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real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祭神如神在(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30698/
人都喜歡求個答案,看完一部不太好懂的作品,我們常常會帶著懵逼臉捫心自問,編劇和導演為什麼拍這部電影?他們想表達什麼?這篇文章就是我對「《Real》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的主觀理解。
一、張泰英們的設定意義
《Real》有兩個主角(三個人格),都叫張泰英,都長一個樣。
一個是人格分裂泰英,記者主人格不堪痛苦而分裂出較強的boss人格進行自我保護,這是觀眾相對熟悉的題材,畢竟歐美已經拍出了不少經典的人格分裂電影。但這對人格分裂比較特別在於,這倆人沒有任何交流,別的人格/精神分裂電影里,人格之間有聊天的有吵架的,有斗爭的有合作的,而張泰英,則是一夜之間從一個人突變成了另一個,名字、年齡等基本信息認同都一樣,性格、記憶、身體機能全改了,原來那個張泰英深潛在意識深處,一門心思當自己不存在。
記者泰英
boss泰英
另一個更加奇特,痛苦的記者人格想自殺解脫,但出於倫理又不能殺掉身體中的boss人格,依據醫生的忽悠,記者泰英將自己的人格記憶託付在了一個植物人身體軀殼中,然後再殺了植物人作為「自殺」實現解脫。畢竟,每個自殺的人都是用傷害身體的方式實現物理死亡,如何讓記者泰英在保全身體的情況下實現單純的意識死亡呢?醫生的這個替身方案是讓記者泰英能夠以「一具身體一個人格」的方式有實感地確認自己的死亡,從而在心理層面離開張泰英的身體。但在記者英掐死植物人這場「自殺儀式」執行的瞬間,因為植物人的求生意志,置於死地而後生,誕生了一個新的張泰英。這個從頭到腳被撞廢的植物人重生以後整容成了張泰英的樣子,基於面部恢復期的扮相,我們叫他面膜英。
為什麼這樣設定故事的兩(三)個主角呢?
這兩(三)個「張泰英」的設定從不同角度涉及了一個自我認同的問題。人如何確認一個統一的、持續的、獨一無二的「自我」?對於正常人來說,當我們談及「我」的時候,這個「我」的概念包含了我的身體和意識,也包含了我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預期,它們是統一在一起的。
但是對張泰英們而言,身體和意識都是相對分離的,身體好像個花盆,這邊是一棵樹分岔成了兩棵,擠在一個盆里,那邊是拔掉了原本的死樹重新栽種了一棵,奇葩的是,第二個盆里新栽的樹還是第一個盆里快要被擠死的那棵樹撒的種。Real把這三棵長得一模一樣的樹擺在觀眾面前,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三棵樹只能活一棵,哪棵樹有資格留下?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樹不會爭真假死活,但是人不一樣,人類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有著很強的執著,「我」的概念是不可替代的、獨特的身份,就算是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也對誰是誰有著清晰的界定,絕不會混亂。
兩個泰英
現在,如果記者/Boss英和面膜英這「兩人三格」就站在你我面前,他們都主張「我才是真的」,在回答誰才是真正的張泰英之前,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怎麼定義「我」,怎麼確認昨天和今天和明天的張泰英是同一個人?這是記者/boss泰英指向的主要問題。
肉體可以用來標定自我的同一嗎?好像不能,人格分裂的案例太多了。在前女友死亡那天之前與之後,「張泰英」這個身體里承載的確實是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相反的性格、全新的人生記憶。用記憶和意識作為標准呢?似乎也不那麼可靠,人的記憶很容易被改變,意識也經常出現錯亂,Real里使用的毒品致幻和催眠洗腦設定,分分鍾人造一個「自我」出來。
認識到這些,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就很難輕易回答了。
Boss英一直沒有懷疑過「我是誰」這個問題,直到面膜英在廁所里懟著他的臉告訴他:你其實只有三歲。對於boss英來說,「我」到底是誰呢?是「真」的張泰英嗎?
說別人三歲的面膜英自己其實才半歲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定義「真」,誰有權力判斷真假?這是面膜泰英指向的主要問題。
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信念去判斷真假的,所以說,真的存在一種客觀意義上的「真」嗎?如果自己和他人在孰真孰假這件事上出現了分歧,誰又有資格宣稱自己說的就是「真」的呢?即便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相信自己是「真」的,錯的就一定是我嗎?看看《飛越瘋人院》,或許自己才是唯一應該相信的人呢?
本片的名字就叫真實,關於這個頗為哲學的話題,《Real》,以及其他一些主題相關的電影,是怎麼討論「自我的真實性」這個復雜又讓人慾罷不能的問題的呢。
二、自我的真實性?
對人格分裂泰英來說,我們還可以稍有信心地說,當最後boss英終於回憶起和正視了自己作為記者英對痛苦的逃避,或者說記者英終於融合了boss英的勇氣去面對痛苦、不再深潛在意識里的時候,這是完整的、真正的張泰英。我們用完整的自我意識作為判斷真實自我的標准。
而對於面膜英來說,事情就有點復雜了,他並非出於利益想要奪取「張泰英」的身份,而是在自我意識上就認定自己是真的「張泰英」——無論那個意識是原生的還是被植入的。但是,除了自己花錢僱傭的律師和女演員,其他人都說他是「假的」,面膜英自己認為的自己和其他人認為的自己是不一致的。
金秀賢在《Real》的相關訪談里說,如果有一天突然所有人都用另一個名字稱呼你,那麼你就變成了另一個人。啊……是這樣嗎?「我是誰」難道不由自己的意識決定,是由外界定義的嗎?如果自我意識和外界認定出現了沖突,應該以誰的認定為「真」?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暈,但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過很生動的討論。
在科幻片《移魂都市》里,一群外星人抓了一群地球人做實驗,每天零點,這座城市的時間都會靜止,所有人陷入沉睡,外星人穿梭其中,把人們拖到全新的場景,布置完畢後,對著腦殼注入一針新記憶。時間恢復,人們醒來,按照自己的新身份行事,整座城市都按照劇本運行,每個人卻並非在演戲,因為他們深信於自己的角色記憶。直到男主這樣對「我究竟是誰」提出質疑的人出現。
《移魂都市》(1998年)
《移魂都市》里外星人做實驗的動機在於研究人類個體的獨特性,作為共享集體意識的物種,他們想知道,如果人的記憶和處境被隨意更換,這個人是會完全跟著新的人設走,還是會保有不變的「自我」?電影的結局裡,男主找到了已經被注入了新記憶的女主,重新與她結識,男主自己本來是誰,也終究沒有答案。那麼,在人造記憶下生活的人對自我的認定算是真的還是假的呢?雖然背景不同,面膜英的設定中的核心沖突卻是與之相通的,他是不是一個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自我,是他選擇堅持還是放棄的根本依據。
在《Real》里,boss英的賭場被另一個黑幫老大曹源根覬覦,兩位老大有一段對話。Boss英讓曹源根麻溜兒地從自己的賭場滾開,他說,這賭場連名字siesta也是我起的。曹源根說,和名字有什麼關系,不管誰起的,我買下了,就是我的。
身份、人格和記憶是不是也可以呢,無論誰的名字,誰的人生,我放在意識里產生了相信和認同,算不算作是真的「自我」?意識是不是像一套數據一樣,輸入任何一具肉體機器里都可以運行?如果是這樣,人類和人工智慧有什麼區別?獨一無二的「真實」是否存在?我到底算個什麼東西?
