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一個都不能少屬於勵志電影嗎
擴展閱讀
貓和老鼠新電影海報 2025-08-17 08:22:08
最搞笑電影主角 2025-08-17 08:21:33
李恩珠和劉德華演的電影 2025-08-17 08:13:00

一個都不能少屬於勵志電影嗎

發布時間: 2022-05-11 14:06:49

㈠ 兒童必看十大勵志電影

兒童必看十大勵志電影:

1、《千與千尋》(日本)

在喜瑪拉雅山西北部的隱匿村莊,人民要在冬季前夕把鹽用犁牛運送到市集,換取穀物過冬。一般來說要花兩星期徒步跨山越嶺才能到達。天尼是得人敬重的老酋長,由於長子離奇死去,他接受不了事實便把責任推到年輕的卡馬身上,認為他想奪取村長之位。

他拒絕讓卡馬引牛到市集,但卡馬並不理會。結果老邁的天尼決定拚了命也要越過卡馬的隊伍,證明個人的資歷經驗。

㈡ 一個不能少電影告訴我們什麼

《一個不能少》是比較寫實的一部電影,電影里的演員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這也是整部電影給我們感覺如此真實不加修飾的一個重要原因,電影好像主要講述了一個農村學校里的班長,去城裡找學校學生,歷經千幸萬苦終於找到,並帶會,最後都聚到一塊重新上學的故事,我想這部電影是想向我們反映農村山區孩子上學的不易,且向我們傳達了想要改變窮苦的命運,只有讀書這一重要思想!
俗話說得好知識改變命運,學習使人進步!

㈢ 電影《一個也不能少》觀後感 不少於400

電影《一個也不能少》是一部反應中國農村生活,農村教育的影片。他是張藝謀導演的代表之作,它真實深刻的反映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我們不了解的一些農村教育的現狀。這部電影純朴,自然,簡單,情節感人,在播出之後廣受好評。作為國產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在國際上也引起廣泛好評,獲得了一系列大獎。這樣的殊榮對國產影片來說絕對是個意外。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部電影,感動依然在胸中隱隱回盪。

電影的主要故事情節是:水泉小學的唯一老師高老師,因為老母病危要請假離開一個月。村長老田找到一個年僅13歲的叫魏敏芝的女孩子來代替高老師上課。帶課的報酬是50元人民幣。這個魏敏芝其實只是個剛剛小學畢業的學生,難道村裡面沒有其他人了嗎?還真沒有其他人了,在這個水泉村,像高老師和魏敏芝這樣有文化的人是再也找不到幾個了。根據村長老田的指示:魏敏芝的任務就是牢牢看緊了這幫孩子,一個都不能少!這個任務簡單明了,但真正操作起來可不簡單!魏敏芝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都很不足。她上課就是讓孩子抄課文;為了不讓學生外逃,她索性把學生鎖在教室里,任憑他們打鬧一概不理會。目的只有一個——「一個都不能少!」她對老田的話可是記得牢靠。然而即便是這樣,還是出現了一隻漏網之魚——班裡最調皮搗蛋的張慧科——逃跑了——而且是去了城裡!這回事情變得嚴重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都與魏敏芝尋找張慧科有關。為了尋找張慧科,魏敏芝可算是吃盡了苦頭。步行到城裡,在車站借宿,一日三餐都不保,寫了一大堆尋人啟事最終卻成了廢紙一堆。最後,情急之下,她找上了電視台,終於,上天不負有心人。魏敏芝的行動感動了台長,在電台播出魏敏芝哭泣的畫面後。失蹤的張慧科也找到了!而最重要的是,因為電視台的報道,水泉小學的教育現狀被外界所了解。

這部電影與張藝謀以往還是後來的電影相比,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非專業的演員,而且所有的演員都用他們自己的真實姓名,演他們自己真實的故事。這也是整個影片最成功的地方。鄉土題材的影片和反映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的影片,張藝謀導演過很多部,純朴,自然,真實,接近普通中國人某個既定時期的生活現狀,這是張藝謀的藝術風格。《一個都不能少》在繼承張藝謀以往的藝術風格的前提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還原了生活原來的樣子,本來的面目:影片中貧困荒涼,交通閉塞的小山村,甚至那隻破得掉渣的手扶拖拉機,村長那一身洗得發白的藍色中山裝和同樣褪了色的帽子。還有破爛不堪的水泉小學,孩子們身上臟爛不堪的衣服,他們的紅臉蛋……這一張張帶著強烈泥土氣息的畫面無不勾起已經生活在城裡的那些曾經是鄉下人的人們多少辛酸的回憶?其實,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一個埋藏很深的鄉土情節。這也正是這部影片真正感人的原因所在。它觸痛了人們心靈中最敏感的神經。藝術源於生活,而著名導演張藝謀直接從生活中截取一個平凡的畫面,這是他的成功之處!普通平凡,真實感人的生動畫面,演員們真實的演繹了自己的故事,著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非專業的演員真實的向觀眾們上演了自己的影視作品。值得我們很好的分析!

