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戰爭游戲1種子
擴展閱讀
八哥電影網最新倫理影片 2025-05-22 23:32:13

電影戰爭游戲1種子

發布時間: 2024-10-03 19:51:25

『壹』 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喜歡玩游戲的人開啟軍事演後差點引發世界大戰……

試一試美國電影《戰爭游戲》 War Games(1983)
劇情簡介 · · · · · ·
大衛•萊特曼(馬修•布羅德里克飾)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將業余時間全都投在了電腦游戲上。一天,他通過搜索,搜到了一台網路電腦,簡單破解後,他開始玩一個叫做「全球熱核戰爭」的游戲,一個模擬世界大戰的游戲。 但大衛並不知道,隱藏在「全球熱核戰爭」之後的,竟是美國軍方的戰爭操作計劃響應系統(WOPR)。這個機密系統控制著美國軍方的武器,而大衛啟動的「全球熱核戰爭」游戲竟然導致系統自動准備發射核彈!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各國軍隊嚴陣以待,而大衛不得不行動起來,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術阻止電腦發射核彈,阻止這一切。

『貳』 戰爭游戲科幻電影

電影信息:


電影名稱:戰爭游戲

英文名:WarGames

別名:真假戰爭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2CD AC3

發行時間:1983年


導演:約翰·班德漢姆 (John Badham)

主演:馬修·布魯德里克 (Matthew Broderick),邁克爾·麥德遜 (Michael Madsen),Ally Sheedy,達布尼·科爾曼 (Dabney Coleman),毛里·切金 (Maurice Chaykin)等


上映日期:1983年06月03日 (美國)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評分:6.9/10 (12281票)


影片類型:劇情、科幻、驚悚


時長:114分鍾


特色:開黑客影片先河,獲奧斯卡獎最佳攝影、錄音、編劇三項提名


劇情概要:電影以冷戰時期的美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偶然闖入北美空防系統超級電腦,誤以為在玩一場模擬戰爭游戲。然而,這並非游戲,而是引發了一場真實的危機,顯示出地下技術的潛在危險。盡管電影旨在警示,但同時也激發了觀眾尤其是年輕人對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2)電影戰爭游戲1種子擴展閱讀

內容梗概 1964年,在中蘇援助下的北越軍隊大舉攻入南越,蘇軍跨過柏林牆佔領西柏林,東西方兩大陣營頓時劍拔弩張,核戰一觸即發。英國政府一邊積極備戰,一邊教導人們怎樣應付核打擊,無奈普通人既無恰當科學防範知識,對他們而言最簡陋的防核設施也似乎太貴。然後核戰就爆發了:一顆戰術熱核彈降落倫敦附近的肯特郡,百萬人立即幸福地化為灰燼,活著的人們開始了漫長的人間煉獄。

『叄』 電影《戰爭游戲》在哪裡有下

中文名稱:戰爭游戲
英文名稱:WarGames
別名:真假戰爭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2CD AC3
發行時間:1983年
電影導演:約翰·班德漢姆 John Badham
電影演員:馬修·布魯德里克 Matthew Broderick
邁克爾·麥德遜 Michael Madsen
Ally Sheedy
達布尼·科爾曼 Dabney Coleman
毛里·切金 Maury Chaykin
James Ackerman
Michael Adams
Charles Akins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導 演: 約翰·班德漢姆 John Badham
主 演: 馬修·布魯德里克 Matthew Broderick 邁克爾·麥德遜 Michael Madsen Ally Sheedy 達布尼·科爾曼 Dabney Coleman 毛里·切金 Maury Chaykin James Ackerman Michael Adams Charles Akins
上 映: 1983年06月03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評 分: 6.9/10( 12281票 )
顏 色: 彩色
時 長: 114 分鍾
類 型: 劇情 科幻 驚秫
分 級: 澳大利亞:PG 英國:PG 美國:PG 法國:U 瑞典:11 芬蘭:K-12 西德:12 挪威:12

