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印度合夥人》(Padman)
電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老套路電影,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電影啟迪我們的東西確是極好的。畢竟這是以真實人物的事例改編而成的。而且當時在印度上映時還在發起了「姨媽巾活動」,阿米爾·汗也加入其中支持電影。
介紹一下本片扮演拉克希米的演員阿克謝·庫瑪爾。他是是印度寶萊塢著名的動作片演員,在為成為演員之前在香港學習過武術,這也讓他成為寶萊塢紅得發紫的動作片英雄,不光動作片,他還被稱為寶萊塢喜劇之王,也拍過各種浪漫愛情片。他的電影風格和成龍類似。出演的電影也超過120部,並且有自己的電影工作室。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為拉克希米頒獎的嘉賓是阿米達普·巴強,這位演員我也在前不久上映的《老爸102歲》的影評中介紹過,感興趣的影迷可以看看。
這次擔任電影製片人的印度草根企業家阿魯納恰拉姆就是這部電影主人公的原型,他的真實經歷被拍成了這部電影。他14歲就輟學,卻被稱為印度的「姨媽巾之父」。電影的時間發生在1998年,而且當時印度女性使用衛生巾的使用率才12%。當然現在阿魯納恰拉姆早已不是電影中那個備受指責和辱罵的「變態」,而是成為了印度人民心中的英雄,一位成功的慈善企業家。
這部印度電影再一次將箭頭指向了印度社會的女權問題,影片上映之後也改變了印度人的一些看法。而且電影不屬於假大空的范疇,而是著手解決了社會中最實際的問題。
影片主人公拉克希米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深愛的妻子在「特殊時期」經歷的事情,妻子不光要在陽台度過那段日子,甚至使用的布料非常不衛生。他向醫生打聽得到的答復卻是印度社會普遍的問題,有很多女孩子都會因為這種衛生問題生病甚至死去。這也讓他在思想上收到了打擊,面臨了非常大的考驗。
阻攔他的最大問題,技術支持只是作為一方面,而大問題就是最難改變人們落後腐朽的觀念。這個問題我們也在很多印度電影中看到過,就是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
落後腐朽的思想充斥著印度社會每一個角落,他們認為月經是羞恥的事情,是不潔的事物,而護墊更是男性不可觸及的東西所有人都在避開這個問題,甚至拿著衛生巾都會感到羞恥。而且女性寧願花51盧布向神靈祈求健康,卻不願意用55盧布來獲得真正的健康。
而他千辛萬苦做的東西,卻得不到支持。所有的親人都不願意,就連衛校的學生都覺得不靠譜,他只能自己上陣試驗。這也導致了姐姐哭著回家譴責他,妻子離他而去,兩個妹妹被送走,就連老母親也羞愧地不認自己的兒子。他被全村的人譴責,只能背井離鄉,一邊打工一邊研究。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通過一切能夠獲得幫助的途徑,做出了那些大公司非常昂貴的製造機器。這個自製的機器僅需9萬盧布,而做出的每一片護墊價格只有2盧布。這個價錢和市場上賣到55盧布一包的「免費」牌護墊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是哪怕他的機器獲得大獎,村裡人的看法還是如此的羞恥和厭惡。他原本不想申請專利,因為他知道,他歷經千辛萬苦做出的機器,是為了印度女性服務的,是想讓人們能夠用得起,而賣給大公司,護墊的價格不會變化。但是他發現自己錯了,他改變不了人們的觀念。
於是他和他的第一個使用者踏上了一條沒有人敢嘗試的道路——開放了專利,提供給無業的婦女一個就業機會。
他教婦女們使用機器,僱傭她們在自己的工廠打工,鼓勵她們自己開廠生產,實現經濟獨立,這樣既能使得護墊的使用率大大提高,還能為女性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能夠把他稱之為英雄的原因。其實不光是他的大無畏精神敢和落後腐朽的思想對抗,敢想敢做的精神,而是他為印度這個國家甚至世界上一些國家做出的貢獻。
