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大學生黨史微電影
擴展閱讀
阿凡達1電影免費全集 2025-08-18 10:15:42
香港電影正版免費大全 2025-08-18 10:15:06
香港各種的電影公司片頭 2025-08-18 10:15:06

大學生黨史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12 07:40:50

① 微視頻贛榆黨史100講

邵維正,邵維正 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政策理論教研室教授,專業技術少將。1935年9月8日生於江蘇省常州,祖籍浙江黃岩,1965年畢業於長沙政治學院。專業技術三級。1951年入伍,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78年調入解放軍後勤學院從事中共黨史教學。1994年7月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中共黨史專家。長期從事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聯合製作的《黨史故事100講》「抗戰系列」節目,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的黨史為講述核心,為觀眾呈現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 節目從黨史的角度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抗戰,是本節目區別與其他抗戰節目的最大亮點!《黨史故事100講》「抗戰系列節目」從1935年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開始講起,到1945年期間,我黨是如何領導全民族高瞻遠矚、英勇頑強地不屈不撓的抗戰全過程。

② 2021年暑假期間,溫州的學校可以託管嗎

為切實解決小學生(幼兒)暑期「看護難」問題,積極回應廣大家長的關切,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和國家、省、市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並結合浙江省文明辦《關於做好2021年暑期「春泥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的指南》和我市實際,溫州將組織開展小學生(幼兒)暑期託管服務試點工作。

暑托班服務內容和課程設置?

在做好看護的同時,小學可提供適當科技、藝術等特色課程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課程組織實施建議安排開班儀式、結業儀式,「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史教育、價值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講堂、勞動教育、音體美教育、安全教育、網路素養教育、觀看微電影、輔導完成暑期作業,以及社團活動、經典閱讀、科普教育、素質拓展、中華傳統體育、STEAM教育、發明創造、山水田園課程、手工製作、科技展覽、非物質文化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等,並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共青團組織可協助開設「流動少年宮」「流動科技館」以及相關課程。幼兒園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

暑托班如何收費?

堅持「自願、公益」的原則,採取財政補貼、適當收取託管服務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義務教育學校可根據課程、師資等實際情況以縣為單位制定收費標准。幼兒園暑期託管收費按照《關於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的通知》(溫發改費〔2013〕250號)精神執行。暑托班可以為學生提供午餐,費用由家長承擔。家庭困難學生免收託管服務費。

③ 有沒有紅故事啊,講給大學生聽的

1、 1952年1月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偵察隊文書羅盛教遇到4個正在滑冰的朝鮮少年。忽然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壓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羅盛教立刻脫掉棉衣,毫不猶豫地跳進冰窟窿里進行搶救。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瑩。 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頭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友趕來把崔瑩救了上來。但羅盛教由於嚴寒,體力消耗殆盡,當他被人們救上來時,已經停止了呼吸。時年只有21歲。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由於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幹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後,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己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後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顆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裡,終於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並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願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

在朝鮮的日子裡,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誇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裡。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願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範」、「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範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2、抗美援朝中的英雄
這一仗打得很慘敗:一個排的自願軍犧牲了就剩下一個李排長!
朝鮮某高地。冬夜,北風「嗚嗚」地大吼大叫著,銅錢大的雪片飛飛揚揚,飄落在已經陣亡的自願軍戰士的身上。在朦朦朧朧的月光映射下,分明可見那雪白的雪,血紅的血,還有橫七豎八的自願軍戰士土灰色的臉和怒目睜圓的眼睛……
美國鬼子的大軍走了,不知怎麼撂下了3個鬼子在屍橫遍野上,鬼子對還在動彈的自願軍一個也不放過,用刺刀將自願軍刺死才罷休,還在有的自願軍包里摸上摸下——搜重要東西。
李排長側卧在戰壕溝里,拉了2個犧牲的戰士在身上作為掩護。當3個鬼子從身邊走過後,他撿起一枚啞(壞)手榴彈,悄悄地跟在鬼子後面。當前2個鬼子走過山坎,後1個鬼子在路邊撒尿的時候,李排長一步沖上前去,用手榴彈狠狠地砸在鬼子的腮幫上,鬼子應聲倒下。李排長掀掉鬼子的鋼盔,用手榴彈砸向鬼子的腦殼,鮮血和腦漿濺了他一臉。
緊接著,李排長又向另外2個鬼子追過去。最前面那個鬼子沒有等後面貪財的鬼子,這鬼子彎下腰在搜自願軍的身。此刻,李排長就是一手榴彈重重地砸在鬼子的頭上,鬼子暈倒在雪地上,李排長迅速拔出靴子里的匕首,狠狠地向鬼子的胸膛刺去,三五兩下結束了鬼子的小命。這時,前面的鬼子轉過身來,將李排長撲倒在地,並將手榴彈奪了過去。正當鬼子舉起手榴彈砸向李排長時,李排長拚命一拱,又把鬼子壓在了地上。由於1.8米多高的鬼子牛高馬大,身強力壯,而李排長只有1.68米高,身體單薄,因此,他們扭成一團,在雪地上翻來覆去打了幾個滾,但最終李排長被鬼子壓在了地上,鬼子又舉起了手榴彈向李排長砸去……這當兒,李排長靈機一動,而且說時遲那時快,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地插進了鬼子那大鼻子的2個鼻孔,痛得鬼子「嗷嗷嗷」慘叫,鬼子手裡的手榴彈掉了,李排長趁此抓起身邊的匕首,刺向鬼子的胸口,鬼子應聲倒地,此刻,李排長像刺靶子一樣,很快把鬼子給「嗚呼」了。
後來李排長榮獲了二等功。

