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美國電影cg游戲
擴展閱讀
孝當先完整版電影 2025-09-11 00:16:43
劉德華電影音樂培訓 2025-09-11 00:15:36

美國電影cg游戲

發布時間: 2025-06-15 23:58:55

1. 史上十大最佳游戲CG排名

CG,作為突出遊戲主題,烘托游戲氛圍,同時也是吸引玩家眼球最直觀的方法之一,一直受到游戲開發者的普遍重視,也是玩家們衡量一款游戲優秀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准。雖然在CG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無數的游戲CG難免讓玩家產生審美疲勞,但在我們的回憶里,總有一些畫面讓人記憶猶新。這恐怕也是CG對游戲重要性的一個側面體現。

近日,由美國權威游戲媒體組織,眾多美國玩家參與評選的10大最佳CG游戲作品揭曉。從評選的結果來看,東西方玩家對游戲的理解以及審美方式的差異也有所體現,這10部作品可能與中國玩家心目中的排名有所差異,但優秀的作品是沒有國界的,相信這裡面也一定會有你曾經為之激動的游戲吧。(註:此CG排名只涉及美版游戲)

第10名《靈魂能力 III》(Soulcalibur III)

《靈魂能力》系列以其相對簡單的操作和超酷的招式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目光,然而該系列一直以來的高素質開場動畫也受到了玩家的一至好評,其中尤以《靈魂能力3》首當其沖,Namco在處理這款游戲的開場CG方面可見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第9名《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尼卡》(Resident Evil CODE: Veronica)

《維羅尼卡》的開場CG展示的那段女主人公克萊爾隻身獨闖Umbrella公司,擺脫了武裝直升機的追捕又再度落入敵群的包圍,用一發子彈引爆油桶將敵人全滅的CG一直為無數《生化》FANS津津樂道。這段極具電影拍攝效果的CG後來也被使用在《生化危機》電影版的拍攝中。

第8名《最終幻想VIII》(Final Fantasy VIII)

系列以來第一次採用真實比例人物造型的本作在所有《FF》系列作品中也有著很高的人氣,那段開場CG雖然很短,但卻完美表現了游戲的主題並暗示了故事發展的方向。通關後的結尾CG伴隨著王菲的那首經典的《Eyes On Me》更是給無數玩家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第7名《生化危機 逃出升天》(Resident Evil Outbreak)

又一部上榜的《生化》作品,與《維羅尼卡》火暴的開場CG相比,《逃出升天》更注重表現生化危機帶來的恐怖。陰暗的下水道、布滿灰塵的污濁空氣無不營造出一種令人窒息的恐懼感。而當病毒逐步侵襲並最終破壞細胞的畫面展現在玩家面前時,T病毒的破壞性更是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6名《魔獸爭霸III 混沌之治》(Warcraft III: Reign of Chaos)

暴雪旗下的游戲作品很多都擁有令人難忘的CG,但最令人震撼的作品之一還是《魔獸爭霸III》。最終成為不死之身以後,Arthas回到了他的王國,在面對自己的父親時,Arthas最終刺殺了國王並取得了王位的畫面讓許多玩家念念不忘。

第5名《最終幻想 X》(Final Fantasy X)

《FF10》的結局可謂是喜憂參半,最終戰之後的那段結尾CG更是讓人難以忘懷,尤娜戰勝了不幸命運的輪回,但卻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如此感人的愛情最後卻是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這一度讓許多玩家無法接受,但同時也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第4名《戰錘40000 戰爭黎明》(Warhammer 40,000: Dawn of War)

許多玩家在第一次接觸《戰錘40000》的開場CG時就被其深深吸引,這段開場動畫為我們完美詮釋了戰錘的世界:死亡、不可饒恕的罪行已經徹頭徹尾的冷酷和殘忍。

第3名《暗黑破壞神 毀滅之王》(Diablo II: Lord of Destruction)

當巴爾的恐怖軍團開始踏上野蠻人高地時,毀滅之王那邪惡醜陋的嘴臉也開始慢慢浮現。他隨意揮揮手就把那位年邁的野蠻人撕成了碎片,讓人充分見識了他所給予人類的「選擇權」。《毀滅之王》的上榜理由不僅僅是由於它的CG效果極為震撼,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它也夠血腥。

第2名《戰錘:混沌之痕》(Warhammer: Mark of Chaos)

