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廢柴勵志電影
擴展閱讀
騰訊電影怎麼單個購買 2025-08-21 19:31:00

日本廢柴勵志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21 18:07:00

A. 百元之戀的影片評價

《百元之戀》說的是一個廢柴女逆襲的故事。安藤櫻扮演廢柴女一子逆襲的過程,並不是美式文化那樣灑脫,而是抓住一個小人物去訴說平常生活里發亮的一瞬間,同時不忘提醒生活還是很殘酷,使得這種日式勵志片有不一樣的品相。
影片前半段看起來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但其實不是,一子雖然演繹的不僅僅是一個普通人的失敗人生,而是失敗但是狠狠努力過的普通人生。大多數勵志電影在介紹完主角日常糜爛的生活狀態之後,都會製造出某個契機,令主角開始奮發重建人生,可這部電影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契機。一子回家路上經常看到狩野在打拳擊,然後有一天,她走進了每天路過的拳擊館學拳擊。安藤櫻不是俗套地為暗戀的拳擊手狩野,也沒說出什麼激動人心的名句,「互相搏鬥,互拍肩膀,僅僅是那種感覺啊。」這才是此片最高級的地方,拍出了那種頹靡被慢慢磨去的疼痛感,是一點一點磨去,不是快刀一削,然後重新做人。
《百元之戀》的結局並沒有豪邁收場,但一子的變化過程足以讓人激動。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突發性打雞血勵志事件發生。這種處理手法,才讓普通人感同身受,「燃」得不淺薄不刻意卻微小處見細膩真情。不刻畫苦難但描摹了平民生活的艱難。不主題先行卻骨子裡積極向上,給人希望和溫暖。
《百元之戀》的成功幾乎功勞要歸屬於安藤櫻的神一般的演技,她長相並不出眾,但她身上那股勁兒讓人著迷,她的爆發力相當驚人。電影前半段,詮釋廢柴女的她還刻意扮丑,每個特寫鏡頭里安藤櫻都用她的眼神折射出其生活狀態的虛空。安藤櫻還為了這個角色增肥,那場與妹妹發生口角進而打鬥的戲,甚至都沒有給她正面鏡頭,僅僅是扭打成一團的場面就能讓人感受到那身體的肥碩與無力,「丑態」連不少女性觀眾都看不下去。從電影開頭死魚眼般的眼神、臃腫的身材到中間慢慢有點拳擊手的架勢,到最後眼神、肢體、身材、表情和拳法全部像變了一個人,氣場燃爆。最後那段擂台拳擊戲碼,無論是對陣的對手還是比賽裁判,均是業內的專業人士,而安藤櫻的表現沒有讓這些專業人士失望 。(《信息時報》馬婷評)

B. 不承認自己是廢柴這部島國電影也把你看哭了!

我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值多少錢?結果是, 我真的很不值錢。 賣肉我沒有資本,我的原則上也不允許,我沒才華也沒腦子,更不會拍馬屁。好在我還年輕,但是貌似我年輕的心也要被生活打磨的麻木了。

少年時,我還夢想著去聯合國工作呢,現在連讀英語都覺得費勁。

這樣想來,我真是一個廢柴啊。廢柴的我最近被一部電影戳到了痛點,名字叫《百円の戀》(《百元之戀》),島國片,講述一個大齡女廢柴的故事。

32歲的一子是一個老處女,她抽煙,懶,啃老,還一臉衰相,每天穿著一身又土又寬松的睡衣,肚子和腰部堆滿贅肉,靠和小外甥打游戲消磨時光。作為單親媽媽的妹妹瞧不起她,父親不敢惹她,只有母親寵著她,養著她。 她的人生麻木而蒼白,從來沒有什麼歡欣鼓舞的時刻。

轉折來自和妹妹的一次打架,看不慣她的妹妹跟她大打出手後,母親為了息事寧人讓她出去住。無依無靠的一子只好在一個百元超市打起了工。然而她的倒霉喪氣之路依然沒有停止,超市裡一堆怪人,店長得了抑鬱症,馬上換了個刻薄鬼,一個店員是猥瑣大叔,老是想占她便宜,一個瘋子大媽還經常跑來倉庫搶劫……

一子一直暗戀著一個拳擊手,這個男人長著健碩的肌肉,看起來很man很男神的樣子。一天,男神來超市買東西了,自卑的一子連看都不敢看他一眼,正當她懊惱不已的時候,男神來約她了。

