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韓國電影推薦古代戰爭
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火車殺人 2025-05-19 21:13:43

韓國電影推薦古代戰爭

發布時間: 2024-10-28 08:48:30

㈠ 李世民在電影《安市城》中竟被朝鮮人射瞎一隻眼,除了這個,劇中還有什麼槽點嗎

《安市城》是2018年上映的韓國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而它在豆瓣的評分卻低至3.8分,為什麼呢?因為電影中的劇情有辱華、隨意篡改我國歷史的行為,所以當網友看到這些時非常的氣憤,愛國的情感一下迸發出來,給這部影片評了很低的分數。當然,它的評分低不止這一個原因,劇中還有很多讓人吐槽的點,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槽點二:故事劇情隨意篡改歷史

故事的結尾李世民的眼睛被射瞎了,並且電影畫面的下方旁白說:「回國三年後,唐皇李世民因傷而死,他囑咐手下永遠別再侵入高句麗」。但事實上歷史並不是這樣記載的,而導演之所以這樣拍或許是因為民族情結。但不管怎樣,拍電影不隨意篡改歷史是對歷史最起碼的尊重。

㈡ 有古代戰爭場面的電影或是電視劇,是第幾集,具體

古代戰爭電影:
中國的:鴉片戰爭、甲午風雲、搜拿好林則徐、赤壁、英雄、江山美人、黃金甲、關雲長、西楚霸王、大兵小將、麥田、花木蘭、墨攻、見敏攜龍卸甲
韓國的:武士、神機箭、黃山伐、最世鉛終兵器:弓
美國的:角鬥士、天國王朝、魔戒系列、特洛伊、亞瑟王、羅賓漢、亞歷山大、聖女貞德、埃及艷後、斯巴達300勇士、賓虛、啟示錄、木馬屠城、鐵甲衣、斯巴達克斯、凱撒大帝、暴君焚城錄、羅馬之戰
日本:影子武士、七武士、亂、幕府武士、十三刺客

㈢ 有誰知道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字

是《黃山伐》,導演李浚謚就是《王的男人》的導演
英文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a Battlefield
中文片名:黃山伐
類型:戰爭/劇情/古裝/歷史/喜劇
級別:PG-15
DVD製作公司:Cinemaservice
DVD發行公司:Cinemaservice
上映日期:2003年10月17日
DVD發行日期:2004年1月16日
導演:李浚謚
主演:樸重勛、鄭進永、李文植
畫面比例 1.85:1
音軌 韓語DD5.1
片長 104分鍾
字幕 韓文、中文、英文
IMDB評分 4.9/10
區碼 3區
格式 D9
畫質 4星
音質 3星
推薦指數 4星

《黃山伐》是韓國年輕一代導演李浚謚充滿強烈反戰情結,拍攝的一部以韓國七世紀統一過程中重要的一次戰役以敘事背景的電影,不過他採取的表現手法卻是無哩頭加象徵意義,充分將這場戰爭開始的荒謬、過程的殘酷,在搞笑的同時展現出來。這部電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終於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而又與當前東北亞復雜多變的局勢相呼應,既古老又現代的詮釋歷史。李浚謚以方言與間諜戰為電影搞怪的核心,從頭至尾的「粗口」和插科打諢,再加上誇張諷刺的劇情和演員們古靈精怪的表演,將歷史上只有幾行字的黃山戰爭塑造地煞是有趣。然而電影在插科打諢之外,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面也是盡可能地寫實,剛剛生龍活虎的血肉之軀轉眼間就已經模糊不清,言猶未盡的粗口就便成死屍一具,如此的具體之人搞怪之人的死亡,對於觀眾的沖擊力遠遠大於鋼鐵戰士的死亡,因為後者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烈士和犧牲,但是本來是農民的戰士、本應在農田裡耕種的農民的死亡,他們帶來的哲學後果是異常的深沉,對於參與的四國而言,全都是失敗的戰爭。大唐沒有有效的佔領這塊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百濟和高句麗最終亡國、新羅統一之後民不聊生。這是一出極其成功的歷史諷刺劇,從政治、戰爭領域出發,對於戰爭對於社會的破壞,以及個人最脆弱的靈魂之摧殘都表達地清晰可見,通過戰爭之無序化過程、結果,使觀眾有所領悟。