對於Boss英來說,真是面臨著「內憂外患」,賭場有人搶,身份也有有人搶;而對面膜英來說,爭奪背後卻是另一種悲哀,他的悲哀與科幻電影中探討的克隆人的悲哀,或是人工智慧覺醒後的悲哀是相通的。就像電影《月球》中的主人公發現自己是一個克隆人,一樣的記憶,一樣的自我意識,活生生的人,卻永遠成不了「真」的那一個。
《月球》(2009年)
《月球》(2009年)
站在上帝視角,我們知道面膜英是用綳帶人的軀體和記者英的人格在毒品和催眠作用下「製造」出來的,但是,如果站在面膜英的立場,他的記憶和意識是否是被植入的,他的身體是否只是一具載體,他是否是真的,這些問題怎麼可能被他考慮呢?面膜英是一個在身心死而復生的痛苦和迷茫里長出的一個固執到變態的自我,他不得不那麼固執,因為正是這個固執讓他抓住了重生的繩索,成為「張泰英」是他活下去的唯一選擇。當他在廁所爆著青筋對意識不清的boss硬吼出「全部都是我的!我才是真的。」的時候,他是認真的,他沒有懷疑過自己。
然而,所有人都對他說,你不是真的。
電影《異次元駭客》給出了另一種結局,男主角最終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模擬世界中的數據而已,但是真實世界中的女主愛上了這具人造的靈魂,最終男主替代了自己賴以建模的人類原型,來到了現實世界與女主終成眷屬。
如果類比到《Real》里,這應該是面膜英期待的結局吧,《異次元駭客》中的男主面對女主的表白沮喪地說,但我甚至不是真的,女主表示對我而言你就是真的。面膜英也有類似的台詞:我是明知道你是誰還愛著你的人,對你而言,我才是真的。
《異次元駭客》(1999年)
愛情中的雙方對彼此的依戀是排他性的一對一關系,所以,愛人的認定是對一個個體的獨特存在最強有力的證明。互換身份後在車里以面膜英本人的身份與宋宥華的那一吻,大概是面膜英重生後的人生巔峰了——雖然,這一吻結束後,面膜英就開始逐漸滑向自我幻滅的深淵。
面膜英的自我意識終究還是崩塌了。如果曹源根認錯人的那一槍真的消滅了boss英,如果面膜英成為唯一的「張泰英」,如果醫生沒有告訴他自己重生的真相,如果本來就開始向他傾心的宋宥華沒有死,如果這個「午覺」不需要醒來,是不是面膜英就能帶著作為張泰英的自我意識過完一生?
圖來自微博@SHYUNKSY
三、自我實現:What a man can be, he must be.
電影雖然以boss硬開場,但是全片對面膜英的刻畫是最完整的,從死亡到重生,從奪取再到幻滅。相較而言,人格分裂泰英的分量和刻畫相對遜色,其他幾個配角更不用說。但是,雖然電影成品有著剪輯比重分配下的遺憾,Real中卻也給出了足夠多的細節線索給感興趣的觀眾拼出其他角色的完整肖像。
想要理解boss英,需要先從主人格記者英開始,記者英是個獨立撰稿人,看起來文文弱弱,留著很挫的發型、戴著眼鏡、穿著oversize的黑色大毛衣,卻能夠和做過刑警的搭檔盧炎一起深入虎穴,進行危險的調查取材並撰稿披露。記者英在網路上的ID叫菲利普·馬洛,是錢德勒筆下的著名的硬漢偵探形象,成為像馬洛那樣的人是記者英的理想。
「如果我不強硬,我就沒法活。如果我不文雅,我也不配活。」(字幕組把前一句翻譯成「不粗暴,就無法去愛」應該是有誤的,感謝真諦歐尼的確認。)
這句馬洛在《重播》中的經典台詞,被記者英寫在了主頁的頭像和ID下面,而且作為記者英的台詞又念了一遍,這是他理想的生活理念。而仔細想來,這句台詞似乎別有所指。
記者英不夠強硬,面對女友因自己的調查而被連累致毒品中毒和被強奸,他是真的沒法活著面對這一切了,才導致了boss英人格的誕生,這前一句,說的是記者;同時,分裂人格boss英雖然足夠強硬和主見,但是卻遠非文雅,boss英的人物形象就是精力旺盛、思維簡單,永遠嚼著口香糖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遇到問題就喊著「西八」用暴力解決,這後一句,扎的是boss英。
所以,記者英主人格其實在影片開始不久就表態了:本弱雞泰英確實是不想活了,但我生出來的這個粗暴泰英也並非我願。
boss英的人物形象是略顯單薄的,他是記者英為了逃避自我而產生的保護人格,是記者英身上不存在的那一部分性格的極端展現,他必須有刀槍不入甚至油鹽不進的性格,粗暴強硬同時有點兒「胸大無腦」,只有這樣才能從記者英那般痛苦的記憶里活下去,並帶著堅定的意志尋找帶紋身的仇家。而記者英想要成為的像菲利普·馬洛那樣強硬又文雅的人,是那個在經歷了種種困惑和痛苦,兩個人格終於合體後的張泰英,也就是當初的概念海報里拿著叫花雞逆光站在隧道里的帥比。
隧道場景正臉:合體泰英的神情與記者和boss都不同
如果更多地了解馬洛,對於記者英和盧炎的搭檔故事就會有更好的理解。同樣是偵探,馬洛與我們熟知的福爾摩斯境遇大不相同,馬洛是個因為忤逆檢察官而被開除的前調查員(Real中盧炎是個前刑警,為什麼是「前」,似乎已經腦補了一個衍生故事),他的偵查行動不但不受警察歡迎,甚至受到迫害,除了查案,馬洛要花很多精力與警察周旋。
還記得通過面膜英以玩笑口吻道出的記者英與盧炎搭檔查案的故事嗎?他們用劫持警方無線電搶先到達現場的方式進行工作,被抓了就脫下褲子露出提前穿好的紙尿褲,靠裝瘋賣傻逃脫。這和馬洛的處境很是相符,難怪記者英會以他為偶像了。
在記者英為數不多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在靠近理想人格的道路上不斷逼迫和挑戰自己直至崩潰和分裂的形象,即便是一副挫兮兮的扮相,對著鏡頭以身試毒並探索解毒辦法的記者,莫名地也有一絲帥氣。他戴著圓框眼鏡穿著大毛衣哆哆嗦嗦地在冰水裡說,「我會……戰勝自己……」,直到boss英臉上流著血從同一個浴缸的冰水裡,掙扎著從前女友死去的那段記憶中起身,他(們)才真正戰勝了自己。
記者英以身試毒的siesta研究影像
記者英以身試毒的siesta研究影像
通過記者英留下的siesta樣品和影像信息找回記憶的boss英
What a man can be, he must be. 片頭這句馬斯洛的話意思是說,人一定會去實現他所能成為的自我,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是一個人最高層次的需求。電影中的記者英和面膜英都在自我實現的路上陷入了自我認同危機,彼此之間進行的對「張泰英」這個ID的競爭實際上是他們內心對自己到底是誰、可以成為誰的疑問和掙扎。結局是,面膜英失去了自我,記者/boss英實現了自我,一個消失在末路,一個重新站立在堆滿虛假意識廢墟的平靜水面。
圖來自微博@SHYUNKSY
四、其他配角的「真實」
Real的幾位配角戲份都不多,但除了推動劇情的輔助人物曹源根,醫生、宋宥華、韓藝媛也都經歷了與主角類似的關於自我的迷茫,只是在電影里沒有辦法一一表現。雖然如此,關於配角們的拼圖游戲也十分有趣。
醫生是影片中隱藏的大boss,研製出siesta並在各種人身上做實驗,在片中完全是上帝視角,知道的可能比觀眾都多。醫生喜歡兩件事:實驗、賭博。他不停地把siesta注入各種人的體內,看著人們是掙扎著死去還是畸形地活著,通過siesta,他建立了一座意識的「海底角斗場」,把一個個實驗對象扔進滿是鯊魚的角斗場,然後津津有味地觀察他們溺斃的姿勢。不玩兒人的時候,他就去賭場廢寢忘食地賭博。
象徵植物人意識被siesta殺死的場景;siesta賭場裝置也同理。
在揭露身份後,醫生說,siesta會讓人找到自己的真實,要麼死,要麼逼出真正的自我。而作為從siesta這條鯊魚的嘴下活下來的僅有的三人之一,他的自我遭受過怎樣的煎熬?他如何成功保護了「自我」?又落下了什麼病根兒?我們只能猜測了。
或許,他之所以享受著置人於絕境的實驗游戲,享受著大額賭博中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刺激,正是他對自我不確定性的投射,像《移魂都市》里行將滅亡的外星人擺弄地球人一樣,通過製造和觀看別人的掙扎和選擇來讓自己感受到存在吧。
《移魂都市》中與外星人合作、改造他人記憶的醫生
《Real》中的醫生大boss
