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大量列舉自古到今 為人民利益而犧牲 的有名人物及事跡
呂惠生
李大釗
程家檉
徐錫麟(1873年~1907年),山陰東浦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1904年底加入光復會。1907年7月6日,發動皖浙起義,寡不敵眾而被捕。翌日晨,慘遭剖腹挖心酷刑,壯烈捐軀。
秋瑾(1875年~1907年),山陰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婦女解放運動先驅。1907年7月13日下午四時,清兵三百餘人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15日晨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3歲。
陶成章(1878年~1912年),紹興陶堰西上塘村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1905年,與徐錫麟創辦大通學堂,遍招浙東會黨骨幹入學。1912年1月14日,被人暗殺。
陳安芳(1904年~1927年),上虞百官人。1927年3月21日,上海80萬工人總同盟罷工開始,陳安芳放下正在哺乳的女兒,擔任救護隊長,在搶救傷員時不幸中彈犧牲。她是犧牲在上海的第一位上虞婦女英烈。
汪壽華(1901年~1927年),原名何紀元,諸暨趙家泉畈人。1920年參加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11日,杜月笙以「有機密大事相商」為由,請時任上海總工會委員長的汪壽華赴宴。次日凌晨,他被秘密殺害,成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犧牲的第一位烈士。
楊眉山(1885年~1927年),諸暨王家井楊蔡人。192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寧波獨立支部書記等職。1927年3月,蔣介石親信、寧溫台防守司令王俊勾結寧波反動劣紳,蓄意製造事端,拘捕楊眉山。6月22日,他英勇就義。
宣中華(1898年~1927年),諸暨牌頭宣村人。五四時期杭州學生運動領袖、早期共產黨員,曾擔任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等職,參加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1927年4月11日,浙江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4月14日,宣中華不幸被捕,17日他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何赤華(1898年~1927年),諸暨阮市何家山頭人。五四時期紹興學生運動領袖。1926年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裝起義。1927年1月,受中共上海區委委派,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農民部秘書,致力於農民運動。4月11日,在杭州被捕,7月24日,在浙江陸軍監獄英勇就義。
