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貞子的來歷。
」貞子「全名山村貞子,經典恐怖形象之一。出自1991年至1999年出版的系列恐怖小說《午夜凶鈴》,又名《環界》。以下以原著內容為依據。
鈴木光司在《鈴》中以日記的形式般敘述著故事,大致梳理一下《環界》前兩部的時間軸:
1946年夏天,駐地美軍將役小角石像扔到大海,21歲的志津子撿到石像。
1947年,貞子出生。
1956年,志津子回到故鄉,跳入三原山的火山口自縊。
1966年,貞子來到南箱根療養院,被醫生長尾城太郎強暴後扔進古井底。
1990年8月25日,金子夫婦投宿南箱根太平洋俱樂部B-4號小木屋,貞子將自己的意念集中於井底上方,刻印進正在轉動的錄像帶,從此神秘的錄像帶開始在世間流傳。
1990年8月29日,四名年輕男女入住南箱根太平洋俱樂部,無意中看了錄像帶的內容,卻沒有把「一星期後死亡」的咒語當真,而且把解除咒語的方法擦掉了。
一周後,也就是9月5日(星期三)晚上,四名男女同時死於心肌梗塞。
1990年10月11日晚,開始調查真相的淺川也在B-4小木屋看了錄像帶。
1990年10月12日,淺川找到龍司尋求幫助,龍司在當晚看了淺川拷貝的錄像帶。
1990年10月18日,龍司和淺川來到太平洋俱樂部的井底,撈起貞子的骸骨,並由淺川帶回貞子的故鄉。就在打撈的那一瞬間,死亡時間過了,他以為自己解除了詛咒。
1990年10月19日,龍司死於心肌梗塞。
1990年11月1日,高野舞在龍司老家無意間發現了錄像帶,帶回東京觀看。
1990年11月8日,高野舞在排氣溝中生下山村貞子。
作者:鈴木光司(Koji Suzuki),日本作家1957年5月13日生,現居於東京。最著名的小說作品是《The Ring午夜凶鈴》系列,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Ring》分別被日本、韓國、美國翻拍成電影、電視系列劇及其它衍生作品。
(1)日本夜宵的電影擴展閱讀:
幽默大柵欄:對付貞子的妙招
看過日本電影《午夜凶鈴》後,有的觀眾夜不成眠,現提供對付貞子的方法若干種,相信一定有一種方法有效……
1、關上電視,拔掉插頭,讓貞子卡在電視裡面動彈不得!(貞子:「突然死機很痛苦的呀!」)
2、移動電視,使屏幕沖牆,當貞子爬出來時頭上一定會撞個大包!(貞子:「哎呀!這房子誰裝修的!」)
3、在屏幕前放一面鏡子,當貞子爬出來時看到自己的樣子一定會嚇死!(貞子:「啊——鬼啊——」)
4、把兩台電視面對面放在一起,讓貞子在電視之間爬來爬去,累也累死她!(貞子:「這地兒咋這么面熟呢?」)
5、把電視放到高處,讓貞子爬出來,摔死她!(貞子:「怎麼會是30樓啊——」)
6、有難要同當,當貞子爬出來時給她看那捲錄像帶,讓她七天後自作自受。(貞子:「這不會是真的吧!」)
7、選一款7英寸的小電視,貞子再怎麼減肥也爬不出來!(貞子:「唉呀……卡住了!」)
⑵ 關於日本電影(循環自殺)
這是一部懸念驚怵作品,描述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大規模連續自殺事件。影片盡力製造出一種恐怖的效果,同時又帶有推理懸念片的寫實風格,在營造步步深入的緊張感上做得非常成功。
影片以極端的手法將自殺帶給人的恐懼放大,以此揭露出當代社會的許多問題——青少年內心的混亂和空虛、對人生的消極態度、媒體的巨大力量的副作用……
同時,這樣的放大也促使觀眾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思考自己與他人的存在問題。本片是2002年日本電影專業大獎評出的年度十佳作品之一。
拍攝背景
涉及到文化和族群心理了,對大多數民族而言,愛是主流思想,而在日本的思想中,充斥著強烈的戰斗,消滅低等生命的霸道思想。在如此冰冷的思想環境中凝聚的社會群體,相對弱者必然產生恐懼甚至絕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緩解,就會演變成諸多極端的行為。
還有就是如果一種文化極力渲染死亡的藝術(剖腹自殺等)如櫻花墜落,又如死後便為神,生前的種種都不被人計較(像是為靖國神社的罪犯辯解),不過日本人潛意識中或許就有這種文化心理。"
死亡是美的,死亡就是解脫或者脫俗"這種理論就潛移默化成為這個族群DNA,集體無意識嘛。就像中國人潛意識中活著就要出人頭地,要做人上人——所以我們對權利和金錢無限崇拜。
日本民族的性格之一就是不在別人的面前顯露出自己的軟弱,希望能表現自己的堅強,如果他們一旦自己遇到了麻煩事基本上都自己扛著,而不是找人透露或者尋求幫助。全東京的心理咨詢師在人口中的比率甚至比北京還要低。這是民族文化使然。
《循環自殺》最後以活出你自己作為片尾曲,其也是大有目的的。日本的自殺率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本片在給你恐怖的景象同時,也在告戒一些企圖自殺的人,要活出自己。不要輕易舍棄自己。
⑶ 講真,有哪些關於美食的好看的影片
我推薦《小森林 夏秋篇、小森林冬春篇》這部美食電影,因為你除了可以學到女主很多美食製作方法。還可以從簡單異常、以素食為主的食物中感悟到人生。(這些食品樸素、簡易到令人驚嘆,製作並不復雜,用料也絲毫不高貴。《小森林·秋》中市子跟鄰居們分享的,秋日午後幾片金黃色、烤熟的地瓜片;食物本身並不重要,由簡易的食物穿搭出來的簡朴自律的生活方式和對生活本身由衷、執著、純凈的熱愛與體味,才是最重要的;
⑷ 張藝興長沙電影那個夜宵叫什麼
肆姐麵粉館。根據影片《長沙夜生活》可知,影片中出現了多個地道長沙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在文和友吃小龍蝦,在大排檔嗦粉,喝茶顏悅色,吃檳榔,充分體現出了長沙獨特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