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蘇聯或者烏克蘭電影 一位婦女收留了兩個敵對國家的士兵 他們三人語言不通 後來兩人與婦女結合 生下兩
俄羅斯電影《布穀鳥》,導演亞歷山大·羅高斯基,上映於2002年。劇情簡介
1944年秋天, 二戰的硝煙開始在所有被燒焦的土地上漸漸消散,被戰爭折磨得千瘡百孔的芬蘭與蘇聯已簽訂了停戰合約,疲憊的士兵們已經厭倦了那場讓他們背井離鄉、血腥殘殺的生活。此時,在蘇聯北部邊境位於西伯利亞的一片荒原上,三個不同國籍的人因為戰爭機緣走到了一起。 年輕的芬蘭士兵維伊科因違反紀律而被換上德軍的制服、鎖在一塊石頭上充當狙擊手,求生的慾望讓他在一次次嘗試後,換來一次次失敗,但他卻頑強的堅持著試圖掙開鎖鏈;蘇軍少尉伊凡因遭受誣陷而被押解前去受審,是中途遭遇的轟炸讓他淪落荒原。就在維伊科和伊凡身處荒原感到死亡的恐懼時,安娜的出現讓這對飽受戰爭摧殘的士兵彷彿看到了生的希望。 電影布穀鳥劇照
安娜是荒原上的一個外號叫「布穀鳥」的馴鹿寡婦。在把維伊科和伊凡從死神的爪牙中救出來後,三個不同國籍的陌生人相遇到一起。由於語言溝通上的問題,安娜、維伊科和伊凡平時只能用自己的國語講述各自的思想和心聲,彼此之間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交談著在彼此看來根本聽不懂的一些胡話。但盡管如此,安娜、維伊科和伊凡之間仍然產生了美好的感情。 然而厄運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突然來臨。在飛過頭頂的飛機撒下芬蘭和蘇聯已經停戰傳單的那一刻,伊凡誤解了維伊科的意思而舉槍向維伊科開槍射擊。等伊凡弄清事實時,維伊科已經停止了呼吸。面對被伊凡拖回來的維伊科的屍體,美麗的荒原上嗚咽著的只剩下安娜為維伊科招魂的聲音。安娜用拉普人的古老儀式及咒語召回了威克的靈魂,將他從死亡之路上拉回了人間。重獲新生的兩人最終在拋棄了被戰爭扭曲了的生命和慾望,找回了原本善良的自己。
『貳』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大家最近肯定也比較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小編今天推薦一部影片《烈日陽光》,這部影片是戰爭片,雖然比較冷門,但是也是對俄烏問題的真實寫照,有時間的小夥伴也可以去看一看。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家人身處在各種事情之中,並且丈夫還是阿富汗戰爭的參與者,他深知戰爭是多麼的殘酷,他在參與戰爭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比較殘忍的事情,所以現在的他早已不想拿起武器參與到其中,但是命運卻是不公的,當他想帶領自己的家人離開這個國家的時候,邊界已經關閉了,所以為了能夠拯救自己的家人,他不得不再次面臨很艱難的選擇。
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他告訴我們,國家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深處在和平年代,不要為了一己私利而破壞現在的和平,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叄』 《黑鷹墜落》曾經看過是部非常好看的遭遇戰爭片,還有什麼類似的經典電影
《戰爭之王》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戰爭之王》是由安德魯·尼科爾編劇並執導,尼古拉斯·凱奇、傑瑞德·萊托、布麗姬·穆娜、伊恩·霍姆等主演的犯罪題材類電影,於2005年9月16日(北美)上映。該片是一部關於描繪武器交易世界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烏克蘭軍火商人尤瑞·奧洛夫身上,充滿火爆動作場面的故事。
『肆』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的原形是誰
電影《戰爭之王》真實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
影片中的尤里奧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火販子維克多鮑特,原KGB成員。Victor Bout曾被稱為「死亡批發商」,他的公司職員超過300人,擁有約40架貨機,他所擁有的「安」式運輸機的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992年,25歲的布托得到了第一桶金子。他借了12萬美元買了三架「安」運輸機,開始在莫斯科四處飛行。1993年,他將業務遷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那裡,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個機場租用運輸機,建立了一家進出口公司。
在短期內,布托的公司贏得了一份「正式合同」,為比利時駐索馬里維和部隊提供武器。為了進一步擴大在非洲的存在,布托在賴比瑞亞成立了阿爾薩斯航運公司,按照「賣錢」的原則,向非洲國家出售自動步槍、步槍手榴彈、機關槍、火箭發射器和其他武器。
布托的「觸角」幾乎遍及非洲的每一個角落,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盧安達、肯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南非、史瓦濟蘭、蘇丹和烏干達等,只要有戰爭,布托夫人就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
布托因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而成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目標。與此同時,聯合國觀察員已經將布托作為目標,指責他向安哥拉、賴比瑞亞和獅子山走私大量違禁武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份報告描述了布托如何使用至少5個別名向非洲走私武器,如「維托·弗拉利維克·布托」、「維托·布托」和「維托b」。
(4)烏克蘭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一位和文藝界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維克托·布特。他不僅僅是世界著名的頭號軍火販子,他還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富有情懷的慈善家,讓各個國家都為之震撼。
