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南印度國語電影我是領袖
擴展閱讀
黑天鵝電影什麼意思 2025-08-09 19:24:07
陳百祥劉德華的電影全集 2025-08-09 19:17:57

南印度國語電影我是領袖

發布時間: 2025-08-09 15:40:25

㈠ 蘭吉特·辛格

蘭吉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十九世紀印度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旁遮普錫克王國的締造者。他所實行的內外政策,對旁遮普的歷史發生過重要的影響。

蘭吉特·辛格1780年11月13日生於旁遮普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馬哈·辛格是蘇克查基亞米斯爾①的首領。1792年,馬哈·辛格死去的時候,蘭吉特·辛格還是一個12歲的孩子。他繼承父業,成了蘇克查基亞米斯爾的首領。蘭吉特·辛格15歲時,同坎哈亞米斯爾的女主人薩達·考爾的女兒梅赫塔布結婚。薩達·考爾是個有見識的女子,掌管著坎哈亞的產業。她渴望旁遮普能夠統一起來,為此給過蘭吉特·辛格不少幫助和鼓勵,對他的成長有一定影響。

蘭吉特·辛格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是在騎馬打仗的生活中長大的。1793—1798年,阿富汗統治者扎曼·沙不斷入侵旁遮普。正是在抵抗扎曼·沙的入侵中,顯示了蘭吉特·辛格的軍事才能。1796年秋,扎曼·沙以伊斯蘭教的聖戰為口號進軍旁遮普。消息傳來,旁遮普各米斯爾的首領到阿姆利則開會商議對策。大多數米斯爾的首領認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只能躲入深山,迴避阿富汗人的進攻鋒芒。可是,年僅16歲的蘭吉特·辛格堅持主張從正面反擊敵人。大家聽從了他的主張,推選他為旁遮普各路聯軍的總指揮。1797年1月,蘭吉特·辛格率領錫克聯軍在拉姆納加爾擊敗阿富汗軍,頓時威震四方,成了旁遮普的英雄。

1798年11月27日,扎曼·沙又率軍卷土重來,進駐拉合爾,派軍向阿姆利則出擊。蘭吉特·辛格在阿姆利則城外迎敵,再次擊敗了阿富汗的軍隊。蘭吉特·辛格乘勝追擊,包圍拉合爾城,切斷敵人的糧草供應。長期圍城動搖了阿富汗軍隊的軍心,加上阿富汗國內發生內訌,扎曼·沙無心戀戰,匆匆退去。阿富汗人前腳剛走,錫克米斯爾的首領們拔營趕回各自的營地。蘭吉特·辛格則率領軍隊追擊阿富汗軍至阿托克,然後回軍再次包圍拉合爾城。在市民的合作下,蘭吉特·辛格很快擊敗了佔領拉合爾城的幾個錫克米斯爾首領。在1799年7月7日,進駐拉合爾。不久,扎曼·沙指派蘭吉特·辛格為拉合爾總督,並給了他王公的稱號,時年18歲。1801年4月12日(印度教新年),蘭吉特·辛格加冕為「旁遮普大君」。

蘭吉特·辛格打敗了阿富汗人的入侵以後,著手征服旁遮普其他米斯爾的首領,以實現旁遮普的統一。當時,英國人害怕法國和沙皇俄國從印度西北邊境入侵印度,想利用蘭吉特·辛格來阻截法俄。蘭吉特·辛格利用英國人的這種耽心,曾兩次同英軍訂約,為自己的生存和統一事業服務。1805年,南印度馬拉塔酋長賈斯萬特·勞·霍爾卡爾受到英國拉克勛爵的追擊,進入旁遮普。蘭吉特·辛格受到嚴重的戰爭威脅。但是他通過靈活的外交手段,於1806年1月1日,同英國訂立《拉合爾條約》,驅逐了霍爾卡爾。英國人承認蘭吉特·辛格對蘇特里傑河以北以西整個旁遮普的最高主權。1807年,蘭吉特·辛格佔領蘇特里傑河以南以東的盧迪亞納,遭到當地一些錫克國家的反對。英國出面干涉。1809年4月25日,蘭吉特·辛格和英國在阿姆利則簽訂條約,建立「永久友好」的關系。根據這個條約,蘭吉特·辛格撤出盧迪亞納,同意不再干涉蘇特里傑河以南以東錫克國家的事務,這些國家受英國保護。以上兩個條約雖然對蘭吉特·辛格有所限制,但並不妨礙他向蘇特里傑河以北以西方向繼續征戰。1811年佔領坎格拉。1813年佔領阿托克。1818年佔領木爾坦。1819年佔領克什米爾。1823年使白沙瓦成為他的一個附屬國;1834年佔領白沙瓦。以後,他還向信德征戰,遭到了英國人的阻止。到1839年,蘭吉特·辛格已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創立了一個有影響的錫克王國:西起白沙瓦,東至蘇特里傑河,北起克什米爾,南至木爾坦。