每一個處於自我認同危機的人都是痛苦的,所以,為了逃避這種痛苦,每個人都拚命尋找解葯。兩個戲份很少的女性角色也同樣如此。
面膜英是怎樣說宋宥華的?她為什麼會愛上一個只有三歲的精神分裂人格?因為都是為了從毒品中解脫而產生的保護人格,面膜說,你可別這樣,你要戰勝自己,就像我一樣。
雖然電影沒有給出更多關於宋宥華的背景故事,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她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人。在身體上,她有嚴重的鎮痛劑依賴;在精神上,她總是被痛苦的男人吸引,她對病人的母愛或許正是她為了遠離痛苦而產生的自我保護,她無法解決自己的痛苦,她要用對病人的愛來為自己鎮痛。而宋宥華的結局是,作為一個對鎮痛劑毒品上癮的病人,死於最令人痛苦的毒品siesta,作為一個沉醉於緩解痛苦的護士,死在了身心俱毀的面膜英懷里。在與痛苦的持續糾纏里,宋宥華救不了別人,也救不了自己。
另一位女性角色也夠慘痛,種種真與假的錯綜當中,戲份最少的韓藝媛卻是最有演員自覺的角色,她被面膜泰英僱傭模仿和扮演宋宥華,在真假泰英互換以後,她的表演合同本質上已經結束了。面對身邊意識不清念叨著「宥華」的boss泰英,她有點苦地笑了笑,說了她唯一一句作為韓藝媛本人而不是演員韓藝媛的台詞:
下一個party在哪裡?
身邊的人恍惚地重復著,party……韓藝媛作為面膜英僱傭的演員,她的生活就是作為「宋宥華的扮演者」跟隨著「張泰英的扮演者」出席一個個party社交場合,這個在面膜英的指令面前瑟瑟發抖的女人,根本不被允許擁有真實的自我。
沒有下一個party了,韓藝媛xi,你終於可以休息了。她認出了身邊這個男人,趁著他意識模糊的時候,作為真正的韓藝媛主動親吻了這個真正的張泰英,嘗到了一口真實的味道,接著,便迎來了死亡。
五、沒有答案
這部電影在韓國受到了猛烈批評,一個重要原因是難懂,確實,電影本身的時間線剪輯比較跳躍,一些包含了重要關聯信息的鏡頭一閃而過,部分人物的分量佔比太少使得刻畫不夠深入。不過,《Real》從劇本風格到鏡頭語言都不是一部處在韓國普通觀眾欣賞舒適區的電影,導演的拍攝和剪輯當然有太多可改善的空間,但在整體調性上,他是故意往「不好懂」的方向去做的,他選擇讓觀眾直接用張泰英們的視角去看他們意識里那些破碎、詭異但是絢麗的世界。
黑幫、毒品、動作、陰謀……這些看似傳統的商業元素外殼下,《Real》是一部探索意識領域的電影,布景的裝置和照明設計充斥著大量非現實元素,很多的鏡頭都是以片中角色的主觀視角去表現的,而主角們一個兩個都服用過致幻毒品,多少是有點精神問題的,如果沒有理解每個角色的情緒和動機,就很容易發懵。這樣一部主題艱深的電影,既要消化商業元素和投資期望,又要把握藝術表現的尺度平衡,確實讓人頭疼,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電影特意分出了三個章節,誕生、對決和真實,替觀眾整理出劇情發展的主要脈絡。
但是,脈絡歸脈絡,其中的無數細節還是像魔方一樣,等著觀眾自己去擰,本篇也只是我自己的主觀評論,是屬於我自己配色版本的魔方。當最終章「真實」結束的時候,每個人的答案卻未必相同,畢竟,關於什麼是真實的自我,作為人類而非上帝,我們其實永遠無法知道。
同樣,《Real》這部電影也只是一次關於「真實」的提問和探討,沒有答案,答案……在你的選擇。
來自:主觀影評
㈡ 請問阿諾施瓦辛格是幾幾年出生的啊能否給些他的資料啊謝謝 。
阿諾爾德·阿洛伊斯·施瓦辛格(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生於1947年7月30日),粵語社區使用的音譯阿諾·舒華辛力加,是生於奧地利的美國健身運動員和演員。作為好萊塢動作片的影星(包括《終結者》),阿諾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在2003年加利福尼亞州罷免州長中,施瓦辛格(作為共和黨人的候選人之一)贏得了48.7%的選票當選為州長。他於11月17日上任。
阿諾爾德·施瓦辛格
目錄
[隱藏]
1 背景
2 健身生涯
3 演員生涯
4 政治生涯
5 外部鏈接
[編輯]
背景
施瓦辛格生於奧地利的塔爾(Thal,離格拉茨四英里)。他於1968年移居到美國,並於1983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同時,他在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格拉茨的一個足球運動場於1997年以「阿諾爾德·施瓦辛格體育場」作為名稱。
1986年,施瓦辛格與著名的電視記者、前總統肯尼迪的侄女Maria Shriver結婚。這對夫婦育有4個子女:2個兒子2個女兒。
[編輯]
健身生涯
最初施瓦辛格作為一個著名的健身運動員而贏得名聲。他的良好鍛煉的體形為體育帶來了革命,並使得他贏得「歐洲先生」、「世界先生」、「宇宙先生」(5次)和「奧林匹亞先生」(7次)的稱號。他被認為是健身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這在後來每年一屆的「阿諾競賽」中體現出來。
[編輯]
演員生涯
阿諾獨特的健壯形象為他贏得了一些電影角色。他的第一次在電影中出現是在電影《Hercules in New York》(1970年)中。他在電影中叫做「阿諾爾德·斯壯格」(Arnold Strong),他扮演一個來紐約旅遊的人。但是他在電影中濃厚的口音使得他的台詞要其他人配音。後來的紀錄片《Pumping Iron》(1977年)為他贏得了更多的知名度。他在電影上的突破是《Conan the Barbarian》(1982年),緊接著《Conan the Destroyer(1984年)。他最著名的影片也許是《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年),在影片中他面無表情的表演幫助了電影。施瓦辛格的演技一直被作為很多笑話,他在很多不需要口音的角色中也保持很重的奧地利德語口音。然而,似乎很少有影迷關注他的這點。
[編輯]
政治生涯
他是以共和黨人的身份參加競選的,雖然他把自己描繪成為溫和派。
曾經有傳言說他曾經崇拜過阿道夫·希特勒,並贊揚他是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施瓦辛格的父親事實上是納粹黨的一員,但是支持者很快指出施瓦辛格是很多猶太人組織的支持者,並從來沒有對法西斯德國政權的理念表示支持。
主要作品:
2002 終結者3 (Terminator 3)
2001 間接傷害 (Collateral Damage)
2000 第六天 (6th Day, The)
1999 末日英雄 (End of Days)
1997 蝙蝠俠與羅賓 (Batman and Robin)
1996 蒸發密令 (Eraser)
1994 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1994 Beretta's Island
1994 幼兒園特警 (Kindergarten Cop)
1994 小傢伙 (Junior)
1993 幻影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
1992 Feed
1991 終結者Ⅱ (Terminator 2)
1990 全面回憶 (Total Recall)
1987 終極戰士 (Predator)
1985 Red Sonja
1985 Commando
1984 終結者 (Terminator, The)
1983 Carnival in Rio (TV)
1982 CONAN The Destroyer
1982 野蠻人科南 (Conan the Barbarian)
1982 Christmas in Connecticut (TV)