劇情簡介:
開黑客影片先河,必看的經典
獲得奧斯卡獎最佳攝影、錄音、編劇三項提名

1983年,電影《戰爭游戲》開黑客影片先河。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里根總統任期,當時正值冷戰高峰。蘋果Mac機尚未誕生,電腦還只是科學怪才專屬玩具,影片用大眾對核戰爭和未知新科技的恐懼好好地把觀眾嚇了一把。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可自由進入學校電腦系統改動考試分數,因此全無學業之憂,整日將時間耗在電子游戲上。一日誤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統」(NORAD)的一台超級電腦,大衛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模擬游戲,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游戲比他想像的要來得真實:當大衛退出,游戲並沒有結束,NORAD的電腦仍然認為蘇聯人發動了核戰爭,對兩個超級大國的電腦而言,戰爭游戲並沒有結束…… 這部電影的原意是暴露年輕人地下活動的潛在危害,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講這部電影激發了他們對地下技術的好奇和向望。

http://61.129.76.84/dload1.html?cid=

迅雷的,不過貌似沒源

2007-04-15 12:40:35 開始連接......
2007-04-15 12:40:35 開始搜索候選資源......
2007-04-15 12:40:39 沒搜索到候選資源,稍後重試搜索
2007-04-15 12:40:41 沒搜索到候選資源,稍後重試搜索
2007-04-15 12:40:41 沒搜索到候選資源,稍後重試搜索

電驢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5/10/11/0000069148.html

BT的,很多哦:
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D5%BD%D5%F9%D3%CE%CF%B7&type=0

三種下載方式都全了, 請樓主一定要採納!

『肆』 能不能給我推薦2部最經典的黑客電影

十部必看的黑客電影

《戰爭游戲》War Games(1983)

1983年,電影《戰爭游戲》開黑客影片先河。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里根總統任期,當時正值冷戰高峰。蘋果Mac機尚未誕生,電腦還只是科學怪才專屬玩具,影片用大眾對核戰爭和未知新科技的攜余恐懼好好地把觀眾嚇了一把。影片主角是名叫大衛・萊特曼的電腦天才,可自由進入學校電腦系統改動考試分數,因此全無學業之憂,整日將時間耗在電子游戲上。一日誤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統」(NORAD)的一台超級電腦,大衛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模擬游戲,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游戲比他想像的要來得真實:當大衛退出,游戲並沒有結束,NORAD的電腦仍然認為蘇聯人發動了核戰爭,對兩個超級大國的電腦而言,戰爭游戲並沒有結束……

《通天神偷》 Sneakers1992

《通天神偷》講述的是一群代號SNEAKERS的「合法黑客」的故事。SNEAKERS是精通電腦的工業間諜,銀行、政府機關等重要機構出錢請他們「黑」自己的電腦系統,以此檢測系統的安全性。比肖普是這伙人的頭,沉默,低調,有一段不太見得光的過去,典型的黑客。

一日,一個政府機構找上門,要求比肖普的人在網上盜取一個電腦軟體,擁有它便可以開啟全球所有的秘密電腦資源。拒絕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掌握了比肖普一幹人過去所有的秘密。真正的幕後大壞蛋是國際頭號科技罪犯Cosmo,他夥同政府內的腐敗分子將比肖普一群人「逼上絕路」……

《異度空間》THE LAWNMOWER MAN 1992

《異度空間》是第一部建立在虛擬空間的影片。約伯・史密斯是一個智力只有兒童水平的割草人,他定期為勞倫斯・安吉洛博士修剪草坪。安吉洛效力於一家政府秘密機構,負責為軍隊訓練高智能大猩猩。安吉洛與機構的合作出了問題,智障的約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決心以約伯為實驗對象,把他的智力恢復到正常水平。實驗結果好得出乎意料:約伯成了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而他的潛能還在不斷發展,慢慢地他變成了某種非人的異類……

《網路驚魂》 The Net 1995

電腦奇才安吉拉・貝內特專門研究電腦程序中的各種病毒。她隱居在加利福尼亞過著與人無交往的生活。孫晌因為無意中收到記錄有黑客犯罪證據的軟盤,她掉入了敵人設下的陷阱:出國旅遊,碰上的美男原來是殺手;她回到家發現車丟了,房子被出賣,而她也被指控為罪犯……

安吉拉開始反擊,她通過網路發現一群自稱「禁衛軍」的電腦罪犯控制了卡薩德拉爾軟體公司,他們賣出數據保護程序並實際設下埋伏,從而對所有客戶的系統進行復制。安吉拉冒險打入卡薩德拉爾軟體公司,發現自己原來的身份已被一名「禁衛軍」所頂替。她在後來的一次電腦交易會上聯機上網,用一種特殊的電腦病毒摧毀了「禁衛軍」的資料庫。

