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紀錄片《大國崛起》觀後感,150字左右高度概括。 快!!!
自我吹噓,粉飾太平,官富民窮,頑固不化。
⑵ 譚千秋最後一課電影觀後感 急急急!!! 短一點150字左右
你是婁底九小的嗎、反正我是的你就這樣寫;大地震㊣時,在地動山搖時,有的老師為了學生而忘記了個人的安危: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磚瓦、灰塵、石塊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這個老師就是譚千秋,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譚老師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他以師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以自己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准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後。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⑶ 紀錄片鋼鐵脊樑觀後感怎麼寫
摘要 觀看紀錄片《鋼鐵脊樑》有感,影片借牛廠長的女兒之口說,頭頂天,腳踏地。欲成為脊樑,必有擔當的精神,困難壓頂之時,必須勇敢承擔;在利益面前,要踏實厚道,有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勇氣。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沒有一帆風順的路可走,危機和困難在成長的路上必不可少,只有秉持擔當的精神,勇敢向前,才能趟出一條路,才能取得新的成長。
⑷ 電影《老師,您別走》觀後感150字
電影《老師,您別走》觀後感
電影《老師,您別走》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周歆瑤是古溪村的大學生,其父是山村裡唯一的老師,因家父病逝回家,看到山裡的孩子沒了老師,她放棄了城裡的工作,成了小學的自願者老師,她把青春年華和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山村小學和孩子們的記憶里。她向我們真實地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老師,您別走,我們的學習需要您,我們還有許多知識沒學,我們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不懂。電影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里,我暗暗發誓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關愛別人的人民教師。
⑸ 小孩不笨觀後感150字
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 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 教育成為當今社會最熱門的話題,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可作為孩子的父母,學生的老師如何去教育好孩子,這一難題多少年來始終困繞著人們。在我們的教育領域里不少智者發出過震撼人心的吶喊:「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身教重於言教」……。也有很多迷路者留下發人深省的哀嘆:「慣子如殺子」、「無規矩不成方圓」……。更有眾多後來人在苦苦的探索。今晚觀看了新加坡電視劇《小孩不笨》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和啟迪,從中似乎悟到了答案。 劇中故事情節選擇了現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學生在家從父母那裡看到的是冷戰和漠不關心,得到的是埋怨和責罵,甚至是暴打;在學校接受的嚴格校規校紀的約束,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承受的是考試失敗後老師無情的諷刺和挖苦。在社會上受到的是一些不健康現象的侵襲,品嘗的是對社會的朦朧無知和無奈;家長懷有一顆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的心,體驗的是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累的苦和孩子學習不長進的真切的恨,由衷的發出了「我說什麼語言,你才能聽地懂啊!」;教師面對的是調皮搗蛋、桀驁不遜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說教,卻最終不見效,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出常理的反抗;校長抱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美好的願望,雖是在勤勤懇懇的誨人不倦卻不得不用無情的制度來懲罰自己喜愛的學生。整個社會都亂了,教育者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受教育者是不可理喻的叛逆,本該和睦相親的家人卻反目成了仇敵。這些不可理解的現象是怎樣遭成的呢,怨誰呢,怎麼解決呢? 電視劇在展示了當前社會的不正常現象後,也揭示了它形成的原因,並給出了解決的方法。社會自有正道,人間總有真情。孩子需要理解和呵護,學生需要尊重和鼓勵。在任何時候社會的真、善、美總是多於假、惡、丑,真理總能驅除謊謬。人在自身善良本性的召喚下,總能撥開迷霧見太陽。在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用血的代價換來了答案:充滿真情的語言,孩子才能聽地懂。人們終於認識到了人間大道。父母應敢於對孩子大聲的說出你的愛;教師應真誠的面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用真情去呵護學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尊重。 2 朋友推薦的」有用的人」, 是2004年, 我已經聽了這首歌3年了,刪了很多歌, 而這首歌, 是我少數一直不捨得刪的歌之一. 而這首歌所屬的」小孩不笨」這部戲, 卻不知因為什麼原因, 直到現在, 才突然找來看. 「小孩不笨」的電影版及電視版都推薦看. 對於比較忙的朋友, 可以選擇只看電影版, 如果有空, 看看電視版也不錯. 戲中, 主要講述了3個家庭: 一個開始只懂得聽媽媽話, 沒有自己主見, 飯來張口的小胖子Terry; 一個有繪畫天賦, 卻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國彬; 一個很講義氣, 小小年紀就擔負起幫助媽媽,照顧弟弟的小男子漢文福(在電視劇中, 多了一個讀書很棒, 不肯認輸, 自尊很強的女孩). 在學校, 學生們被分了等級, 那隻是一個小學的學校, 在孩子們弱小的心靈里,已經覺得, 因為自己成績不好, 被分到差的班裡,自己的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大半. 不但如此, 學校的老師, 大多都戴著很深的有色眼鏡, 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隨意打罵, 侮辱成績差的學生, 卻沒有任何懲罰; 成績差的他們, 即使什麼都沒做,卻總是被請到校長室, 讓被請來家長, 和老師們一起責罵. 