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大學生微電影的發展歷程
擴展閱讀
荒野大鏢客游戲改編電影 2025-05-16 04:32:06
永遠想像不到電影結局 2025-05-16 04:31:19

大學生微電影的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 2022-04-19 03:50:50

❶ 微電影在近些年蓬勃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投資少,微製作,微電影片長短,一般在半小時左右,有個完整的故事情節,題材豐富,表達多樣,能夠在上班午休,在路上看,比較方便,不會佔用太多時間。

❷ 中國微電影發展現狀

除了盈利模式,業界認為影響微電影發展的因素還有兩個:一是行政手段的干預影響,廣電總局對於內容的監管會越來越嚴,進而限制部分作品的推出;二是播出渠道的影響,面對多種播出平台以及眾多手持終端,需要統一的視頻播出格式,渠道打開了才能是內容順暢地傳播。而在目前獲得廣泛認同的依然是對微電影內容的關注,唯有創意真正決定微電影的未來。好的電影首先得是個故事,即使用在廣告傳播和市場營銷領域,也要遵循人性特徵和時代特徵,不要止於場面,而要抵達心靈。針對草根階層從之前網路影像時代主角變成跟風者,專業製作團隊將成為主力軍,微電影依靠明星吸引注意力,進而成為明星的「第二戰場」這一現象,一部分人認為其註定短命:一是成本高昂,小企業進入不了這個游戲;二是容易審美疲勞,只有劇情,才是微電影的生命所在。

❸ 大學生微電影的發展現狀

大學校園微電影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先了解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第一部被稱為微電影的作品是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2010年年底面世,無論是從演員陣容還是技術團隊來看,其付出了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近幾年,諸如微博、微信、微小說、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斷被消費大眾所接受,而微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國內微電影的起步雖然晚,但發展迅速,並很快適應了當下微時代的主流環境。
針對時下電視劇插播廣告現象嚴重,廣電總局明文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電視劇之間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然而廣告事業發展已久,一紙限播令對其的發展似乎並無致命性打擊,於是,其必定要從其他領域尋求發展空間與活力,便出現了在影視作品中大量植入廣告的現象,恰逢其時,微電影的傳入與發展無疑給廣告事業帶來了旺盛生命力,微電影的發展為廣告帶來了賴以生存的新鮮血液,廣告的發展又為微電影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進,微電影與廣告事業相結合的趨勢也是日漸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們對「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對微電影也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闡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種大眾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費大眾中廣為流傳的文化,其與「草根」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而目前社會各階層也在不斷宣傳、推廣大眾文化,又不令其過於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綜合目前形勢看,微電影在未來走的將會是一條精品化的大眾路線,而在微電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勢必會淘汰一些缺乏競爭力和發展活力的「微影」家們,這就要求每個「微影」家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實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爭先創優。
在了解了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後,我們再來看特定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校園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5月12日晚,2012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南京大學舉行,這是微電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標志著大學校園開啟微電影時代。在當今校園內,大學生拍攝以自己及身邊發生的故事為題材的微電影已成為一種時尚,大學生慢慢地走進微世界,並逐漸形成微電影界的新生力量,也為微電影界帶去了無限活力。目前,青春、愛情、職場等題材越來越被微電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當今大學生的生活主旋律,在這其中也穿插著許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動,或殘敗的愛情故事,職場又是所有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職場對每個大學生而言,既是挑戰,又是對大學生活的檢驗。而時下大學校園內微電影的現狀則是呈現出一派雨後春筍的跡象。
順應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發展趨勢,校園微電影也將不斷向著總體發展趨勢靠近的同時,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學生既在消費群體中占據較大比例,又在微電影生產中占據較大比例,另外,近幾年,大學生的生活現狀在熒屏上出現頻率越來越大,更多的生產者選擇把大學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為題材,以大眾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視展現出來。不管是針對影視題材還是消費者愛好而言,大學校園將成為影視,特別是微電影界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陣地。種種跡象表明,微電影在大學校園內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❹ 微電影的發展歷程

2006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個後來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藝妓回憶錄》、《祝福你,親愛的》都創造了瘋狂的點擊率。很難說,誰是那個微電影的第一個製造者。但從此開始,「小型電影」進入視線。

微電影,又名小型電影,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可觀賞性。從視覺停留的角度來講,微電影有其特殊的意義,它能更清楚地讓觀眾記得發生在30分鍾以內的故事,而且在長時間內,依然記憶猶新。

2010年初,中國電影集團和優酷網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電影」項目,「筷子兄弟」憑借《老男孩》一舉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讓許多投資人找上門來。其中,尤以廣告客戶為多。而沉寂了幾年的胡戈也火了起來。2012年1月,為了承接廣告,胡戈還專門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傳播公司。