1980 Jayne Mansfield Story, The (TV)
1979 Villain, The
1979 Scavenger Hunt
1977 Pumping Iron
1973 Long Goodbye, The
1970 Hercules in New York
阿諾德.施瓦辛格電影作品及相關DVD介紹:
1. Hercules in New York (1970) 大力神在紐約 IMDb評分2.3/10
施瓦辛格的第一部電影,只在電視中播出。當時他給自己起的藝名是阿諾斯特朗(Arnold Strong),但影片的反應非常一般。影片中,施瓦辛格的聲音是後來配進去的。片中主要用來展示他的肌肉(看名字就知道了)。說句實話,我也沒看過,不過應該不怎麼樣。
本片DVD由Trimark發行,巨星出過DECSS。
2. The Long Goodbye (1973 ) 揮手離別 IMDb評分 7.4/10
3. Stay Hungry (1976) 飢餓生存 IMDb評分 5.6/10
4. Pumping Iron (1977) 健美之路 IMDb評分6.2/10
一部健身片。
5. The Villain (1979) 惡棍 IMDb評分4.7/10
此片DVD由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Tristar)發行。市面上曾經有VCD。
6. Scavenger Hunt (1979) 殘酷的獵殺 IMDb評分 5.2/10
以上都是阿諾出道初期的作品,基本沒有出DVD,只有VHS,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沒有機會看。
7. Conan the Barbarian (1982) 野蠻人柯南 IMDb評分 6.4/10
電影曾譯為,「王者神劍」、「霸王神劍」,是阿諾德成名之作,。該片的成功之處就是塑造出了一位長發飄飄、手握長劍的游俠。阿諾德這種「銀幕大英雄」的基調從此片開始確定,並逐步走進了幹家萬戶。影片根據一部著名的傳奇小說改編。阿諾德依靠的還是自己一身雄健無比的肌肉,他飾演了一位遠古時期的勇士。無父無母,孤身長大,但上蒼賜予了他過人的天賦和無窮的力量。在漂泊生涯中遇上了一位來歷相當神秘的長者,這位智慧化身的人物帶領「科南」學習武藝。學藝出師後,這個貌似野人的勇士獨自闖盪江湖,戰勝了野獸、荒蠻部落和女巫的魔法。在一次與女巫的驚險相遇之後,「科南」奪得了一柄威力神奇的巨劍,這柄劍是古代英雄用來戰勝惡勢力的「王者之劍」。「科南」手持「王者之劍」走上了一條維持正義的俠客道…… 這個片子中央電視台以前播過,看下來還真有點熱血沸騰的感覺。
該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沒看到過D版,VCD曾見過。
8. Conan the Destroyer (1984) 毀滅者柯南 IMDb評分5.2/10
野蠻人柯南的續集,較上集平庸,續集的一貫作風。不過阿諾的表現相當賣力,這位他贏得了主演影片《終結者》的機會。
該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同樣沒看到過D版。
9. The Terminator (1984) 終結者 IMDb評分 7.8/10
施瓦辛格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電影被《時代》周刊評為198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影壇火爆並不在乎你是否一直在演好人,如果你能把一些反派角色演到家,像傑克•尼科爾森、德尼羅那樣出神入化,人們或許會更加熱愛你。以阿諾德此時尚未成熟的演技來講,去演一位主要以動作、兇殺為特徵的壞蛋的確是最佳選擇。果然,《終結者》里那個無堅不摧、窮凶極惡的魔鬼終結者令阿諾德•施瓦辛格大紅大紫,一躍成為好萊塢動作片演員中的佼佼者,聲威直逼當時如日中天的「蘭博」史泰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確找對了人。《終結者》在1984年的票房紀錄上排名第二、僅次於《第一滴血》。
該片DVD由米高梅(MGM)發行,由於太簡單,後又出了個1區特別版。飛龍D9,D2區法國版,PAL制,英語/法語/義大利語DD5.1,字幕有問題。星際出過一區特別版的單D9,不過口碑不好。此外星際也有有損D5,依然是2區版。碟聖D5也有出過,沒拿過不敢講。全美D5倒是D了這個1區特別版,有損。本片選擇面不廣。
10. Red Sonja (1985) 紅發女索妮婭 IMDb評分 4.2/10
這個片子我也沒有看過。影片講的是獨裁的姬蕊為了在蠻荒世界稱王,殺死了桑妮婭的姐姐,桑妮婭決定以神劍推翻姬蕊,在凱利多的保護下,桑妮婭一路化險為夷……
該片還未推出DVD,不過VCD倒是見過。
11. Commando (1985) 魔鬼司令 IMDb評分 5.6/10
該片又譯為「獨闖龍潭」。這部電影是施瓦辛格第一次以現代戰士角色出鏡,並且奠定了他的這一現實人物形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肌肉,力量,打不死的特性在他身上再次體現。
影片描述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演的軍方特種部隊首領,率領一群厲害的組員深入南美叢林中搜索一架墜毀的直升機,不料一頭身體透明的外太空怪物將組員逐一殺害,最後剩下阿諾一個人跟怪物展開鬥智斗的殊死戰。全片大部分篇幅只是拍攝一群人在森林中跟一個不可捉摸的神秘怪物互相纏斗,但看來相當緊張刺激,主要歸功於導演經營恐怖懸疑氣氛得法,而透明怪物的特技亦處理得出色,使這部科幻動作片在視覺效果上顯得別具有吸引力。
該片DVD由二十世紀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發行。全美發行過D5, DECSS,LB,畫質尚可,不過應屬最佳。
12. Raw Deal (1986) 不公平的待遇 IMDb評分 4.7/10
又名《魔鬼殺陣》,影片由拍攝過《血肉戰場》的約翰•艾爾文執導的。阿諾飾演一位前FBI特工,影片中充滿了肌肉和血腥,是典型的阿諾電影。
該片DVD由錨灣(Anchor Bay)發行。全美版D5的此片D一區版本,LB,,無英文字幕,自製的中文字幕,畫質一般,市面唯一數碼版。
13. Predator (1987) 鐵血戰士 IMDb評分 7.2/10
也被稱為鐵血戰士2,因為前一部Commando被譯為鐵血戰士1(翻譯真是太亂了!)。
該片DVD由二十世紀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發行。以前的老版本是在簡陋,故2002年又推出了DTS特別版,此版本無論從聲畫小國來說都是相當出色的。時代(D9+D5),D自1區DTS特別版,D9內容: 正片106分鍾。導演談影片3分鍾。聲音:英語DD/DTS,導演解說。字幕;英、西、中、中、韓、泰6種。畫面:16:9可變形。D5花絮都有中文字幕,應屬當前最佳;金球D9,D自 3區特別版,金球將原版的D9正片和D5花絮合成到一張D9裡面,英語DD5.1/ DTS5.1,不過為了集成花絮稍作了導演評論音軌。正片DECSS+花絮YSYS,應該比較超值;全美Yuan版,D3區特別版,英語DD/DTS,單D9,原版D9+D5,集成了原版雙碟的全部內容,不過去掉了評論音軌;飛龍單D9,D自1區特別版,不帶花絮;碟聖(D9+D5),D3區特別版,跟時代差不多。時代早先出過D5,但不盡如人意。星際也出過是YSYS,後全美D5重新製作,DECSS+YSYS,每M的朋友目前就選它了。
14. The Running Man (1987) 威龍猛將 IMDb評分 6.2/10
