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歌聲的翅膀新電影
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製作花絮 2025-05-22 16:24:34
2020年上的新電影 2025-05-22 16:19:45

歌聲的翅膀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0-22 10:46:32

⑴ 北京國際兒童合唱團的大事記

建團十二年來演出大事記
1995-2000年參加「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音樂會多場
1995年參加由文化部、總政治部、中央電視台、中國文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歌」音樂會。
1996年應邀參加「青島啤酒節」演出
1996年為《「希望工程」希望之光》音樂會義演
1997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讓世界充滿和平》中外名歌童聲合唱專場音樂會
1998年應邀參加法國昂熱中學生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的專場演出
2000年應邀參加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美國音樂劇名曲合唱音樂會
2000年在人民大會堂為韓國總統金大中夫人訪華演出
2000年應邀參加英國皇家歌劇院與中央歌劇院合作的著名歌劇《奧賽羅》的演出
2001年應邀參加中央芭蕾舞團改編《胡桃夾子》的演出
2001年應邀參加世界兒歌日演出
2002年1月至今多次應邀參加俄羅斯國家劇院芭蕾舞團和俄羅斯國家愛樂交響樂團邀請在北京演出《胡桃夾子》,合作十分成功並得到團長和指揮的高度贊譽。
2003年8月為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旅遊部長特別會議演出
2003參加中國合唱協會舉辦的「京華之聲」合唱展示音樂會獲好評。
2005年5月參加由文化部、財政部、教育部、廣電總局等六部委聯合主辦的《希望之歌》優秀少兒歌曲演唱會;
2005年11月應邀參加音樂劇「尋找父親」演出
2006年8月,他們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乘著歌聲的翅膀」-中外名曲童聲專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
2006年9月慈善演出活動,此次活動是由成龍、古天樂等眾多明星加盟的電影《寶貝計劃》舉辦的首映禮。
2006年10月德國商業銀行25周年慶祝·演出
2007年4月。紅十字天使計劃上海通用五菱博愛基金成立暨博愛行動啟動議式演出
2007年4月,應邀參加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SAMSUNG &IOC Partnership Signing Ceremony for 2009-2016」簽約儀式,參與貴賓包括國際奧組委主席羅格先生及其他奧組委官員等
2007年5月,應邀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舉辦的《博愛中國》2007世界紅十字日大型公益晚會等等
2008年8月應北京音樂廳邀請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乘著歌聲的翅膀」-中外名曲童聲專場音樂會,獲得巨大成 功;
2008年12月應北京音樂廳邀請與北京春之聲合唱團共同成功舉辦了「聖誕鍾聲」溫馨平安夜完美和聲音樂會;
2009年4月應北京電視台的邀請,參加錄制」真情耀中華」節目,並多次在北京電視台播出;
2009年5月應北京世紀視覺傳媒有限公司邀請,錄制並出版發行」著名詩人汪國真」唱著歌兒學古詩」 CD專集;
2009年 7月我團網站建成開通;成為宣傳我團、心繫全體團員和家長的窗口和紐帶;
2009年 8月應北京音樂廳邀請,成功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我愛祖國」中國民歌、名曲專場音樂會,中國教育電 視台新聞專題報道了我團專場音樂會;
2009年 8月應著名」瑞鳴音樂」製作邀請,成功錄制中國作品童聲合唱CD專集,向國內外發行;
2009年12月應法國國家電視台約請,采訪我團為北京音樂廳2010聖誕新年音樂會排練實況,並通過法國國家電 視台向法國播出中國人民慶賀聖誕節的情景;
2009年12月應北京音樂廳邀請,成功舉辦」溫馨平安夜·聖誕祝福」2010聖誕新年音樂會;
2010年6月應邀參加「華爾街英語十周年」慶典演出;
2010年6月俄羅斯著名音樂學校合唱團來訪我團並聯歡;
2010年7月應邀出訪德國黑森州,巡迴演出了10天,走近德國當地的中小城市進行深入體驗和交流;
2010年8月應北京音樂廳邀請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乘著歌聲的翅膀」開音樂之門暑期專場音樂會;
2010年12月由我團錄制的「瑤山夜歌」CD童聲專輯,榮獲2010年度十大發燒唱片榜,「年度最佳童聲合唱專 輯」 獎
2011年1月我團參與錄制的「歌聲與微笑」節目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連續播出,被評為點擊率最高、最受歡迎 的合唱團;
