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後的武士》電影,是日本的哪個時期
這個故事背景是日本的西南戰爭,也就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內戰,但是電影畢竟是藝術加工,跟歷史是不一樣的,歷史上的明治天皇是巴不得西鄉隆盛(也就是電影里的森盛元)死掉
⑵ 有那些好看的軍事電影呢
古代戰爭電影
《特洛伊》
《西施》
《亞歷山大帝》
《墨攻》
《神鬼戰士》
《天國王朝》
《影武者》
近代戰爭電影
《投名狀》(1850年代湘軍大戰太平天國戰事)
《集結號》(1946年的國共內戰及1951年的朝鮮戰爭)
《戰爭與和平》(俄國版,內容講述拿破崙征伐俄國,最後被俄軍擊潰)
《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日本內戰西南戰爭,內容為虛構)
《光榮戰役》(美國史上唯一內戰南北戰爭)
《黃昏三鑣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南北戰爭)
《卡士達將軍》(Custer of the West)(美國印第安人戰斗)
《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The Alamo) (美墨戰爭)
《外籍兵團》(法國外籍兵團於北非遠征)
現代戰爭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
《阿拉伯的勞倫斯》
《藍徽特攻隊》(空戰電影)
《西線無戰事》
《鐵十字勛章》
《迷路的大軍》
《約克軍曹》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二六》(日本軍部在1936年於東京發動軍事政變)
《巴頓將軍》(歐洲戰場美國陸軍名將)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諾曼第登陸)
《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諾曼第登陸後美軍作戰,內容十分反戰)
《雷霆傘兵》(Band of Brothers)
《兄弟連》
《猛鷹突擊兵團》(以罕見納粹德國士兵觀點演出)
《奪橋遺恨》
《英烈千秋》(中國抗日戰爭)
《八道樓子》(長城戰役)
《筧橋英烈傳》(空戰片)
《從海底出擊》(大西洋英、德潛水艇海戰)
《擊沉俾斯麥號》(大西洋英、德水面艦海戰)
《珍珠港》(美日太平洋戰爭開端)
《硫黃島浴血戰》(太平洋戰爭)
《紅色警戒》(太平洋戰爭,有新舊二種版本)
《桂河大橋》(太平洋戰爭)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德、俄史達林格勒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Kursk)(1943年俄、德五千輛坦克大會戰)
朝鮮戰爭
《上甘嶺》(抗美援朝戰爭)
《太極旗飄揚》
《獨孤里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
越南戰爭
《現代啟示錄》
《前進高棉》
《漢堡高地》
《第一滴血》(First Blood)(內容凸顯退伍越戰老兵復員後備受社會歧視之問題)
《奠邊府戰役》
《金甲部隊》
《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
其他
《異域》
《火狐狸》(Fire fox)
《大決戰》三部(國共內戰)
《捍衛戰士》(Top Gun)(空戰電影)
《沖出封鎖線》(Behind Enemy Lines)
《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
⑶ 十大經典戰爭電影急求!!!!!!
《拿破崙》(1927年,導演阿貝爾·岡斯)——拿破崙戰爭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導演D.W. 格里菲思)——美國內戰
《光榮之路》(1957年,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線無戰事》(1930年,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第一次世界大戰
《潛艇風暴》(1981年,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第二次世界大戰
《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第二次世界大戰
《南韓血戰記》(1951年,導演塞繆爾·富勒)——朝鮮沖突
《阿爾及爾之戰》(1966年,導演吉羅·龐泰科沃)——法阿戰爭
《現代啟示錄》(1979年,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越戰
《黑鷹計劃》(2001年,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索馬里行動
⑷ 最後的武士 劇情是真的嗎
《最後的武士》劇情不是真的,是虛構的故事。
以下是《最後的武士》的相關介紹:
《最後的武士》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蒂莫西·斯波、渡邊謙、比利·康諾利、托尼·戈德溫、真田廣之、加藤小雪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12月5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戰爭和明治維新作為背景,描述一個前美國軍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組建的日本新軍做教官,在戰爭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傳統文化所吸引。
該片的籌備工作可以追溯到90年代。當時,雷達製片公司有一個「美國人來到明治時期日本」的故事創意,該片製片人湯姆·英格曼知道他的鄰居兼好友茲威克一直想以全新角度來演繹美國西部英雄,而西化中的傳統日本恰好與此異曲同工,兩人對於這個創意一拍即合。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最後的武士》
⑸ 《最後的武士》歷史背景是什麼所傳達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最後的武士》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但其中關於的日本文化描述的並不怎麼准確,歷史背景是1877年日本的西南戰爭,也是日本近代以來爆發規模最大的內戰。主角的原型也能夠找到,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三傑之一,而電影中也有很多虛構的畫面,存在著藝術加工的成分。在那個年代,遠程武器的攻擊力以及命中率並沒有達到很高的效果,因此主要還是肉搏戰。
武士在一開始就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也接受了很多普通人無法理解的教育,這種武士精神一直植根於武術的心中,這也讓日本的封建統治更加穩固。但當統治階層的地位不在時,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開化,全國都在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西化,傳統的武士精神以及文化就嚴重的阻礙了國家的發展。隨著敵我勢力的懸殊,武士階層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傳統文化也逐漸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