這是我看過的阿諾的第一部影片。這個電影在電視上放過無數遍了, 又名「過關斬將」,施瓦辛格成了一位未來世界的警察,因拒絕執行當局的命令向一群手無寸鐵的難民開槍而被捕。之後被迫參加了一個叫做「過關斬將」的游戲,他必須面對數位裝備精良的殺手的挑戰,最終只有一個人能夠活下……想必情節大家也都清楚了。這個片子我當初在影院看的時候只有小學二年級吧,當時是很震撼的(人小不懂事)。阿諾給我的映像是極其深刻的,猛將!
早先星光出過模擬版, 後來全美出了DECSS版,好像是面唯一。D自一區,LB,16:9,CC,當屬最佳。
15. Red Heat (1988) 紅場警官 IMDb評分 5.3/10
本片是第一被允許進入莫斯科紅場拍攝的美國片。此片中,阿諾的喜劇才華開始展現,票房不錯。
此片DVD由藝匠(Artisan)發行。碟寶D5D1區版,完整DECSS,片基差,建議選全美的。而且版本不多,也別無他選。
16. Twins (1988) 龍兄鼠弟 IMDb評分 5.9/10
阿諾德在銀幕上總算站穩了根基,他的票房號召力直線上升。在影壇奮鬥了近10年,他找到了一條安穩的戲路,既可以保證自己的明星地位,又能賺大錢。可是他根本就不安於現狀,對他來講,只有不斷進取,才有生活的樂趣。於是他開始游說電影公司讓他去演一部喜劇,因為他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演技在增長,完全有能力拓寬戲路。這種急驟的轉型有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公司當然不會輕易答應。但阿諾德毫不氣餒,主動提出不要片酬,只收分紅,電影公司才應允讓他主演《龍兄鼠弟》這部喜劇。在導演伊萬•雷特曼與諧星丹尼•德維多幫助下。《龍兄鼠弟》成為一九九八年暑期第一大片恢諧生動的表演與妙趣橫生的劇情結合在一起,讓人們驚喜地發現了阿諾德的另一面,是阿諾很成功的作品之一。此外,劇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即阿諾德站在史泰龍的一張海報前,很輕蔑地揮了揮手。雖然整個八十年代的功作片一直是史泰龍與施瓦辛格在鬥法,但在阿諾德戲路大開之後,史泰龍只能望塵莫及了。影片說的是研究遺傳學的科學家們「製造」出了一對孿生兄弟:一個集中了人類所有的優點,另一個集中了所有的缺點。二十多年後,兩兄弟在不同的地方長大成人。優秀的弟弟(施瓦辛格)來到紐約找哥哥(丹尼•德維多),發現哥哥陷入了被黑社會追殺的險境。這個從未接觸過都市文明的弟弟一邊幫兄長對抗黑社會,一邊積極地學習著各種在現代都市立足的技能:架車、電腦操作、信用卡使用等。最終骨肉親情感動了那個惡習多多但良知未泯的兄長,兩兄弟攜手戰勝了黑社會、並且還獲得了純真感人的愛情。
該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碟聖出過D5,D3區版,DECSS。
17. Total Recall (1990) 宇宙威龍 IMDb評分 7.1/10
施瓦辛格在動作片領域里佳作不斷,與荷蘭著名導演保羅•范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的科幻英雄片《宇宙威龍》不僅以場面宏壯、氣魄非凡著名,而且還捧紅了另一位演員——莎朗•斯通。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政府特工(施瓦辛格飾)喪失了記憶,經過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他發現已被人類開發的火星上生存著另一種「人類」:由於缺氧而發育不完整的人類。他來到了火星,與畸形人協力打敗了妄圖統治火星的霸權勢力。這部電影英文原意為「全面回憶」,拍的是這個英雄在與自我、與敵人的斗爭中怎樣找回自己的記憶。該片的特技在當時的好萊塢首屈一指,成功地將電腦影效和數碼音響引入電影製作,有極高的觀賞性。
此片DVD由藝匠(Artisan)發行,另外還有一個分級版。飛龍D9最佳, 1區藝匠的特別版。全美D5D自一區完整版,DECSS,推薦!碟寶一樣,不過片基較差。
18. Kindergarten Cop (1990) 幼兒園警探 IMDb評分 5.8/10
在《龍兄鼠弟》大獲全勝的基礎上,阿諾德趁熱打鐵,又拍了一部喜劇片《幼稚園特警》。飾演一位在幼稚園卧底的警察,在鬧出一大堆笑話之後終於讓案情大白,並且找到了愛情。阿諾德的喜劇天分與演技在該片中得到了完美發揮,其中「他被一群孩子困住,氣得咧嘴嗷嗷直叫」的形象,已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鏡頭。從這部電影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說阿諾德•施瓦辛格演戲是靠肌肉賣座的了。此時的阿諾德•施瓦辛格走出了初期狹窄的空間,他在好萊塢主流影星中領頭羊的地位得到了確定。「史泰龍VS施瓦辛格」之爭的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
該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全美D5出過DECSS版本。
19.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終結者2:審判日 IMDb評分 8.0/10
科幻片的經典之作!我的最愛之一!影片投資超過1.2億美元。依然由上集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影片講述了在公元1997年 8月29日,地球將爆發一場巨大的核災難,30億人將死於這次毀滅。從此之後,電腦「天網」統治了這個世界,並反過來要毀滅人類,並在2029年派了一個終極機器殺手T-1000回到過去要殺死幼年的人類領袖,於是人類領袖也派了機器人T-800 (The Terminator)(施瓦辛格)去保護幼年的他。最終,The Terminator摧毀了「天網」,幹掉了刀槍不入的T-1000,也終結了自己。阿諾扮演的終結者成為了經典的銀幕形象之一:戴墨鏡、一身黑色皮夾克、一部哈雷機車、一桿霰彈槍——真是酷的沒話說!影片的特技驚人,尤其是那個液態金屬人T-1000,當時我看得目瞪口呆,還是錄像帶。影片對於人類的所作所為提出質疑,也是對於現實世界的一種反思,因此影片無論從人文和場面各個角度來說都是十分精彩的,影片共獲5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收入。自此,好萊塢進入了「施瓦辛格時代」。他不僅在銀幕上顯露出了超人的力量,更讓每個觀眾感受到了他自身強烈的意志力。另外,出色的聲光效果也使得本片DVD成為發燒友試機的必備裝備之一。
此片DVD由藝匠(Artisan)發行。發行過兩個版本:特別版和終極版。其中終極版原版為D18, 有特別加長版和劇場版兩個可以選擇。飛龍雙D9,D自1區終極版,DD EX 6.1/DTS EX 6.1/DD2.0,IFPI片基,花絮全,市面最佳版本! 星際也出過單D9,不過現在早已看不到了。早先南星出過D5,模擬版,後全美出了有損數碼版D5,是米少的朋友的選擇之一,D自1區終極版的加長版,DD EX 6.1,雖是有損,但畫質可以接受。
20. Last Action Hero (1993) 幻影英雄 IMDb評分 5.3/10
1993年,這個糟糕的一年來臨了。「演而優則導」的阿諾德自己擔任製片人,主演《最後的動作英雄》一片,沒想到這部投資巨大的影片成為了自己的滑鐵盧。盡管製片陣容強大,可是情節混亂,演員配合缺乏默契,而在細節上也處理不當,觀眾的反響非常冷淡。高高在上的阿諾德從半空中摔了下來,好萊塢噓聲四起。
此片DVD由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Tristar)發行。全美出過D5,數碼版。
21. True Lies (1994) 真實的謊言 IMDb評分 7.0/10