蘭吉特·辛格所以能夠建立統一的錫克王國,主要依靠他所建立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和比較得民心的國內政策。當他繼承父業的時候,只有很少的領地,有限的軍力。可是,他在抵抗外族入侵,建立旁遮普統一國家的事業中,逐漸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蘭吉特·辛格認為,英國軍隊所以強大,主要是由於有嚴格的訓練和紀律。所以,他在加冕為「旁遮普大君」以後,就開始全面整頓軍隊。他派人加入英屬印度軍隊,去學習他們的軍事訓練和軍事技術。據說他本人也曾越過蘇特里傑河,到東印度公司的軍事營地去觀看軍事訓練。錫克人慣於騎馬打仗,看不起步兵。蘭吉特·辛格懂得步兵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招收穆斯林和廓爾喀人當步兵,並以他們為榜樣,吸收錫克人當步兵。他還建立一支炮兵。他任用許多西方人當軍官,其中有些人還被委以重任。蘭吉特·辛格通過這些措施改造了軍隊,大大加強了軍事實力。這不僅對他統一旁遮普,保證錫克王國政治上的穩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為以後旁遮普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戰斗,准備了條件。

蘭吉特·辛格對國內以賈特種姓①為主的廣大農民採取了保護政策,這是同他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傳統分不開的。蘭吉特·辛格本人是個錫克教徒,他所建立的錫克王國也是錫克人占統治地位的國家。大多數錫克人出身於賈特種姓的農民,是旁遮普農業地區村社土地的佔有者和耕種者。在十八世紀的錫克農民戰爭中,他們推翻了拉傑普特種姓②的柴明達爾(包稅地主),成為自耕農民和國家的納稅人。錫克王國的建立使他們成為旁遮普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中最主要的力量。蘭吉特·辛格很注意保護這些以賈特種姓為主的實際耕作者的利益,特別限制地主向佃農徵收地租的數額,削弱地主對土地的控制權。在這種條件下,佃農逐漸上升為自耕農。由於蘭吉特·辛格給了他們好處,他們支持 *** ,為蘭吉特·辛格的國家提供了穩定的兵源和財政收入。

蘭吉特·辛格還對不同的宗教和種姓實行平等的政策。他佔領拉合爾後立即到清真寺去朝拜,藉此向穆斯林居民表示他的開明態度。他的炮兵基本上是由穆斯林組成的,但炮兵對他的忠誠不亞於錫克騎兵。他對各教派的領袖和機構都給予大量捐贈。他的重要大臣和將領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出身也各不相同。他後宮的女眷來自不同的教派和種姓,而且各人完全可以保留自己的習俗。他正是通過這些措施來建立一種旁遮普人的民族感情,以抵銷教派和種姓造成的分裂情緒,這是一個很得民心的政策,也是蘭吉特·辛格統治時期旁遮普社會比較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蘭吉特·辛格統一旁遮普,為城市的商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旁遮普各城市的織布業和武器製造業在十九世紀前半期有很大的發展。棉布、綢緞和呢絨等織物,主要供應國外市場。由於國外、特別是歐洲需要大量披肩,所以在克什米爾建立了供出口用的新的披肩工廠,其部分產品還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要。在農村,與外國市場有聯系的各通商道路的沿途地區,手工業和商業也發展起來。

蘭吉特·辛格死於1839年6月27日,時年59歲。他建立了旁遮普的統一國家錫克王國,實行了比較得民心的政策,在旁遮普的歷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是在1838年,在英國人的壓力下,先後派兩萬援軍支持英國人侵略阿富汗。旁遮普人民至今還是懷念他的。1979年11月,旁遮普邦 *** 為他舉行了二百周年誕辰的紀念活動。

象一支和頑強的崖口進行搏鬥的狂奔的激流,你應該不顧一切縱身跳進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運,然後,以大無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難向你挑釁。

——泰戈爾

㈡ 推薦幾部這幾年的印度電影,微劇透

我看印度電影是始於一部《阿育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後來又看了一部《寶萊塢生死戀》,裡面有一段台詞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麼時候想我?

女:我吃飯時候想你,睡覺時候想你,無時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時候。

我當時挺震撼——發誓一定要把這句話寫進我的情書里,特別期待看著我心儀的女孩被這句話打動後流淚依偎進我懷中!