由於微電影有「參與性強」、「成本低」、廣告植入更靈活等特點,全國各地的傳媒公司,廣告公司爭相開發。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場和廣闊的情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們沒有投放任何廣告,而是仿照正在熱播的《讓子彈飛》,推出了一部詮釋酒店品牌的微電影《讓火車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個粉絲量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發後,效果卻出奇的好,一個星期內播放量達40萬,轉發量超過1萬次。桔子,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目前,微電影已普遍被關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斷出現。諸如《老男孩》《一觸即發》《66號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開拍微電影,比較有名的就是王東鑒,自《來信》後又推出《交易》。

❺ 微電影發展史

2006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個後來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藝妓回憶錄》、《祝福你,親愛的》都創造了瘋狂的點擊率。很難說,誰是那個微電影的第一個製造者。但從此開始,「小型電影」進入視線。

微電影,又名小型電影,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可觀賞性。從視覺停留的角度來講,微電影有其特殊的意義,它能更清楚地讓觀眾記得發生在30分鍾以內的故事,而且在長時間內,依然記憶猶新。

2010年初,中國電影集團和優酷網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電影」項目,「筷子兄弟」憑借《老男孩》一舉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讓許多投資人找上門來。其中,尤以廣告客戶為多。而沉寂了幾年的胡戈也火了起來。2012年1月,為了承接廣告,胡戈還專門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傳播公司。

由於微電影有「參與性強」、「成本低」、廣告植入更靈活等特點,全國各地的傳媒公司,廣告公司爭相開發。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場和廣闊的情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們沒有投放任何廣告,而是仿照正在熱播的《讓子彈飛》,推出了一部詮釋酒店品牌的微電影《讓火車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個粉絲量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發後,效果卻出奇的好,一個星期內播放量達40萬,轉發量超過1萬次。桔子,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目前,微電影已普遍被關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斷出現。諸如《老男孩》《一觸即發》《66號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開拍微電影,比較有名的就是王東鑒,自《來信》後又推出《交易》。...

❻ 什麼是微電影發展前景怎樣

微電影拍起來容易,但想拍好不容易,這種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
微電影拍攝之「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
微電影製作興起於草根,各種參差不齊的「小短片」,來自於各種相機、DV、手機,,微電影從個人自拍的隨性表達,漸漸登堂入室,上升到電影的層次。投資規模也從幾千幾萬上升到幾十萬不等。
發展現狀與傳統的電影、電視劇相比,微電影製作發展有很多劣勢,比如資金不足,演員、導演相對業余,播出渠道非主流。但微電影有一個優點,就是創意。「微電影的參與者多是年輕人,對於年輕人來說,最大的資本就是沒有束縛的自由的創新理念。微電影發展與是否發揮微電影製作者的創新思維密切相關,這也是微電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微電影的發展也面臨著三大困境,首先是微電影要如何傳遞品牌價值,「有很多政府、企業都參與微電影,他們主要看中微電影在短期內可能引起很高的關注度。」植入廣告多了之後就會拍成廣告片,令人反感。為廣告而廣告的片子會越來越讓人反感,雖然微電影可能是不錯的形式,但是一兩年後最終也會被拋棄。
其次是微電影製作者的態度變化,「微電影製作者是否會繼續免費上傳?」有不少創作者將免費上傳視頻視為前期投入。
此外,周凱認為微電影發展前景如何,也要看國家政策層面是鼓勵還是約束。如果按傳統電影的申報審批模式,創作者的積極性將會受到重挫。
說起電影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起微電影,恐怕還並不是那麼足以讓大眾所熟知吧。所謂的微電影就是在常規電影的基礎上更簡潔的進行編輯拍攝,就像博客與微博的原理是一樣的。但是微電影的現狀卻遠不如其他同類行業發展的好。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微電影的盈利問題:微電影界,可以盈利的應該還是寥寥無幾,因為還只是個開始,就像網路廣告剛發展的時候一樣,新興事物總需要去打開這個市場才行,另外就是模式,微電影的模式除了常規的廣告植入和贊助商鳴謝以外,其他的方式基本上就沒有了。所以,在廣告投放選擇上商家也會選擇性的去投放廣告,到底是投入到常規電影還是網路微電影中,而這最終決定權就在於誰的性價比高,微電影取勝的衡量標准就是他的受眾,也就是網路點擊率,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說他的宣傳問題。
第二,微電影宣傳推廣問題:常規電影都有大的投入,所以報紙啊電視台的報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公關稿可以召開新片發布會等方式,只要宣傳出去,然後進入影院就會有他的觀眾。而這也是網路微電影所缺乏的。因為微電影本身的投入並不大,少則上千多則數萬即可。所以在宣傳推廣上就成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當然,也可以像之前火遍網路的微電影《小悅悅微電影》一樣,找著名網路推手青春弘志操刀執行,幾乎一夜之間就占盡了各大網路媒體頭條,一周內吸引了近千萬點擊,但是畢竟這樣的網路推手有限,不可能每部電影他都有時間推。一些做院線商業大片的電影宣傳公司也開始涉足微電影宣傳,國內也有一些很好的微電影推廣案例。光寰金澤傳播是國內屈指可數院線電影和微電影宣傳公司。光寰金澤與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娛樂頻道合作做微電影上映推廣,四大門戶娛樂頻道首頁同天推薦,使電影關注度迅速提高,並將微電影宣傳與造星結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廣效果。
第三,微電影的內容質量:由於微電影投資少門檻低,所以就導致了這個圈子的魚龍混雜,當然,以後市場發展起來以後,那些不正規的不專業的還是會淘汰掉,但當前來說,還是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那麼微電影的內容質量就會受到很多影響了。無論是劇本還是導演,或者還是後期製作,不同的水平打造出不同的作品,而低水平打造出來的作品必然會為微電影市場帶來負講效應。

