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給我介紹幾部日本明治維新到二戰末期的好的電影反映軍國主義成長與堅強意志的
《二零三高地》、《軍閥》、《動亂》、《啊海軍》、《山本五十六》,等等,等等。
❷ 很早以前看過一個日本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鄉村的武士老師,最後那老師參與了維新運動,死在炮火中!
《壬生義士傳》。
❸ 求各位電影達人幫忙寫一篇關於《大國崛起之百年維新》的影評,不要教給我怎麼寫。我要直接的範文。
士有魂兮商有才——看《大國崛起之百年維新(日本)》有感
今晚看《大國崛起之百年維新(日本)》,其中講到:引領日本從封建帝國、從戰敗國的廢墟中,高速走上現代化發展之路的內在驅動力,就是那影響深遠的百年維新。在明治維新中,除了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政治領袖的英名,還有一個人的名字應該被記住。
因為它不但在明治維新歷史上不可或缺,而且還將作為日本現代企業的精神靈魂,影響著今天和今後日本乃至亞洲企業文化建設;更重要的,它將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見證中國儒家文化與現代商業文化相結合的卓越力量。這個讓中國的《論語》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思想與行為的分野,直接用於指導實踐的人,名字叫色澤容一。
色澤容一,作為第一個有機會留學歐洲的日本人,帶著一肚子四書、五經,飽覽了西洋現代化之盛況。新與舊、先進與落後、東方和西方兩種文化,對他形成了極大的沖擊。使得他在回國後,在33歲那年,正出任政府要員期間,毅然棄政從商。這對當時日本人職業價值觀念,形成一次巨大的沖擊。大家突然發現,原來,作個商人也是非常體面的。
作為日本現代企業制度即株式會社的創始人,色澤一生創辦或管理過500多家大企業,後被譽為「日本企業之父」、「日本近代經濟的領路人」。他一邊向西方學習現代商業技術,一邊不忘熟諳於胸的「四書五經」,提出:《論語》才是「工商之本」,是「商業之聖經」。
他在專著《論語加算盤》中說:《論語》講究忠、孝、仁、義,算盤則言商求利,二者並不矛盾,關鍵是要做到「見利思義」。還提出了「士魂商才」。「士魂」是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崇尚道義之精神,「商才」是指儒者應具備的商業才幹。所以在他去世後,人們為他豎立起一手持《論語》、一手持算盤的銅像。
就這樣,色澤容一以自己的實踐和理論,在日本現代化商業發展剛剛起步的時候,成功塑造了一代商人的楷模。這個商人楷模標示了商人應有的形象、詮釋了商人的標准人格。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會讓人有種歸屬感,讓越來越多的從商者有可效仿,這就是為日本現代化商業發展奠定了一塊不朽的基石。
對比而言,我們中國直到今天,商人形象還是相對錯亂,商人人格含混不清。雖然在歷史上有過「儒商」、「晉商」、「徽商」、「紅頂商」(官商)等案例,但新形勢發展又融進去一些更復雜的變化。比如,80年代的倒爺、鄉鎮企業家;90年代的股民、官倒;新世紀的網路暴發戶、名人從商、藝人從商、教授從商…….這些讓商人隊伍日趨復雜化,讓商人階層成了一個曖昧不明的中間派。似乎除了「有錢」可以被認定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歸入「可疑」之列,甚至「奸商」影子還在人們思想中或隱或現。
這些現象,對於今天我們商業化的發展,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不僅如此,而且還直接關系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比如一個小孩子,他長大想要「掙大錢」,作個「商人」,那麼除了學比爾·蓋茨,還能向誰學呢?難道就沒有一個我們本土的仿效標本?
今天科技發展迅速,信息化、網路化、知識化、創意化……讓社會對人才有了不同的要求。我們需要新的商人形象和商人人格。比較當年色澤容一提出的「利義兼顧」,今天要變成「利、義、空間」;而「士魂商才」,要變成「士魂商才藝術」,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
有利有義,還要有想像空間;
士魂商才,更需要藝術之道;
論語算盤,再加上美感創造!
總之,日本現代化商業進步之快,跟色澤容一早期建立的商人形象和商人人格,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我們今天,到了該思考構建本土化的新的商人形象和商人人格的時候了。就象政府倡導構建的「和諧社會價值體系」一樣,幾千年來,「商人」這個排在「士、農、工」後面的小兵,早該有一個堂堂正正的位置了。這實是當前商界乃至全社會發展的一大中樞!
百年維新,百年樹人。企業打造百年基業,國家建設百年大計......一切的一切還要從教育形象開始。
❹ 推薦幾部有關日本明治維新的電影
如果你想看幕末到明治維新,就該看大河劇,因為明治維新的電影很難描述完,介紹你可以看《坂本龍馬》、《坂上之雲》等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