這兩部片子都是同一個男主角,後來才知道這哥們是印度國寶級的男演員,沙魯克汗。

不過坦白講,對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賞起來。不過這個觀點跟本推薦沒有什麼關聯。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電影,《新年快樂2014》,挺熱鬧挺好玩,歌舞昇平,劇情也簡單,透著很傻很天真的勁頭,目的就是娛樂,我看完後挺懷念我國的早幾年的賀歲片。

想起來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看過的印度電影里不錯的作品。

1,《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很紅了,也不需要我來推薦。反正我看完了這片子後的感慨——這他媽說的真不是中國的事?換一批國產演員劇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很紅了,不需要我來推薦。這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不倫不類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兩類翻譯名字,一類是劇透式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算是這一種,原名字里沒有引導劇情的信息量,翻譯的時候把主幹都給翻譯出來了;一類就是八竿子打不著,除三傻外大鬧寶萊塢這種完全不知道怎麼聯想起來,港台翻譯的魔鬼XXX都算這一類,好在這幾年已經少見這么莫名其妙的翻譯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對宗教的反思伴隨著各種笑料一一抖出。一個偏執的老頭將神、各類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開的矛盾沖突——可見印度編導的狂放想像力。雖然有點拉偏架——演宗教領袖的演員個個體態滑稽智商偏低丑態百出,但還是比較圓滿的把矛盾和諷刺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扮演神的演員,簡直就是凱奇的亞洲英俊版。另外一個點,我看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是會很奇怪的聯想,如果是這個故事放在國內會怎樣?答案是:會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嚴重批評?會被叫停?會十八易其稿?會修改五年?會被犬決?會被詛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為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4, 《PK》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印度是個那麼尊重宗教或依賴宗教的國家,居然會有接二連三的片子來思考甚至是反諷宗教。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來外星人,似乎是想通過更高等的文明質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讓矛盾更加對立,也更戲劇化。但其實討論或爭論的程度並沒有脫離《我的神》的范圍或高於該片,我個人比較感覺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梗,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不過也讓我覺著該編導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國計民生都放在這個大勺里。熱鬧、好看,但野心太大,有點沒照顧全面。可即使就當個純娛樂片看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推薦。

5,《女王》,我看印度電影其實有個標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這片子的頭半段,我有點提不起興致來。但後半段離家出走,又把我興趣拉起來。女孩受了情傷,一路向西尋找自我,這種題材其實有點爛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這是個印度姑娘,穿著「萬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見你的」那種印度民族服裝遊走在歐洲,還是讓我頗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矛盾沖突的。結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樣,最後總要回家,回到現實世界裡,但是一路的風景卻會永遠的打動觀眾,這一路的成長會改變的我們。這才是在路上的意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是為了和景點門口的牌子合影。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6,《印式英語》,光聽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強烈地想看了——實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語折磨的太慘了。結果看下來發現這居然是個鼓勵女性獨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獨立的片子!在我的認知世界裡,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是另一個反向。可是印度的電影里,居然接二連三出現這種對這種問題的反思,讓我覺著還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親愛的》,可能真的是沒解決什麼問題,但是勇敢地暴露問題同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過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里,不光暴露問題還是提供了方向——讓印度女人站起來,擁有自學自理的能力是關鍵,擁有相信自己的心態是關鍵。文化沖突的梗永遠都好笑,由弱到強到反擊,永遠都讓人振奮。不過……即便電影里說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語也可以說到別人能聽懂」這個設定!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7,《功夫小蠅》,科幻片也未見得需要多麼偉大的技術,創意可以彌補。三哥開掛這事基本中國網民都喜聞樂見。我幾個朋友看《幻影車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當吐糟片來看的。可所謂「開掛」應該是就說三哥們狂放的想像力和蹩腳的技術沒有同步的結果。但這個片子里,雖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鏡頭卻不是很多,編導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根上解決——人於蒼蠅之間的斗爭!做一隻栩栩如生的個哥斯拉是有多麻煩,做一隻栩栩如生的蒼蠅呢——若是讓蒼蠅毫發畢現,當然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絕大多數時間,進入戰斗狀態的蒼蠅只是一個黑點一條黑線!了不起的編導!功夫小蠅這片子,其實應該和金剛、哥斯拉一樣算進人類勇斗怪獸篇章,不過因為怪獸的體型,合理的避開了CG,而觀眾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剛巨口那種特技的感官震撼,回歸到故事本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婦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無法抑制地哈哈大笑。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頭十分鍾卓別林似的開局(這一段編導是卓老師的鐵粉嗎?),後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愛情故事。闡述愛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每年在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作品不計其數,雖然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達出一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來,依舊是非常難的事。生死離別容易,平淡是真太難。韓劇里常有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一錐定音的情節,容易催生出極端的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這種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細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脫離了生死極端的環境便容易進入另一個惡性窠臼——比慘。人性之光在悲慘的命運襯托下大放異彩,也是一類。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愛情更像是一個符號化的商品,有人偏愛你死我活壯烈絢爛版本的,有人偏愛與子同袍式的比慘版本的,這一個呢,是「不管你怎麼樣,我都要努力開心過好這一生」版本的。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9, 《金奈快車》,其實比前面的,說不上特別好。依舊是沙魯克汗和一個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舊分不出來誰是誰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熱鬧,俗套,真沒有多好。但只有一段,兩個人假結婚上山宣誓,一瞬間女孩被打動,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記著,女孩大眼睛裡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覺著解釋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慕的場景很多,但是解釋到讓人信服的並不多。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動物,她在此時此刻愛上這個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為了那一段情節,我推薦。