❼ V電影的發展歷程

時間事件2011年12月V電影第一篇短篇文章發布2011年12月 V電影第一篇幕後文章發布 2012年3月 V電影第一次開放日在北京舉辦 2012年4月 V電影app上線 2012年7月 V電影獲得數百萬天使投資,正式成立公司運營 2012年10月 V電影在上海舉辦第二次開放日,近百人參與 2012年10月 V電影上線「發布計劃」,在業內第一個提出微電影全網推廣概念 2013年7月 電影超人app上線,單日獲得十幾萬用戶 2013年8月 青藍記(新片場前身) 上線並開放注冊 2013年9月 魔力盒應用上線,離線緩存三部短片,閱後即焚 2013年9月 V電影成為「聯想之星」成員企業 2013年12月 V電影發行首部新媒體電影《一夜情深》上線,正式發布新媒體電影發行業務,影片上線一個月,播放量超過3億 2013年12月 2013年商業微電影評選 2013年12月 2013年互聯網影視行業報告發布 2014年1月 V電影完成A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專注創作人服務平台 2014年2月 青藍記正式更名為新片場 2014年6月 V電影陸續推出「混剪隊長」「Big博士」等自製內容 2014年10月 黃瓜視頻上線 2014年11月 新片場newBase落戶北京孝友胡同12號 2014年12月 第一屆NEW·夜新媒體影像頒獎論壇成功舉辦 2014年12月 APP魔力盒入選2014年度APP排行榜,多次進入appstore熱搜榜第一位

❽ 微電影發展勢頭迅猛,對於微電影你了解多少呢

如今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萬事萬物都講求高效、迅速。消費也是如此,微博漸漸取代了博客,微信成為大眾通信的首選。人們的時間越來越零散、破碎。微電影正是如今這個快餐時代的一個產物。

隨著科技進步與時代發展,相比需要湊兩個小時的時間去看電影,更多的人願意把生活中零零散散的時間投入到短視頻、微電影中,這些十來分鍾,甚至幾十秒的短視頻中。

最後,在信息數據的大風口上,微電影與短視頻不再單單是一種娛樂消費,而會成為一種營銷手段。作為自媒體的一部分,在未來的5G時代或許會從自媒體中獨立出來,形成一種全新的行業。

微電影在未來的發展上,必然會與短視頻靠近,他的成長性是十分巨大的,或許它呈現出來的形式會有些變化,但是視頻傳播必然是今後媒體傳播的主流形式之一。

❾ 微電影的特點都是怎樣的

微單影的特徵如下:迷你性「5分鍾呈現一個完整的世界,難道這不是很神奇嗎」;在這個資訊異常發達,信息傳播率極快的年代,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願意坐下來慢慢欣賞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在這個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微型電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視界大腕的專利,而是大眾共同的「寵物」,只要擁有簡單的攝影設備和處理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做編劇、做導演,只要有興趣和願望,每個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互動性——美國傳播學者沃倫弗曾說:「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

商業性: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各種具有視頻功能的手持移動設備,如3G手機,手機電視等,具有無線移動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和其它移動視頻接收設備)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專業製作商製作或者委託製作、有專業或業余導演和藝人或草根群眾參與、以產生話題為目的、適合廣告植入、具有某種連續性和後開發潛力)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❿ 微電影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發展前景如何

微電影是由視頻短片、自拍等轉變過來的,這個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廉價的攝像機和手機是助推的主要因素,隨著一部部短片的成功,這個成功是草根導演的成名,還有利潤,同時由於微博的火爆,所以網友將這些短片美名為《微電影》。
發展前景是相當好的,廣告的插入帶來可觀的利潤,還有就是微電影雖多,但是好的產品不多,專業導演是很吃香的。上述觀點由心心微電影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