最後他受邀去紐約的聯合國大樓做演講,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並不能完全憑借著男人的強大,而女性真正強大起來,才能代表這個國家真正的強大。」這才是本片的現實意義。
當然,很多觀眾認為他不應該再回去找妻子了,雖然我也覺得不應該,但是他的初心不就是為了自己深愛的妻子嗎?所以結局還是比較合理的。
② 好看的印度電影有哪些名字
自古以來,印度都是個神奇的國度,作為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人民和自然界高度「融合」的生活方式,或被稱道、或被談笑、或被鄙夷、或被憐憫。相較於同樣歷史悠久的中國這個鄰居,印度人普遍更慵懶、更隨性、更天真。不幸的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惡也從來沒離開過,印度自古以來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種姓制度,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多信仰多種族間的沖突,使得這片廣袤大地上從未間斷過矛盾和慘劇。
復雜又矛盾叢生的社會背景,恰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使得很多印度的藝術家得以發揮他們的優秀天賦,電影方面也是如此。印度的電影往往是凄中帶樂的、簡單卻又深刻,很多時候我們的電影人已經羞說出口的話、不屑提及的老舊內容、不願觸碰的區域,卻在印度電影中復燃,燒的那麼真誠,那麼富有生命力。有時候火苗竟會跳動著灼熱我的眼,流出淚來。
下面分享五部個人最喜歡的影片,歡迎朋友們討論和交流。
摔跤吧爸爸
導演: 拉吉庫馬爾·希拉尼編劇: 維德胡·維諾德·喬普拉 / 拉吉庫馬爾·希拉尼 / 阿希賈特·喬希主演: 阿米爾·汗 / 卡琳娜·卡普爾 / 馬達范 / 沙爾曼·喬希 / 奧米·瓦依達 / 更多...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 歌舞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語言: 印地語 / 烏爾都語 / 英語上映日期: 2011-12-08(中國大陸) / 2009-12-25(印度)片長: 171分鍾(印度)又名: 三個傻瓜(台) / 作死不離3兄弟(港) / 三個白痴 / 三個傻蛋 / 三個呆瓜 / 三生萬悟 / 尋找蘭徹 / Three Idiots
筆者感想:存在即合理?如果一切都順利成章,哪來與眾不同、如何出類拔萃?不要困擾於「這就是現實」和「你應該如何」,如果你不同,且追求不同。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抱怨連連,去改變它。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追著你跑。」(電影結尾旁白)
我的名字叫可汗
導演: A.R.目虜古多斯編劇: A·R·拉曼主演: 阿米爾·汗 / 緹努·阿南德 / 阿辛 / 吉雅·罕 / Pradeep Rawat / 更多...類型: 劇情 / 動作 / 愛情 / 懸疑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語言: 北印度語上映日期: 2008-12-25(印度)片長: 183分鍾又名: 凶心人在寶萊塢 / 寶萊塢記憶拼圖
筆者感想:女主絕美,致敬阿米爾·汗。
「我想了整整一夜,在一點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會是你?
兩點的時候,為什麼不會是你呢!
三點的時候,我在想這樣會不會太倉促了?
四點的時候,我想也許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在五點的時候,我做出了決定!