10, 《人生不再重來》又一個類似在路上的感覺的片子,熱鬧,好看,養眼,有著強大的講道理系統。幾個印度闊少爺——片中可能想說的是印度年輕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時代》說的不是當年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絕不會是印度普通年輕人——個個有自己人生的難題。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氣(要求印度片接中國人的地氣,這可不是一般神經病能有的評價),片子很好看,內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樂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觸動,往下多想兩步,就很容易進入韓寒的那句話「聽多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還是很了不起,聽說印度人民也很貧窮,吃不飽飯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認真的思考「我是誰」依舊令人尊重。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我這幾年拉拉雜雜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電影,感謝深影論壇堅持不懈,這些印度電影里,對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別高——高低是相對韓國電影而言的——但讓我眼前一亮的電影卻遠高於韓國電影。

所以給大家推薦幾部。

也給深影論壇打個廣告——字幕組百花齊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它還在堅持。

㈢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

我看的是一些
印度電影
2005<未知死亡(蘇利耶版)>
2007<嘿,寶貝>
2008<真正的王/king> <逃愛記> <准備好了/Ready(珍妮莉亞·狄莎,特曼娜·巴蒂亞)>
2009<幸運(luck)> <難以置信的愛(阿克謝·庫瑪爾)> <阿拉丁神燈>
2010<強悍英雄溫柔情(安努舒卡·謝蒂)> <不可能的愛>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 <刺激Thillalangadi(特曼娜·巴蒂亞主演)> <百分百愛戀(特曼娜·巴蒂亞)>
2011<我兄弟的新娘/一不小心愛上你> <緣來是誤會> <我的夫君> <我想有個家> <神靈賜予我的女兒>
2012<綁票情緣(珍妮莉亞·狄索莎)> <出竅佳人> <功夫小蠅(薩曼莎·魯斯·帕布)> <熱血無賴(阿克謝·庫瑪爾)>
2013<錯愛真緣/錯有錯愛> <冰釋前嫌一家親> <情義無價合家歡>
2014<無所畏懼/潛龍勿用(蘇利耶,薩曼莎·魯斯·帕布)> <寶貝> <我是你的英雄> <傳奇> <勇者為王(特曼娜·巴蒂亞)>
2015<陰陽眼馬斯(蘇利耶)> <美男子> <隱形俠>
沙魯克·汗 2003<愛沒有明天> 2004<愛無國界><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 2007<如果·愛在寶萊塢/再生緣/寶萊塢傳奇> 2008<天生一對> 2009<好運理發師> 2013<金奈快車> 2014<Happy New Year 又名《新年行動》>
阿米爾·汗 2007<地球上的星星> 2008<未知死亡(阿米爾·汗版,阿辛)> 2009<三傻大鬧寶萊塢> 2013<幻影車神3> 2014<我的個神啊/外星醉漢PK地球神>
薩爾曼·汗 2004<嫁給我好嗎> 2007<伴侶> 2011<保鏢 The Bodyguard (薩爾曼·汗版)><刺激(薩爾曼·汗版)><准備好(薩爾曼·汗,阿辛)> 2012<猛虎英雄傳/代號猛虎行動(卡特莉娜凱芙)2012>
維傑 2004<馬杜賴> 2005<校園愛情故事(珍妮莉亞·狄莎)><斯瓦卡希(阿辛)> 2007<流氓(維傑版,阿辛)> 2008<信使> 2011<保鏢 Kaavalan (維傑版,阿辛)><終極武器(珍妮莉亞·狄莎)> 2013<我的領袖> 2014<地區>
丹努什 2008<愛你多深> 2011<豹(特曼娜·巴蒂亞)> 2015<輪回泰米爾><流氓歸來2015>
拉姆查蘭特哈 2007<捷豹/獵豹> 2009<勇士/超越時空的愛戀(卡佳·阿加瓦爾)> 2010<橙色/愛,多一點點> 2012<狂風戰神(特曼娜·巴蒂亞)2012> 2013<雙拳無敵2013> 2014<變臉傳奇2014>
阿留·阿瓊(拉姆查蘭特哈的表兄) 2004<阿里亞> 2006<因為太愛你(珍妮莉亞·狄索莎)> 2007<無賴英雄> 2009<阿里亞2/Arya2(卡佳·阿加瓦爾)> 2011<聖域守護者/在愛你之前(特曼娜·巴蒂亞)> 2012<生死較量2012> 2014<變臉傳奇2014> 2015<信義之子>
Mahesh Babu(邁赫什·巴布) 2003<俠義之心> 2005<歸來的他2005邁赫什·巴布> 2006<綁架情緣><流氓(邁赫什·巴布版,伊利亞娜·狄克魯茲)> 2010<拳神2010(安努舒卡·謝蒂)> 2011<罪惡終結者(薩曼莎·魯斯·帕布)> 2013<微笑人生(薩曼莎·魯斯·帕布)> 2014<一寸丹心/我是你的唯一><長官好妙計2014(特曼娜·巴蒂亞)>
Prabhas(帕拉巴斯) 2005<領袖> 2006<滿月夜> 2009<王者蹤跡> 2011<完美先生> 2012<反叛者(特曼娜·巴蒂亞)> 2013<刀劍若夢> 2015<巴霍巴利王:開端/力臂者(特曼娜·巴蒂亞)>
Ravi·Teja(拉維特賈) 2006<熱血無賴(拉維特賈,安努舒卡·謝蒂)> 2008<克里希納> 2009<刺激kick(拉維特賈,伊利亞娜·狄克魯茲)> 2010<王者歸來> 2011<愛情卧底><維拉> 2012<幸運的無賴> 2013<愛,永垂不朽><婚姻屍檢報告(卡佳·阿加瓦爾)>
JrNTR 2003<辛哈德里> 2005<獅子王> 2007<智慧之王2007> 2008<復仇者> 2010<雙龍會2010> 2011<守護神> 2012<半路傳人> 2013<國王計劃/王中之王> 2015<任性>
JrNTR,薩曼莎·魯斯·帕布 2010<假戲真做闔家歡(薩曼莎·魯斯·帕布,卡佳·阿加瓦爾)> 2014<破鏡重圓一家親(薩曼莎·魯斯·帕布)>