3、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北京月壇街道的90位老共產黨員向大學生講述自己親歷的革命戰爭年代故事。過去只是從書本上和影視中看到的戰斗故事,如今聽當事者親口講述,年輕學子們的激動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於是,他們把這些故事匯編成《穿過幸福時差——聽月壇老人講故事》一書,讓更多的人感受他們的激動和震撼。

8人打敗300多日偽軍

「1941年,為了配合八路軍大部隊進行反掃盪,晉察冀邊區黨委和聶榮臻司令員決定,派一支武工隊深入敵後打擊敵人。」閆占江講述道,「為此,從房山、淶水、涿縣大隊抽調20名精幹同志組成武工隊,由我擔任隊長。」

在一次行動中,由於漢奸通風報信,300多日偽軍包圍了武工隊所在的涿縣寧村。戰斗從下午3點打響,武工隊中的神槍手狙擊敵人,槍聲響處,鬼子應聲倒地。8名武工隊員隨後集中投擲手榴彈突圍,除一名戰友受傷,其餘同志安然無恙。8人打敗300多日偽軍,八路軍武工隊大滅敵人威風。

「由於屢立戰功,我們幾個武工隊的同志被評為晉察冀邊區戰斗英雄。」閆占江老人自豪地說,「1944年秋,我出席了淶水縣抗日英模大會,聶榮臻司令員親自給我們頒發獎品。他握著我的手說:『祝賀你被評為戰斗英雄!你還要好好乾。』」

新中國成立後,閆占江老人將革命戰爭年代榮獲的獎勵證書和證章送到了涿縣紀念館。他說:「我希望死後埋在涿縣烈士陵園,和長眠於此的戰友敘敘舊。」

閆占江是90位講紅色故事的老黨員之一。這些老黨員的平均年齡為79歲,90歲以上的老黨員有11位。他們大多經歷革命戰爭洗禮,是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革命老前輩,還有一部分是新中國成立後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的建設者。

「信仰無法用金錢衡量」

90位老黨員講紅色故事獻禮建黨90周年,起始於北京月壇街道黨工委與首都部分高校開展的「聽老黨員講故事」活動。自2009年以來,北京月壇街道黨工委和北京聯合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發掘這一地區老黨員、老幹部多的社會資源優勢,請老黨員講故事,讓大學生聽故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90位老黨員中,既有10粒子彈擊退鬼子的抗日勇士,也有潛入白區搞情報的地下黨員;既有解放戰爭獨立自由勛章和戰地勛章的獲得者,也有走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場後登上大學講台的老教授……

段雨平老人1921年出生於山西農村,18歲時在哥哥的鼓勵下,成為村裡第一任婦救會秘書和第一任女教師。1945年,她參軍成為太岳軍區的一名護士,把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1946年,僅14歲的史清義參加了解放軍,就在他第一次參加的戰斗——「保定北平阻擊戰」中知道了「烈士」這個詞的含義。

史清義說:「看到身邊倒下的戰友,我第一次感受了戰爭的血腥,也是第一次思考生命的意義。我相信,接受戰爭洗禮的是靈魂和信仰。」就是這位經歷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在年過半百、已經是中央機關司局級幹部之後,在1986年通過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取得了大學專科畢業文憑。「因為我當時的工作是在科研單位,與知識分子在一起,深感自己知識不足,工作要求我必須努力學習。」

「我們這些老同志是在黨的教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生於1937年7月1日、「有幸和黨一起過生日」的老黨員王秉禮說,「一些老同志可以說是黨史的親歷者。」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北京從事地下黨工作的楊增仁說,老黨員們在晚年時有必要將自己的經歷好好整理出來,回想自己當時為什麼會做出跟黨走的選擇,把個人記憶變成精神財富傳給後人。