2011年1月應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邀請,參加「2011新春電影音樂會」節目錄制;
2011年2月有我團參與的「歌聲與微笑」、「2011新春電影音樂會」春節期間分別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電影頻 道連續播出
2011至2013連續3年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新春電影音樂會」;
2012年應邀赴奧地利參加「2012維也納國際青少年藝術節」, 榮獲金獎並在「金色大廳」成功展演 。
2013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建團20周年「乘著歌聲的翅膀-中外名曲童聲合唱專場音樂會」,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 思清特邀出席並奉獻精彩演出;
2014年應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請,為全國中小學音樂教材,錄制演唱示範帶;(最後製作中)
2014年7月,應中央歌劇院邀請,參加《圖蘭朵》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
2014年7月,赴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參加第八屆世界合唱比賽 ,榮獲冠軍賽兒童組銀獎

⑵ 電影《隱形的翅膀》。

蛻變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在一條毛蟲蛻變成為一隻蝴蝶展翅高飛前,要經歷一段十分漫長而艱難的歲月。蛹中密不透風,陽光只在外頭等待;蛹中孤單寂寞,沒有被人能陪伴或是幫助你。然而,蛹正悄聲無息地醞釀著美麗。 瞧,那個失去雙臂的小女孩用腳丫子夾著筆寫字,她額上晶瑩的汗珠見證著這一場蛻變;瞧,她在泳池中撲騰不止的執著身影,那閃爍的浪花見證著這一場蛻變。 再環顧古今中外,又有誰生來就是一隻花蝴蝶呢?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年輕時就立志報國,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只好到一家僧舍中讀書。冬天的晚上,他用粗米煮一盆稀飯,第二天粥凍了之後,用刀切成幾塊早晚食用;沒有菜,就用鹽水泡野菜,切上幾十段佐餐。又如,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講家,因小時口吃,登台演講時,聲音混濁,發音不準,常被雄辯的對手壓倒。但他並不氣餒,堅持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五十年如一日。他們都在一個名叫「苦難」的蛹中,等待著蛻變。 我想這蛹一定是金色的,因為它承載著我們金色的夢想,仰望著前方,那金色的陽光。 再回頭看,這堅韌頑強的小女孩兒,她胸前那閃閃發光的獎牌同陽光一個顏色;那曾經經歷生活考驗的人,心中的壯志同天空一樣廣闊;還有她,上帝在她成才路上設置的一塊絆腳石,竟被她磨礪成了無獨有偶的璀璨寶石,大放光彩,永盛不衰。 噢,我驚奇地發現,成長是一個過程,有奮斗的艱辛,有失敗的痛苦,才有成功的喜悅。陽光總在風雨後,蛻變才能真成長。 蛻變,生活之中破繭成蝶;蛻變,成長路上執著堅強。如果你現在仍是一個灰色的蛹,請不要低頭,請不要氣餒,因為終有一天,你會蛻變:曾經的苦難會化作那五彩的翅膀,托你上天翱翔;心中那勇往直前的信念是永遠的隱形的翅膀,指引你未來征途上追尋夢想的方向! 成長條件三步曲 ——觀《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想要長大就要學會堅強,想要長大就要學會奮斗,想要長大就要學會付出……顧名思義,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長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就像一道菜,不僅菜本身要味道鮮美,而且烹調的過程也要恰倒好處,這就是一道成功的菜,也就是一次完美的成長過程。 《隱形的翅膀》講的是一個風箏家庭的孩子(志華)在一次放風箏中而觸電失去雙臂後自強不息的故事,主人公從那次事故後他的命運發生了很大的轉折,使她絕望,通過母親的愛、父親對她的嚴格要求和自身自強不息的努力,她克服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學會了用腳代替手的技能,重燃了生活的勇氣。後來母親精神失常而死亡使她又陷進了絕望的深淵,她強忍悲痛,學會了游泳,最後憑借自己的實力取得了成功。 我感動於母愛、父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成功的條件。 我流淚於志華失去雙臂用腳去練習手要做的事情,雙腳磨出了血泡,媽媽把女兒血肉模糊的雙腳輕輕托起,放在自己的臉上擦拭,那感覺比蕾絲還柔軟,比春雨還舒適。