㈣ 張學友的詳細簡歷

張學友張學友,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稱譽。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根據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張學友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計總銷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張。張學友能夠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音樂和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並在今年以爵士樂的風格發行了新專輯,同樣受到歌迷認同。截止06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已達1.2億張之多,為華人之首!亞洲第一!
中文名: 張學友
外文名: Jacky Cheung
別名: 歌神、七仔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61年7月10日
職業: 歌手、演員
畢業院校: 北角官立小學,崇文英文書院
經紀公司: 天星文化娛樂公司
代表作品: 93年 吻別 ,94年 祝福 ,07年 在你身邊,05年 《如果·愛》
主要成就: 截至2000年唱片總銷量6千萬張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
亞洲最具影響力五十人(時代周刊)
妻子: 羅美薇(1996年至今)
出道日期: 1984年
學歷: 中學預科
身高: 1.76米
體重: 145榜

目錄[隱藏]

個人信息
歌手生涯嶄露頭角
低潮時期
四大天王時期
巔峰時期
演員生涯
開創紀錄
個人作品音樂專輯和精選
個人演唱會
音樂劇
創作曲調
創作歌詞
電影作品
唱片詳情
成就及榮譽主要成就
音樂獎項
電影獎項
其他榮譽獎項
現有頭銜
工作
參與娛樂節目
他人評價
家庭成員
貼吧相冊 個人信息
歌手生涯 嶄露頭角
低潮時期
四大天王時期
巔峰時期
演員生涯
開創紀錄
個人作品 音樂專輯和精選
個人演唱會
音樂劇
創作曲調
創作歌詞
電影作品
唱片詳情
成就及榮譽 主要成就
音樂獎項
電影獎項
其他榮譽獎項
現有頭銜
工作
參與娛樂節目
他人評價
家庭成員貼吧相冊