這個人也是電影《戰爭之王》的原型。電影映射了許多政治現實,充滿了黑色幽默。這部電影受到許多人的歡迎,在豆瓣擁有8.5的高分。
同時,這部電影的拍攝也離不開維克托·布特的資助,他向電影方贊助了全部軍事裝備及軍需品,包括大量坦克、武裝直升機、戰斗機、輪船等裝備,因此,電影中出現的槍只坦克都是真實的。
《戰爭之王》中,年輕時代的尤里是一個前蘇聯移民美國的普通人,在家庭作坊的餐廳幫忙。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軍火市場,或許他將和無數普通人一樣過完普通的一生。
而年輕時代的維克多·布特顯然比尤里優秀得多。1967年,布特出生於前蘇聯加盟國塔吉克首都杜尚別,高中時主要學習德語和世界語,大學畢業後加入蘇聯軍隊服役。服役幾年後,他進入莫斯科軍事外語學院學習,期間,他學會了烏茲別克語、英語、法語、中文和葡萄牙語,至此他已經掌握了至少7門語言。
1991年,蘇聯解體,布特成立了一家食品貿易公司,積累起了第一桶金。1994年,經過幾次創業後,布特成立了自己的空運公司——賽斯航空。布特日以繼夜地將來自中東地區的日用品送去前蘇聯國家,每一天送去俄羅斯的貨物總量達到了300噸。
隨著規模擴大,布特的業務滲透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個地區,其中就包括——非洲。1997年,布特搬到了南非的約翰內斯堡,結交了一個南非當地的白人朋友斯穆利安,斯穆利安擁有一家運輸公司,偶爾運送武器。
布特把斯穆利安當作導師,在穆斯利安的協助下,布特在彼得斯堡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和倉儲物流基地。
『伍』 截圖什麼戰爭電影 烏克蘭09年拍的,是什麼電影片名對給採納
《戰國群雄》(Taras Bulba)
http://www.simplecd.me/entry/O50TdXg7/
高清在此
這部電影很難找的,高清都送你了,樓主不給加分就太不夠意思了
『陸』 求尼古拉斯凱奇《戰爭之王》百度雲資源
《戰爭之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_Tru2WGwoZ3CkNkZIsHiSg
該片是一部關於描繪武器交易世界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烏克蘭軍火商人尤瑞·奧洛夫身上,充滿火爆動作場面的故事。
『柒』 跪求2018年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頓巴斯》百度網盤可以轉載的
鏈接:
《頓巴斯》是由謝爾蓋·洛茲尼查執導的劇情片,瓦列留·安德留察、鮑里斯·卡莫爾津等主演,該片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獎。該片講述了一場戰爭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爆發,由此衍生出軍事沖突、犯罪行動以及分裂主義者主導的大肆劫掠的故事。
『捌』 推薦幾部戰爭片,槍戰激烈的那種
1、百團大戰
這場戰爭極大的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牽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時中國的大膽出手,也影響到其它國家也開始勇於在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強勢出擊,正面對戰。
2、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1942年夏天,蘇聯方面的瓦斯柯夫准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炮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為了阻擊德軍深入森林,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娘子軍五人小分隊去搜查敵軍,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
3、鋼琴家
波蘭斯基的表達更趨於「人性化」影片的主人公史標曼不再是品德高尚擁有豐功偉績的大英雄,面對戰爭的迫害使他萎縮成一隻「倉鼠」每天暗無天日地活著,在戰爭面前我們都是普通人,在戰爭面前不僅我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最可怕的是我們的信念也在逐漸潰敗。
4、朗讀者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影片並未涉及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面而將中心聚焦到一段不為人所知的秘密情人關繫上,而後漢娜的忽然消失,在審判席上米夏再一次遇到漢娜,但已物是人非,這是一場靈魂的審判,正所謂寬恕「不可能寬恕的」才是真正的寬恕,影片以細膩的人物刻畫令人難以忘卻。
5、美麗人生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玖』 請推薦10部關於二戰時期德國打蘇聯的電影
1、《決戰斯大林格勒》
是由Bavaria Film等公司於1993年1月21日推出的戰爭片,該片由約瑟夫·維爾斯麥爾執導,多米尼克·霍衛茲、托馬斯·克萊舒曼、約哼·尼克爾等人主演。
『拾』 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
俄蘇戰爭電影漫談
內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羅斯電影誕生;蘇聯蒙太奇學派崛起;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輝煌成就
1908年俄羅斯電影誕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二月革命後的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1917年十月革命, 電影產業國有化,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鼓動電影」
20年代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形成,三位大師的先鋒主義理論及其代表作:
愛森斯坦 雜耍蒙太奇與理性蒙太奇 《戰艦波將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敘事 《成吉思汗的子孫》
杜甫仁科 銀幕上的詩 《兵工廠》
聲音的出現與「音畫對位法」