母親心裡的天使——就是孩子,當媽媽精神失常時,用白紙做成手貼在風箏上,渴望女兒再長出手、長出手,母親的愛是那麼的純潔,就象一首詩所描寫的「李白的雪,染白一條小路,沿著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親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鄉」,是呀,我們就是母親的故鄉,我們在母親的愛護下快樂成長。 我流淚於當志華失去雙臂一直嚴格要求的父親,如果沒有父親嚴厲愛,就不可能用腳學會吃飯、寫字,更不可能穿針引線,有了父親的嚴厲,才有了志華的獨立,才學會了生存,其實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得到母親的愛護,而且還要有父親的嚴格要求。我們不要總是一味的感覺父親十分嚴格,你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父親不嚴格,我們怎能長成參天大樹呢?只要把嚴格看成一種表達愛的方式,那你自然就會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了。 我流淚於志華的堅持不懈的奮斗,當她失去雙臂時,她沒有被擊倒,而是向生命挑戰;此次事故激發了她的潛能,激發了她不服輸的心,她被選入游泳隊,還考了大學。在成長中不僅要有父母給我們的愛,我們更要自己去拼搏上進,自己有決心,有信心,有行動,三管齊下的作用下,難道勝利還不屬於你么? 她走出了殘疾的陰影,通過自己的努力,她使殘疾變成了正常,我們試想這條路是何等的艱辛,這是一條連常人都難以走完的路,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和艱辛,但我堅信我們會以志華為榜樣,自強不息,譜寫勝利的樂章。 成就於憂患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隱形的翅膀》是一部關於堅強的電影,影片中的小女孩因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臂.但她並沒有失去信心,在最困難的環境下取得了最好的成績.讓我深切體會到:成就於憂患,反之就是失敗與安樂,或許不大形象,但困境面前人人平等,有人越戰越勇,有人卻退縮了. 要知道上帝總會去捉弄一些膽小懦弱的人,從不敢去惹那些強者.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個失去雙臂的小女孩竟如此堅強,我常常會想這份堅強與信心究竟從何而來?細細回味,的確,生活必有痛苦,而戰勝痛苦便是戰勝生活,超越了痛苦就會看見等待已久的黎明。電影中的女孩不是失敗的沉淪,而是失敗的奮起;不是對過去的留戀與惋惜,而是對未來的拼搏與頑強;不是別人成功時羨慕的眼神,而是超越別人的信心。這就是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贊揚的精神,又如一塊礁石,礁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經的起打擊,並能在打擊中濺出美麗的浪花。她將會在層層打擊中脫穎而出…….. 人生本來就是富有挑戰的旅行,為此將付出勇氣與痛苦的代價,有付出才有收獲,永遠,只把成功的微笑留給自己。在旅行中甩開挫折就如甩開長發,拋到腦後堅強面對困境,只有這樣才知道何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活就像一位嚴師,給每一個人一份試卷,就像一條崎嶇的山路曲曲折折,有哭有笑,但無論如何都要交出答卷,讓強者更完美,讓弱者更殘缺不堪。生活就是這樣殘酷而又公平地判決著不同人的命運。海倫,棉對著喪失所有器官的她以驚人的毅力攀上了高峰。在布滿曲折的路上,她摔倒了,再走,重復了無數次終於上帝也被這種精神所感動了。 那我呢?我相信所有的挫折回把我的人生之路點綴得更加美麗。也許,在這條路的起點,會是迷茫和凄涼,但是,我會越走越勇敢。因為在這條用淚與絆腳石鋪成的道路盡頭,將會有一片群星閃耀的宇宙,我堅信,我是那一顆最閃亮的星星。 靈魂深處的樂音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當我又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吟唱者已不再是燈光舞台上的明星。她,只是,只是一位普通的女主人公。 當失去雙手的她用肩膀搭在自行車把手上輕快地哼唱時,我明白了——此時的她已不必擔憂,不必擔憂自己會倒下。因為,她的堅強已化為一雙隱形的翅膀,在她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將永遠守護著她;而她的樂觀,則以歌唱的形式一直默默地陪伴著她。 或許,每個人在逆境中,都會選擇以不同的形式來慰藉自己。普通人如此,名人亦是。影響最深的,便是貝多芬。貝多芬的姿勢極為醜陋,然而他苦悶的源泉,終還是在於他的聾疾。有誰會料到這震驚世界的妙音,在他耳邊竟沒有一絲回響。 不過,我想這苦悶也許只是清淡的,如同那位女主人公一樣。因為他曾對人說過:「我一定要剋制我的命運!」這樣一個人,怎會永遠唉聲嘆氣?記得豐子愷先生曾這么評價過貝多芬: 聾疾是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貝多芬,音樂是苦惱的赴訴處,同時又是苦惱的逃避所。 其實,要說貝多芬,他一生真的那麼痛苦嗎?回答絕對是否定的。他隱遁在自己的內心生活里,在自然中覓得些許安慰。他將自己獻給了藝術,他沉醉在音樂的殿堂,盡管他聽不見。 這,不亦是一種樂觀的形式? 