[編輯本段]個人信息
生肖:牛 祖籍:天津 嗜好:游泳、網球、唱歌 鞋碼:8.5 (42.5號) 掌握語言:廣東話(粵語) 、英語、國語、基本日語 家庭成員:爸媽、一哥、一妹、太太及兩個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音樂類型:流行音樂 音樂劇 演奏樂器:吉他 唱片公司:上華唱片(環球唱片子公司) 性格特點:性格隨和,被大家稱作「好好先生」。重情重義,曾資助好友柯受良完成飛躍黃河的壯舉。梅艷芳逝世後,由於財產糾結問題,梅艷芳的部分醫葯費由張學友秘密先墊付。 初戀年齡:20歲 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圈中好友:梅艷芳、梁朝偉、張國榮、庾澄慶、羅文、曾志偉、黃家駒、柯受良、張惠妹、林憶蓮、劉嘉玲、陳慧嫻、周星馳、陳淑芬、區丁玉、周潤發、郭富城等。 座 右 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首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歡的城市:香港、東京 喜歡的口味:甜 喜歡的運動:游泳 喜歡的動物:馬 喜歡的食物: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牛肉 喜歡的電影:《Shinning 》 喜歡的顏色:白色 喜歡的地方:家 喜歡的國家:中國 喜歡的書籍:佛書 喜歡的歌星: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的演員:周潤發、羅伯特·德尼羅 喜歡的休閑方式: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類型:科幻影集 喜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喜歡的休閑出處: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喜歡的旅遊地點:東歐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最難忘的事情: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 (當時參賽歌曲:大地恩情)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獲獎作《男人四十》
[編輯本段]歌手生涯
嶄露頭角
張學友自香港崇文英文書院畢業,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直至1984年憑著一曲《大地恩情》,從20,000餘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的冠軍。 其後他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成為旗下歌手,並發行第一張唱片《Smile》,在香港銷量高達20萬張,成為當時香港樂壇新人中的佼佼者。張學友在當時被認為是「正派歌手」關正傑的接班人,他在此後的歌手生涯中亦多次被選定為公益事業和政府機構主唱主題曲。1986年他推出的第二張唱片《遙遠的她AMOUR》依舊熱賣,銷量高達20萬張,其中《月半彎》一曲更成為經典的粵語流行歌曲之一。另一粵語經典流行歌曲《太陽星辰》亦在同期推出。 出道後僅兩年,張學友就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舉行第一次演唱會,接著在1987年在紅館舉行一連6場(1987年8月1日至8月6日)的個人演唱會,獲得成功。低潮時期
但是,1987年亦是張學友歌手生涯中最低谷時期,新推出的唱片銷量一落千丈,在1988年的香港幾大音樂頒獎禮上,此前被認為是新人領袖的張學友一無所獲。此時他開始酗酒,媒體亦多次傳出不利於他的新聞,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89年。對於他的低潮期,外間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根據近年他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資料,當時是由於年輕氣盛,在一夜成名後曾經迅速迷失方向,對於前途抱有悲觀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他在事業方面的放棄與被放棄。
四大天王時期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並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鞏固了自己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在這期間,他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亦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華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新力博德曼作品),成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兩曲(皆為寶麗金作品)。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台「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台「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於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占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巔峰時期
1993年推出第二張國語唱片《吻別》,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海外市場大熱,全球范圍內共賣出了400多萬張,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令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最高峰。該張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別》、《情網》、《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輝主唱;粵語版為《分手總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國語唱片《祝福》,依舊熱賣。張學友亦在當年舉辦了其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1994年推出EP類型粵語唱片《餓狼傳說》、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和國語唱片《偷心》,其中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並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各有發展,並分別獲得了廣泛認可和成功。而張學友被多數人認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時期四人當中獲得音樂獎項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張學友連續在世界各地進行了100場次的巡迴演唱會,包括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成為了第一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演唱會的亞洲歌手,並於同年推出了一張銷量驚人的唱片:《真愛-新曲+精選》,主要曲目有《真愛》、《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和其他精 選舊作。《真愛-新曲+精選》成為華人音樂歷史上第一個累計銷量達到鑽石唱片的專輯,並獲得IFBI的認證,《真愛新曲+精選》至今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張,為歷史銷量最高華人唱片。同年他獲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兩個獎項,分別是「全球銷量最高亞洲流行樂歌手」以及「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大獎,並由第一代007邦女郎烏蘇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頒獎。