層月收入在6500以上,公司領導幹部則更高。
「珠江院線」2001年,廣州市電影公司通過內部改革和資源整合,引進社會資金,以投資控股、參股新型文化產業等方式,不斷發展壯大,彰顯實力。投資興建了廣州市第一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的五星級電影院中華廣場電影城;合作開發了「滿天星城市文化娛樂售票網路系統」,並在全國建立了龐大的文化娛樂售票網路,組建了售票網路公司;創辦了廣州文化ok網,推動了電影、演出業的信息化進程。
旗下中華廣場電影城:位於廣州市中山三路33號8樓,有影廳8個,先期投入一半 600多座,後又2投入資金建設了1300座。
篇二:關於中國國產電影的調查報告 -
一、基本情況介紹
調查目的:為了了解大學生對國產電影觀看以及喜愛程度,收集大學生對國產電影的意見和建議,分析中國國產電影現狀,透析中國電影業貿易的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法。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網路問卷調查
二、問卷詳細信息
本次調查共65份,剔除15份問卷,還剩餘50份問卷。
1.性別調查及其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女性佔大多數,表明受訪者中女性居多。
2.對觀看電影途徑的調查及其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因為大部分受訪對象是學生,幾乎沒有經濟能力,所以絕大部分受訪者是通過電腦來觀看電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花錢去電影院觀看,這估計也是電影票房不高的一個原因。
3.對電影偏好的調查及其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訪者親睞於歐美電影,達到了66%之多,這應該和歐美電影強大的視覺沖擊,唯美的引人入勝的劇情,以及演員出色的演技有關等等。約1/3的受訪者偏愛於國產電影,因為國產電影在很多方面都趕不上歐美的電影,這也是國產電影票房較歐美的低的原因吧。
4、對國產賀歲片態度的調查及其分析
關於賀歲片,只有極少數受訪者表示很支持,每一部都看,絕大部分只是偶爾會看。雖然中國每年最少都會推出一部賀歲片,但是賀歲片並沒有電影導演及投資方想像中的'那麼受歡迎,看來,賀歲片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呀。
5.對國產電影吸引力的調查及其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訪者看國產電影是沖著電影裡面的演員去的,少部分是因為喜歡電影的優美的劇情和唯美的畫面而去看這部電影,並且不怎麼關注電影的導演。所以,一部電影的好壞,票房的高低,和這部電影的演員有很大的關系。
6.對國產電影類型喜好的調查及其分析
生活中少不了的永遠是喜劇,所以,喜劇題材的電影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捧的,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訪者至少選擇了喜劇電影。選擇僅次於喜劇的是動作題材的電影,因為動作電影很驚險、刺激,能給觀眾帶來較強的視覺沖擊感。愛情也是永遠都離不開的主題,約五成的受訪者喜歡愛情題材的電影。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受訪者選擇了恐怖電影,一是因為國產恐怖電影比較少,二是因為拍攝的不夠吸引人,質量不夠高,趕不上歐美和日本的恐怖片,需要改進。
;㈡ 如何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
影視藝術自產生起就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一個多世紀以來,影視藝術在變革和發展中不斷給人類帶來新的視覺沖擊和感官體驗,融入了人類的現實與夢想,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在教育領域,影像資料也成為促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被廣泛應用於各類課程中。影視鑒賞選修課作為人文素質基礎課程,在大部分高校開設,並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提升人文素養,影視鑒賞課在醫學院校的開設顯得尤為必要。
一、醫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醫學自誕生起,就與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中國自古就將醫學定義為「仁術」,晉代楊泉在《論醫》中寫道,「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Luria S E 深刻指出:「醫學在本質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人學,需要人文滋養。」「妙手仁心」是對醫學工作者最高的評價。然而,什麼叫做仁呢?孔子在《論語》里做過這樣的解釋:「仁者,愛人。」因此,關愛生命是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擁有一顆善良仁厚的心對醫學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受國內專業教育的特點及醫學專業課業繁重所限,盡管人們意識到人文精神培養對醫學生的重要性,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視,醫學生對大學語文、大學英語、思想道德修養、影視鑒賞、音樂欣賞等一系列人文素質基礎課程也缺乏重視。有調查表明,現階段醫學生人文素養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人文知識匱乏,知識結構失衡;(2)道德觀念淡化、價值功利化及現實化;(3)綜合能力水平欠佳,主要表現在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人文素養缺乏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醫學生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不容小覷。知識結構失衡會影響醫學生專業學習的深度,寫作及表達上的劣勢對今後的論文撰寫、醫囑書寫及醫患溝通上會產生直接影響。人文課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道德觀念淡化會使醫學生缺乏人文關懷,摒棄仁愛精神,造成職業素質低下。不僅如此,醫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較繁重,現代社會競爭也導致就業壓力增大,使醫學生容易出現抑鬱、焦慮、冷漠等心理問題,心理素質下降,社會適應能力較差,而人文素質基礎課程中講授的歷史、優秀作家作品中傳達的觀念和態度能幫助學生正確看待事物,疏導壓力,得到啟示。