你以為灰姑娘變公主了,愛情降臨了?電影偏偏不愛常理出牌。當她問男神為什麼約她的時候,男神說:因為覺得你這種女人不會拒絕吧。原來自己只是別人用填補空虛的,但是一子還是陷進去了。接下來她竟然被猥瑣大叔強奸了,可憐的她只有一邊踉蹌逃走一邊喊著: 「好痛,好痛,好痛……」

痛過之後,還是更痛,這時男神因為輸掉了比賽酗酒萎靡不振,一子把他撿回了家,照顧他給他吃的,並和他睡了。滿心以為可以託付終生,沒想到這是個渣男,轉頭就被街上買豆腐的小妹勾引走了。

可以說,一子的人生簡直就是爛到家,這個時候的一子索性置之死地而後生,跑去練起了拳擊。沒想到,拳擊像點亮她人生的一個契機,她開始痴迷於這種揮汗如雨的運動,一刻也停不下來。 這個世界糟透了,可是當她在流汗在揮拳的時候,彷彿所有的怨氣都被發泄出來,身體跟著熱度在燃燒……

在練拳擊的時候,身邊的人開始對她刮目相看,肌肉開始長出來,那個曾經頹廢的自己變得不一樣了。一子想去參加拳擊比賽,想去證明自己,而館長也答應了她的要求。

結果當然是,輸掉了。輸的很慘,一場比賽也沒有贏。但是,你不知道我在看那場戲的時候心裡有多激動多糾結。場上的她,拚死努力,打到牙齒都掉了,唯一一次出拳打到對手的那次,她的意識里出現了那些嘲笑她是走狗的人,出現了那些混蛋的臉,出現了過去那個又丑又蠢的自己的樣子,她一拳揮下去,揮向強奸了她32年的生活。

然而她輸掉了,這就是人生,現實而殘酷,但並不阻礙它的勵志感。 就像《堂吉訶德》給我的感受一樣: 人生就是一場鬧劇,但是卻因為你去體驗和投入而變得色彩斑斕。 痛苦好過毫無知覺,結果很重要也並不重要。

我們只有慢慢去接受那些並不完美卻奮力拚搏的自己,只有真正學會去為自己痛快活一次,才算成長。

「好想贏,好想贏……」 一子哭著重復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被觸動了。誰他媽不想好好漂亮地贏一場,誰想輸啊?

少女時,我們幻想自己可以和帥氣謙和的男生談戀愛,可以和溫柔完美的男人結婚,一生只愛一個人。誰知道生活中處處是渣男,人心浮躁,一不小心就掉進感情的陷阱。婚姻更坑,太多人走馬觀花,難得一個誠心誠意,毫無所求之人。 慢慢地,原本相信真愛的你,變得有所懷疑,不敢去愛。

上學時,以為考上好大學就什麼都好了,考上大學你發現處處都是套路,有些同學比漢奸還虛偽,大學比官場還腐敗,奇葩更是一籮筐。 到頭來,你才明白,大學的意義遠沒有知識和學術那麼簡單,更多的是思想和價值觀的重建。

沒有工作時,以為工作就能自己賺錢了,就自由了。結果發現工作變成了綁定你自由的刑具,和你扯上利益關系的人越多,越有一大堆頭疼的人際關系要處理。更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是資本家的廉價勞力,還要一刻不停地賣命,生怕飯碗丟了日子就更艱難。

……

這樣想來,苟且地活著的我現在真是個大廢柴,但是目前我連自己都養不活,也不敢放棄一切去追逐遠方。但我有理由去沉澱,去探索我自身的價值。 不知道未來的我是怎樣,值不值得去扇現在的自己一個耳光?

但是想一想,有幾個人不是這樣活著?我們想贏,一次次用微弱的力量去對抗,去掙脫,即使勝利的希望很渺茫,我們還是向前走著,不能停下來。

余華說,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就算是經歷了社會殘酷變遷和至親接二連三死去的福貴也活著,他太痛了,他痛所以他活著。就像有人說, 「hungry、angry、痛い(餓、憤怒、疼痛)——人生不外這三件事」,感知不到這些,你就死了。

廢柴還能燃燒嗎,咸魚還會翻身嗎? 我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把得失看的太重要,但是還是好想好想贏。

我想,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當你有想贏的沖動時,你才真是活生生的人,就像《百元之戀》的一子一樣,她那價值一百日元的人生和戀情,也終將走向她的歸宿。

生活,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