真正的英雄是能夠從失敗中站立起來的,誰都想像不到在第二年,施瓦辛格就會重振旗鼓,再次和恩師演詹姆斯•卡梅隆合作,並以《真實的謊言》一片將自己的演藝生涯推向另一個高潮。這是施瓦辛格在中國的成名作。影片講述了一個隱姓埋名的特工Harry懷疑他老婆有外遇,便在暗地裡進行調查,無意中發現了一群恐怖分子的大陰謀,他們試圖用核彈來威脅政府;又逢愛女被綁架,於是Harry飛身奪救。片中驚險火爆場面比比皆是,特技令人眼花繚亂,情節一環接一環,一氣呵成,加之片中很多搞笑場面,此片可以說是好萊塢動作片的經典之作,也是施瓦辛格演技和力量的完美體現,我個人認為本片是阿諾的代表作,是他事業的頂峰!就阿諾個人來說,本片的演出超越了他其他任何一部影片。
此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1區和3區都很不錯。全美Yuan版D自3區,可變16:9,畫質很好,容量也做得滿滿的,7.8G左右。英語DD5.1,帶OST;金鼎D自一區,LB,英語DD5.1/DD2.0,法語DD2.0。但4:3下菜單游標隊為不準確;金球最近也出了,D自3區,集成國語音軌,不過好像有不同步現象;時代也有此片,不過沒拿過不是如何。另外據我看下來,此片的各個品牌的D5如出一轍,畫質爛外加抖動,千萬不要去買。此片明年而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會出特別版,據說會帶DT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等洗了。
22. Junior (1994) 威龍二世 IMDb評分 4.9/10
片名又稱「孕夫」。經歷過失敗的施瓦辛格在藝術道路上更加成熟了,他不再輕易去拍片了,而且盡可能地從製片、編導等重要的幕後工作去把握好每一影片的質量。因此他每演一部電影都在加重自己的砝碼。與奧斯卡影後湯普遜及丹尼•德維多合作拍攝了科幻喜劇片《威龍二世》,將生化科技的發展與傳統理論之間的矛盾擺到了人們面前。一個孔武有力的大男人居然懷孕了,這個故事聽起來荒誕不經,但是阿諾德在片中演繹得十分貼切自然,尤其是在他懷孕臨產過程中,那種母愛的天性流露得感人至深。這部電影讓人們對發展速度超常的生化科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以戲劇化的方式反映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在世界各地得到觀眾的贊揚,同時,也標志著施瓦辛格的電影正在走向多樣化。
該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
23. Eraser (1996) 蒸發密令 IMDb評分 5.9/10
施瓦辛格這次在本片中扮演一位美國官方的秘密殺手保鏢,人稱"毀滅者",真名叫約翰.克魯格。他的職業就是保護證人,並幫助證人隱埋一切真實身份。該片中,"毀滅者"要保護一名女證人,並為她對一樁武器走私案的內幕很清楚。施瓦辛格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屏幕上展示超級保鏢力挽狂瀾的英雄氣概。影片雖說也屬於動作片中不錯的作品,特別是鱷魚館那張戲。不過阿諾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
該片DVD由華納(Warner Bros.)發行。幾乎每個D商都發行過該片。金峰D5,D自1區。英語/國語DD5.1,16:9,DECSS,目前D5最佳。
24. Jingle All the Way (1996) 聖誕老豆 IMDb評分 4.7/10
1996年冬天推出的聖誕喜劇片《聖誕老豆》更是充滿了溫馨動人的節日氣氛,在兒童中大受歡迎。這是一部施瓦辛格式的喜劇片。粗心大意的父親成天忙於工作,為了要給兒子准備聖誕禮物,到了聖誕前夕,猛地記了起來,於是忽忙跑出去買禮物。誰知道一些陰錯陰差的故事發生了,在一連串令人捧腹的笑料發生後,父親終於如願以償,回到家裡,和兒子過上了一個幸福的聖誕節。這部電影以美國聖誕民歌《一路響叮當》命名,是部典型的節日電影。但施瓦辛格在老套路劇情中,添加進去了許多新的笑料、頗有些推陳出新的效果。
此片DVD由二十世紀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發行。碟聖出過此片D5,數碼版,好像是市面唯一版本。
25. Batman & Robin (1997) 蝙蝠俠與羅賓 IMDb評分 3.6/10
蝙蝠俠系列的第四集。永遠不安寂寞的阿諾德,在這部電影里重操舊業,扮演一個大壞蛋「急凍人」。這一次的造型又是那樣的恐怖,不僅僅是一個壞人,而且在角色的身上賦予了獨特的風格。影片中的冷凍人造型十分炫,可是為了這個造型,阿諾每次化妝時間長達3小時。影片商業性較重,所以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評,不過作為一部商業片還是相當成功的。
該片DVD由華納(Warner Bros.)發行。南星曾出過D5,D自1區,DECSS,自製字幕。製作尚可。碟聖出過全套系列,數碼版,基本差不多。
26. End of Days (1999) 末世浩劫 IMDb評分 5.4/10
該片講述了一個一個已退休的警察(施瓦辛格)在一次的工作上槍擊的意外後腦海中顯現出一名年輕女子——克莉斯汀,傑瑞克決定找到他。 而克莉斯汀從小就經常在惡夢中見到一名男子,卻不知該名男子與自己的關系。直到一天,有一群神父闖進家門,意圖刺殺克莉斯汀,而傑瑞克與夥伴實時搭救,他們才明白原來克莉斯汀是世界末日的關鍵。,於是傑瑞克誓死解救克莉斯汀。故事並不復雜,又是英雄救美的故事,沒多大意思,此時阿諾已經沒落。
此片DVD由環球(Universal)發行。金鼎D9,D自1區, 可變16:9,畫質好, 動態菜單。英語DD5.1/法語DD2.0/評論音軌, 三區字幕, 花絮帶中文字幕,製作不好。另外全美D5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27. The 6th Day (2000) 第六日 IMDb評分 6.0/10
《第六日》發生在不遠的將來,牛、魚甚至寵物都可以任意克隆,但克隆人類是非法的。但是有一天當亞當-吉布森(施瓦辛格飾)回到家,卻發現一個克隆人取代了自己。他被趕出了家門,更遭的是,陰謀的製造者為了掩蓋真相,派出殺手追殺亞當滅口。為了逃生同時也為了重新贏得自己的一切,亞當同神秘的幕後策劃者展開了機智的戰斗......影片雖說有應緊,當時好像正好第一頭克隆羊問世吧,不過影評人士對此不削一顧,濫評如潮。不過我認為還是值得一看。
此片DVD由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Tristar)在2001年發行,2002年又發行了特別版。市面上有全美D5,D自3區標准版,DECSS,畫質不錯,應為最佳。還有一些其他版本的字幕不好,建議不要購買。
28. Collateral Damage (2002) 間接傷害 IMDb評分 5.4/10
阿諾2002年的最新作品,由於影片涉及到恐怖分子,受9•11事件的影響,原本定於2001年10月檔期推遲至2002年上映。影片講的是消防隊員高迪(施瓦辛格)的妻兒在哥倫比亞的一夥恐怖分子的襲擊中喪生,他毅然決定孤身一人去哥倫比亞討回公道。影片場面相當火爆,由《亡命天涯》導演安德魯•戴維斯執導。個人認為是阿諾《真實的謊言》相對來說較好的作品了。影片依然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不過阿諾在畢竟已過半百,伸手不及當年啦。不過阿諾獨特的外形和長相,演這類影片依然是駕輕就熟。影片共得到67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比起前兩部作品強多了,我們似乎又看到了當年阿諾的影子。