二、影視藝術對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積極作用
調查顯示,有近10億觀眾每天花2-3小時收看電視,電影院觀眾平均年齡為21.7歲,即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影視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並影響著他們的認知習慣和交流方式。然而,影視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教育手段。作為繼傳統的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和戲劇之後的第七、第八藝術,影視藝術對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有積極的作用。通過給學生講授電影發展的歷史,電影基本理論,賞析優秀影片,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影視鑒賞水平,優秀的電影作品也作為一種極富感染力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影視鑒賞課程對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十分必要的。第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調查問卷分析報告顯示,在大學生平常觀看的影片中,好萊塢影片以高達41.2%的百分比占據第一位,港台影片以33.6%的得票率緊隨其後,觀看中國大陸電影的數量只佔總量的10.8%。好萊塢和港台電影中強烈的視聽沖擊和娛樂享受是吸引大學生的最主的原因。由此可見,大學生對電影類型的接受比較單一。好萊塢電影縱然也傳達了美國式的樂觀自強精神,單一的電影趣味也導致大學生容易受美國價值觀念的影響。好萊塢注重娛樂性,工廠式的電影生產方式出品的作品只是電影世界的冰山一角。影視鑒賞課程處於中西方文化交流最為活躍的交匯點,不同影像文化帶來的觀念和認知的碰撞,對學生認識外來文化、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拓寬眼界,促進開放心態的形成有促進作用。而開放的心態,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包容與理解,溝通與交流,正是醫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影視作品往往是通過將鏡頭對准歷史或現實,展現人生百態,包含著對生命的理解。當代大學生處於新時代的成長環境中,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向他們敞開了一扇認識現實,追逐夢想的大門。通過接觸影像了解世界,增加對世界的敏感,理解不同的人群、種族、國家,自然,是培養仁愛、寬容之心的最佳途徑。
三、針對醫學生專業特點,精選教學內容
影視鑒賞課程作為選修課,所佔的課時較少。因此,在有限的課時里,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觀影視野,向學生們傳達一種正確的鑒賞態度,是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醫學院校的影視鑒賞課程應與人文醫學理念相結合,在教學內容上針對醫學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現狀及職業特點,在題材選擇上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立足詩意,疏導壓力
醫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進入職場後,高強度的工作及精準的工作要求也會增加工作壓力,產生煩悶心態,如果不及時疏導,將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在教授影視鑒賞課程中,教師在選擇影片時應該選擇一些充滿詩意的電影,如講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智利詩人聶魯達如何改變了一名普通人的生活的電影《郵差》;講述一名父親如何實現女兒夢想的《鋼的琴》等。充滿詩意的電影,能夠疏導現實生活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啟迪他們以新的眼光及視角去看待日常生活,復甦心靈對現實世界的美好感受。離開課堂之後,學生在課餘生活中能自主選擇類似的優秀影片陶冶性情,提升鑒賞品味,恢復內心的活力。
2.多元類型,開放心態
在電影類型的選擇上,應該避開學生接觸得最多的電影領域,盡可能給學生介紹不同的電影流派及經典,如形式主義影片及現實主義影片。接觸不同類型的影片可以拓寬學生的觀影世界,促進開放心態的形成,增進寬容與耐心。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醫務工作者會接觸不同類型的患者,開放的內心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不同的人群,增進體諒及醫患雙方的溝通,促進醫療優質服務。
3.精選短片,優化教學
要在有限的課時中盡可能多地介紹講解不同的電影類型,除了剪輯優秀影片的片段進行教學之外,還可以精選放映不同風格的優秀短片。短片的優勢在於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及風格,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產生整體感受,組織現場觀摩討論,優化教學效果。醫學不僅僅是科學,更是社會學,它的服務對象是人,最終目的是保障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有效利用影視鑒賞課程促進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僅符合時代的需要,亦能豐富醫學生的業餘生活,陶冶性靈,有助於醫學生意識到人文修養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並將其轉化為對醫學事業的熱忱,對患者的理解關愛,實現醫患雙方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