並因此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連續多次獲得I F PI 最高銷量大獎。1995年舉辦《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破了100場記錄。1996年再次獲得「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大獎,並於同年與相戀多年的羅美薇走入婚姻殿堂,在其結婚後宣布暫時息影,專注於音樂事業的發展,並開始策劃大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另外與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指揮家葉詠詩合作舉行數場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會。此音樂會的演唱部份收錄於《愛與交響曲》專輯(管弦樂團樂曲演奏部份沒有收錄)。 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亦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最大的時期,尤其是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張學友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或者媒體的關注,包括美國《時代雜志》。美國最具權威的音樂雜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而開始關注香港流行音樂。 1997年,張學友參與策劃、導演並主演了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上演42場。當時在香港造成相當的轟動,至今仍是香港音樂劇場次的記錄保持者,並在2005年推出國語版。張學友在音樂劇公演前亦有奔赴美國紐約學習音樂劇理論課、舞蹈以及試音。在美國時他曾表示:「香港一人開演唱會已有十多年歷史,觀眾看演唱會的熱情已不如從前,而音樂劇的出現對於觀眾及藝人來說將是一項突破。我認為我的事業發展,到今天是一個時機,可以讓人們認同我做的舞台劇的時機。」《雪狼湖》的故事情節是一個貴族的兩姐妹被一個普通園丁的個性所吸引,故事較為通透。包括張學友在內主角共有3位,而曾曾經飾演過女主角的藝人有林憶蓮、陳嘉璐、陳松伶、陳潔儀、湯燦、許慧欣等。有一些批評者認為《雪狼湖》中的表演成分過於靠攏流行音樂。2005年,張學友參與由陳可辛導演的歌舞電影《如果·愛》,其在電影中有部分歌曲運用了西方的歌劇唱法,獲得廣泛的好評,在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更是得到了來自專家的好評。《雪狼湖》後,他亦有對傳媒表示將開始籌備另一部音樂劇,並將重心轉向幕後製作。 2002年張學友開始舉辦了一連超過5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命名為《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此次演唱會張學友延續1999年的《友個人演唱會》,繼續注重整體音樂效果,並將大部分的經典歌曲重新配樂,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好評。演唱會於2003年在香港舉行壓軸篇,並發行CD以及DVD。 2003年,其利用沙士期間的賦閑創作大量歌曲,並於2004年年初發行其個人的第一張 完全創作唱片《Life Is Like A Dream》,唱片中一些歌曲亦有特別意義,如單曲《給朋友》是唱給其2003年在不同時期分別去世的好友張國榮,梅艷芳,柯受良等人,《講你知》則是其為其妻子羅美薇創造。唱片在香港推出後獲得一致好評,其中《講你知》,《給朋友》等曲更是曾經一度占據各大排行榜榜首。 2004年秋,其與拍檔杜自持共同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合作一場公益演唱會《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演唱會大部分歌曲均是選擇其他歌手原唱,張學友翻唱,由於只上演一場,所以在演唱會結束後並未引起轟動。直到演唱會的CD與DVD發行後,銷量一路長紅,更令許多樂迷感嘆張學友演繹的他人音樂的能力之強令人刮目相看。唱片在2004年年底亦獲得IFBI國際唱片協會的香港唱片最高銷量大獎,而久未出席音樂頒獎典禮的張學友亦罕見的出現在頒獎現場領獎。 2006年11月,多哈亞運會組委會在亞運會的官方網站上宣布邀請四名歌手出席於12月1日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張學友是其中之一。張學友在最後一個表演環節與在數萬名鼓手的伴奏下唱出主題曲《Together Now》。組委會當時以「The most popular Asian performer in the world, from Hong Kong, China - Jacky Cheung!」(「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亞洲歌手-來自中國香港的張學友!」)來介紹張學友出場。一般來說,他此前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有影響力的歌手,但在西亞國家卡達方面邀請其成為如此重要活動的主題曲演唱者後,可以看出其知名度及影響力亦已覆蓋整個亞洲地區。 2007年8月,他所舉辦的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世界各地舉行共105場,再破他的演唱會場數紀錄。 2008年5月,張學友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香港區火炬傳遞活動,手持來自雅典的奧運聖火奔跑200米,成為代表香港的火炬手之一,亦是演藝界其中一位代表。 2010年4月,張靚穎、張學友與原唱K』naan合唱南非世界盃足球賽中文版主題曲《旗開得勝》。
[編輯本段]演員生涯
張學友在電影演出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現。到目前為止,他共出演60多部電影,並曾在2002年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另分別於1988年和1990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並曾多次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馬獎上提名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他的戲路廣泛,可飾演動作片、喜劇、文藝片、正反派等角色,且片酬不高,所以又被許多香港電影界人士稱為「最具價值性」和「最物美價廉」的實力派演員。 張學友的第一部電影是自他步入歌壇後的第二年,受邀主演由洪金寶導演的港產電影《霹靂大喇叭》,此後曾出演多部商業電影。他在演技方面開始受到矚目,始於1988年出演由王家衛導演執導的《旺角卡門》,戲中他飾演一位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古惑仔,演技獲得電影業內人士一致好評,更以此角色摘下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張學友在其電影生涯中一帆風順。於1990年出演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在片中飾演東廠走狗林平之/歐陽全一角,受到專業人士和觀眾的認可,並在當年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而後他亦演出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喋血街頭》,電影當中的角色「細輝」是吳宇森專程為他量身打造的。他在片中與梁朝偉配合默契,雖然在香港票房慘敗,但其後在多個國家上映反應良好,尤其在美國,在贏得票房的同時更被許多影迷封為吳宇森的經典電影之一。1993年,張學友演出改編自《東邪西毒》的喜劇電影《東成西就》,與梁朝偉、張國榮等人合作並獲得成功。同年,演出電影《太子傳說》,自這個時間他逐漸當上第一男主角,同期的主要作品有《新邊緣人》。值得注意的是,張學友與梁朝偉在1990年代早期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默契,日後兩人更加成為密友。兩人曾合作過的電影有《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亞飛與亞基》、《喋血街頭》、《東邪西毒》、《東成西就》等。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梁朝偉轉向文藝片市場,而張學友亦在其電影演員的巔峰時期,淡出電影市場開始專注於音樂事業。 2001年,他復出拍攝由許鞍華導演所執導的電影《男人四十》。這部電影被認為是1995年許鞍華獲得成功的電影《女人四十》的翻版作品。張學友在片中出任男主角,並在當年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稱帝。2004年獲邀拍攝陳可辛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將音樂元素帶入電影中,獲得成功。 2007年6月30日張學友獲提名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掌印及簽名。
