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核戰爭、原子能、輻射等主題故事情節的電影
自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彈襲擊後,核戰爭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全球。
冷戰時期,人們時刻擔心核輻射的威脅。
盡管如此,人類並未被核事故完全摧毀。
然而,日本排放核廢水可能改變這一現狀。
以下是一些關於核戰爭、原子能、輻射等主題的電影:
1. 《奇愛博士》(1964年)- 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講述將軍引發自我毀滅性核戰爭的故事。
2. 《哥斯拉》(1954年)- 哥斯拉被核輻射喚醒,象徵著日本核爆炸歷史。
3. 《絲克伍事件》(1983年)- 講述揭發者卡倫·絲克伍德神秘死亡的傳記電影。
4. 《它們!》(1954年)- 美國對《哥斯拉》的回應,巨蟻受輻射變異。
5. 《獵殺紅色十月》(1990年)- 蘇聯核潛艇失控,美國尋找核攻擊威脅。
6. 《荒漠情》(1953年)- 逃脫罪犯在即將被核彈摧毀的鬼城中扣留人質。
7. 《超人IV:和平任務》(1987年)- 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反核訊息明顯。
8. 《奪寶奇兵4》(2008年)- 印第安納瓊斯在核試驗現場躲過一劫。
9. 《戰爭游戲》(1983年)- 少年入侵軍用計算機,引發全球熱核戰爭威脅。
10. 《奇幻核子戰》(1964年)- 冷戰背景下的核沖突焦慮。
11. 《紅潮風暴》(1995年)- 涉及對核攻擊命令的解讀,類似古巴導彈危機。
12. 《失陷猩球》(1970年)- 核導彈崇拜者,人猿星球系列的前傳。
13. 《海濱》(1959年)- 核戰爭後,墨爾本成為唯一倖存的主要城市。
14. 《午後的演出》(1993年)- 涉及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的核恐懼。
15. 《貝德福德軍變》(1965年)- 美國驅逐艦USS貝德福德船長追捕蘇聯潛艇,基於古巴導彈危機真實事件。
16. 《死亡地帶》(1983年)- 克里斯托弗·沃肯飾演可以預見未來的角色,預見到核戰爭。
17.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 哥譚市被核武器威脅,蝙蝠俠拯救城市。
18. 《中國綜合症》(1979年)- 核電廠事故,上映後不久發生三里島核事故。
19. 《碟中諜6:全面瓦解》(2018年)- 伊桑·亨特奪回鈈核心。
20. 《驚爆十三天》(2000年)-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接近核戰爭。
21. 《007金手指》(1964年)- 詹姆斯·邦德阻止邪惡商人用核彈輻射美國黃金。
22. 《驚天核網》(2002年)- 分析師阻止新納粹派系引爆核彈。
23. 《K-19:寡婦製造者》(2002年)- 蘇聯核潛艇船長阻止核災難。
24. 《美國最後之日》(1977年)- 流氓將軍逃離軍事監獄,接管核導彈發射井。
25. 《地下之戰》(1967年)- 中國在地下隧道中埋設核彈。
26. 《太空牛仔》(2000年)- 退休試飛員修復甦聯衛星,發現核導彈。
27. 《潛龍轟天》(1992年)- 軍火商奪取美國海軍戰艦,出售核彈頭。
28. 《死吻》(1955年)- 黑色電影,神秘盒子可能是放射性物質。
29. 《007之黑日危機》(1999年)- 恐怖分子竊取核彈,提高石油價格。
30. 《奧本海默》(2023年)- 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傳記。
這些電影不僅視覺震撼,更引發深刻思考,展示核能的潛力與風險。
❷ 請大家幫忙找一部日本的電影!
大逃殺
《大逃殺》(英語:Battle Royale;日語:バトル?ロワイアル;羅馬拼音:Batoru Rowaiaru)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高見廣春原作的同名電影,包括《大逃殺I:東京聖戰》(2000年)和《大逃殺II:鎮魂歌》(2003年),導演分別為深作欣二及其子深作健太。《大逃殺》,在暴力方面毫不手軟,它的血腥是手段,反血腥則是目的。該影片因涉及校園,在日本一度引起國會要禁映的風波。該作品亦被改編為同名漫畫、網頁游戲及紙牌游戲。
中文名: 大逃殺
外文名: Battle Royale
出品公司: Toei Co. Ltd.