我願意!我愛你!」
③ 印度電影《炙熱》觀後感
《炙熱》是通過印度三個女主人公的遭遇來表達印度婦女地位以及遭遇的主題。它在豆瓣的評分為8.5分。
拉妮在印度是一個童養媳。因為小時候偷吃一塊糖被婆婆打。十幾歲生了孩子,丈夫卻還在外面鬼混。
電影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講述了拉妮高借債台為她十五歲的孩子娶妻。而女方的父母僅僅因為錢就把女兒賣了,不管女兒用剪掉頭發的行為表示反抗,也不管女兒願不願意。
這樁婚姻買賣是失敗的。拉妮的兒子並沒有因為有了老婆而變得聽話,相反,他因為嫌棄老婆的丑甚至不入家門而去嫖娼。
最後,拉妮放棄了對兒子的教養,她讓兒媳婦跟他的心上人離開這個家,而她也逃離了她生活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是個悲劇。拉妮的兒媳婦還算是幸運的,影片講述了另一位婦女,因為在婆家遭到小叔甚至公公的強暴,她逃回娘家。但是她的娘家人卻叫她回去。當女兒向母親訴說著這地獄般的生活時,娘家人依然叫她回去,依然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這並不是說母親不愛女兒,可是在印度的社會里,嫁出去的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只能不管不顧地把女兒往火坑裡面推。
這反應了印度的貧窮落後的社會以及農村人的封建思想意識。
拉蕎和拉妮是密友。她被認定為不會下蛋的母雞。在農村不會生孩子要受盡折磨,比如老公的家暴,鄰居異樣的眼睛。
拉蕎在劇中受盡了老公的家暴。老公不管是在喝醉時還是在清醒時,只要看拉蕎不順眼,就變態地打拉蕎。所以影片也常常見到她受到家暴時去找拉妮訴苦,兩個女人相依為命。
有人說,既然這樣總是遭受家暴,為什麼不報警或者離婚呢?
這好比在我們封建時代的時候 ,你叫一個被從小教育說要嫁夫隨夫的人說要獨立起來很難。
其實,家暴這種現象在我小的時候在村裡面也是經常見到的。
小時候,傍晚,我們孩兒在跳繩、玩捉迷藏,玩得不亦樂乎。突然,一陣凄厲的哭叫聲響徹整個村莊。旁邊一位阿媽對小夥伴狗蛋說,狗蛋,你阿爸又打你阿媽了,趕快回去看看。狗蛋一聽馬上拔腿跑回去。我們也跟著跑去狗蛋家一探究竟。到了狗蛋家,只見狗蛋媽蓬頭垢面地坐在地上,旁邊有幾個阿媽在勸說著,攔住狗蛋爸不讓他再打人。這還是好的,假如大半夜的女人被打,鄰居們都裝睡著,無人出來勸架,任憑男人的拳頭落在女人全身。
小時候村裡男人打女人的風氣像傳染病一樣傳染著,男人打女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女人們每每被打的時候都聲稱再也不會在這個家住了,可是過後女人們又忘了,當時哭說著再也不在這個家過下去,過後幾天又從娘家回來了,大概是捨不得家裡無人照料而臉花的像小花貓的小孩子吧。
所以當看到拉蕎被打時,恨男人,也恨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她是拉妮和拉蕎的朋友,她是團隊演奏的台柱,同時也賣身。在三個女人身上,她是比較自在地活著,她因為是台柱,可以任性而為之。同時也很樂意幫忙她的兩個朋友,開化她們的思想。所以她幫助拉蕎,也許不能生育的不是她,而是她老公。幫她用以前的一個客人使拉蕎懷了孕,拉蕎才知道不能孕育的是她老公。
這樣的一個女性,敢作敢為,卻也害怕自己地位不保而付出一些沉重的代價。
影片除了講述三個女人之外,還講到了一對夫婦,基尚和他的妻子。這對夫婦可以說是先進思想的代表,男的致力於幫助村莊的人們發展起來,女的負責發展教育。但是那個村莊一些人比如拉妮的兒子古拉布以及他的朋友們因為比較愚昧,所以見不得基尚夫婦好。他們常常調戲基尚的妻子,同時因為村裡人對基尚幫助引進電視而視既尚為英雄時,基尚遭到古拉布他們的嫉妒,差點被弄死,最後不得不離開這個村莊。
影片揭示印度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大概也是想通過影片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印度的風土人情,對婦女地位的思考。
如果你想了解印度多一點,那就看看這部影片 吧。
④ 印度電影《炙熱》講述女性悲慘的一生,為什麼男性會不尊重女性呢
這個是社會的問題,是上千年來社會遺留的惡果。其實不管國內國外,不尊重女性的人大有人在,而我們女性呢?已經慢慢的從這些來自男性的壓迫中站了起來,只是道阻且長,同志仍需努力啊。