葉天底(1898年~1928年),上虞謝橋人。建黨初期參加革命,是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決定發動浙東大暴動,指定葉天底負責組織和指揮佔領上虞縣城。後因暴動計劃暴露而被捕。1928年2月8日身負重傷的葉天底英勇就義。
張秋人(1898年~1928年),諸暨牌頭水霞張人。是我黨早期的宣傳活動家。1927年9月在浙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接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9月29日在組織召開會議時,因叛徒告密被捕,次年2月8日犧牲在杭州。
曹仲蘭(1907年~1928年),上虞梁湖人,浙江省早期共青團領導人之一。1927年11月,由於共青團省委機關遭破壞,曹仲蘭在杭州被捕。次年5月3日,曹仲蘭在杭州陸軍監獄英勇就義,年僅21歲。
鄭復他(1904年~1928年),諸暨城關鄭家人。1927年11月,任上海市委總工會委員長。1928年2月11日,由於叛徒告密,鄭復他在上海被捕,6月6日,與陳橋年等在上海楓林橋畔英勇就義。
郭大善(1909年~1930年),諸暨城關郭家村人。1930年4月初,中共中央巡視員卓蘭芳到諸暨組織農民暴動,郭大善回諸暨參加了全縣暴動骨幹會議。4月18日,因被告發而被捕,同年6月16日,在諸暨英勇就義。
何達人(1907年~1931年),諸暨趙家泉畈人。1930年11月4日,由於中共杭州中心縣委所在地被國民黨軍警破壞,何達人不幸被捕,被關押在浙江陸軍監獄。次年3月,被國民黨槍殺。
梁柏台(1899年~1935年),新昌查林人。我國人民法制建設的開拓者。在紅軍長征時,1935年在江西大余縣英勇就義。
宣俠父(1899年~1938年),諸暨湄池長瀾人。是甘肅、台州共產黨組織的創始人。1938年7月在西安被暗殺。
俞秀松(1899年~1939年)諸暨次塢溪埭村人。中共早期黨員,上海共產黨組織發起人之一,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始人。1939年2月21日在蘇聯肅反擴大化中遇害。
何雲(1905年~1942年)原名朱士翹,上虞永和朱勝村人。華北新聞事業的奠基人。1942年5月,日軍掃盪太行山北側地區,何雲帶領報社同志堅持出報,在山西省遼縣附近與敵遭遇,戰斗中不幸犧牲。
陳樹谷(1916年~1944年),上虞豐惠鎮南村人。曾任中共上虞縣工委書記等職。1943年12月25日,在高郵縣與日偽軍的戰斗中受傷被捕,次年1月在高郵縣張家莊被敵人活埋。
俞菊生(1917年~1944年),新昌縣城關鎮人。1944年春,俞菊生與新四軍浙東游擊隊縱隊五支隊一大隊三中隊戰士們在虞東平原與眾多日偽軍周旋。3月13日,在掩護群眾和戰友的激戰中中彈犧牲。
夏白(1924年~1948年),原名裘榆堂,嵊縣崇仁人。是當時嵊縣學校中最年輕的共產黨員。1948年6月,夏白參加豫東戰役,在繼續攻擊前進中犧牲。
楊則民(1895年~1948年),諸暨草塔庄餘霞村人。中醫界以唯物辯證法研究中醫第一人。早年投身革命,1948年7月下旬,被國民黨草塔警察所派人殺害。(上述22位紹興英烈資料,由市黨史研究室提供)(4月1日《紹興日報》)
柴敬忠 蔡文福 白求恩 陳福鎖 陳福全 陳福祥
常龍基 鮑振武 畢純 白桐本 白俊士 白乙化
白碧 白塔 白玉山 白文冠 白鳳翔 白虹
白果 白雲 艾亞春 艾鳳林 白君實 蔡家明
蔡炳炎 蔡冠生 蔡紹清 卞子策 艾俠 白生鍾
巴增秀 巴尚珍 包森 白翠仙 白毓麟 白殿貞
薄福會 艾克拜爾 艾光樓 車永輝 畢雲 白福厚
白溥泉 白喜貴 白公素 白士英 蔡言煜 蔡秀榮
蔡如柏 蔡自倫 蔡先鑣 蔡亞雄 鮑志椿 鮑輝
蔡永泉 蔡丙炎 蔡文琴 蔡馬生 蔡元明 蔡焰