[編輯本段]開創紀錄
1992年:發行粵語專輯《真情流露》,至今保持香港地區銷量最高記錄40萬張,並由此加冕「歌神」。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台灣地區唱片銷量記錄,亦是華人音樂歷史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全球400萬張,當年世界第二,至今累計銷量已達2600萬張)。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新加坡唱片銷量最高記錄。 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售價高達450.00新加坡元,創造了華人歌手演唱會票價的記錄。 1995年:發行國語專輯《真愛新曲+精選》至今保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唱片銷量記錄。 1995年:在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共舉辦了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平均3天多一場,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 1997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音樂劇《雪狼湖》連續不間斷的上演42場,至今保持香港演出場次紀錄。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共舉辦105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經由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成為系列演唱會舉辦場次最多的歌手。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音樂專輯和精選
1985年:《Smile》、《遙遠的她AMOUR》、《局外人/交叉算了》 1986年:《情無四歸》、《相愛》 1987年:《初吻/炸彈》、《在我心深處》、《JACKY張學友》、《張學友87演唱會》、 《意亂情迷》 1988年:《張學友國語精選集》、《昨夜夢魂中》、《給我親愛的》、《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1989年:《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年:《似曾相識 (張學友的初戀故事)》、《夢中的你》 1991年:《情不禁》、《一顆不變心》、《愛你多一些精選》 1992年:《張學友91演唱會》、《真情流露》、《愛火花》 1993年:《吻別》、《我與你》、《忘記他EP》、《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祝福》 1994年:《學與友93演唱會》、《餓狼傳說》、《張學友Jacky Cheung 24K Gold 金藏集》、《一生跟你走作品集》、《偷心》、《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年:《三年兩語》、《擁友》、《過敏世界》、《真愛新曲+精選》 1996年:《友學友95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演唱會 》、《愛與交響曲》、《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年:《不老的傳說》、《雪狼湖Citibank信用卡張學友珍藏版EP》、《雪狼湖》、《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年:《釋放自己》、《不後悔》、《友情歌歲月精選》 1999年:《有個人》、《走過1999》、《友個人演唱會》 2000年:《Touch of Love》、《Jacky Cheung15 十五年音樂精選》、《當我想起你EP》、《友情歌:張學友1995-2000世紀情歌金選》 2001年:《學友_熱》、《天下第一流》、《903 ID Club 拉闊音樂會》 2002年:《他在那裡》、《張學友新曲+精選》 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張學友4 in 1珍藏集》、《張學友1985-1999大碟全集》、《張學友1987-1999演唱會全集》 2004年:《Life Is Like A Dream》、《Black & White》、《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環球巨星影音啟示錄 - 張學友》、《環球百花齊放 - 張學友》 2005年:《雪狼湖 (國語版)》 2007年:《在你身邊》 2010年:《Private Corner(私人角落)》
個人演唱會
1986年:《張學友,呂方86雙星香港演唱會》 1987年:《張學友87香港演唱會》 1991年:《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演唱會91》 、《浪漫情感演唱會》 1993年:《學與友93世界巡迴演唱會》 1994年:《台北祝福演唱會》、《The Best of Jacky Cheung》 1995年:《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 、《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 1996年:《香港管弦樂團-愛與交響曲音樂會》 1998年:《音樂無疆界演唱會》 、《樂來月有勁演唱會》、《903 idclub拉闊音樂會1998》 1999年:《友個人99世界巡迴演唱會》 、《走過1999演唱會》、 2000年:《完全學友演唱會》 2001年:《903 idclub拉闊音樂會2001》 2002年:《2002好久不見音樂會》 2002年-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4年:《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 2007年-2008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中國大陸巡迴名稱為《張學友好久不見中國巡迴演唱會》) 2010年:《Private Corner Mini Concert(小型音樂會)》 2010-2011年:中國巡迴演唱會和歌迷見面會!
音樂劇
1997年:《雪狼湖》 2004年-2005年:《雪狼湖 (國語版)》
創作曲調
《舊信•舊夢》 《這個冬天不太冷(國/粵) 》《過敏世界》《這么近(那麼遠)》《一路上(捉迷藏)》《似醉還未醉》《勇敢的故事》《想劈酒》《躁狂》《Life Is Like A Dream》 《慢條斯理》 《她》 《給朋友》 《寧願做錯》 《講你知》 《搖瑤》 《始終》
創作歌詞
《夜茫茫》 《當我想起你》 《Every time a good time(麥當勞跨世紀廣告歌)》 《想劈酒》《她》《寧願做錯》《給朋友》《講你知》《愛是永恆(國語版)》 《雪愛狼》 《簡簡單單就是愛》 《只要為你活一天》 《懺悔》 《愛是永恆(國語版)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不想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 》《真的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祈求可以共活一天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懺悔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抱雪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