㈣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好看嗎

好看,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偏遠山區的學校里的一個年齡很小的老師,為保障班級學生的人數一個都不少的感人故事,感覺很有意義,沒有武打情節,只是有點煽情,我感覺還是可以的,很值得看!

㈤ 一個都不能少屬於什麼片

教育片

㈥ 一個都不能少 這個電影講的是什麼來著

一個都不能少 Not One Less (1999)

劇情介紹:

1.
一名十四歲的農村少女(魏敏芝)到一個貧窮的小學代課,她毫無教學經驗,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學生的欺負。但她給校長的保證是,她會在原老師回來後把班級交還給她,「一個學生都不會少」。當班上一名學生因家計困難而必須放棄學業到城市中打工,這名代課老師想起她「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費盡千辛萬苦要將他找回。她沒有錢,沒有社會資源,卻必須在復雜的大城市中找尋一名小孩。她和她的學生腦力激湯、團結合作,在尋人的過程中,無形中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2.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只有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被田村長從鄰村找來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年紀太小,認為她無法教書,不想要。村長告訴高老師,找這么一個人不容易,讓魏敏芝把學生看住,湊合一個月等高老師回來再說。水泉小學學生的輟學情況非常嚴重,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不會上課,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學生們見她人小不聽她的,甚至還故意搗亂,教室里亂哄哄,但她不聞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十歲的張慧科為給家裡還債,輟學進城打工去了,魏敏芝牢記高老師的叮囑,一個也不能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單身上路了……

一個都不能少 Not One Less (1999)

劇情介紹:

1.
一名十四歲的農村少女(魏敏芝)到一個貧窮的小學代課,她毫無教學經驗,不但不知如何教起,甚至受到學生的欺負。但她給校長的保證是,她會在原老師回來後把班級交還給她,「一個學生都不會少」。當班上一名學生因家計困難而必須放棄學業到城市中打工,這名代課老師想起她「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費盡千辛萬苦要將他找回。她沒有錢,沒有社會資源,卻必須在復雜的大城市中找尋一名小孩。她和她的學生腦力激湯、團結合作,在尋人的過程中,無形中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2.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只有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被田村長從鄰村找來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年紀太小,認為她無法教書,不想要。村長告訴高老師,找這么一個人不容易,讓魏敏芝把學生看住,湊合一個月等高老師回來再說。水泉小學學生的輟學情況非常嚴重,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不會上課,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學生們見她人小不聽她的,甚至還故意搗亂,教室里亂哄哄,但她不聞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十歲的張慧科為給家裡還債,輟學進城打工去了,魏敏芝牢記高老師的叮囑,一個也不能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單身上路了……

http://www.mtime.com/movie/12414/plots

㈦ 國產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究竟是不是真實故事

是真實故事,國產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導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魏敏芝給水泉小學代課的故事,因高老師叮囑不能少一個學生,魏敏芝實現學生一個都不能少,進城尋找學生張慧科,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

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最後是在孩子們用彩色粉筆寫寫畫畫的畫面中結束的,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結局。一部影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卻無法改變一個地區貧困落後的教育面貌;一個導演可以給自己影片的結尾塗抹上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但卻無法給嚴峻的社會現實塗抹上同樣的浪漫主義色彩。

本片讓觀眾讀到了一種荒誕。荒誕得居然可以叫僅小學畢業的十三歲女孩來代小學生的課,而那個身無分文的小女孩,居然會為了一個學生進城冒險;荒誕得讓三元錢一瓶可樂的時代,一元錢一盒的粉筆卻如此珍貴;荒誕地看到教室的內間是寢室,老師得和住校生擠睡在一起。種種荒誕讓觀眾看得悲涼到流淚。

㈧ 《一個都不能少》電影縱向比較

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我看過,他從側面反應了勞動人民作為最底層的一幫民眾,他們的火網,跟他們的生活都是非常悲慘的,但是他們在這生這樣的生活當中活出了精彩,活活出了讓自己讓他人都嘆為觀止的樣子。

㈨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什麼類別的電影

故事片,或者詳細點是紀實性現實主義題材故事片,即雖然影片裡面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在現實世界中,卻有著很多類似的事情,不像一些電影完全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因此這類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電影,非常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也很容易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