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片單丨關於日本的歷史戰爭片,看這10部就夠了!
《影武者》以9.1分的高分在歷史戰爭片中獨樹一幟。此片講述戰國時代三雄之一的武田信玄(由仲代達矢飾)在即將完成霸業時,不幸被敵人的狙擊冷槍重傷瀕死,臨死前留下遺言要部下隱瞞死訊三年。弟弟武田信廉(山崎努飾)找到的替身,即「影子武士」,在武田信廉的支持下,從賊性未改到被大義所感動,盡心盡力履行職責,令武田家人及敵人堅信他是信玄本人。然而,三年將至,影子武士被揭露,他被趕走,而武田家的氣數也將盡。
《虎!虎!虎!》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講述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歷史。山本五十六(山村聰飾)認為美軍實力強大,應速戰速決,於是策劃了偷襲珍珠港行動。雖然美軍截獲了日軍密電,但多數人對此不屑一顧,最終日軍偷襲成功,美軍損失慘重。山本五十六也因此成為了美國人最大的眼中釘。
《人間的條件》根據五味川純平的原著改編,是一部反映日本在中國東北殖民的電影。故事背景在一九四三年的滿洲,講述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男主角在滿洲為其人道主義立場努力終生的故事。影片分為六個部分,探討殖民者的良心問題以及戰爭給雙方的影響。
《阿基米德大戰》以山本五十六尋找天才數學家櫂直為背景,講述為設計大和號戰艦,山本五十六發現了軍部的不可告人的陰謀。該片將於明年暑假公映,是東寶2019年度大作。
《永遠的0》講述司法浪人佐伯健太郎在外婆的葬禮上得知自己和外公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其真正的外公在二戰末期死於神風特攻行動中。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外公擁有最高超的飛行技巧,深愛著妻子及女兒,並發誓無論如何要回到家人身邊。影片根據百田尚樹的同名小說改編。
《天與地》講述了上杉謙信在武將輔佐下滅兄成為越後國領袖,並以無敵的騎兵團威震四方,有"越後之虎''稱號。而在群山環繞中的甲斐國國君武田信玄同凱空窺越後國豐饒土地,施計賄賂謙信的文臣武將,謙信囚禁了叛將的妻女卻不忍心取二人性命,因其篤信佛教而不忍殺戮。影片製作精良,服裝布景攝影都美侖美奐,作戰場面亦精彩可觀。
《關原之戰》講述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發生的一場「決定天下」的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領導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
《野火》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各地的戰場已顯頹勢,南亞比島戰線情況尤為嚴重。一等兵田村感染肺炎被軍曹命令接受治療,返回醫院不久,醫院也遭到炮擊。田村和傷兵安田、永松一路逃亡,缺水缺鹽的情況下,人性徹底淪喪。
《間諜之妻》講述1940年的日本神戶,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福原里子等待著丈夫的歸來。在里子的追問下,才得知丈夫在外國偶然發現了「震驚世界」的事件,並下決心要向全世界曝光這件事,為了丈夫的安全和兩人的幸福,里子當然想要阻止丈夫的行動。
《雨月物語》講述了源十郎和妻子宮木,妹妹藤兵衛以及阿濱在戰亂中的故事。源十郎想趁著戰亂發一筆橫財,藤兵衛則想著成為一名武士,而他們帶著燒制好的瓷器離開家鄉去市鎮變賣,賺到一大筆錢,源十郎甚至碰上了一位美若天仙的貴族小姐。然而,駭人的事實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❷ 誰推薦幾部好看的日本戰國電影
好看的日本戰國電影推薦:
1.《戰國亂世》系列
此系列電影以日本戰國時期為背景,描繪了戰國英雄們的傳奇故事。電影劇情緊湊,畫面製作精良,展現出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和英雄氣概。角色塑造深入人心,能夠讓觀眾深入了解日本戰國歷史。
2.《軍師官兵衛》系列
該系列電影以戰國時代的兵法策略為主題,講述了軍師官兵衛的傳奇故事。影片中的戰爭場面宏大,策略運用巧妙,展現了戰國時代的軍事智慧。同時,影片還展現了戰國英雄們的情感世界,讓觀眾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3.《天地英雄志》
這部電影講述了日本戰國時期一位年輕武士的成長歷程。影片通過精彩的戰斗場面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寫,展現了戰國英雄們的忠誠、勇氣和智慧。影片畫面精美,音效震撼,讓觀眾彷彿置身於戰國時代。
4.《信長協奏曲》
該電影以織田信長的傳奇故事為主線,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紛爭與英雄事跡。影片通過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信長的智謀與勇氣,讓觀眾感受到戰國英雄的魅力。同時,影片還融入了現代元素,使故事更加新穎有趣。
以上推薦的日本戰國電影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不僅能讓觀眾欣賞到精彩的戰爭場面,還能了解到日本戰國歷史和文化。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觀看,感受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英雄氣概。
❸ 日本侵略中國的電影有哪些
【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雞毛信】【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南京南京】【拉貝日記】【紫日】【血戰台兒庄】【黑太陽731】【金陵十三釵】等等望採納。
❹ 中日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
類型 名稱 拍攝國家 上映時間 電影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中國 2012年 甲午風雲 中國 1962年 天皇·皇後與日清戰爭 日本 1958年 電視劇 北洋水師 中國 1992年 走向共和 中國 2003年 台灣1895 中國 2008年 坂上之雲(第一部) 日本 2009年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 中國 2013年 紀錄片甲午真相中國2014年
