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或韓國的電影,幾對不認識的男女在一個房子里相互聊天,選中的話就去隔壁做,最後女主還留電話號碼
這是日本的一個電影,我看過,這是一部具有人性化的,體現出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優點和缺點
2. 這部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
這片子是文革前的,夠老的了,我幫不了你,不過我找到了一片文章,提到了你所講的,如下:
花痴
陳英驥 [2007-10-14]
---花 痴---
團部來了一個「花痴」。
她是我的一位校友的妹妹,但我只聽說過其人卻從未見過面。關於她的事情版本很多,主要都是關於生活作風方面的。版本很多是正常的,在中國一件事的口頭傳播,尤其是男女之事,速度絕不亞於光速,而且傳到最後一定會有多種說法,難辨真偽。但關於她的生活作風問題的傳聞,最後都驚人一致的相似:她有「花痴」的毛病,把連長拉上了炕,也就把革命幹部拉下了水。
我是一個凡夫俗子,心裡對此類事也充滿了好奇。就像從小養成的壞毛病,看見人家結婚娶媳婦,第一個念頭就想看看新娘子漂亮不漂亮,這毛病到老了也沒改掉,可見根深蒂固。尤其是聽說為了避免她再禍害別人,把她安排在團部一間空置的家屬房,還派了一個女知青二十四小時陪伴她的時候,總想找個機會一睹芳容。但好奇歸好奇,以我的教師身份特意到家屬區趴窗戶看這位花痴,怎麼能避得開遍布全團部的學生?假如被學生撞見,成何體統!
不久,又傳來新的驚人消息,她竟然在陪伴她的女知青回連隊取東西的時候,把住在隔壁的一個汽車連的司機給勾搭到炕上了。這一下全團部大嘩。這個「花痴」可是不得了,相當於重度傳染病啊!用現在的話來說她就是SARS「毒王」,誰沾上誰倒霉呀!我想,這個女孩子真是的,年紀輕輕的咋這樣呢?這以後還怎麼做人呢?這病能治好嗎?
某天,我在團部看見了被她「拉下水」的那個連長。滿是皺紋的長臉,皺紋里都是灰,一口參差不齊的黃牙,叼著一支自卷的「老蛤蟆頭」(東北特產的關東煙葉,抽起來勁很大,嗆人)煙卷,人看上去很臟。他正和別人談笑風生,一嘴臟話。我在一旁默默地觀察他,心裡暗想:這個「花痴」也太沒水準了,要勾搭也要勾搭一個城市裡來的知青啊,不是說「花痴」不論男女,總要喜歡比較漂亮點兒的嗎?和這種骯臟的老傢伙干那事兒……,想到這兒我有一種要嘔吐的感覺,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後來,這事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她彷彿從大家的視線里消失了,也不大有人提起這事了。只是聽說她的姐姐因為她的事覺得無顏見人,很少和大家來往。其實她的姐姐文革時在學校曾是一位風雲人物,平時性格也挺開朗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中共中央、中央文革發布了關於嚴厲打擊懲處迫害女知識青年案件的通知,張春橋還作了批示。兵團三師某團團長、政委因為強奸女知青被槍決,團宣傳處長借挑選宣傳隊員為名,白天下連隊「選美」,晚上回來胡作非為被判刑。兵團涉及此類案件的現役軍人竟有九十人之多。我看了一份材料:一位上海女知青在黑龍江省邊遠農村插隊,被村支書、村長、倉庫保管員、直至村長他爹共計七人霸佔、欺侮。我是知道一些黑龍江農村情況的,很多村落地處偏僻,下火車、坐汽車,還要再坐上幾個小時的馬車才能到達。生活極度貧困,沒有電。想想這個女知青真是可憐,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叫天不應,叫地不靈,落到這步田地,真是羔羊落入猛虎口。這群披著人皮的畜生!
這時團里某些「瞎參謀」、「爛幹事」的桃色新聞開始浮出了水面,但是大家並沒有多麼驚奇,因為這些事早在地下流傳。但是緊接著竟又傳出某位團領導的「風流韻事」,這使我陷入了困惑與迷茫。因為畢竟是近在身邊的領導啊!畢竟經常近距離聆聽他的教誨呀!後來又是一位,而這位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德高望重的。這時用困惑和迷茫已經不能概括我的心情,我無語了。每當我看到他們穿一身國防綠軍裝,紅帽徽、紅領章,總是肅然起敬的。他們是從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王傑的隊伍中向我們走來的呀!他們難道也像那個連長一樣么?把那些齷齪之事和他們連在一起,在我看來簡直是一種褻瀆。
這時我的胡思亂想的毛病又犯了,(但沒敢胡言亂語)。我想起了文革前看的一部日本電影,名字忘記了。一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小心放了一個屁,全班小同學一時愕然。有一個小男孩舉起手,不慌不忙地站起來,一臉天真地說:「是人都一樣,老師也會放屁。」
又過了幾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見了那位「花痴」。她不認識我,使我得以多看了她幾眼,她人長得很普通,不好看但也不難看,是屬於走進人群就不容易被發現的那種女孩。衣著也很樸素,臉色恬靜。我特別注意了一下她的那雙眼睛,那是一雙與她年齡相符的眼睛,沒有風霜,更沒有風月,依然還葆有幾分女孩子的純真。
我斷定,她不是「花痴」,她只是一個弱女子。
3. 毀三觀的日本電影,被侵犯後愛上了侵犯自己的人
《再見溪谷》一部日本愛情、犯罪電影,有這樣一對情侶他們因為不幸在一起,他們彼此依戀又互相折磨;他們互相施虐又受虐;他們感受到愛情的幸福時又要分開,這種症狀像斯德哥爾蒙綜合征讓常人難以理解。