製片地區: 日本
導演: 深作欣二
編劇: 深作健太
主演: 北野武,藤原龍也,前田亞季等
類型: 恐怖 /驚悚 / 劇情 / 動作
原著: 高見廣春
劇情梗概
已經飽和的世界經濟給亞洲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蕭條。新世紀伊始,有一個國家徹底崩潰了,完全失業率超過了15%,一千萬失業者遍及全國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們開始威脅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全國有80萬兒童、學生拒絕上學。學校內的教師又遭受到學生的暴力行為,殉職者人數高達1200人。就在這個時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紀教育改革法》的通稱。所謂BR法案,就是為了解消公民對學校的崩潰、對卑劣少年的惡性犯罪引起的憤恨;為了培養青少年們在逆境中排除各種困難,並由此獲得堅韌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們從大人們手裡奪回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利。
從全國的初中3年級中,每年隨機地選出一個班級,並把學生們送往受行動范圍限制的、荒無人煙的地方。發給每個學生地圖、糧食、各種各樣的武器,讓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只留下最後一個為止。時間限度為3天。學生們必須佩戴違反規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項圈。在此期間的學生殺人、致人傷害、持帶槍械等違法行為都不受法律限制。這就影片所有血腥殘暴的由來。 精緻的彈簧刀穿過了一個好爭論的女孩的前額,下一個死去的是七原的摯友但卻不討老師喜歡的男生,一顆綁在他脖子上的炸彈把他的腦袋炸開了花。其他學生則用弓和箭、鶴嘴鋤和大鐮刀互相屠殺。 影片最後,當倖存下來的三個學生與北野武正面交談的時候,北野用水槍引誘七原朝自己射擊,想借七原的手結束自己凄涼寂寞的一生,他中槍之後又起身接女兒的電話這一情節,則表現了自己對女兒的不滿。影片大部分時間都籠罩在使人窒息的氣氛中,結尾才點明影片主題,所以才有了影片充滿朝氣和希望的結尾:七原和中川逃出了各自的家庭,走上了純潔獨立的人生道路,奔向成年。
有關獎項
入圍 日本奧斯卡獎: 話題獎 最優秀作品獎 最佳男主角獎:藤原龍也 最佳導演獎:深作欣二 最佳編劇獎:深作健太 最佳音樂獎:天野正道 最佳錄音獎:安藤邦男 最佳剪輯獎:阿部浩英 最佳新人獎:藤原龍也 日本藍絲帶獎: 話題獎 新人獎:藤原龍也 最佳女主角獎:前田亞季
大逃殺 II:鎮魂歌
外文片名: BatorurowaiaruII:Rekuiemu(2003)(USA) Battle Royale II: Requiem .....(literal English title) 導演: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 編劇: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木田紀生 Norio Kida 高見廣春 Koushun Takami .....characters 影片類型:動作 / 劇情/ 槍戰 片長:Japan:134 min / Japan:155 min (director's cut)《大逃殺Ⅱ》海報(2張) 國家/地區: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色彩:彩色 級別:Finland:K-18 Iceland:16 Japan:R-15 UK:18 Germany:18 Australia:R New Zealand:R18 South Korea:15
《大逃殺-東京聖戰》引起強烈反響之後,東映於2003年推出其續集《大逃殺II-鎮魂歌》。導演仍為前作的深作父子,主演除前作的男女主角藤原龍也和前田亞紀(後者其實僅僅出場了幾個鏡頭)外,還有前田亞紀的姐姐前田愛、飾演新人物的忍成修吾和加藤夏希等。拍攝中途,深作欣二辭世,由其子健太將此片拍攝完成。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前作三年之後。作為大逃殺倖存者的七原秋也(藤原龍也飾)此時正領導著一個由歷屆大逃殺倖存者組成的反抗《BR法》的恐怖組織「狂野七」,並在首都進行了爆炸劇照(17張)行動。為此,政府出台《新世紀反恐怖法案》,通稱《BRII》。 這樣的背景之下,某天,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不良少年,以及逃課問題生的鹿之砦中學校的3年B組42名學生,在聖誕節休學旅行通往滑雪學校的路途中,淪為了軍隊的劫持目標,被全員綁架到了一座孤島之上。當他們被勒令換上軍服,並押送集合至一個巨大軍營之內時,他們的指導教師RIKI(竹內力飾)卻出現了。「整個班級無一人例外,都將成為本次BRⅡ的參加者」,RIKI向已經陷入混亂的學生們,公布了綁架理由,並說明了BRⅡ的游戲規則。 依照《BRII》這部法案,一個班的中學生被強行組成突擊隊,在頸環的逼迫下向七原所在的海島發動進攻。在這隊中學生中,