面對逆境,貝多芬選擇用音樂透射出靈魂深處的強音;面對逆境,安妮選擇用日記的形式傳達自己的心聲;面對逆境,本傑明選擇用幽默感化家人。可能,如今更多的人會選擇歌唱,用歌唱宣洩自己的憂愁,用歌唱慰藉自己的情感。 上帝賦予了每個生命歌唱的權利。他令每個人在最窘困的時刻都能得到些許安慰,他能令人們從中覓得一線希望。 因此,每個生命亦都不是孤單的。因此,在苦惱、寂寞之時,你不必沮喪。就像那位女主人公一樣,試著去哼一首曲調吧,它能緩解你的情緒,能令你重拾信心,你會從此漸漸走向成功。 當你如願以償之時,你便會發現生命本就是快樂的,不重外表,不重環境。人生正是這樣,有甜有苦,實質上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份樂觀、自信,就等待著去發現。 既然如此,每個人又何必去沮喪自己的一生呢?何不嘗試去用歌聲與微笑來迎接每一天?或許這樣,你的人生會更精彩。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每當聽到張韶涵的這首《隱形的翅膀》,我就想起電影《隱形的翅膀》中那個自強不息的殘疾女孩——志華。 她是個失去雙臂的女孩,不幸的生活曾讓她一度失落。但她最終堅強地繼續生活下去,並做到了別人難以做到的事,取得了參加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資格。 她堅強,有毅力。當一切彷彿都太灰暗的時候,她盡管消極過,但依然可以以更多的勇氣和更大的決心面對可怕的生活。 她倔強,有骨氣。當別人瞧不起她,用鄙夷的目光看著她時,她卻還能夠不顧外界的刺激,昂首而立;當失敗的現實擺在眼前時,她卻用微笑面對失敗與困難,繼續奮斗。 她寬容,不「記仇」。她對曾經鄙視過她、瞧不起她的同學,不是記恨,而是像什麼時都沒有發生一樣幫助他們,以寬容的心面對他們,最終感動了他們。 她還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母親太愛她,以至於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但她卻用常人無法理解方式來愛自己的孩子。 志華的老師、教練也給予了她許多愛,鼓勵她積極向上。 正是因為這許許多多的美德與愛,才讓她能夠在逆境中向上,在困境中生存。 正是因為這許許多多的美德與愛,才讓她能活在世界上。 正是因為這許許多多的美德與愛,才讓她能取得成功的機會。 盡管困難重重,盡管有那麼多不幸,盡管總是突如其來一件又一件打擊,但志華還是笑對人生。 自強不息是她的人生格言。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難以忍受的誤會,難以承受的打擊。但只要想想志華,這個失去雙臂卻奮斗到底的女孩,就知道命運是可以改變,人生是可以光明的。 希望,就像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一直在前方,可是彷彿遙不可及;但只要一直向著它前進,就一定能找到它。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這首歌總在我心中回盪。 沒有翅膀的飛翔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我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這首歌是前些日子流行的《隱形的翅膀》。正如歌詞中所說的,影片中的志華就是一個擁有隱形翅膀的人。 我被小主人公志華這位殘疾少女和命運頑強拼搏,經過命運慘烈打擊之後依然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動。 志華是一個15歲的花季少女,她考上了高中,和父母一起去放風箏但不幸被高壓電電中。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終於保住了性命,但卻永遠的失去了雙臂。 志華從根本無法生活自理,到可以用腳完成大部分手可以完成的事,大到燒飯,小到縫補,志華還僅靠肩膀學會了騎自行車,這一切都從不可思議變成了小事一樁。 但是學校不能收志華,因為她不能寫字,功課會落下很多。為了重返校園,她每天在家練慣用腳寫字,腳趾磨爛了,結出厚厚的血痂。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她學會了用腳熟練地寫字,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她從不要求老師和同學對她的特殊照顧,因為在她的心裡,自己依舊是一個健全的人,一個擁有「有力臂膀」的健全人。 一次教練來招選運動員,她有幸被選中當上了游泳運動員,她又有了希望和憧憬。她努力地完成平常人都不能完成的任務,每走一步都是如此艱難,但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停地努力著,她再一次挑戰著人生。在訓練之餘,她還不忘記學習,向高考發起沖刺。她用自己的毅力堅持著,她不服輸,她不想因為自己是個殘疾人而比別人差。全運會那天,她戰勝了所有的對手,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感動在場的每一個人。 看過影片之後,記住了這樣一個女孩——烏黑的長發,清秀的臉龐,純凈的微笑,只是她的小坎肩下,晃動著的是兩只空洞洞的袖口。但最不能忘記的,不是她殘疾的身體,而是她驚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態與燦爛的笑容。