《第十三層》The Thirteenth Floor(1999)

故事開始在1937年的洛杉磯,哈蒙德・富勒在與情人幽會後回到酒店,他給某人留下一封信後,趕回家見妻子。當他躺倒在床上,突然時空轉換到了1999年的洛杉磯……

在洛杉磯一個商業區的第13層辦公樓上,道格拉斯・霍爾和哈南・富勒創造了一個虛擬的1937年代洛杉磯。某日,霍爾一覺醒來發現哈南死了,自己成了頭號嫌疑犯。

霍爾無法回憶起是否參與了謀殺,為了弄清真相,他往返於現實和1937年的虛擬世界,這種雙重生活使霍爾在現實世界的存在變得日益模糊……富勒在死亡之前似乎也被牽扯進類似雙重生活。神秘的美女簡的出現更加使現實和虛幻世界的界限模糊起來。

《黑客》Hackers1995

綽號「零度冷」的戴德・墨菲是黑客中的傳奇人物。1988年,他單槍匹馬弄癱了華爾街的1507台電腦,導致全球金融危機。11歲的戴德因此在聯邦調查局的檔案中掛上了名,並被禁用鍵盤直到18歲生日。7年未碰一個數碼……戴德充滿飢渴。

綽號「酸蝕」的凱特・利比是一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橫行無阻的女黑客。當「零度冷」和「酸蝕」相遇,一場不可避免的兩性大戰在則隱鋒硬驅上展開。此時「瘟疫」,一名發受雇於跨國公司的黑客高手出現了,他不但想借網路欺詐數百萬美元還想嫁禍戴德、凱特和他們的朋友。為洗脫罪名,戴德、凱特招募了一幫黑客高手加入他們對大公司陰謀的反擊戰。

《殺人硬體》Virtuosity 1995

1999年,洛杉磯,政府執法技術中心開發出用於訓練警探的模擬機原型。這種虛擬現實模擬機裝載有最先進人工智慧技術,使用者需追捕電腦生成罪犯席德6.7(結合人類所有邪惡),以鍛煉他們的偵探技巧。但是,這個復雜的「貓捉老鼠」系統有一個致命的後果:狡猾的席德6.7擺脫束縛離開了虛擬空間,進入現實世界作惡。前警察帕克・巴恩斯被認為是最有機會制服席德6.7的人。

在犯罪行為專家卡特的幫助下,巴恩斯必須穿梭於現實和虛擬世界,在新千年之前抓住席德。同時,巴恩斯在席德6.7身上發現了殺害他的妻子和女兒的變態殺手的影子。這場獵人的游戲變得復雜起來,賭注也更加高昂。

《約翰尼記憶術》 Johnny Mnemonic 1995

2021年,世界出現巨大的電腦網路。大半的人類都死於電子設備發出的電磁波產生的環境污染。信息成為最昂貴的商品,黑客猖獗,因此最寶貴的信息必須通過人類大腦傳送。

約翰尼就是這樣一個負責信息傳遞的專業人士。一次,約翰尼受雇於兩名從世界第三大跨國公司Pharmkom叛逃的科學家,為他們傳遞無價數據。

約翰尼大腦中的記憶晶元無法承受超負荷的上載,如果不及時找到解壓密碼下載信息,他將死亡。此外,Pharmkom僱用了世界最大的犯罪集團Yakuza,要取約翰尼的人頭,以追回無價信息。

《劍魚行動》Swordfish 2001

加布利爾・希爾是個在江湖上闖盪多年的間諜特工,他妄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極端愛國主義組織。為了....