他們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解, 或者說即使他們說出真-相, 卻總被認為是為了減輕懲罰而說出的謊言. 學習不好的孩子, 又有什麼錯呢? 分數, 文憑, 對大人們而言, 對整個社會而言, 真的那麼重要嗎?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奪取高的分數, 大人付出了高昂的金錢, 更甚的, 付出了他們的時間, 精力, 他們有想過,他們所謂的」for your own good」 是否真的是為孩子們好嗎? 真的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嗎? 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失去了屬於他們歡樂的時光, 是誰的錯? 「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社會的錯」 對,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 我們總是無奈地被這個社會的輿-論和眼光牽著走. 父母們談起孩子, 分數, 學校, 課外學習, 都是他們主要的攀比話題, 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自己,只好把這種壓力, 轉到了孩子身上. 大人們自己也意識到了,然而, 幾乎沒有人敢逆流而行. 這, 就是人生的無奈吧! 老師眼裡, 對一幫扶不上壁的爛泥, 也放任自流. 有經驗的老師說的自有他們的道理, 而新的老師也有她一套把爛泥扶上壁的做法. 不知道, 過多幾年,當新的老師成為有經驗的老師的時候, 她的想法, 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教育, 究竟是育人, 還是愚人? 教育工作者, 又有沒有好好想過? 特別是小學的老師, 他們的一句話, 可以讓一個毫不起色的孩子變成偉人, 也可以讓一個聰明有靈氣的孩子變得精神分-裂. 他們是否了解自己對孩子來說,是會產生多大影響的人呢? 當看到同伴受欺負, 有孩子站出來一起面對, 也有孩子因為家庭壓力變得對身邊發生的事情」none of my business(這和我沒有任何關系)」. 他們在共同經歷中,不斷體會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什麼該做, 什麼不該做; 大人的話, 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該經過自己的思考, 作出自己的決定……大人們不也需要好好思考, 連自己都經常做矛盾的事, 怎麼不令孩子在沒建立正確的判斷能力之前感到」confuse(困惑)」呢? 戲中, 讓我們感動, 讓我們思考的地方, 還有很多很多. 雖然是一部輕松, 勵智的戲, 卻讓我流下無數復雜的眼淚. 「小孩不笨2」則是與第一輯不太相連的劇, 可以說是一部輕松搞笑的喜劇, 戲中, 也有含淚思考的部分, 相對第一輯來講, 這樣的成分已經少了很多. 可能孩子長大了, 要帶出的, 是另外的寓意. 看戲的朋友, 就自己用心體會咯!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 只要相信, 這個世界造了自己出來, 一定有自己有用的地方, 千萬不要因為前面有石頭, 就停步不前, 勇敢走上去, 把石頭搬開, 繼續走下去。
⑹ 怎麼寫《狼牙山五壯士》的觀後感150字
星期五,老師給我們放了《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講的是日本侵犯狼牙山時,最後五個八路軍沒能守住,跳下了懸崖,壯烈犧牲了的歷史。
一開始,他們沒有害怕,反而還誇自己的炮比小鬼子的炮厲害,後來打起來了,守不住了,但他們沒有放棄,堅持不懈的與鬼子作斗爭,但是實在守不住了,便決定死也不能死在小鬼子手裡,便上了狼牙山,在懸崖上一起跳了下去,最後,狼牙山被鬼子佔領了。
是呀,我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不害怕,敢於與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⑺ 紫陀螺的觀後感
今晚有幸看了一部電影,空間小妹分享到的,在優酷網看的,我們陝西關中地地道道的電影,感人,沒想到回味起來是那麼的美。。
《紫陀螺》 :很感人的一部DV電影,謝謝作者精彩的拍攝,他比世界級大師拍的都好,電影看完了他勾起了我兒時小學的回憶,我也打過陀螺,好像兒時的再現,知道嗎,這部電影多麽朴實啊,善良的米蘭音樂老師!我們小時候都希望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可是能有幾位呢,只有用心觀察身邊的學生需要什麼,我們知道大人們都很忙,甚至不問不管我們學習身邊已外的事,更何況幫我們做一個陀螺呢,假如做了,更不會表揚我們,只有像米蘭老師那樣用心的老師去表揚和關心「犯錯誤的學生---席布魯」,看到了嗎,只要做一點點事,小孩子就能感受得到,就會用心努力學習,因為小小的心靈留下了老師美好的回憶,小席布魯最後哭了。。。假如我們是老師,我們變成了家長,我們批評孩子的同時,要學會先表揚他們,看到他們身上除了學習以外的優點,米蘭老師把席布魯同學從心裡教會了好好學習,小學生的教育不能一鞭子趕,只有個別教育,有針對式的教育,啟蒙教育,他們還沒長大,不知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憎惡,只有用心教育的老師才是小學生心目中最美麗的老師,別說老師們沒有辦法教好學生,用粗暴的辦法嚇唬學生,這樣只能暫時起到作用,只能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討厭,感到老師的討厭,米蘭老師這樣的教育就是一種啟蒙教育,啟迪式的教育,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自己喜歡的老師,為什麼有的老師我們愛,有的討厭呢。
⑻ 寫觀後感150字。。。。。。
[讀後感150字左右]讀後感150字左右那一天,我津津有味地把《詹天佑》這篇文章讀完,讀後感150字左右。這篇文章講了詹天佑主持的京張鐵路是怎樣修築的,說明了詹天佑是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這篇課文給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讀著讀著,我不由地贊嘆,多愛國的詹天佑啊!他那強烈的愛國心是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在有困難時,他居然還想著國家,想著要為祖國爭光。他對工作極端負責,要不,他怎麼會提早兩年京張鐵路就全線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而且還有創新精神。從他設計的一種「人」字形線路就可以看出。詹天佑的創新精神來源於實踐、勤奮。是啊,我們不正正需要這種精神嗎?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以詹天佑為榜樣!例如:有些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很了不起,整天顧著玩,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或工作上。那些勤奮的人即使沒有聰明的人那樣聰明,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努力,一定會趕上聰明的人。不是有一句話是「聰明在於勤奮」嗎?我們還要多實踐,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時候,我們就會像詹天佑一樣,有創新的精神!