希望廣大女性朋友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骨氣勇氣,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救自己,那麼誰會來救我們呢?至於不尊重女性的這些男人們,就讓他們的基因慢慢消失在這個世界吧,世界不歡迎不尊重女性的男人。
⑤ 沒有女人的國家的影片評價
重男輕女—印度電影《Matrubhoomi》展現出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印度電影《Matrubhoomi》(《沒有女人的國家》)描述印度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偏僻村落出現嚴重女少男多的情況,片中5兄弟共娶1個妻子,輪流在夜間對她施暴。
當然,這部電影的細節過分誇張,但亦反映出印度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一些偏遠村落仍存在殺掉女嬰和打掉女胎的現象。
據統計顯示,印度男性與女性比例的差距不斷擴大,從1961年1,000名男性對941名女性,擴大至2001年1,000名男性對933名女性。 究其底蘊,很多父母自古以來殺掉新出生的女嬰,很多孕婦如果知道腹中塊肉是女兒後,便索性打掉胎兒。 選擇打掉女胎並非獨因家境貧窮,即使在首都新德里,經濟條件較佳的家庭一樣不願保留女胎,尤其是家中早已有女兒的。 研究顯示一個家庭的頭兩胎若都是女兒,那麼第3胎的男嬰與女嬰出生比例,竟然變成每1,000名男嬰僅對219名女嬰,可以反映出幾乎有四分之三的女胎被打掉。 印度政府禁止孕婦進行超聲波性別測試,但很多夫婦都花費500盧比(約120元人民幣)測試胎兒的性別。一些父母覺得打掉女胎非常劃算,不需要在女兒長大出嫁時付出巨額嫁妝。在這個沒有退休金制度的國家,一般夫婦寄望生多一、兩個兒子,來確保年老後有兒子倚靠。
此片,反映女性在印度的男性社會中地位低下。影片一開頭,便是一父親在房外焦急地等待懷孕的妻子生產,接生婆採用印度傳統方法為孕婦接生,當年輕的父親聽到嬰兒啼哭的聲音,欣喜若狂,但是接生婆告訴他是女嬰的時候,他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接下來的鏡頭便是他如何把女嬰溺死,有一個鏡頭特寫,他的臉上無比平靜。片子中還出現了一男孩假裝成女孩與別人成親。不得不對社會中女性地位的低下而感嘆。
曾經的中國,過去一段時間里,為什麼中國的人口快速增長呢?因為每家每戶都希望有個男丁繼後香燈。封建思想作祟,男人主宰一切,包括女人,女人在社會無地位,她們依附於男人,男女不平等,印度更是,一味的任由慾望主導的人,不再是人。對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施暴,他們之間沒有交流只有性,直到第五子真正愛上他。
⑥ 【影評】印度影片《無所不能》——為了你,我願意對抗全世界
這是一個不完美的電影,電影的主角是盲人,完美的愛情被玷污,社會的丑惡被揭示,完美的復仇計劃也充滿了意外和驚險…
我們所在的社會,周圍的環境,甚至自己,又有哪一個是完美的呢?
開場看到男主角游刃有餘地生活狀態,始終掛在臉上的迷人微笑,讓人格的偉大在先天的殘缺面前,變得更加動人,更有光芒。
從今天起,接受所有的不完美,自己、生活、工作,從不完美開始,每天改善一點點
影片前半部分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夢幻般美好。兩個黑暗中的人結伴同行,真的可以照亮彼此的腳下,負負真的可以得正。
理想中的愛情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吧,彼此欣賞,互相成就,珍惜眼前人
所有的愛情,盡管劇本不同,但最初的美好都是相同的。所謂的七年之癢,多數是因為忘了初心,要麼是對自己不滿意,要麼是對另一半期望太高,忘了愛情是要相互欣賞和成就的,忘了愛情靠的是給予而非索取…
太容易得到的就不會珍惜
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是人就繞不開人性,好的電影是給人力量的。電影的前半部分會留在我心裡很久,提醒我們珍惜:珍惜健全的身體,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珍惜每一個善待別人的機會…
這是一部虐心的電影,情節急轉直下,從大喜到大悲,用赤裸裸的現實擊碎我們對美好的憧憬…
也許我們不願接受,但這個世界確實存在黑暗,當我們接受了這個現實,並下定決心對抗黑暗的那一刻起,才算真正地成熟起來
一方面要保護自己和親友不要掉進黑暗,另一方面萬一掉進黑暗,我們又當如何?