大學生岳少偉、胡欣芸等同學在聽了老人們的故事後感觸很深。「他們的故事令人動容,因為他們用信仰讓自己的血色青春不曾枯萎。」「在現在一些人認為金錢越來越重要的時代,老人的故事告訴我,有些東西,是永遠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比如精神,比如信仰。」

「信仰是穿越時光的明燈」

「這位滿頭白發的老爺爺年輕時是個神槍手,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可是位刑偵專家……」如今,在月壇街道,許多紅色故事的主人公參加社區活動時總會被年輕人這樣悄悄議論。

一位網名「寒冰玉麟」的社會工作者在博客中寫道:「我真的沒有想到在月壇這個地方會有這么多優秀的老人,他們的故事是那樣耐人尋味。歷經苦難艱辛,練就了他們不被困難所折服的精神;堅定的信念使得他們對幸福生活無比嚮往與渴望,從而讓自己的光照亮他人,照亮前進的道路。他們通過自己去告誡我們這些晚輩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大寫『人』字的真正內涵。」

《人文月壇》社區報編輯張美生說,相比黨史書本中那些論文般敘述的遙遠記憶,作為身邊活生生的人物,這些老幹部、老黨員的個人經歷和紅色故事更鮮活,讓年輕人感覺更親切、更有說服力和感召力。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陳凱認為,讓大學生作為社會實踐的參與者采訪這些老黨員,在「老革命們」進行人生經歷的梳理過程中聽故事,之後整理成文,並寫下采訪手記,這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黨史課和思想教育課。

月壇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奇說,向大學生講紅色故事的90位老黨員,是千千萬萬老共產黨員的縮影。他們所宣講的紅色故事和堅守的信仰,如穿越時光的明燈,超越了老一輩和大學生的「代溝」,引發了年青一代對人生、對未來的深深思考。

希望您滿意!

④ 黨史小視頻怎麼拍

摘要 我可以把我的一個點子提供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⑤ 淺談大學生如何把中共黨史教育運用到學習中來》1200字

摘要 最近我認真學習了《黨史學習資料》,再一次回顧了黨的發展歷史。從小學歷史就學到了黨的發展歷史,覺得黨的發展歷史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近現代中國從貧窮、落後到開始變得現代化、跟上世界的步伐、與國際接軌的發展歷程。

⑥ 紅色電影學黨史 知國情 圓夢想作文300字

學黨史感黨恩樹信念
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
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黨九十周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 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領導.

⑦ 學黨史微視頻活動目的

為扎實有效地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根據市體育局統一部署,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開展集中觀看紅色黨史微視頻活動,利用每周二至周五早上時間進行專題學習,廣泛動員中心黨員幹部參與到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中來,以微黨課形式重溫黨走過的百年歷程,汲取砥礪前行的力量。

⑧ 教育改革中說的1+3+6+n是什麼意思

摘要 您好,日前,舞鋼市教體局統籌整合各項資源,創新採用「1+3+6+N」黨史學習教育模式,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築牢廣大黨員幹部、教師思想根基,真正做到「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讓黨史知識深植廣大黨員幹部、未成年學生心中。

⑨ 甘望星沒完成青年大學習被曝光,我們為何要學青年大學習呢

青年大學習是一個我們接受新時代新思想的網路平台,通過青年大學習我們了解到了最新時事,非常有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通過青年大學習,我們可以更新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使我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當今社會嘈雜紛亂,人們難免會迷失方向。青年大學習就好像一個燈塔,時刻指引著方向。青少年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容易失去自我。陷進社會的漩渦。及時的更新思想。陶冶情操很有必要。青年大學習除了讓我們觀看視頻,還通過練習題的方式檢驗我們的學習成果,有助於我們了解時事,緊跟時代發展。

⑩ 微電影話說黨史讀後感100字

《交易》
王崬鑒作品, 據說,改編自真實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照顧生病卧床的單親媽媽,天天給媽媽燒火做飯,年幼的孩子做得像模像樣,有時坐在灶旁,一邊吃飯,一邊看書。由於家裡貧窮,桶里的米都快沒了,她天天撿廢瓶賣錢給媽媽治病,並天天計算著醫療費的差額,每次拿到錢,她會蹦蹦跳跳地高興一番。小女孩經常在牆上畫出自己的身高,希望快快長大。雖然攢的錢越來越多,但畢竟每天只能攢很少,終於一天晚上,小女孩聽到媽媽的咳嗽聲,知道媽媽病情惡化了。 第二天早起,小女孩難得的穿上了嶄新的衣服,洗了臉,整理了頭發,在看了母親最後一眼之後,她來到村西邊,找到正在田地里幹活剛被放出來不久的人販子,揚起了被淚痕又給弄花的小臉,流著淚說道:「叔叔,你把我賣了吧,我還差一千八,給我媽媽治病。」 人販子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