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市委書記勵志電影
擴展閱讀
日本暴擊電影 2025-05-07 21:59:15

市委書記勵志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4-23 14:54:31

⑴ 「今日常州」市委書記汪泉推介電影《桂香街》|常州上半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129.6億元

各位,下午好!
今天是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農歷六月廿六)
今天下午到明天多雲,午後局部雷陣雨,偏南風3到4級,今天最高氣溫:37℃(室外體感高溫度40℃),明晨最低氣溫:29℃
今日要聞聚焦
市委書記汪泉推介電影《桂香街》
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汪泉要求全市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深入剖析自己,勇於刀刃向內,解決突出問題,強化使命擔當,切實把奮斗精神書寫在本職崗位上。講話中,他專門提到正在熱映的電影《桂香街》主人公許巧珍。

【常州發布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⑵ 正午陽光市委書記救人是第幾集

正午陽光市委書記救人是第一集,《正午陽光》是馬進執導,王志飛、林永健周小鑌等人主演的勵志現代都市類型的電視劇,出品於2013年,該劇講述了一位縣級書記的故事。

主要是因一起意外事故發生的事情,林松縣縣委書記康民生主動辭去競爭副市長的資格,並領命前往安和縣繼任縣委書記。修路、建小學校等一系列棘手事件接踵而來,康民生逐步發現安和的秘密,一個貧困縣迅速脫貧,依靠的是犧牲環境而大力發展的焦化產業。

該劇講述了為了使安和縣走上一條健康的致富道路,康民生與短期發展之路產生了劇烈的沖突,為此他不僅得罪了安和縣縣委,而且還得罪了整個安和縣的群眾。但是康民生義無反顧,終於贏得了人民的支持,「斷臂治污」成功。他選擇留在安和縣,三年時間他將安和經濟成功轉型綠色經濟,成為「民生書記」的故事。

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王志飛1965年3月20日出生於北京市,198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是中國內地男演員。2000年,王志飛憑借參演的軍旅題材劇《突出重圍》獲第一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觀眾喜愛的男配角獎。

⑶ 感人的電視劇

《唐山絕戀》。

《唐山絕戀》是由高立執導的勵志災難電視劇,李雪健、黃海波、賈一平、張延、賓潔等主演。

該劇通過震前、震中、震後三個不同階段,講述主人公唐山市市長面臨災難,在失去女兒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崗位,積極救治傷員,護送孤兒去外地生活的感人故事。該劇於2006年12月20日在廣州電視台首播。

劇集評價

《唐山絕戀》集信念、執著、愛情、愛心於一體,導演及演員們全景式再現了唐山地震前、中、後的過程,劇情貫穿了唐山人朴實、自強不息的精神及純潔的愛情。(山西新聞網評)

全劇著力突顯的大愛無疆的愛心,面對災難,心靈高貴的人把寶貴的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愛情在巨災的考驗下艱難地守住純真,人民和解放軍同舟共濟,抗震救災,戰勝災難,追求美好生活,建設美麗家園的大無畏精神。(新華網評)

⑷ 少兒勵志電影少年英雄楊靖宇觀後感

楊靖宇是愛國革命家,他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幼時在村私塾就讀,19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確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楊靖宇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
「五四」運動席捲全國,年僅十四歲的楊靖宇投身於火熱的戰斗之中。1927年4月豫南農民起義,楊靖宇被調到河南省委工作,其間曾在洛陽、開封三次被捕入獄。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又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斗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1938年冬天,由於漢奸告密,日本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楊靖宇將軍,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敵人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將軍死後,經日軍解剖,發現他腹中竟有棉花、樹皮、草根等物,原來將軍在斷糧後的一個多星期,竟以軍大衣中的棉花、樹上的樹皮、雪下的草根為食,渴了就以地上的積雪當水喝。聽說當時日軍驚得目瞪口呆,然而他們又對將軍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禁全體脫下軍帽向將軍告別。
楊靖宇將軍生前恪守黨的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楊靖宇將軍一生勤儉節約,在餓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就靠樹皮、草根等充肌;楊靖宇將軍在極其險惡的條件下,依然頑強地堅持對敵斗爭。在楊靖宇將軍的帶領下,戰士們打了許多勝仗,他的名字令日寇膽寒。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今天的生活條件雖然富裕了,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在學習上我們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像將軍那樣藐視困難,頑強拼搏。
【篇二】
五星紅旗迎著朝陽冉冉升起,在晨風中飄揚著,在這土地上灑過多少英雄烈士的鮮血。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這勝利來得曲折坎坷,來得刻骨銘心,包含著太多太多......一想到楊靖宇,就有一中感情湧出來,是憤怒?是悲傷?是惋惜?還是崇敬?各種歌曲交織在一起,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楊靖宇烈士那感人的情景把我整個心都牽了進去。
1938,日寇為鞏固其戰略後方將關東軍的兵力擴大了3倍以上,並以偽蒙軍替換作站不積極的偽滿軍。加強對南滿的「大討伐」。一些非黨的山林武裝經不起艱苦考驗紛紛瓦解和叛變,楊靖宇率部突圍進人長白山區建立密營。日寇在誘降碰壁後。於1939年大雪封山時又展開封鎖和「討伐」。因敵追蹤雪地腳印和炊煙,部隊又衣食無著,楊靖宇決定分散突圍。最後,他自己帶60餘人東進。因有一個參謀叛變使行蹤暴露,激戰後他身邊只剩兩人,被日寇封楊靖宇鎖在伐木場附近的山中。1940年2月18日,兩名警衛員下山找糧殉難。日寇從遺體上搜到楊靖宇的印章,估計他就在附近的山上,於是加緊封鎖各條道路。五天後的下午,楊靖宇隻身到路邊,碰到幾個大柴人,便請他們帶買糧食,棉鞋。這幾人中有一個是偽滿的「排長」,回村告密。討伐隊迅速開到。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2月23日,他孤身下山也被圍,戰至最後,壯烈就義。日寇根據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五天以上,能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於是將遺體送到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後,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在場的中國護士禁不住流下熱淚。
多麼可惜呀!——一個年輕的生命。多麼頑強啊!——一位勇敢的戰士,一位偉大的英雄。我在想,難道他是神仙?在這這么長的時間里只靠草根和棉絮充飢下能堅持下來。不,他是人是要吃飯的人。我想到這淚水從眼睛裡奪眶而出。
楊靖宇他本人以草根草根棉絮充飢戰至一人的氣概在我心頭樹立不朽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