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紅粉金剛》演員表
紅·粉 赤×ピンク (2014)
導演: 坂本浩一
編劇: 港岳彥 / 桜庭一樹(原作)
主演: 芳賀優里亞 / 多田麻美 / 水崎綾女 / 小池裡奈 / 山口祥行 / 前山剛久 / 杉原勇武 / 桃瀬美咲 / 櫻木梨奈 / 三田真央 / 西野翔
類型: 動作
官方網站: aka-pink.jp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4-02-22(日本)
片長: 118分鍾 / 127分鍾(導演剪輯版)
又名: 紅粉金剛 / Aka X Pinku / Girl's Blood
❷ 2005年上映的電影《金剛》中的音效手段
前幾天看到Weta發布了2005年版《金剛》的幕後製作解析,這版《金剛》是翻拍自1933版的經典同名電影,於是激起了我看看1933年版的《金剛》的慾望,電影評論里畫風基本是這樣的。
來看看這段打鬥場景,大家自己品一品1933年還是黑白電影時代的特效。
1933《金剛》中 金剛與霸嘩槐王龍打鬥場面
當然了,今天我們是來跟大家談2005版的《金剛》。05版《金剛》的劇情是這樣的:女演員安·達羅在一個島上拍電影,被當地土著抓去獻給金剛,但沒想到金剛愛上了安,金剛為了保護安,與三隻霸王龍殊死搏鬥,最終卻被人類抓住,以死亡告終的故事。
這版《金剛》中導演將戰斗場面升級,場地擴大,設計了金剛與霸王龍一家三口的戰斗的場景,這場戰斗不局限於原地,而是在骷髏島上演一場失控的大戰,穿過叢林,在骷髏島崎嶇的地形上橫沖直撞。在當時那個年代要完成如此復雜的製作,還是具有很大挑戰的。
那麼接下來我就借Weta放出的解析,來和大家說一說15年前是如何製作這些戰斗場面和角色的。
環境
首先先來說說金剛與霸王龍戰斗發生的場地—骷髏島。
在設計骷髏島時,導演在1933版的基礎上再加工,他希望周圍環境茂密潮濕,長滿苔蘚和藤蔓,使得在虛幻與現實中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希望看到的視效場景能夠越逼真越好,但是導演偏偏希望創造出一個不那麼真實的、虛幻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崎嶇、有更多怪物和更多奇景的島嶼。來看幾張當時的概念圖。
骷髏島場景設計圖
在下面這個場景中,金剛和霸王龍在打鬥的過程中從懸崖邊上掉下來,被藤蔓纏住,在那裡戰斗陷入困境。不過懸崖前後的環境寬敞明亮,這樣給金剛和霸王龍的打光工作就相對容易一些。
金剛與霸王龍戰斗時跌落的懸崖設計圖
到了拍攝後期的時候,道具組建造了一個主戰場的微縮模型。微縮攝制組花了很長時間從各個角度進行拍攝。
拍攝微縮場景
金剛和霸王龍掉落的那個懸崖是兩塊巨大的石牆,上面布滿了藤蔓亂氏友和苔蘚,這讓崖壁看起來很潮濕,石牆的裂縫里還密密麻麻的長了很多其他植物。
懸崖縮影
為了更好的達到那種朦朧奇幻的效果,還運用了不同的照明燈光和不同層次的煙霧來營造氛圍。
環境場地都已經就緒,就要准備開打了,下面咱們就來聊聊戰斗場面的設計。
戰斗場面設計
這些戰斗場面都是先由動畫部門用簡模做Previs,然後根據故事板,制定拍攝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創作人員可以自由發揮,設計金剛、霸王龍和安核扒在藤蔓上的不同動作。
故事板
然而自由發揮一時爽,製作場景火葬場。他們設計了一個相當復雜的場景,一隻霸王龍從懸崖上掉了下來,並且將金剛一同拖了下來。然後掛在懸崖中生長的藤蔓上。安從金剛的手中掉落,掛在藤蔓上,藤蔓經過猛烈的晃動,帶著安一直搖擺,霸王龍試圖咬住盪到自己面前的安,然而藤蔓被霸王龍扯斷,安經歷不斷下落後雙手抱住一隻霸王龍的牙齒,懸掛在空中,同時還要躲避其他進攻的霸王龍。
這一段描述著就夠累的了,可想而知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製作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隨著場景難度不斷增加,需要更多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跟拍。最後剪輯的時候再從所有拍攝的素材中挑選需要的鏡頭。
戰斗的動畫設計是十分困難的,不光要考慮到這些大塊頭在藤蔓上打鬥時的動作,還要考慮它們的重量和平衡,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當角色掉下來的時候藤蔓必然會跟著掉落並且帶著周圍的葉子和岩石一同往下掉。
女主安·達羅
由於上面所說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十分復雜的特效鏡頭,所以需要對安進行單獨拍攝。
其中有一個女主從藤蔓上掉下來的場景,在拍攝時為她綁了上了藤蔓和各種各樣的吊帶,由工作人員推動藤蔓,然後攝影師進行多角度的拍攝。
和金剛一同跌下懸崖的畫面
在藤蔓上的片段
抓住霸王龍牙齒的片段
還有一個片段是她落在霸王龍的頭上,道具組用塑料做了一個非常大的恐龍頭道具,恐龍頭劇烈晃動,女主死死抓住霸王龍的頭,好讓自己不掉下去。
落在恐龍頭上的畫面
電影中還有許多動作是真人演員無法完成的(比如下面這個場景)因此要給演員做數字替身。
首先對演員進行了掃描,建立了一個非常真實的演員模型。在很多鏡頭中人們完全區分不出哪個是真實的演員,哪個是數字替身。要知道這可是15年前啊!