她沒有了雙臂,但她擁有了有力的翅膀。她的身體因精神的高貴而美麗。片中主人公志華總這樣唱: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志華在難以忍受的打擊面前並沒有消沉,和志華相比,我顯得那麼渺小。從她身上我懂得了:有種力量是隱形的,我們看不見,但是它可以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從現在開始面對困難我要學會堅強,學會勇敢,我會把遇到的困難當成是一種自我挑戰,我要用「一切皆有可能」來鼓勵自己。 是的,沒有闖不過去的難關,只要我們真心熱愛生活;是的,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只要我們擁有把握自己的力量。無論何時,記得,我們都有對隱形的翅膀。 飛翔,到陽光的那端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雲又能怎樣,穿越過去就是陽光。 ——羽泉《翅膀》 剛推開門,太陽的利箭刺得我睜不開眼。 那個純真的女孩,因為意外失去了雙臂;那個倔強的女孩,為了讀書不停努力著;那個堅強的女孩最終捧回了獎杯! 我永遠不會忘記,花叢中,她身著鵝黃色的短衣,孔雀藍的裙擺像蝴蝶般飛舞,銀鈴般的笑聲已在我的心中紮根。 我想她已擁有翅膀,飛向了陽光的那端。 時光追溯,雕欄玉砌,燈火闌珊,李後主端坐大殿之上,享受著大小周後侍奉的流金歲月,可待到做了亡國君,面對御賜毒酒時,他或許期盼時光憐憫,可再低吟一首《虞美人》。然而他卻已錯過了那束陽光,錯過了那雙翅膀。 終於明了,陽光普照,每個生命都有輝煌的機會,縱使有時會發生悲哀,但那並非人生的悲劇。真正的悲劇是曾幾何時,我們與陽光的那端近在咫尺,卻沒有飛過命運的階梯,而頹然走到生命的盡頭,只是黯然淚下。 困境就像一個深深的泥潭,是抱著勇氣與希望堅持與之抗衡,還是坐在裡面等死? 勇氣是翅膀的骨架,希望是羽翼的血肉,毅力則是羽毛。是像女孩那樣用雙手創造翅膀,用翅膀飛向陽光的那端,還是像李後主那樣徒勞的祈求時光倒流? 就像歌中唱的,飛翔吧,到陽光的那端… … 讓自己的生命變成自己的舞台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 一部好的作品,足以震撼人的心靈,帶給我們人生的啟迪。進入預初,我有幸觀看了最新的教育片《隱形的翅膀》,這部作品,使我倍受教育,讓我知道了天才出自勤奮,只有自己才能讓生命變成自己的舞台。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快要讀高中的女生,但在一次電擊中,不幸喪失了寶貴的雙臂,之後,她的生活可以說是慘不忍賭-------因為沒有了雙手她什麼事也不能做,最痛苦的是,由於生活難以自理,愛讀書的她,也被學校無情的拒之於門外。面對身陷逆境的女兒,父母曾一度心灰意冷,但為了孩子的明天,不至於太黑暗,她的父母決定鼓勵女兒,走出陰影。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女孩能自理了,可喜的是,學校也決定讓她繼續上學,更幸運的是,她被入選去當運動員,在全國比賽中奪得冠軍,她也考上了體育大學。 試想如果當初她因失去雙臂而一味的只沉浸在傷痛中,不去讓自己探詢失去雙臂怎樣去生活的話,也許今天,站在我們面前的她,就是的一個徹徹底底的殘廢人。更不可能考上大學了。之所以她成為了大學生是因為她自身的勤奮而得來的,勤奮讓她的生命變成了她自己的舞台。 同樣在生活中有些人就做不到這一點,可能一不小心劃破一條口子,就不肯做這不肯做那;遇到一點小的挫折,就逃避,退縮;我不禁想到了海倫、霍金,與他們相比,我們四肢健全、不缺什麼,但由於嬌生慣養,至今一點成就也沒有,而他們卻憑借自己的力量、毅力,成為了天才。我們比他們缺的不是任何東西而是自身的勤奮。 看完這部影片我受到了許多教育,一個人不管自身的條件。只要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成功。從中我也悟出了一條哲理: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 今天下午,學校帶領我們到電影院看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隱形的翅膀》。 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雙肢,她也曾想過是否該繼續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她選擇了生存下去,並且要考上大學,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她開始學慣用腳來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脫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來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腳訓練地跟手一樣靈活,便開始不依靠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被游泳教練選中並且又參加了訓練,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大賽,取得了勝利,同時也被體校錄取了。