關於影片和故事
電影的開始,就將歷史演義化,本來是文牘、典章和飭令的往來折沖直接變為四大君主的高峰會議。話說公元660年6月,韓國正處於分裂之時,中國的大唐朝高宗皇帝為平定本地區的混戰,邀請了當時占據北方的高句麗、西南方的百濟和東南方的新羅和談,准備確立東北亞新局面,但是談判破裂。在此談判過程中,大唐皇帝指責百濟和高句麗是麻煩的製造者--罪惡之首、邪惡集團,會心的觀眾自然會聯想到某超級大國的言行。
談判不行,只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接下來,大唐和新羅聯手對付其餘兩國。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自海上出兵,6月21日在仁川登陸(巧合的是,1950年朝鮮戰爭,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軍也是在此上岸)。新羅方面則派出大將軍金庾信統帥五萬大軍回合唐軍,雙方本約定於七月十二日在黃山平原集結,決戰百濟,然而金庾信不滿於陸路的艱難和擔負承運唐軍糧草的任務,反被飛揚跋扈的蘇定方減去兩天時間:最終的約定日期定為七月十二日。金庾信的憤怒有其道理,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戰略家,同時擁有元帥的指揮能力和政治家的宏觀智慧。歷史的進程在於他的判斷,雖然他自稱對於戰爭有畏懼感,也許就是這畏懼感促使他最終統一了韓國。他在電影中有個極為重要的論斷:「不是強者生存,而是生存的才是強者」,也就是說生存下來的不但擁有對歷史的處置權,而且是歷史的解釋者和紀錄者。金庾信本人在韓國的《三國史記》中被列為列傳第一人,更被民間的傳說凝結成一位兼有三國時期(中國)的曹操和諸葛亮的半人半神的民族偶像。
而在這時,情報分析有誤的百濟高層竟然寄希望於禍水北流,沒有在實質上做出反映。當兵臨城下時,倉促之間百濟國的國王命令衷心耿耿的大將軍階伯率領五千死士應付這場戰役。階伯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後,以此激勵將士用命,他並且故意曲解《孫子兵法》的十倍於我的戰法,試圖一高昂的士氣挫敗敵人。
七月十日前,雙方戰斗四次,百濟全部獲勝。首戰曰鬥力(探索戰),是傳統的兩軍對壘,拍馬戰於城下,百濟僥幸取得了勝利;次戰曰鬥嘴(神經戰),新羅派出齷齪六人組,以不堪入目的花樣組合動作辱罵百濟,結果被百濟的鏘鏘三人行以絕世罵技打敗;三戰曰鬥智(心理戰),雙方主帥相約進行真人象棋秀,主帥在台上談笑風生地運子如飛,眼神對接唇齒欲動,台下則是按照走棋而短兵相接;末戰曰斗恨(心理戰),金庾信和他的高級幕僚不斷派出自己的子侄逐個去敵前慷慨解囊地赴死,他們穿上花郎的衣服,敷上濃厚的白粉,戲劇化地挑戰,金庾信的計策就是階伯敢不敢殺死他們。
就是這末戰,使得新羅一方同仇敵愾,而百濟的將士目睹了對方烈士的鮮血而充滿了恐懼心理,驚慌失措的情緒在不可遏止的蔓延。接下來,金庾信從患關節炎的老兵的膝蓋上取得了天氣預報,一舉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百濟滅亡。
我認為導演最成功之處,是在電影中順利穿插進一個隱喻化名次「那個」,「那個」作為百濟一方的最高暗號和口號出現,卻從始至終也沒有得到解釋,包括新羅方號稱從事二十年解碼工作的解密大師也沒能破解,在電影的最後,身陷囹圄的階伯放走了最後一個百濟戰士,使他能夠回到老母親的身邊,參與他本應該的農業工作,而他的名字竟然也是「那個」。那麼「那個」的深刻涵義是什麼?「那個」,既抽象,又實在,是人、是物、是指稱,也許就是歷史本身:戰士的前途是烈士、戰爭的前途是生靈塗炭、農民的前途是耕種、人類的前途是自由平等和博愛,那麼導演的前途是什麼,就是向觀眾揭示真相,在殘酷歷史與無哩頭戰爭之外的東西。韓國的歷史,就是「那個」的不同歷史觀點。韓國的力量最在於無論面對怎樣的歷史危局,民族是保存下來了,並且得到發展,這就是導演心目中肯定「那個」的終極蘊藉,這就是那個的力量。