詹天佑,我要以你為榜樣。我要像你一樣愛國,為祖國作出貢獻,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精神,做事要一絲不苟。我為中國有詹天佑這樣的工程師而感到驕傲!
前幾天,我看了書叫《格林童話》,它的集,「灰姑娘」。來源:小學生寫人作文網轉載請保留。
它講就的姑娘。又給她找了兇巴巴的後媽,後媽卻帶了女兒,這非常的毒辣、兇狠。可憐的小天天背後媽辱罵,被可惡的姐姐欺負,還要每天干又臟又累的活,穿的破破爛爛,弄得一身灰。他也有華麗的,但都被姐姐搶,她也有舒服的床,但也被姐姐們搶,睡到灰堆上,家人都稱她為灰姑娘。
有,皇宮里的王子要邀請全國少女跳舞,為王子選妻子,灰姑娘去,她連能穿出去的都,有棵榛子樹可以她的願望,把灰姑娘世界上最美麗的姑娘。一進皇宮,王子不願和其它人共舞,一連三天,只和灰姑娘跳舞,但可惜,每晚十二點整回去,不然變回原樣。王子很聰明,他在路上撒上瀝青,把灰姑娘的水晶鞋粘樓梯上。
天,王子全國少女都來試穿這只鞋,只要能穿上就可以嫁給他,這鞋子有魔法,灰姑娘能穿,灰姑娘嫁王子,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里,讓我最感動的地方灰姑娘的堅強,她只要善良、誠實永遠快樂,克服,她的後媽罵她,她的姐姐欺負她,可灰姑娘一點也不恨她們,她的心是純潔的。
讀了故事,感受是,人都要愛的父母,不悔都來。還了做人要誠實、善良,,每天快樂,開心,像灰姑娘學習,心胸寬廣,不要她的後媽和姐姐毒辣、兇狠,欺負別人,像灰姑娘永遠幸福!【擴展閱讀篇】
所謂「感」
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編輯本段如何寫讀後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讀後感《讀後感150字左右》。題目可以用《讀後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禁止寫成流水賬!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復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說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不要重點介紹,偏離主題。
⑼ 燭光里的微笑觀後感15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燭光里的微笑》,我很感動。
電影演的是,上海邊緣棚戶區的潘家弄小學老師,體弱多病的王雙玲接手一個亂班。王老師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好感,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王老師還以自己的愛心深深的感動了孩子們。極大的改變了全班的面貌。在一次帶同學們去看海時,因過度的勞累使她病發,永遠地離開了孩子們。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看見了老師親切的微笑。
王老師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這使我想到了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很關心我們,我們不會做題,老師就會耐心的教我們,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她會幫我們……
我長大後也想當一個好老師!
⑽ 影評一定要有副標題嗎
不一定。如果你的標題已經能簡潔地概括你想表達的意思,也可以不要。反正一切都要為「標題能說明主題」這個宗旨服務。
但是影評的主標題可以直接寫全文的核心論點;而副標題則要寫明自己所評論的影片名+論述角度。這樣的標題設置方式可以更好的突出影評核心思想與重點,同時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所評述的影片名稱一目瞭然。
副標題的一點小技巧:首先當然是先遵從老師的教法,但有些電影名字很長,《陽光燦爛的日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副標題肯定要把電影名字寫完啊,我們該怎麼做呢?
副標題如果你寫完還多著幾個字(四個字以內,包括四個字)你可以接著寫在下面,把第二行的空格里的最後格格填起來。如果超了四個字就要在你寫的副標題的那個「評」字底下開始寫,當然最好不要出現這種狀況,一般也不會出現。
影評的格式
題目:主標題。
副標題(主題思想、人物形象或者藝術手法)。
第一段:電影風格(30字)+電影梗概(150字)+中心論點(20字)。
第二段:分論點一。
第三段:分論點二。
第四段:總結(升華主題,並聯系現實,提出個人思考)。
模式二:多角度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