這里運用了05年最新光影技術,創造她的面部和頭發,這樣就能獲得一個非常逼真的面部動畫。再用光影技術和服裝工具製作她的衣服。
霸王龍
女主角講完咱們再來看看霸王龍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Weta的雕塑家根據一顆真實完整的南達科塔州黑山的的霸王龍頭骨,製作了霸王龍一家三口的模型,這三隻霸王龍每隻都稍有不同,他們先雕刻出模型然後掃描到電腦中,在電腦中進行著色,添加細節,創建紋理。
南達科塔州黑山的霸王龍頭骨
掃描到電腦里的圖像
最後給霸王龍添加鱗片、腫塊和類似鱷魚皮一樣的皮膚,使它看起來像電影里的怪獸一樣,而不是像古生物學家發現的光滑恐龍皮膚一樣。我想這應該也是為了達到前面說的導演希望骷髏島呈現出一種虛幻效果吧。
金剛
主角當然是要留到最後介紹。金剛的製作可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通過創作和設計所有的細節,要把他變成一隻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字大猩猩,這是非常復雜艱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團隊要設計出金剛不同的表情,把他當成一個真實角色來對待。導演要求金剛需要看起來像個「老人」,並且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和危險中的「老人」。
金剛早期的動畫設計是按照動畫師的喜好自由發揮的,基本上是通過復制預覽效果完成。他們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增強和改進動畫中的動作,最終觀眾才能看到如此有血有肉的金剛形象。
音效
最後就是音效的添加,音效部門為霸王龍和金剛的咆哮創建了音效。
電影中金剛的吼叫是由多種動物叫聲合成得來的。
還有藤蔓拉扯是嘎吱嘎吱的聲響,和斷裂的聲響。
錄取藤蔓拉扯、斷裂的聲音
回看15年前的電影,其中的場景、特效、劇情依然能給我帶來不小的震撼。
從1933年到2005年,這70多年來,電影特效製作的不斷精良,軟體的不斷更新以及技術的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以前不敢想像的畫面現在都可以呈現在觀眾面前。誰知道現在攻克不了的難題放到70年後,是不是也能輕而易舉了~
好啦~今天介紹到這里~咱們明天見~
*文章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CG世界」
深夜小編
深夜藝術官方賬號
@版權歸作者所有
評論(0)
❸ 金剛川電影為什麼那麼多重復的鏡頭
《金剛川》中確實是有很多重復鏡頭,但這個現象出現是有苦衷,同時也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金剛川》上映於10月23日,撇去重復鏡頭時長為1小時,且影片中有很多特效製作爆破大場面,看起來非常炸裂。就這個成片質量往前推,拍攝+製作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但今年8月初《金剛川》才開始拍攝,從拍攝剪輯到後期製作,再到於銀幕上映,劇組只用了短短4個月時間,堪稱奇跡。
因為2020年10月25日這一天,是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為了讓影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上映以致敬先烈,《金剛川》使出渾身解數。管虎、郭帆、路陽三名導演分別拍攝不同段落,以節省時間。
為讓影片足夠具有戲劇沖突性和情感渲染能力,同時也讓電影有足夠的時長,決定從不同角度出發,將同一個事件敘述多遍。這是《金剛川》中出現鏡頭重復的最初原因,同時也是苦衷。
同一事件講述多次,從觀眾角度來看這一做法有湊時長嫌疑。但實際上,這一手法在藝術體系中有名有據,叫做「復調敘事」,最開始產生於音樂學,後被廣泛使用於文學和影視創作。日本經典電影《羅生門》所採用便是這一手法。
看似是重復,實則是力度更深的銘記,希望觀眾們不要忘記慘烈的過去。這才是重復鏡頭出現的真正意義。
(3)日本電影粉紅金剛剪輯擴展閱讀:
《金剛川》的片名指的是一條河流,位於朝鮮交界處的金剛山下。《金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剛山的金剛川上。更進一步講,是金剛川上的一座橋。
原本,這里沒用橋。為了戰爭,中國志願軍的工兵建了一座木橋,供作戰使用。《金剛川》就圍繞這座橋的建與毀,以及修與炸之間,反反復復。整部電影的故事著眼點非常小,就是中國要修橋、護橋,美軍則要千方百計地破壞掉橋。這種爭執與對抗,都是為了金城戰役為掩護。
金城戰役是志願軍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志願軍對堅固設防之敵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不但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上,而且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提供了進行大規模攻堅戰役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