接上一個問題,我們拿什麼去對抗黑暗?
用光明,用根植於內心深處的勇氣,用不斷修煉得來的強大,用深沉的愛支撐起來的「無所不能」的力量…
老霧說過,人就是一枚蛋,從外打破是毀滅,從內打破是成長。
我們不願走近黑暗,但又必須具備對抗黑暗的力量,因為你無法預知它何時會來。
醒悟吧,成熟吧,身在光明中時就要不斷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為了自己,為了保護你愛的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否?以德報怨,可否?
仇恨源自何處?源自於愛,愛之深,恨之切。復仇,是對死者的告慰,對惡者的懲戒,對當事人的救贖,對生者的保護…
傳統文化中的「冤有頭債有主」、「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看起來睚眥必報,實際確是對公序良俗最好的維護,對普羅大眾最好的護佑。
有仇必報,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的世界觀逐漸清晰了起來
影片中流露出的印度社會的黑暗,如對女性的不尊重,權力的失控…
這些問題,在中國都曾經存在,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今的中國,在不斷地進化,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透明,治安更好,法制越來越健全,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遺毒也在逐漸褪去…
即使你曾經歷黑暗,但請一定充滿信心,美好的社會需要你我的力量,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請不要對惡低頭,更不要去行惡
如果你不能對抗,至少還能選擇,到更開明的社會,文明程度更高的城市或國家去,到價值觀更趨近的組織去…
盡管不願看到兇殺的鏡頭,但仍然對男主的智商折服。
人的身體、力量有限,但但腦力卻是無限的。連警長都震驚於男主完美的復仇計劃,更無法相信這是一個盲人的手筆
不要給自己設限,去學習吧,去成長吧,無論是誰,無論你身處何處,都抵不過成長的渴望和堅實的行動力
老霧說智慧就是認知大於遇到的問題。
我渴望獲得智慧,我需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提高認知水平
電影看完,心裡確實存在恐懼,恐懼來自對完美的執念,來自不願接受愛美好被吞噬的劇情,來自不願接受確實存在惡的現實,來自對自己是否有勇氣和能力對抗黑暗的不確定…
如之奈何?
接納
接納內心的恐懼,認識自己的不足
接納恐懼,承認不足,是戰勝它們的第一步
力量來自哪裡?愛
愛家人,父母、妻子、孩子
愛朋友,愛團隊,愛事業
愛公正的社會,愛正義的國家
用愛武裝自己,愛越深,底氣越足,力量越大。想像自己是一片光芒,將你愛的人照亮,你越強大,這片光越亮,越能保護他們遠離黑暗…
從今天起,做一個更有愛的人,更強大的人,走到哪裡都照亮一片的人。
⑦ 印度電影《起跑線2》上映,能夠改變印度社會現象嗎
這部劇雖然想講述很多中產夫妻想拚命把孩子送到貴族名校的故事,而且也確實反映了社會的現實,所以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這部劇的,但是第二部確實改變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反映了很多父母想讓自己出國留學的故事,而正是因為如此,和前面的關系聯系不太大,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很多觀眾其實對這個劇情不太感興趣的,所以也並不能夠改變印度社會現象。
3,印度教育問題,一直存在。
其實印度這個社會教育問題也是很多的,而且社會矛盾也是非常尖銳的,因此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多人都是拚命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名校,或者出國留學,渴望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高的起點,而且印度也是教育問題最根本的社會矛盾,一直都是沒有解決。
其實印度的社會矛盾都是很多的,而且由於印度人對於 一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單單是一部電影是很難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