如果以上所有這些游戲的CG都可以用逼真來描述的話,那麼《戰錘:混沌之痕》的開場CG就可以用接近照片級的畫質來形容。特別是那段一群士兵緩慢行進穿過樹林的場景更是逼真到了極點。而後面那一段戰斗畫面則再次讓我們認識到,刺激爽快甚至血腥的游戲畫面對美國玩家是多麼有吸引力。

第1名《鬼武者 3》(Onimusha 3: Demon Siege)

恐怕沒有人會懷疑《鬼武者 3》那段開場CG的超強實力,極富電影風格的表現手法以及完全不亞於最刺激的動作片的打鬥場面讓幾乎每個人都大呼過癮。不論是恢弘壯闊的戰斗場面,還是左馬介與兩頭怪獸的精彩對決都讓人禁不住感嘆CG工業的精妙絕倫和Capcom游戲CG製作小組的鬼斧神工。然而不得不提的是,能有如此成功的特技效果,香港動作影星甄子丹以及參與動作設計的中國方面演職人員功不可沒,在加上金城武的出演,這款游戲在中國乃至亞洲能有如此高的人氣也是情理之中。

2. 電影生化危機CG版本一共有幾部都有哪些

截止2018年9月,CG版本一共有3部,分別是《生化危機:惡化》、《生化危機:詛咒》、《生化危機:復仇》。

《生化危機:惡化》,電影劇情時間設置是在游戲版《生化危機2》「浣熊市事件」發生的7年之後,也就是游戲版《生化危機4》發生的1年後,主要講述了里昂在哈弗威爾與克萊爾再次的邂逅。

《生化危機:詛咒》影片主要講述了里昂在得到東歐小國生物兵器的情報後,決定隻身執行潛入任務收集情報。

《生化危機:復仇》背景設定在紐約,並保留了里昂、克里斯和瑞貝卡三位主人公。里昂、克里斯粗喊橡以及瑞貝卡三人終於成功見面,並且決定共同阻止格倫·阿里亞斯在紐約發動恐怖襲擊的計劃。

(2)美國電影cg游戲擴展閱讀:

《生化危機》系列也一直在製作CG電影,在人物和劇情設定上更加貼近游戲原作,已經推出了《惡化》和《詛咒》兩部,而最新的一部CG電影《生化危機:復仇》。《咒怨》導演清水崇將擔任製片,導演辻本貴則,腳本深見真,音樂川井憲次,原作監督小林裕幸。

《生化危機:復仇》背景設定在紐約,講述里昂、克里斯以及瑞貝卡三人終於成功見面,並且決定共同阻止格倫·阿里亞斯在紐約發動恐怖襲擊的計劃。瑞貝卡已變身大學教授,她正在調查一件「死者復生滲並殘暴化」的事件。她發現這次的事情跟新型病毒有關,並且成功開發了解葯。

但就在關鍵時刻居然遭到了攻擊,險些喪命的瑞貝卡逃了出來。在那之後,瑞貝卡和克里斯一起找到了里昂,同時也了解此次新型病毒事件的來龍去脈。再度相逢的里昂和克里斯,為了阻止大反派的生化計劃,加上瑞貝卡三個人共同前往紐岩旁約開始了新戰斗。

3. 游戲CG的歐美CG電影發展簡史

1967年:第一部英國CG電影《Modern Mathematics》在IMAX展演。
1973年:電影《血洗樂園》中的CGI成為第一部使用2D CGI的主流電影。
1975年:喬治-盧卡斯為了創作《星球大戰》,創立了工業光魔。
1976年:《未來世界》成為第一部使用3D CGI的主流電影。
1982年:《電子世界爭霸戰》成為第一部出現CGI角色的主流電影。
1985年:第一個可以行走的數字角色出現在主流影片《少年福爾摩斯》中。
1989年:電影中第一個用CG製作的栩栩如生的生物誕生在《深淵》里。
1991年:CGI人物出現在主流動作片《未來戰士2》中,而3D CGI則第一次出現在迪士尼的故事片里,即《美女與野獸》。
1993年:Renderman將數字視覺特效與實拍有機結合,被廣泛運用於《侏羅紀公園》的製作。1995年:《玩具總動員》成為第一部CGI動畫長片。
1998年:《美夢成真》證明了全部由CGI製作精緻布景的可能。
1999年:工業光魔為《星球大戰前傳之魅影危機》創作了第一個完全由電腦生成的主角賓克斯。
2001年:首個CGI照相寫實主義角色出現在故事片《最終幻想》中。
2004年:《極地快遞》試用了表演捕捉工具,可以將演員變成電腦動畫人物。
2005年:《星球大戰前傳之西斯的復仇》成為第一部沒有使用膠片拍攝的主流故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