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拚命訓練。我們要向她學習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雖然,我們沒有殘疾,但是,我們對待學習,要像志華一樣,奮發向上。我們已經初一了,不能老想著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 這部影片給了我許多感想和啟發,讓我終生難忘。它不僅讓人感動,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殘疾,都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只要你有志氣,有毅力,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好。 《隱形的翅膀》觀後感 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 它的主要內容是:故事發生在壯美的內蒙古草原上。15歲的花季少女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醫院奮力搶救,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臂。 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這慘劇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雙手的志華,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需要別人照料,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變得異常艱難志華想回到學校上學,可是無法寫字做作業,學校沒法接收她。面對失學和生活無法自理的艱難處境,志華非常痛苦,想自殺了結一切,是爸爸媽媽的愛喚醒了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為了重返校園,她在家刻苦練習,腳趾磨爛了,結出厚厚的血痂。終於,她學會了用腳流利地寫字,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學校離家太遠,為避免遲到,最好的辦法是住校。她必須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條件。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練腳上功夫。終於用腳學會了洗臉、漱口、穿衣、做飯、打電腦、練書法,甚至學會了穿針引線、縫縫補補……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腳基本做到了。她媽媽的間歇性精神分裂症越來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後,被幻覺誤導,走進一個水泡子里,差一點被水淹死。志華及時發現了媽媽,但是她沒有手,又不會游泳,只能拚命地跳進水裡,呼喊救命。就在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輛拖拉機開過來,才把奄奄一息的志華和她媽媽救了上來。當市殘聯的教練來學校挑選運動員時,志華擔心媽媽再次掉到水泡子里發生意外,就選擇了游泳項目。她向媽媽保證一定考上大學,不再讓媽媽著急。志華參加了高考,雖然她的考分過了線,但因為沒有雙手又報的是醫學專業,她沒有被錄取。想學醫為媽媽治病的願望破滅了。就在她迎戰全國殘運會刻苦訓練的時候,她媽媽無意中知道了志華沒有被錄取的消息,經受不住打擊,精神分裂症發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沒有回來。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但是她的媽媽已不在人世。為了紀念媽媽,志華和爸爸去放風箏,那是一個媽媽為她親手做的希望她擁有雙手的龍風箏。因為她的努力,大學破格錄取了她。電影在最後快要結束,當女主人公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學時,她在草原上對著藍天大喊:「媽媽,我考上大學了!」看到這一幕時,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我終於知道了導演為什麼稱這部電影為隱性的翅膀了,女主人公雖然沒有手臂,但我好像已經看到她在大草原的藍天上飛翔了。而且飛得很高很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有一雙隱性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我很喜歡這首歌,更佩服女主人公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她堅強、有責任心、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同時應該珍惜生命,讓活著的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