我個人最喜歡《通天神偷》《異度空間》《劍魚行動》這三部

具體下載地址我也不給你一個一個找了,來迅雷在線搜就可以了
http://www.xunlei.com/
都是很有名的片子,很好找

『伍』 戰爭游戲的劇情簡介

以上當然是六零年代人們對於世界的想像。
二戰後,英國政府有過三次公然干預BBC(英國廣播公司)節目的事件,一次是1954/55年關於氫彈的報道,一次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還有一次,就是1965年關於彼得·沃金斯的這部電影《戰爭游戲》。該片本受BBC電視台委託而作,原是為紀念廣島長崎原子彈悲劇二十周年,攝制完成後,卻因為其過於真實強大的沖擊力、感染力和對英國完全無用的核政策的全面否定,而被政府視為核裁軍運動的宣傳品,從而干預BBC,先是要求大規模刪減,最後乾脆下了軟禁令,導致該片被一向以開明公正而聞名的BBC禁播達二十年之久。1985本片終於露面BBC,人們在它殘酷顯示的人性泯滅面前依然驚得無以復加。四十年後該片DVD問世,雖然滄海桑田的變遷,柏林牆已不復存在,核大戰也已被新的「反恐戰爭」代替,然而觀眾依然能在強烈的震撼中感受著導演彼得·沃金斯傳達的人道訊息。沃金斯當年輾轉把該片發行到劇場,竟獲得1967年度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殊榮,可以想像當年那些反戰人士們免費從大銀幕上看到《戰爭游戲》的時候是何等驚懼悲愴(而幸福)。今天,這部獨一無二的電影仍然到處受到極高的推崇,看過它的人依然說它「非常令人不安」。
編劇-導演-製片人彼得·沃金斯出道即受法國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並深深著迷於紀錄片形式。1960年代輕便型攝影機問世,導致很多國家同時興起紀實電影運動,沃金斯這時已開始把紀錄電影的種種手法運用到虛構片的拍攝中,曾製作了反映英國1746年戰爭的《Culloden》,該片不但以戰爭發生地點的普通人出演當年戰爭中交戰雙方普通的士兵,更出現攝影師去到1746年的戰場對參戰士兵作現場采訪的場面,並處處有意讓人聯想起美軍在越南的情景。到《戰爭游戲》,沃金斯的虛構紀錄片技巧已至爐火純青:爆炸中手持機拍攝的劇烈晃動、現場粗糲的錄音效果、來不及聚焦的急速推拉鏡頭、軍警不讓拍攝時鏡頭的偷偷摸摸、甚至剪接時故意作出膠片不足拍攝突然中斷的樣子等,加上深入倫敦東區平民階層的真實采訪,和對大量二戰史料的深入研究,使得《戰爭游戲》具有無可置疑的真實感與權威性。難怪英國政府嚇得了得,擔心出現廣播劇《世界大戰》引起的那種恐慌騷亂倒是其次,害怕大規模的反戰示威動搖政府恐怕才是導致本片被禁的真正原因。
「科幻」跟「紀錄片」,一個是「幻想」一個是「現實」,按常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然而在這部只有四十六分鍾的黑白電影中,兩者完美而悲劇性地結合在一起,構築出一幅幅完整的細節來展示一旦核戰爆發的種種直接後果,把尚未發生的事情預言般地照實紀錄了下來。從技術數據上說,《戰爭游戲》比你能想像的最硬的科幻還硬。
其實《戰爭游戲》不過呈現了普通人在一場戰爭中可能遭遇的種種情景,而核戰爭不過是將一切放大一萬倍而已:全國大疏散激化起的種族矛盾;食物配給券造成的混亂;買不起足夠沙袋的老婦人焦慮的目光;碳-14放射性宣傳手冊的徒勞。終於第一顆原子彈當空爆炸,一瞬間三十倍於太陽的強光,從四十英里外將世界映照得黑白底片般體無完膚,田野中不更事的兒童捂著突然不復存在的眼睛對天呼號。然後才是沖擊波,一對夫婦躲在牆角的桌子底下經受地動山搖。然後六十個英國城市中彈;還有偏離目標航線半路掉到別處的核彈頭。