㈣ 經典古代戰爭電影

1.《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
2.《天國傳奇》Kingdom Of Heaven
3.《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4.《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5.《特洛伊》Troy
6.《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
7.《亞瑟王》Who Was King Arthur
8.《角鬥士》Gladiator
9.《勇敢的心》Braveheart
10.《四根羽毛》The Four Feathers

㈤ 如何評價安市城有什麼槽點嗎

一部毫無看點的意淫爛片,沒什麼好看的。最大的槽點就是篡改中國歷史,然後把不存在的東西拍的津津有味,也是服了韓國人。

《安市城》改編自古代歷史事件,講述公元645年唐朝軍隊進攻安市城而展開。趙寅成在影片中出演城主楊萬春,他帶領將士與唐朝大軍對戰,死守88天,最後唐軍大破高句麗、靺鞨兵,斬首兩萬多級。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個中國明代文人腦補出來的寫進小說的名字,時至今日依然為韓國人津津樂道,甚至有些人還深信不疑,不知當年創作《唐書演義》的熊大木若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呢?

㈥ 幾年前看的一個外國似乎有點古代戰爭題材的電影,只記得國王不能生育,讓一個將軍與王後同床。求片名。。

天國王朝

㈦ 哪些電影講述的是古代中外之間的戰爭

《天將雄獅》,西漢漢元帝年間,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霍安遭奸人陷害,淪為奴役,被刺配至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羅馬將軍盧魁斯護衛遭到哥哥迫害的羅馬小王子逃命至雁門關。雙雄在西域戈壁相遇,從開始的兵戎相見到惺惺相惜,最終化敵為友。一日,霍安為洗清自己冤屈四處追查時,無意間撞破了好兄弟殷破與羅馬大王子提比斯不可告人的秘密。與此同時,提比斯為追殺盧魁斯與小王子一行人也親自帶兵趕來西域。為保護小王子和西域諸國的安危,霍安與盧魁斯聯手與提比斯在戈壁大漠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㈧ 給我找10部外國的古代戰爭大片

1、《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

《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1597年3月,以野蠻兇狠著稱的日本海賊王所率領的海盜部隊,大舉侵朝,朝軍毫無准備,遭到慘敗。

朝鮮王迫於形勢,順應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將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

而此時,當年揚威海上的威武水師,只剩下可憐的12艘軍艦,眾將對敵我形勢極度悲觀,紛紛表現出"此戰必敗"的情緒。

李舜臣力排眾議,命人焚毀軍隊輜重給養倉庫,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氣概,號召部下與倭寇決一死戰。

在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峽。

李舜臣趁退潮時派人設置了鐵索與木樁。

大戰當前,李舜臣身先士卒,親率旗艦戰船孤軍迎戰。

一場惡戰,擊沉敵人指揮船和其它戰船兩艘。

海賊王被殺,陣形大亂。

這時已開始退潮,海水湍湍東流,朝鮮戰船趁勢猛攻,敵船招架不住,順流東撤,但被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

