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川照之獲獎經歷
香川照之自2000年起,獲得了多項重要獎項,包括日本電影記者獎、毎日電影競賽獎、高崎電影節獎、橫濱電影節獎、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萊德獎、電影旬報優秀男配角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報知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藍立邦獎最佳男配角獎、橫濱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東京運動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等。
這些獎項涵蓋了從2000年到2011年的多個年份,涉及到的電影作品包括《掏摸》、《獨立少年合唱團》、《監獄中》、《KT》、《赤月》、《北之零年》、《吊橋上的秘密》、《明日的記憶》、《沒有出口的海》、《如月》、《東京奏鳴曲》、《劍岳點之記》等。其中,香川照之在《獨立少年合唱團》、《赤月》、《北之零年》、《吊橋上的秘密》、《明日的記憶》、《如月》、《東京奏鳴曲》、《劍岳點之記》等電影中表現出色,獲得了多次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電影旬報優秀男配角獎等重要獎項。
在2000年,香川照之分別獲得了第43屆日本電影記者獎最佳男配角獎、第55屆毎日電影競賽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5屆高崎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第22屆橫濱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在2003年,他獲得了第77屆電影旬報十個優秀男配角獎之一、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在2005年,他獲得了第28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第29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在2006年,他獲得了第31屆報知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49屆藍立邦獎最佳男配角獎、第28屆橫濱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第16屆東京運動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在2007年,他獲得了第30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在2008年,他獲得了第6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特別視角評審員特別獎。在2010年,他獲得了第33屆日本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第8屆橋田獎。在2011年,他獲得了第32回松尾藝能獎優秀獎。
綜上,香川照之的獲獎經歷豐富且多樣,涵蓋了日本國內及國際電影節的多個重要獎項,充分證明了他的演技實力和藝術成就。他通過在多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廣大觀眾和專業人士的認可與贊賞,成為了日本乃至國際影壇的知名演員之一。
(1)日本電影節獎擴展閱讀
香川照之,日本著名資深實力派演員,在世界舞台上也有著出色表現。代表作品有《利家與松》、《霧島的美麗夏天》、《坂上之雲》、《拉貝日記》等。
㈡ 各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芹段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嫌肢譽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飢森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