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十部美國跟日本的戰爭片
推薦十部美國和日本的戰爭片如下:
美國的戰爭片:
1. 《珍珠港》:該片講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展現了戰爭對人性的影響和愛情的掙扎。
2. 《決戰中途島》:電影聚焦於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這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的重要一役,美軍從此由戰略防禦轉為進攻。
3. 《血戰鋼鋸嶺》:影片基於二戰上等兵德斯蒙德·道斯的真實故事,他拒絕攜帶武器,並在沖繩島之戰中救下75名同袍。
4. 《細細的紅線》:講述了1942年至1943年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一個美軍步兵單位與日軍展開激烈對抗的故事。
5. 《風語者》:該片描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為了摧毀日本的通訊系統而選用的兩位納瓦荷印第安人利用世代相傳的密碼來對抗日軍的故事。
日本的戰爭片:
1. 《永遠的0》:影片根據百田尚樹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二戰時期一位飛行員的故事,探討了戰爭與人性的主題。
2. 《虎!虎!虎!》:本片是美日合拍的,真實地再現了珍珠港遭襲的歷史事件。
3. 《影武者》:這是一部壯麗的武士輓歌,展現了戰國時代武士的精神與悲壯。
4. 《人間的條件》:反映日本在中國東北日本殖民者的電影,對戰爭給雙方的影響做了反思。
5. 《野火》: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各地的戰場已顯頹勢,其中南亞比島戰線情況尤為嚴重,通過一等兵田村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這些影片都以不同的角度展現了戰爭中的英勇、犧牲、掙扎和希望,值得一看。
2. 日本拍的二戰電影
1、《少年H》
由降旗康男執導,水谷豐、伊藤蘭橋喚、吉岡龍輝等人主演的歷史劇情片,描繪了二戰期間的兵庫縣神戶市。影片圍繞被稱為「H」的少年妹尾肇,展現了他那充滿歡樂、淚水和勇氣的戰爭歲月。該片於2013年8月10日在日本上映。
2、《阿基米德之戰》
山崎貴導演,菅田將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7月26日上映。該片改編自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二戰期間的「日本阿基米德」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的陰謀,並努力揭露這一不正當行為的故事。
3、《永遠的0》
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等聯袂主演的戰爭劇情片。影片通過現代社會與太平洋戰爭時代的交替敘述,講述了青年佐伯健太郎對祖父戰友的追憶,以及探索祖父宮部久藏戰死前的經歷。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在2015年的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八項大獎。
4、《一封明信片》
由新藤兼人編劇並執導的114分鍾劇情電影,主演豐川悅司、大竹忍、柄本明、大杉漣、六平直政等。該片基於導演自身的真實經歷,講述了一名士兵的死亡如何給一個家庭帶來崩潰與重生的故事。影片於2011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5、《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的141分鍾傳記影片,由成島出執導,役所廣司主演,玉木宏、瀨戶朝香、香川照之、田中麗奈等共同出演。影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描繪了「反戰」軍官山本五十六在處理珍珠港事件時的困境,以及他為了盡早結束戰爭所做出的努力。該片於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
3. 值得一看的日本二戰電影二十七部點評
日本二戰電影,是一部歷史與情感交織的藝術畫卷,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索其中的光影世界。以下是我精心挑選的二十七部經典之作,每部都以獨特的視角,揭示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復雜。
- 《原爆之子》(1952) - 5/5 - 紀錄片般的震撼,直面廣島原爆的恐怖,真實記錄歷史的痛。
- 《太平洋之鷲》(1953) - 4/5 - 海軍將領的命運沉浮,反思戰爭的代價與抉擇。
- 《二十四隻眼睛》(1954) - 5/5 - 反戰主題下的師生情深,觸及心靈的柔軟與堅韌。
- 《人間的條件》(1959-1961) - 5/5 - 長篇史詩般的反戰畫卷,揭示人性在戰爭中的黑暗面。
- 《太平洋之嵐》(1960) - 4/5 - 中途島戰役的深刻剖析,戰爭與個人命運的交織。
接下來的電影,以反戰與小人物命運的交織,呈現出戰爭的冷酷與溫暖:
- 《啊!特別攻擊隊》(1960) - 3/5 - 小人物的犧牲與抗爭,反戰精神的微弱光亮。
- 《啊!零戰》(1965) - 3/5 - 零戰飛行員的悲壯故事,戰爭下的個人命運悲劇。
- 《赤色天使》(1966) - 5/5 - 戰地情色與反戰交織,護士的奉獻與犧牲。
- 《日本最長的一天》(1967) - 4/5 - 昭和動盪時期的縮影,歷史的動盪與人心的劇變。
這些作品中,不僅有海軍名將的風采,還有對軍國主義與戰爭反思的深入探討:
- 《山本五十六》(1968) - 展現海軍將領的復雜形象,戰爭與個人命運的交織。
- 《啊!海軍》 - 軍國主義的崛起與右翼批判,歷史的沉重反思。
- 《軍閥》 - 昭和動盪的縮影,自欺與自毀的警示。
繼續深入,我們看到了戰爭史詩中的鮮為人知,以及瞎指揮與末日情緒的碰撞:
- 《戰爭與人》 - 深入挖掘歷史事件,戰爭對人性的深刻影響。
- 《血戰沖繩島》 - 指揮失誤與絕望情緒的交織,戰爭的殘酷無情。
- 《決戰航空隊》 - 特攻作戰的歷史回響,歷史的厚重感與個人抉擇。
從二·二六兵變到全面侵華的影響,每部電影都以獨特的方式講述歷史:
- 《動亂》 - 二·二六兵變的混亂與侵略的連鎖反應。
- 《聯合艦隊》 - 沉船與反思,歷史的榮譽與哀歌交織。