朝鮮戰船抓住有利戰機,奮力沖殺,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 *** 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十二世紀的法國,青年鐵匠巴里安在素未謀面的父親引導下,因緣際會加入十字軍東征的隊伍,前進耶路撒冷。

驍勇善戰加上品格高尚,巴里安幾經征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碧拉也對他芳心暗許。

然而隨著戰役增加,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掠奪,貝里昂終於領會父親訓言中和平的真義與生命的真愛,貝里昂的抉擇挑戰了自己的生命,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3、《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4、《最後的武士》

《最後的武士》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間,日本國內沒落武士階層風起雲涌的暴動時期。

武士曾是日本封建歷史上的特權階級。

到了江戶末期,武士階層開始產生分化,下層武士的生活急劇惡化,許多不得以而私底下從事農業和小商業。

不堪重負的農民不斷暴動,加上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打開日本國門以後,更讓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以下層武士為主體的倒幕運動。

5、《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

小亞細亞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愛上了斯巴達美女海倫,並將她帶回特洛伊。

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亞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圍城攻打十年,最後引出了希臘聯軍巧施的「木馬計」。

6、《羅馬大帝》

《羅馬大帝》是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三國合拍,耗資2億7千萬美金,Roger Young執導,彼得·奧圖爾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的人生故事。

凱撒大帝去世之後,一直忠心耿耿為帝國奮戰的屋大維接替他成為了新的帝王,就這樣,奧古斯都大帝誕生了,他的統治持續了二十年之久,軍隊的鐵蹄踏遍了歐洲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種種決策為羅馬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年邁的奧古斯都大帝必須考慮該讓誰繼承他的王位了。

奧古斯都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名為茱莉亞的女兒,不幸的是,茱莉亞被人以通姦的罪名揭發,為了平息民憤,奧古斯都只得忍痛將她流放邊疆。

7、《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4年12月16日發行的一部戰爭傳記電影,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國王菲利普斯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

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里士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其父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佔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

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8、《最後的莫希幹人》

《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於1992年發行的戰爭類電影。

影片由邁克爾·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瑪德琳·斯托等主演。

影片以1757年英、法兩大帝國在美洲爭奪殖民地的七年戰爭為背景,講述了殖民者與土著內部的斗爭以及追求獨立自由的白裔土著與殖民者之間的故事。

9、《驚天戰神》

《驚天戰神》(Immortals)是相對論傳媒出品的一部奇幻動作電影,由塔西姆·辛執導,亨利·卡維爾、米基·洛克、芙蕾達·平托主演,於2011年11月1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古希臘,年輕的勇士王子忒修斯領導他的人民在眾神的協助下與惡魔和泰坦巨人作戰的故事。

天界之戰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擊敗了邪惡的泰坦神,並將他們囚禁於地下。

傳說只有威力無窮的厄皮洛斯神弓能夠釋放泰坦,但這把神器卻在天界大戰中遺失在人間。

多年後,權欲熏心、冷酷嗜血的海波里恩國王推行暴權,妄圖踏平希臘、毀滅神跡。

西柏林修道院美麗的先知少女帕德拉能夠預知未來,在海波里恩的囚牢中她感受到了一個受神指引的年輕人忒修斯將拿到神弓並和海波里恩國王聯手。

此時的忒修斯卻發誓要為在海波里恩的襲擊中死去的母親報仇。

忒修斯正如預言找到了神弓,但不幸卻落入了敵人手中,海波里恩兵臨城下,希臘軍勢單力薄,不堪一擊。

恐怖的泰坦被釋放,希臘危在旦夕。

10、《最後的兵團》

《最後的兵團》是由Doug Leffler執導的動作片,科林·費斯、本·金斯利、艾西瓦婭·雷等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著西羅馬最後一任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的被抓和囚禁展開,講述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在奧勒留和Abrosinus等人的幫助下,逃出小島,繼續他最後統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