該片DVD由華納(Warner Bros.)發行。金球, 1區畫面+3區字幕, 英/法DD5.1/評論音軌,評論音軌用3區字幕,當屬最佳;金鼎,D自1區, 英/法DD5.1/評論音軌, 自製字幕。全美D5為D5最佳。
29.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終結者3:機器的反叛
由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3:機器的反叛》(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於今年4月15日正式開拍,半年來,關於這部影片的種種消息一直牽引著Fans們的注意力,據悉,《終結者3》將由曾執導《U-571》的好萊塢新銳導演喬納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執導,成本預算高達1.7億美元。施瓦辛格更創下3000萬美元的片酬新高。《終結者3》初步定於明年7月2日上映,雖然施瓦辛格今年已經步入55歲,但並未顯出老態,依然和從前一樣英勇彪悍,在影片預告片還沒問世之前,關於影片他一句也不肯多說,但近日他特地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全面解密這部讓人期待已久的《終結者3》。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各大網站去看一下。希望此片成為阿諾的翻身之作!
30. True Lies 2 (2004) 真實的謊言2
看了這個名字我想也不用多說了吧。我對他充滿期待,相信不會令我們失望的,影片初定於2004年7月6日上映(好像還有一段漫長的時間),曾經的Harry會回來嗎?
㈢ 跪求「阿諾德.辛力加.施瓦辛格」拍過的影片名稱
阿諾德·施瓦辛格肆凳 Arnold Schwarzenegger 電影友雹孫
# 孩子和我 The Kid & I (2005)
# 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5)
# "I Love the '90s: Part Deux"好鏈 (2005)
# A&E Biography: Sylvester Stallone (2005)
# Running with Arnold (2005)
# 環游地球80天/80日環游世界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2004)
# A Stuntman for All Seasons: A Tribute to Bennie Dobbins (2004)
# "Retrosexual: The 80's" (2004)
# WMD: 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2004)
# 101 Most Unforgettable SNL Moments (2004)
# Comedy Central's Last Laugh '04 (2004)
# East Meets West: 'Red Heat' and the Kings of Carolco (2004)
# Terminator 3: Redemption (2004)
# Rated 'R': Republicans in Hollywood (2004)
# How Arnold Won the West (2004)
#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 追戰時刻/浴血叢林 The Rundown (2003)
# 終結者3/終結者Ⅲ:機器的興起/未來戰士3/魔鬼終結者3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 Inside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 Macy's 4th of July Spectacular (2003)
# Sex at 24 Frames Per Second (2003)
# Super Bowl XXXVII (2003)
# T3 Visual Effects Lab (2003)
#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 Trier, Kidman og Cannes (2003)
# 2003 ABC World Stunt Awards (2003)
# The 60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3)
# AFI's 100 Years... 100 Heroes & Villains (2003)
# 間接傷害 Collateral Damage (2002)
# Terminator: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2)
# Iron and Beyond (2002)
# "Secrets of Superstar Fitness" (2002)
# "Liberty's Kids: Est. 1776" (2002)
# 2002 ABC World Stunt Awards (2002)
# Inside the Playboy Mansion (2002)
# Raw Iron: The Making of 'Pumping Iron' (2002)
# 怪醫杜立德2 Dr. Dolittle 2 (2001)
# Last Party 2000 (2001)
# 美國影史百部佳片 AFI's 100 Years, 100 Thrills: America's Most Heart-Pounding Movies (2001)
# I Love Lucy's 50th Anniversary Special (2001)
# If It Bleeds We Can Kill It: The Making of 'Predator' (2001)
# Dirty Harry: The Original (2001)
# Other Voices: Creating 'The Terminator' (2001)
# Imagining 'Total Recall' (2001)
# Anthony Quinn: The Final Words (2001)
# A&E Biography: Arnold Schwarzenegger - Flex Appeal (2000)
# Conan Unchained: The Making of 'Conan' (2000)
# Siegfried & Roy: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0)
# Kino kolossal - Herkules, Maciste & Co (2000)
# 第六日/魔鬼復制人 The 6th Day (2000)
#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0)
#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End of Days: The Beginning (2000)
# The Making of 'Terminator 2: 3-D' (2000)
# 魔鬼末日 End of Days (1999)
# "Biography of the Millennium: 100 People - 1000 Years" (1999)
# Intimate Portrait: Kelly Preston (1999)
# Intimate Portrait: Loni Anderson (1999)
# Arnold Schwarzenegger: Hollywood Hero (1999)
#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8)