電影的開始男主俊介和妻子加奈子在房間里親熱,隔壁鄰居家的女主人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一起兒童謀殺案很吸引眼球,新聞記者外加群眾將現場堵的水泄不通,只有俊介和加奈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求做鴛鴦,兩人淡定的讓人不得不懷疑兇殺案和他們有關。
這引起了旁觀記者渡邊的注意,渡邊在電影里作為一個旁觀者,以一個觀眾的身份帶大家探索了真相,如果兒童謀殺案是導火索,那渡邊就是個引火者自然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渡邊作為記者還是蠻有偵探潛質,他偷偷找來了俊介的資料,原來俊介學生時期是個優秀的棒球運動員因為參與輪奸案被開除,大好前途毀於一旦。
恰好渡邊也是棒球前運動員,對於俊介的結束運動員生涯他覺得有些可惜。或許是惺惺相惜,渡邊對俊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渡邊下定決心探究真相。
於是整個故事就有了探索推理的成分,電影開始變得有意思了,跟著渡邊的線索走就對了。
俊介被當成嫌疑人被警察帶走,因為有人舉報俊介和殺童的嫌疑犯有一腿,這個二次舉報俊介的人就是俊介的妻子加奈子。
一開始俊介不承認和女鄰居有染,他很憤怒,之後聽說舉報自己的人是加奈子,俊介情緒居然由憤怒變得平靜,還承認了罪行。
當然光憑加奈子一面之詞可不行,此時殺童女嫌疑人否認自己和俊介私通。警察找不到其他的證據證明殺人案和俊介有關系就放走了俊介,其實本來這個案件就和俊介一點關系也沒有。
加奈子誣陷丈夫的行為引起了渡邊的懷疑,因為加奈子和俊介平時看上去就是一對恩愛夫妻的模樣,什麼深仇大恨讓一位妻子誣告自己的丈夫?
更離譜的是丈夫明知道這是誣陷,還硬著頭皮承認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嗎?這明顯不是給外人看的,於是一頭霧水的渡邊又翻開了多年前俊介幾人的強奸案。
當年俊介和幾個棒球運動員喝多了,年少無知在酒精的沖動下輪奸了女同學水谷夏美。幾個男同學惡行曝光後開除,而水谷夏美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轉學了。
可悲的夏美因為這件事父母發生分歧離婚了,她和母親從此相依為命。
夏美長大後本以為能忘記過去好好生活,訂婚的時候男方家裡打聽到了夏美的過去——被輪奸的事,男友很惱怒決定退婚並在公司大肆宣揚夏美的過去,夏美在這里生活不下去便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夏美結婚了,因為流產和丈夫知道她的過去,夏美總被嫌棄與家暴,夏美多次自殺未遂精神接近崩潰。
俊介多年後得知夏美的悲慘經歷,決定去找夏美贖罪,夏美當然非常恨俊介,她認為沒有俊介這群人自己不會活的如此悲慘。
夏美改了名字,她內心有恨,她恨那個棄她不顧叫加奈子的女孩,她改名為加奈子也希望改變人生。
她想要俊介生不如死,便一直折磨俊介,她要讓俊介感受到自己的不幸。於是加奈子說對俊介說:「如果我死了你就能解脫的話,我是不會死的。」可見加奈怨念很深,放不下過去,放不過自己,更痛恨俊介。
俊介為了贖罪一直跟在加奈子身邊,日復一日加奈子竟然對俊介產生一絲依戀。當俊介離她很遠時,她要回頭張望尋找俊介的身影。
加奈子說他們是因為不幸在一起的,她就是要折磨俊介,而俊介願意承受。長久的一起生活讓加奈子對俊介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她體會到了尋常夫妻的幸福她們在溪谷生活的日子平靜安逸。一起買菜做飯,外人看來他們如此恩愛。
加奈子也在改變著,一開始對俊介十分排斥,後來到接納。
比如加奈子和俊介吃拉麵時,要給加奈子倒酒被拒。而後來加奈子洗澡出來,俊介給她倒酒,加奈子欣然答應了。
結局只有俊介一個人來到了,加奈子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影片結尾渡邊問俊介遇到夏美的人生和沒遇到她的人生你選哪個?俊介沒有回答。
其實夏美也是加奈子已經融入了俊介的生命,他愛上了自己當初傷害的女孩。一開始是贖罪,到後期愛的不能自拔。而被強奸的夏美居然愛上了當年的施暴者,她難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承認。
當加奈子的鞋子掉進溪谷中時,我們知道她釋懷了。被沖走的鞋子也代表了沖走的執念與仇恨,或許這是個好結局。
但加奈子內心很矛盾,她愛上了當初傷害自己人,愛上了導致自己不幸的根源的人。這段感情讓人難以面對,雖然可以選擇幸福下去,但是加奈子選擇離開。
兩個人離幸福只差一步,可是當初的那句「我們不是為了幸福在一起」卻始刻在彼此心中。讓兩個人不承認幸福,當幸福來臨時他們選擇了逃避。
電影的最後給觀眾留下了懸念,我希望俊介能夠找到加奈子,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贖罪、另一方面也是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愛情。
對於加奈子個人始終覺得她是可憐的,加奈子的人生因為輪奸案備受摧殘,悲慘的不幸的經歷她默默承受。心疼加奈子希望她能得到人生的溫情與愛,希望她能放下過去幸福的生活。
《再見溪谷》一部讓人看了揪心的好電影,被強奸者愛上強奸犯的故事,當然強奸絕對是錯也是惡!但是愛情是否無關善惡與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