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推銷員》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推銷員》的整體鏡頭語言,調度,構圖,運鏡,基本上都與法哈蒂的《一次別離》相似,但在整體觀影節奏和沖擊力上卻略遜一籌。看得出來,法哈蒂導演的整體風格應該是建立在於新現實主義敘事的基礎上,那種對生活本真的追求,對細節的把握和使用,對演員表演的調教,都是基於現實主義的。調度和運鏡很平穩,沒有明顯的風格化手法,也沒有使用技巧性很強的手段,只是偶爾使用手持鏡頭拍攝增加故事的真實感。我最欣賞的,還是導演對劇本的打磨。無論是《一次別離》還是《推銷員》,劇本的鋪陳,人物性格的建立,故事線的講述,都非常老道,既不會顯得過於細碎,變成話嘮型敘事;也不會可以簡化或隱藏人物動機的建立,整體上他對故事性和沖突的把握都顯得對觀眾非常友好,不會存在像程耳導演在《羅曼蒂克消亡史》中講「這是拍給下世紀的人看的電影」的別扭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導演是一個傾訴或辯理更強於表現的人。他更希望輸出一種價值觀,而不是一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