# Junket Whore (1998)
# 蝙蝠俠與羅賓 Batman & Robin (1997)
# 聖誕老豆 Jingle All the Way (1996)
# 蒸發密令 Eraser (1996)
# T2 3-D: Battle Across Time (1996)
# 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5)
#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 威龍二世 Junior (1994)
# 真實的謊言/魔鬼大帝:真實的謊言/真實謊言 True Lies (1994)
# 霧水總統/冒牌總統 Dave (1993)
# Last Party, The (1993)
# 1993 MTV Movie Awards (1993)
# 最後的動作英雄/幻影英雄 Last Action Hero (1993)
# Making of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The (1992)
# 康州聖誕 Christmas in Connecticut (1992)
# Feed (1992)
# 終結者2/魔鬼終結者2/未來戰士2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 幼稚園特警 Kindergarten Cop (1990)
# 宇宙威龍 Total Recall (1990)
# 紅色警探 Red Heat (1988)
# 龍兄鼠弟 Twins (1988)
# 終極戰士 Predator (1987)
# 過關斬將 Running Man, The (1987)
# 不公平的遭遇 Raw Deal (1986)
# 獨闖龍潭 Commando (1985)
# 兩個大太陽 Red Sonja (1985)
# Making of 'Terminator', The (1984)
# 毀滅者柯南 Conan the Destroyer (1984)
# 終結者 Terminator, The (1984)
# 野蠻人柯南 Conan the Barbarian (1982)
# Jayne Mansfield Story, The (1980)
# Scavenger Hunt (1979)
# 瘋狂大鏢客 Villain, The (1979)
# Pumping Iron (1977)
# Stay Hungry (1976)
# 漫長的告別 Long Goodbye, The (1973)
# 大力士進城 Hercules in New York (1970)
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出生地:奧地利 格拉茨的特爾村
現居住地:美國加州
學歷:商學和經濟學碩士
職業:運動員、演員、作家、導演、投資商
家庭成員:
父親: Gustav
母親: Aurelia
兄弟: Meinhard
妻子: Maria Owings Shriver
子女:Patrick, Christopher Sargent Shriver, Katherine Eunice, Christina Maria Aurelia,
1947年7月30日出生在一個鮮為人知的村落:奧地利的特爾村。幼年時的施瓦辛格有三個夢想:成為世界上最強壯的人;電影明星;成功的商人。
1966年,19歲的施瓦辛格獲得了「歐洲先生」的稱號。此後,他幾乎包攬了所有的世界級健美冠軍,包括五次「環球先生」,一次「世界先生」,七次 「奧林匹亞先生」,當之無愧的成為王中之王。1997年,國際健美聯合會授予施瓦辛格「20世紀最優秀的健美運動員」金質勛章。
從1970年施瓦辛格拍攝《大力神在紐約》開始,至今已主演近20部動作片,幾乎部部叫座,在全球影響極廣。其中最大的商業成功是《魔鬼終結者2》,使他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演員。魔鬼終結者也成為好來塢的經典形象之一。施瓦辛格的名字已成為動作片的代名詞,也是票房的保證。更難得的是他為拓寬戲路還出演了幾部喜劇片,依然大獲成功。這也是其他動作片明星所無法比擬的。
擁有經濟學和國際經營學學位的施瓦辛格,在成名之前便開始把掙到的錢投資於不動產,獲利頗豐。以他為股東開設的餐館也因風格獨特而倍受歡迎。他的生意,他的電影事業與他全身的肌肉一樣蓬勃發展。以此回擊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論調。此外,他還出席電視節目;向全國各地的人講解健康的秘訣並開設健身班;關心兒童的成長等社會問題;甚至又要競選加州州長。
施瓦辛格的名字如同原子彈爆炸一樣響遍全球,已經有人用「神話」來形容他的成功故事。在美國,在這個性、吸毒、搖滾樂流行的地方,做施瓦辛格的影迷竟可以排在第四位。施瓦辛格簡直成了大眾文化的代表,美國人的偶像。
盡管他到美國生活已經將近30個年頭,還娶得已故肯尼迪總統的外甥女為妻,可是他那帶有濃重奧地利口音的英語卻絲毫沒有改變。久而久之,這種獨特的口音便成了施瓦辛格的獨有的商標,受到大家的認可和愛戴。
回首往事如煙,一步步的成功,施瓦辛格成了無可匹敵的重量級明星。正如美國導演米魯斯所說的一樣:「他是一個頑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因為他會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追求。」
施瓦辛格從小就一直夢想做世界上最強壯的人而最終如他所願,所以他的一生莫不和肌肉有關。
1961年7月 正當少年的施瓦辛格見到了體操運動聯合會主席 Kurl Marnul,從此萌生了對健美的興趣
1962年2月 施瓦辛格參加了歐洲伸屈(健身)比賽,獲第六名。他強壯的身體幫助他在格拉茨順利找到了一份木匠的工作
1963 施瓦辛格在格拉茨參加了生平第一次健美比賽,獲得亞軍
1964 施瓦辛格獲得城市和國家青少年組伸屈(健身)比賽冠軍
1965 施瓦辛格開始在奧地利軍營服兵役,他逃出軍營,參加了在斯圖加特舉行的歐洲青少年健美大賽,獲得少年歐洲先生稱號。但同時也因為未經同意出走而被關禁閉
1966 獲得歐洲先生稱號
1966 在歐洲「體格最佳的男人」比賽中奪冠。
1967 被美國《發展肌肉》雜志作為封面人物。
1968 成為《肌肉運動與力量》雜志的封面人物
1969 在前西德獲歐洲先生稱號
1980 在悉尼第7次獲得奧林匹亞先生稱號。
1980 主演了講述健美訓練和奧林匹亞大賽的影片《回歸》
1981 再次出現在雜志《肌肉與健身》封面上
1982 第一部健美練習的錄像帶與阿諾德一起訓練發行。
1983 成為《伸屈》雜志的封面人物。
1989 獲得《肌肉與健身》評選的歷史上最佳健美運動員。
1990 被布希總統任命為總統健康及運動委員會主席。
1993 被加州政府選為體育和健身委員會主席。
1994 《肌肉與健身》與《伸屈》兩本雜志分別為施瓦辛格出版特別專輯,取名為偶像。
1997 被國際健聯授予金質獎章,稱他為20世紀最偉大的健美運動員
另:施瓦辛格所有的影片中無不展示了他強健的體魄和結實的肌肉,這成為他影片的一大賣點,他成為許多男性的偶像。
施瓦辛格處於顛峰狀態時,身體各部份的尺寸:
身高: 6.2英尺
體重: 235英磅
上臂圍: 22.5英寸
胸圍: 57英寸
腰圍: 32英寸
大腿圍: 28英寸
小腿圍: 18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