- 《大日本帝國》 - 夢想與現實的碰撞,對美化戰爭的質疑。
技術與人性的碰撞在:
- 《激情燃燒的零式戰機》 - 飛行員的英勇與技術的反思,戰爭的雙重面相。
- 《落陽》 - 軍國主義的輓歌,英雄的落幕與歷史的沉思。
女性在戰爭中的角色也在部分電影中得以展現:
- 《間諜佐爾格》 - 間諜悲劇與犧牲的意義,戰爭中的道德抉擇。
- 《赤月》 - 戰爭與愛情的交織,情色元素下的深刻探討。
每部電影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是對戰爭的深刻反思,也是對人性的深度剖析。它們不僅描繪了戰爭的殘酷,更揭示了我們在歷史洪流中的位置。讓我們在光影之間,感受戰爭的冷酷與人性的溫暖,尋找那些被歷史銘記的故事。
4. 日本人拍的二戰影片
日本人拍的二戰影片是:《阿基米德大戰》。
《阿基米德大戰》是山崎貴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菅田將暉主演,於2019年7月26日上映。
該片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祥彎謀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3年(昭和八年),日本與歐美列強的矛盾加劇,開始走上擴軍之路。海軍省秘密計劃建此宴配造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但是,省內並非鐵板一塊,森指也有人反對這個計劃。
海軍少將山本五十六認為在今後的海戰中飛機才是主流,建造巨型戰艦是浪費國家預算,他想自行重新計算戰艦報價,但關於戰艦的一切情報都被「造艦派」藏得嚴嚴實實。更重要的是,軍部內沒有得力的人相助。
5. 求推薦美國和日本二戰的電影
1.《直搗東京》:在二戰期間,美國的一艘潛艇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他們在24小時的航行後得知目的地是日本東京灣。經歷了重重困難,他們最終成功抵達東京灣,炸毀了日軍的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完成了「海神」行動。
2.《孤島浴血戰》:這部電影講述了在二戰期間,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上,日美兩軍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激烈攻防戰。美國軍隊在堅守陣地後成功發起反擊,這場戰斗在二戰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影片中的激烈搶灘場面、緊張的山地搜索以及眾多士兵的生命消逝,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太平洋》:這部由HBO製作的二戰題材迷你劇集,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聯手打造。劇集通過三位海軍陸戰隊員的視角,展現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情況,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生動地再現了戰爭的殘酷和緊張。
4.《菲律賓浴血戰》:194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約翰·福特導演,羅伯特·蒙哥馬利和約翰·韋恩主演。影片講述了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不久,菲律賓某炮艇與日本人發生沖突,中隊船員不得不在海上與敵人展開激戰的故事。
5.《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是由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和盧克·布雷西等人主演。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6. 日本關於二戰的電影有哪一些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這部由日本製作的黑白電影,由六部曲組成,包括《純愛篇》、《激怒篇》、《戰雲篇》、《望鄉篇》、《死的脫出篇》和《曠野的彷徨篇》。影片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日本人的心情和道德困境,講述了他們在這段歷史中的夢想與失落、被迫與真心。影片被認為日本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以及獲得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的名次。
2.《望鄉》:雖然故事並非發生在二戰期間,但這部影片描繪了二戰前夕的事件。它在日本反響平平,卻在中國獲得了巨大贊譽,包括巴金等人的高度評價。影片沒有簡單地將日本民眾視為戰爭的受害者,而是批判了日本社會的冷漠,並通過「南洋姐」的故事,對日軍的侵略行徑進行了諷刺。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這部美日合作的電影,與《珍珠港》同樣改編自同一部小說,但重點不同。《虎》以客觀的角度審視了歷史事件,並未為任何一方辯護,而是盡量客觀地展現了日軍和美軍之間的沖突。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可能顯得有些蒼白,但它對歷史的忠實度較高,幾乎可以當作歷史紀錄片來觀看。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片雖然試圖表達日本民眾也是戰爭受害者的觀點,但它在傳達這一信息時,忽略了戰爭的歷史背景。影片由高畑勛導演,而非宮崎駿,雖然它獲得了不少人的同情,但在評價時,我們不能忽視戰爭的歷史真相。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這部影片講述了戰後日本女性的生活,尤其是那些與美軍士兵有關系的女性的遭遇。影片中的演員許多有類似的經歷,這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影片批判了那些為了自己的名譽而掩蓋過去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導演佐藤純彌後來執導了被認為有「招魂」爭議的《大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