蔡斌 蔡良 蔡良 蔡良 陳觀威 陳觀威
陳次蕃 陳安寶 陳方鈞 陳甫軒 陳村生 陳冬堯
陳處泰 陳初明 陳超然 陳煥滔 陳彩林 陳海泉
陳伯衡 陳恩齡 陳恩齡 陳光照 陳桂林 陳光績
陳光勛 陳耿夫 陳光型 陳耕炳 陳洪詠 陳華亭
陳華軒 陳德銘 陳鳳庭 陳鳳禮 陳德榮 陳丹峰
陳長興 陳殿釗 陳保民 陳才庸 陳大盛 陳大國
陳大光 陳冠軍 陳煥 陳浩 陳耿 陳洪
陳? 陳勃 陳誠一 陳法軾 陳定波 陳秉禮
陳和盛 陳翰章 陳德馨 陳國權 陳鶴 豹蘇客
陳達德 陳達仁 陳百弓 陳發宏 陳發鴻 陳迪
陳芳 陳達 柴詩芳 柴世榮 常德善 常隆基
常恩多 常俊亭 常茂忠 常足齋 常守義 常有君
常友琴 常雲卿 陳廣才 阿思根 曹德本 曹聚魁
曹嗣法 曹維新 曹振亞 曹法孟 曹和光 曹林保
曹克人 曹芳春 曹志尚 曹江臨 曹守樵 曹亞范
曹吉亭 曹文會 曹元甫 曹義孝 曹卜厚 曹一川
曹捷 曹傑 曹緯 曹進 才永昌 才山
安增祥 安家駒 安順福 安宏達 安玉閣 安久富
安仁 卜懋民 卜靜安 卜榮久 卜占營 柏開路
陳植楷 陳木生 陳梅影 陳天鎖 陳天奎 儲道珩
儲兆華 儲鳳池 程聯如 程嘯平 程繼賢 程海千
程留斌 程美鳳 程貫一 程宗仁 程詠吾 程國清
程希敏 程佐新 程時軒 程志鵬 程仲一 程延章
程民元 程用書 程世璋 程天長 程義秀 程九仞
程一惠 程智 程翊 程興 叢德滋 叢月章
楚博 仇西華 仇永清 成明五 成以震 成銀
成功 成鴻猷 叢玉奎 陳紀鐸 陳汝聰 陳興發
陳允峙 陳文彬 陳里夫 陳志卿 陳志齊 陳孝鎧
陳丕茂 陳世藩 陳世新 陳正楚 陳玉璋 陳玉華
陳史展 陳龍標 陳龍飛 陳石奇 陳良璧 陳延年
陳翕儒 陳景浩 陳敬軒 陳敬如 陳瓊林 陳康琦
陳銘炎 陳培禮 陳能孝 陳位拔 陳涉藩 陳益卿
陳笑影 陳曉雲 陳哲民 陳振凱 陳振亞 陳廷禹
陳振東 陳載周 陳祖林 陳濟恆 陳洛漣 陳錫炳
陳錫純 陳獻忠 陳宇寰 陳會民 陳行知 陳行先
陳自然 陳仲達 陳文甫 陳文杞 陳鎮和 陳蘊瑜
陳毓秀 陳慕天 陳中任 陳友祥 陳勉恕 陳劍峰
陳雲仙 陳元君 陳順南 陳元龍 陳欽文 陳鍾書
陳鍾萬 陳士柏 陳一華 陳善 陳輝 陳昭禮
陳惠 陳昭漢 陳琳 陳琴 陳樹盤 陳敏
陳樹谷 陳展 陳濤 陳荻 陳榮久 陳前
陳彥 陳鈞 陳紹常 陳覺 陳紹堂 陳榮
陳玲 陳治 陳宜勝 陳宗培 陳金來 陳金發
陳耀元 陳曙輝 陳穆民 陳潭秋 陳忠清 陳忠?
陳忠柱 陳忠茂 陳靜 陳群 陳訓增 陳宜
陳明 陳現 陳堅 陳克 陳英 陳偉
陳平 崔富安 崔景岳 崔姬淑 崔健吾 崔洪澤
承壽根 崔芳德 崔華堂 崔蘭仙 陳子斌 陳子尚
陳子岐 陳小平 陳節 陳友 陳其寶 池亦妹仔
丁錢輝 丁炳權 杜吉臣 鄧吉熙 鄧永耀 方信秧
方思文 方學蘇 鄧思聰 方秉文 方和平 鄧季賢
鄧一飛 方淑洪 戴曙光 戴醒群 鄧崇富 戴安瀾
戴慶哲 戴民權 方長裕 樊鴻傑 樊凌璽 樊振庭
樊耕農 樊應懷 樊九德 樊毅 樊達 樊旦
戴德志 戴豪亭 戴尊三 戴煥章 戴炳輝 戴鍾萍
戴柳英 鄧清 方尚武 方叔洪 鄧振詢 鄧復生
翟聚臣 鄧如淼 翟家騏 翟根甲 翟晉階 鄧義華
翟立高 翟玉成 翟子超 方強 方奎 方勝華
方觀 董毓華 鄧啟? 鄧佐虞 鄧志明 鄧文山
鄧從凱 董聯甲 董維鍵 董鴻銘 董培林 董振堂
董貽光 董連元 董志堅 董志東 董亦湘 董慶昌
董竹生 董生有 董本安 董正香 董玉河 德力格爾
董文英 董日鍾 董少白 鄧鐵梅 方影 董元勝
董天知 董子恩 董耀 范熙同 范築先 范琴芬
范致中 范振輝 范樹民 范春元 范學勤 范郁文
范克明 范廷蘭 范江富 范守仁 范漢卿 范立軒
范樂春 范方士 范子俠 范煌 范藎 范易
范合 范平 敵國黎 崔曙光 杜微波 杜鵑霞