接下來才是兩平方公里的烈火,時速100英里的火焰風暴造成強烈低氣壓,救火的人們被卷進火焰,一個接一個被吸進去,葬身800度的烈火,那僥幸逃過來的,又在窒息中如疾風中的麥浪般一茬茬暈死下去,天地昏亂中鏡頭不停翻動,彷彿火焰的風暴隨時會捲走攝影機,彷彿攝影師被飛來的磚頭瓦礫擊中倒下。接著背後的汽車油箱炸開來,一整個家庭在裡面黑乎乎地燃燒。幾天後,由於傷病數量過大而醫葯嚴重不足,警察不得不一批批射殺那些蠕動著的傷員和病人、射殺所有身體燒灼超過三度的尚還活著的人們。一個警察欲開槍又遲疑,先偷眼看看地上人的表情彷彿求得寬恕、再用手扶正將死者的頭顱小心擺好一個恰當的射擊角度……那警察彎腰屈膝的謙卑、那遲疑中的一聲悶響,可是世上最為令人心碎的行刑?失魂落魄的牧師跪下為幾個行將被處決的哄搶食物者禱告,而他們又何曾不有無上的尊嚴,但願他們的死,真的能為活著的人們帶來永遠的和平安寧……一個驚魂未消的社區負責人瞪著無比大的眼睛對鏡頭說,德累斯頓轟炸之後,德國人靠戒指上的銘刻來辨識死者身份,我們這里也作了同樣的工作……他手指向下,鏡頭跟過去,是街邊上攢在一起的半桶戒指。那些化為烏有的人們,真的留下了什麼的愛的誓言,給那些同樣化為烏有的親人,等待有朝一日烏有的認領?
為了減弱電影的沖擊力、舒緩觀眾的緊張、讓他們不要誤以為真,沃金斯不得不在電影的畫外音解說中不斷穿插虛擬語氣的句子,把觀眾從恐怖中暫時解救出來:「如果真的核打擊來臨,這就是將會發生的情況」「這就是核戰爭的面貌」「這就是核戰爭」「很可能,就是這樣」。而更大的恐怖在於,那些駭人聽聞的慘烈,不是虛擬語氣中的即將和可能,而是一切已然發生,只是換了個時間,換了個地點,換了個理由。事實上很多場面的布景、畫面構圖、人物化妝造型等都直接來自德累斯頓、達姆斯達特、漢堡等大城市的二戰轟炸記錄和廣島長崎被炸之後的圖片。片末,當鏡頭游移在那些身體尚存而精神已完全被摧毀的孩子們的臉上,沃金斯一個字、一個字地宣讀:在這個星球每個男人、每個女人、每個孩子的頭上,都懸著二十噸的烈性炸葯,而這個數字還在穩步增長,我們就看到彼得·沃金斯向觀眾發射出致命的最後一槍,那決定性的子彈正中觀眾的眉心,伴隨字幕滾動的《平安夜》歌聲,竟突然有了撕心裂肺的含義:神在哪裡、愛在哪裡、和平在哪裡、希望在哪裡……如果你不信神,我們或者這么問吧:當一場核轟炸降臨之際,你打算花多少錢來購買防輻射的沙包、構築你家的地下掩體呢?
沃金斯在此片中,不單演示了戰爭的殘酷,更不斷插進有真實來源的政客、教主、科學家的種種言詞,並引述政府檔案文件的說法,使得核戰略威懾理論顯示出自我欺騙的幼稚與無力,更顯示出政府欺騙普通庶民百姓的可憎面目。那些完備的、厚厚的各種官樣文書、應對措施、反擊計劃、第二輪反擊……不過都是帝王將相和他們的官僚政客們在弄權間隙的悠閑中把玩的文字游戲,而電影卻將特寫鏡頭對准普通人,對准肯特郡和倫敦的平民,沒有什麼偉人牛人的雄韜偉略,沒有全景式的抒情議論,沒有什麼「國家」「民族」「正義」這些抽象的美麗,而是一個一個的具體生命,一個一個受難的肉體和靈魂。那些抽象的東西全部消失了,只剩下沒有蘑菇雲的核戰爭。我是說,<<;沒有蘑菇雲可供欣賞。《戰爭游戲》是誰的游戲?
1985年當《戰爭游戲》終於浮出水面,在BBC與之同映的,還有另外一部近兩小時的彩色虛構故事片《Threads》,類似的大悲劇內容,更戲劇化的人物命運處理,更全面細致的災難描寫,在1985年同樣有震人心魄的效果,不過沖擊力已不如當年的《戰爭游戲》那強大的黑白視覺語言了。
核時代還沒有完全過去,它留給我們幾代人的創傷依然還在上演著人間悲劇。在中國,在你居住的城市,或許今天還能找到一兩個沒有變成地下商城的廢棄防空洞吧?還有那些建在山溝里的工廠和一代人的青春。在我們為超女流淚的間隙,在下一個什麼危機到來之前,就讓我們權且感謝父母或者祖父母那一輩的全世界的領袖精英們吧,至少沒有哪個愚蠢的傻帽首先摁下自己的核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