❺ 關於甲午戰爭的電視劇和電影
關於甲午戰爭的電視劇和電影有很多,其中比較知名的有電視劇《甲午大海戰》和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等。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或日本稱日清戰爭,指1894年至1895年中國清朝和日本之間爆發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在文藝作品方面,電視劇《甲午大海戰》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生動再現了甲午戰爭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該劇通過豐富的劇情和人物塑造,展現了甲午戰爭期間中國海軍的英勇抗敵和悲壯犧牲,同時也揭示了清朝政府內部的腐敗和無能。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則是以電影的形式再現了甲午戰爭的壯烈場景。該電影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生動的影像和音效,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的殘酷和悲壯。影片中的海戰場面尤為震撼,展現了中國海軍的英勇無畏和頑強拼搏。
這些電視劇和電影不僅讓觀眾了解了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更讓人們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強大的重要性以及落後就要挨打的殘酷現實。同時,這些作品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讓人們更加珍惜和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電視劇和電影也涉及了甲午戰爭的主題,如《北洋水師》、《甲午風雲》等。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現了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和影響,讓觀眾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總的來說,這些電視劇和電影對於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❻ 有沒有中國明朝和日本的戰爭電影
甲午大海戰。
❼ 有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黃海大戰的電影都有那些 給個全點的回答 謝謝
甲午風雲
劇情介紹
版本一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與歷史不符),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版本二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搖搖欲墜,日本帝國主義蓄謀侵華,於1894年在中國領海挑釁生事。北洋大臣李鴻章及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畏懼日寇,極力主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百姓無辜遭難。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對日寇的囂張氣焰,毫不畏懼,堅決要求與日寇開戰。但李鴻章借口保存我軍實力,多次拒絕官兵們的請戰要求,鄧世昌還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愛國官兵和百姓的主戰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在海戰中故意打錯旗號,使北洋艦隊旗艦被日擊沉。鄧世昌率領「致遠」號代替旗艦指揮出戰,全艦官兵英勇作戰,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戰事愈發激烈,但我方彈葯卻已用光,作戰形勢非常不利,鄧世昌決定直接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遭遇魚雷,全艦官兵以身殉國。
5.影片評價
影片真實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場面浩大、氣勢宏偉,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一歷史事件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氣勢磅礴的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歷史悲劇,塑造成傑出的藝術經典。影片曾於1983年在葡萄牙獲得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獎。
影片中作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遭貶後借《十面埋伏》抒發內心的深沉悲憤,到撞沉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為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藝術價值。
優秀話劇演員李默然相當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鄧世昌,他那敦厚偉岸的外形,剛毅深沉的氣質,以及純熟而富於激情的演技,使這個歷史上傑出的愛國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聳立在銀幕上。尤其是鄧世昌遭到貶斥後彈撥琵琶曲"十面埋伏"抒發胸臆的深沉悲憤,回腸盪氣!李默然以其剛毅深沉而又富於激情的表演,使這位愛國志士的形象成為銀幕藝術經典。片中致遠號炮手王國成以及投降派李鴻章、方伯謙等形象,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在處理這一歷史題材時,追求凝煉、明快、濃烈、深沉的藝術風格,使之充溢著令人感奮的浩然正氣與悲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