杜維遠 杜娟霞 杜海德 杜重遠 杜樹華 杜柏石
杜參天 杜建武 杜賢明 杜深如 杜邵堂 杜伯華
崔清文 崔曉立 崔哲寬 崔真吾 崔顯堂 崔樹凱
崔學武 崔一生 崔崧 崔峒 狄公 寸性奇
寸於德 寸於德 杜邦憲 杜東河 杜玉民 杜天祥
杜子孚 杜平 段鴻瑞 段鴻喜 段鐵成 段潔仁
段復振 董清霞 段榮義 段其昌 段冰潔 段生華
丁麟章 段士增 丁煥時 段升 丁鐵輝 丁振軍
丁濟陽 丁洪澤 丁思林 單仲次 丁錫五 丁錫五
丁佩堯 丁秉成 丁國 丁希寬 丁克中 丁宇震
丁亦民 丁有華 丁世謨 丁文法 丁開嶂 丁文
參考資料:http://cyc69.cycnet.com:8090/minzu/kryl/ymyc.jsp
『貳』 宋昊林演過哪些電影
電影 《李學生》飾演:李學生 《法官老張之別動感情》飾馮昆侖導演:高一功
『叄』 電影李學生簡介
電影《李學生》是一部講述普通打工者英勇事跡的人物傳記片。以下是該電影的簡介:
基本信息:電影《李學生》由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與中共商丘市委、市政府聯合攝制。影片於2018年8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主演陣容:該片由宋禹、滕藝、董博先、李恆、吳銘領銜主演,他們的精彩演繹為影片增色不少。
故事梗概:電影講述了在浙江溫州打工的李學生,面對飛馳而來的火車,毫不猶豫地捨身搶救兩名兒童,最終獻出了自己年僅37歲的寶貴生命。這一感人故事展現了李學生無私奉獻、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
『肆』 有關高中生道德的演講稿!急!急!急!急!急!急!急!!!!!!!!
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伍』 有學生時代的電影推薦嗎
韓國的行嗎?一些喜劇片..你說的是電影哦?
<小新娘>, (金來元,文根英)
<我的野蠻女老師>.(權相宇,金荷娜)
<馬粥街殘酷史>. (權相宇,李正鎮,韓佳人).
<火山高中> (權相宇,張赫)
<我的愛,小無賴>.(金在元,河芷苑)
<放學後的屋頂>.搞笑的,主演不認識,呵呵.
<領袖出逃記.> (尹恩惠,安在模)
<校園卧底.> (金善雅)
<那小子真帥>. (宋承憲,鄭多彬)
<狼的誘惑>. (趙漢宣,女的挺丑,忘名字了)
<一個百萬富翁的初戀> (玄彬)
電視劇:
十八歲的天空
女王的教室
青出於藍
『陸』 電影李學生觀後感
電影《李學生》是根據商丘籍務工青年李學生英勇救人的真實事件而改編的一部弘揚「商丘好人」精神的教育題材影片。電影故事片《李學生》時長100分鍾,再現了李學生平凡而又艱辛的生活經歷和捨身救人的感人事跡,吸引觀眾走近13年前的英雄,領略「商丘好人」的人性本色與時代風采,是一部感人至深、傳遞正能量的主旋律電影。
市民 李桂芝:從觀看《李學生》這個電影以後,他也是13年前在火車來臨的一瞬間,讓很多人淚奔這個事情, 感動了整個河南。
市民 劉小平:非常激動,他一個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非常感觸,看到那一幕,飛奔的火車過來之後,奮不顧身的去救那小孩,非常感動,我們要向李學生同志學習。
市民 楊保剛:通過看完李學生這個事跡,我非常震撼,李學生事跡已經過去多少年了,現在重溫,讓更多的人去認知李學生救人的事跡,感染更多的人一直來做公益,作為我個人,會一直堅持一直做好事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