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泰國電影《我的兄弟情人》
泰國電影《我的兄弟情人》探討了重組家庭中兄弟間的情感糾葛。故事的主人公Golf和Bank,雖是重組家庭的兄弟,但他們的關系卻異常緊張。Golf性格叛逆,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抗世界,包括弟弟Bank,他試圖以此保護自己那脆弱不堪的內心。弟弟Bank洞察到哥哥內心的掙扎,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改變了哥哥,兩人從敵對與排斥走向了信賴與依偎。最終,他們跨越了親情的邊界,走到了愛的禁區。
在電影中,純愛視角與耽美小說的元素交織。與《暹羅之戀》相比,《我的兄弟情人》同樣講述了少年間的純愛故事,但並沒有「大團圓」的結局,至少沒有滿足同性圈子裡多數觀眾的期望。電影通過劇情的安排,如車禍、癌症等戲碼,來驗證感情的真摯,但這往往成為了電影的槽點之一。
電影中的兩兄弟性格設定,帶有耽美小說的代入感,哥哥像是霸道總裁攻,弟弟像是軟萌人妻受。觀眾們期望像耽美小說中那樣,童話般地收場,拋卻現實的規約和法則。然而,導演巧妙地選擇了「純愛」的視角,規避了現實倫理,讓故事在情感的深度與藝術的表達之間找到了平衡。
電影中的一段對話:「我不知道會不會被你討厭,但我喜歡的是男生而且是自己的哥哥。」、「你怎麼不早說呢?這樣就不用浪費時間了。」、「愛情不在於你敢不敢,而在於你想不想。」這些對話讓人心生漣漪,具有極強的游離於現實的耽美代入感。
電影結束後,總要回歸生活。在情感的美好之後,總要照應現實。在《我的兄弟情人》中,故事以一方撒手人寰,留下了器官和遺囑的結局收尾。這一結局,也許是對現實生活中性少數群體情感不被接受的一種象徵。
在東南亞一帶,同志生活境況復雜,泰國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對於性少數群體的包容和開放程度有限。在電影創作中,出於可能的輿論導向和過審問題,同志電影往往需要悲劇結尾,以歸入「現實主義」題材。而從同志生活的維度來看,這種結局彷彿能讓這份不被世間接受的情感得以「永恆」,如同電影中哥哥的角色。
藝術創作中的同志故事雖然美好,但最終總要面對現實的考驗。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婚姻,都面臨著如何用雞毛蒜皮、柴米油鹽去填補往後數十載人生的挑戰。這種問題的解決,無論是在同性還是異性婚姻中,都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電影《我的兄弟情人》中,情感的美好與現實的考驗交織,展示了同志群體在情感探索與現實生活中的復雜面貌。這不僅是對情感的深刻描繪,也是對現實社會中性少數群體境遇的一種藝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