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張譯在《八佰》中飾演哪個角色
張譯在《八佰》中飾演「老算盤」,原本是某地保安團的賬房,「算計」成了他性格中最顯著的特點。作為一名失去組織的散兵,他在路上被收羅,帶進了四行倉庫。但他並沒有殺敵報國的覺悟和勇氣,逃離保命,才是他心裡的首要念頭。
不少觀眾在看過電影後都表示,他們被張譯的表現深深擊中了。不僅是因為張譯在造型上的顛覆,更是因為張譯對「老算盤」這個角色的深度理解和精準拿捏。
演技爆棚的張毅張譯連導演管虎都直呼不敢再用他了,懦弱的「老算盤」角色都給演活了,氣的觀眾牙癢癢,管虎的一席話顯然是一種玩笑,對張譯先抑後揚,誇獎他優秀的演技。
張譯的作品確實讓觀眾記憶深刻,他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的孟煩了,剛開始也是比較自私,甚至不敢去正面戰斗。可是在經過戰火的洗禮,郝獸醫的死亡,孟煩了也有了很大的蛻變。
(1)新電影八佰張譯擴展閱讀:
張譯的人物評價:
張譯一向以率真、陽光的形象贏得喜愛,而十年軍旅生涯也造就了張譯性格中特別單純的一面。他的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用坎坷來形容。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表演的熱愛,從沒機會出場的配角到正宗男主角,從沒戲拍到拍不停,他卻一直保持著其他人少有的平和和淡定。
經歷了許多的坎坷挫折,10年的軍旅生活最終把張譯帶到了自己所喜愛的演繹生涯當中。面對著「演戲就是個死」的評價,張譯用勤奮和努力證明著自己。與他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都用「敬業」「認真」「高要求」來形容他。工作中他喜歡低調、生活中他喜歡舞文弄墨、當然也離不開他所鍾愛的「貓」!
㈡ 電影《八佰》中張譯飾演了什麼角色演技如何
由於張譯的角色造型邋遢,一副窮困潦倒的樣子,很多觀眾誤以為張譯在片中飾演的是乞丐。其實並非如此,張譯飾演的角色叫「老算盤」,是一名浙江保安團士兵,只是發型比較像乞丐,根據「老算盤」這個外號應該是很會精打細算的角色。
據了解,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役,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四行倉庫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也是中日第--次正面交鋒,持續了接近三個多月,當時的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為了能穩住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420餘人,接到命令堅守最後一道防線,那就是「四行倉庫」。剛開始為迷惑日軍上當,先壯大聲勢。隨後謝晉漢對外稱一共有800人,實際上只有四百人,這也是電影片名《八佰》的由來。
㈢ 電影《八佰》主演員都有誰
電影《八佰》主演員有:張譯、杜淳、歐豪、、魏晨、李晨、鄭愷、黃曉明、黃志忠、張俊一、張承、王千源、姜武、陸思宇、張宥浩、白恩、余皚磊、俞灝明。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3)新電影八佰張譯擴展閱讀
電影的歷史背景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在淞滬會戰尾聲,團長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死守中國軍隊在上海的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以掩護大部隊西撤。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這里與上海公共租界僅隔了一條蘇州河。
國民政府曾寄望,通過讓租界內的西方人士親眼目睹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慘烈以爭取實質性的國際支援,然而最後並未如願。不過,租界里的西方記者的確以鏡頭和文字,向國際社會「直播」了這場戰斗,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