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文獻
擴展閱讀
伍健雄新電影私人會所 2025-08-23 14:53:49
港片電影全集粵語 2025-08-23 14:53:42
日本島沉沒電影 2025-08-23 14:53:06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文獻

發布時間: 2025-08-23 11:50:10

㈠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張:記錄性可斷定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實景拍攝,攝影機隨人物在實際空間中運動,傳統場面調度理論消失。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同時避免舞台觀念的戲劇用光。

長鏡頭、景深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成為完整一段,體現創作者忠於自然的客觀性,體現巴贊「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觀點。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羅伯特·羅西里尼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譽為"戰爭三部曲",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進入全盛期,《義大利萬歲》。

2.維斯坎迪:

《沉淪》、《大地在波動》、《受苦的人們》

3.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4.德桑蒂斯:

《羅馬十一時》

(1)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文獻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電影運動後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義大利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變西方與美國電影力量對比,並向傳統戲劇電影挑戰,創造更為電影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㈡ 新寫實主義的電影中

電影新寫實主義又叫義大利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ITALIAN NEOREALISM ),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其特點在關懷人類對抗非人社會力的奮斗,以非職業演員在外景拍攝,從頭至尾都以尖銳的寫實主義來表達。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特點
「非典」新聞是故事的源泉
高群書曾說:「我的影片基本都是一個新聞事件來作為整個故事的背景的。」其實,以新聞事件來作為故事背景的影片數不勝數,然而高群書的新聞事件卻都是非典型的新聞事件。如其以前拍攝的《金豌豆》、《中國大案錄》所選的事件都是一些對國家歷史影響不大的事件,包括《東京審判》。這些新聞事件雖不是當時的代表性歷史事件,但是這些事件、這些非典型性新聞卻蘊含著很深的內容在其中。因此,與《三峽好人》的大故事背景相比,高群書從一個並不起眼但很有意思的故事開始下刀,這樣的角度,最能夠貼近生活。
有個性的角色
高群書所選的事件不僅很有特點,而其中的人物也很具個性,這是「新寫實主義」與「寫實主義」的一大不同。「你可以看到《東京審判》里的梅汝敖,他是一個極有原則的人,個性十分強烈。再看《老魚》,故事的主角老魚就是一個幽默、很有膽識、很朴實的警察。而《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三峽好人》等一些片子,故事雖然都是一個個很有特點的事件,但是在人物個性的方面,卻缺乏深刻的挖掘與挑選。相比之下,『新寫實主義』對人物個性的要求似乎更高。」

新寫實主義與生活同溫
新現實主義的一個最有代表性的特點就是它在描寫中國社會人群的大多數,它能代表這些大多數人的想法、品質等等。而之前的現實主義卻重在對一些社會的個別現象或者非普遍的現象進行描寫,這樣的手法理性的思考會顯得有些偏激。」在聽到劉先生的這番話後,高群書又作了精闢的解釋:「其實我認為新寫實主義與寫實主義的重要的區別在於:在新現實主義下我們觀察到的事物與生活、與社會是同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