1934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確立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陽》(1934)
30年代中後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創作高潮:
《馬克辛三部曲》
《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帶槍的人》
蒙太奇大師將藝術探索精神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思想相結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的蘇聯電影;戰後初期的戰爭題材電影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電影製片廠遷移,電影工作者的艱苦勞動,鼓舞鬥志的「戰斗電影」
戰役紀錄片--《戰時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爾孟克的宴會》
紀錄片《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
《在蘇聯的24小時戰斗》
《烏克蘭保衛戰》
戰略反攻階段的紀錄片
戰爭故事長片 《她在保衛祖國》
戰後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蘇聯戰爭電影:英雄主義主題「紀念碑」電影
《青年近衛軍》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紀念碑」電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凍」時期的蘇聯電影「新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電影傑作
1954年「解凍」,1957年蘇聯戰爭文學第二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
「蘇聯電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飛》 燦爛奪目的「銀幕上的詩」
《一個人的遭遇》從肖洛霍夫到邦達尓丘克
《士兵之歌》 純潔清澈的心靈,人道主義的悲歌
《伊萬的童年》 被炮火摧毀的童年的夢
其它優秀作品:
《臨風而立》
《生者與死者》
《士兵的父親》
60年代後期--「停滯」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蘇聯「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的出現;七、八十年代繁榮多樣的蘇聯戰爭電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蘇聯軍事題材文藝創作進入新的階段,戰爭文學「第三浪潮」與「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
「全景戰爭」電影
《解放》
《圍困》
《莫斯科保衛戰》
「戰壕真實」電影
《一寸土》/《永遠19歲》
婦女與戰爭
《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記著的和我熱愛的》
《狙擊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作家及小說創作背景,導演及其獨特的電影語言
兒童與戰爭
《受傷的小鳥》
《幼兒園》
《自己去看》 蘇聯最後一部戰爭題材「詩電影」,詩的藝術與紀實內容完美結合
「改革」時代的喧囂與躁動;「改革」時期的蘇聯電影
插入語: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蘇聯戰爭電影
《苦難歷程》三部曲 知識分子與十月革命
《靜靜的頓河》 頓河悲歌 哥薩克農民與十月革命
《戰爭與和平》人民英雄史詩 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文學名著改編電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體後的「新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未完待續)
解體,電影體制變化,電影性質變化 泥沙中金光閃爍
(一) 對現實的思考:車臣戰爭
冷漠(《戰爭》)
沉痛(《高加索俘虜》)
現實(《急行軍》)
(二)對歷史的認識:
淡化(《太陽灼人》《小偷》)雖然不是軍事題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後期戰前蘇聯國內形勢,後者描寫戰後的艱難生活
寓言(《布穀鳥》)
顛覆(《無窮無盡》)
懷念(《我是一個俄羅斯士兵》-未列入名冊)
繼承(《星》)
參考書目:
《蘇聯電影史綱》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編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第一、二、三、四編 俄蘇電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於培才,李小蒸,孟廣鈞,王德勝 等
《蘇聯戰爭文學評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敬詠
《世界電影史》 (法)喬治-薩杜爾
《電影藝術辭典》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主編:許南明 副主編:沈善
《泥沙中金光閃爍--近年來的俄羅斯電影掠影》 戴光晰
《外國電影史》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 鄭亞玲 胡濱
《戰火中永生--蘇聯戰爭影片賞析》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時光》 (俄)塔爾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選集》(蘇)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戰爭影片》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蘇聯部分撰槁人 連秀鳳
《俄羅斯藝術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光宣
《俄羅斯文化一千年》 東方出版社 孫成木
《蘇聯網路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