有一名女生是自願來參加的。她就是前作中被七原殺死的北野老師的女兒北野詩織(前田愛飾)。在慘重的死傷後,倖存的隊員們在七原等人的幫助下擺脫了頸環的恐怖控制,並停止了戰斗。然而更大的危險正在逼近。政府出動了正規部隊對海島發起進攻,甚至動用了巡航導彈。與此同時,北野詩織仍在尋找父親留下的畫中的意義……
大逃殺Ⅰ東京聖戰 3D版
已故日本導演深作欣二的Cult片名作《大逃殺》問世十周年的3D翻拍版《大逃殺3D》即將在《大逃殺Ⅰ》3D版海報(1張)全美公映。近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6屆AFM美國電影市場展上,該片一亮相便受到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多達50家電影發行方的青睞,紛紛爭搶該片的海外發行權。最終,來自美國的Anchor Bay Entertainment電影公司在這場發行權爭奪戰中勝出。 《大逃殺》於2000年在日本公映,創下了31.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4億)的票房佳績。校園暴力血腥題材是該片最大賣點。導演深作欣二於2003年因骨癌復發在拍攝續集《大逃殺2:鎮魂歌》時不幸去世,其子深作健太完成了這部遺作,而這次將原版《大逃殺》從2D轉制為3D也由深作健太監督,轉制由原公司深作組負責。北野武、藤原龍也、栗山千明等日本當紅明星都在片中有精彩表現。 《大逃殺3D》將於2011年在全美公映。日本上映時間定在2010年11月20日。
❸ 日本一部描寫超級女戰士的電影:只記得最後日本迫於各國壓力,用導彈把這位超級女戰士毀滅
最終兵器彼女,有動畫有真人電影
❹ 亡國艦隊的影片評論
《亡國神盾艦》改編自1999年福井晴敏的同名小說,故事內容大致說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神盾艦「磯風號」大副宮津與某國特務人員共謀,借著在東京灣進行演習的機會劫持了軍艦,並將艦上裝有生化武器的導彈瞄準東京以威脅日本政府(勇闖奪命島日本版?)。此時,對軍艦瞭若指掌的先任伍長仙石恆史和士兵如月行決定自己奪回軍艦並阻止導彈發射。
如果是沖著日本自衛隊現役軍事裝備來看本片的朋友十有八九要失望了,因為與其說本片是軍事動作片,倒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反思片。劇中那位寫下「亡國之盾」的右翼軍校生,倒讓我聯想起著名的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同樣是希望給自衛隊合法的軍隊地位,同樣是希望日本能夠獲得重生,只不過猛男三島先生乾的更徹底點罷了。片中的軍事場面少的可憐,雖說有防衛廳的支持出動了不少真傢伙,比如空自三澤基地的F2和「扮演」磯風號的DDG175妙高號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但大量動作戲都是在室內展開,故除了出來捧個氣場外就沒有多少用武之地了。好吧,室外沒看頭,室內動作場面也相當無聊。看慣了美國佬那種快節奏的沖鋒陷陣,再看看日本人的這部「勇闖奪命艦」,簡直有東施效顰的感覺。傳統的日本電影以細膩的生活描寫和慢節奏見長,以後這種動作片還是交給好萊塢來拍吧。
❺ 一部關於二戰後期日本潛艇的電影
暴風女神(2005)
影片以1945為時代背景,所謂「暴風女神」就是日本潛水艇伊507號上配置的尖端探測系統,當時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日本方面為了阻止美國投下第三顆原子彈轟炸東京,而制定下了反擊計劃,意圖摧毀美軍的原子彈發射基地啟航的B-29轟炸機。海軍上校淺倉奉命執行,而他手中的王牌就是由德國製造,具有最先進攻擊力的戰斗潛水艇「伊507」淺倉將與年青部下絹見少校一起,為扭轉戰爭局勢而做著最後的殊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