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高人知道《虎兄虎弟》這部電影是怎麼拍的嗎
選角中最艱巨的挑戰莫過於尋找扮演桑哈和戈莫的虎演員。幸運的是,阿諾知道誰能慧眼識珠,他就是在16年前協助拍攝《子熊故事》的著名馴獸師泰爾瑞·勒· 波特爾(Thierry Le Portier),最近,波特爾曾與美國馴獸師蘭迪·米勒(Randy Miller)一同參與《角鬥士》的拍攝。阿諾說:「當我決定拍攝這部電影,我就把劇本的初稿寄給了泰爾瑞·勒·波特爾,他是真正的行家,讓我欽佩無比,作為德高望重的野生動物專家,他也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馴獸師。我現在還清晰記得他在第一次電話交談中說道,『正因為難以置信和無法完成,所以我們才要做!』」波特爾回憶說:「我們談到了與老虎相處的方方面面,他對馴虎和引導老虎表演的不同方法很感興趣。」
影片中選取的老虎混雜了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和西伯利亞虎的血統,一共使用了30隻,最棘手的難題是一直讓7-12周的虎崽隨時待命,為此劇組找遍了全世界剛出生的虎崽,不計其數的動物園隨時與他們保持聯系。片中大多數虎崽都來自法國,有一些來自泰國,有一些甚至需要用奶瓶來喂養。這其中有很多都是被虎媽媽遺棄的。
波特爾用語言、聲音和手勢來引導老虎,他的馴虎方法依賴於他對老虎動作的預見能力和挑選適合電影表演的老虎的精準眼光。阿諾說:「每隻虎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我從沒想到差異會這么大。」波特爾說:「我了解片中每個虎角色,我知道它們在不同環境中和對其他同類如何反應。比如說,有一隻雌虎很有膽量,什麼都不懼怕,於是我用它來完成有難度的特技。」
讓毫無親緣關系的老虎間表現出一家人的感覺很有難度,而虎媽媽與幼崽之間的關系更難表現。一般來講,每個老虎種群由雌虎和幼虎組成,而雄虎生性孤僻,喜歡獨自行動。不過,阿諾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拉塔哈姆泊爾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了意外發現,該地區的雄虎和雌虎一起捕食、一起和幼虎玩耍,承擔保護家庭的責任。這鮮為人知的一面在影片的多個場景中得以體現。
在片中波特爾使用了一隻他最喜歡的雌虎Indra,他說:「看起來有些讓人吃驚,Indra和不是自己所生的幼虎玩耍了37分鍾。那隻虎崽玩她的尾巴,用爪子打她,後來Indra甚至舔了虎崽。當時我正在5米遠處拍攝這一幕,當她開始被虎崽激怒時,我讓她平靜下來。這段場景之所以拍攝得很完滿,歸功於我和Indra長久以來建立的穩固關系,而且幼虎天生就願意接近雌虎,盡管她並不是他的媽媽。」
阿諾回憶說:「我們用『方法表演』(Method Acting)來引導幼虎,『方法表演』是指讓演員沉浸到影片角色的情緒中。我的口袋裡裝滿了各種吸引虎崽注意力的東西,比如它們嗅到巧克力粉就會立刻打噴嚏,可讓它們打哈欠就很難了。我們有很多虎崽睏倦入睡的鏡頭,好在我們知道幼虎在喝光一瓶奶的一個半小時之後會睡覺,於是可以給它們喝兩瓶奶,這樣就很好拍了。因為你無法讓它們排練,所以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就只能等待,不過這些小老虎非常頑皮有趣,當你把兩只虎崽放在河邊,不用等多久就會發現它們會把爪子伸到水裡,它們會越玩越瘋。如果把椰子放在它們面前,它們就會像貓看到線團一樣玩耍起來。」
蓋·皮爾斯每次和幼虎配戲時都樂此不疲,他說:「我都無法把它們放下,我已經習慣給它們餵奶了,這些小傢伙很快就會圍著我轉。盡管它們很幼小,但體重卻不輕,而且非常強壯,叫聲也蠻嚇人的。」
對於大一點的老虎,吸引它們的注意力就不那麼容易了,通常讓人騎馬跑開會吸引它們的視線,不過老虎見的多了,也會見怪不怪。日復一日,波特爾總會想出各種方法讓虎完成表演,他對動物天性和角色的了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非常尊重這些動物,」 波特爾說,「馴獸師與他的動物之間必須建立穩固的關系,必須相互信任,你不僅是它的朋友,還是它的同伴。我伴隨它們拍攝了每個鏡頭,當完成有難度的鏡頭後,我會拍拍它,用話語誇獎它,它會知道自己做對了。你無法改變它們的個性,只能增加訓練,必須創造和它溝通的語言。」阿諾說:「沒有泰爾瑞和他的熱情和判斷力我根本無法完成這部電影,他真的讓人難以置信,他能一眼看出動物會做出什麼樣的動作,知道如何引導它們進行表演。」
盡管對動物如此駕輕就熟,但波特爾一直認為,不管這些老虎經過怎樣優秀的訓練,但它們畢竟是野獸。「當你走開,它就會恢復普通老虎的兇殘。被馴養的老虎很危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野生老虎還要危險,因為它們每天都和人在一起,它們根本不懼怕人類,」波特爾說。
將老虎運到柬埔寨的准備工作提前數月就開始進行,必須對老虎對柬埔寨氣候的反應和衛生防護方面進行研究。盡管老虎喜歡15-25度的氣溫,但仍須提前一個月將它們運到柬埔寨,為它們適應當地天氣留出足夠時間。
為了讓老虎們的旅途安全舒適,波特爾使用了能夠調節氣壓和溫度的運輸機,從法國Vatry直接趕赴柬埔寨暹粒。劇組在暹粒建造了高標準的虎舍,因為每個外景都佔地數英畝,於是劇組使用了特製的安全網,在每天開拍前,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會巡視防護網是否有漏洞。拍攝時,劇組人員會呆在防護籠里,只有攝影機位於欄桿之外,通過遙控取景。在每個防護籠里,都有專人負責安全。出於安全考慮,每個場景都需要分別拍攝兩次,第一次拍攝老虎,第二次再拍攝演員,然後在後期製作中進行合成。
在影片開拍幾個月後,蓋·皮爾斯強烈要求能在表演中與老虎零距離接觸,經過周密的計劃,劇組決定拍攝一段這樣的鏡頭。波特爾說:「我蹲在蓋的身後,我的助手們也站在周圍,當老虎朝我們走來時,我會盯著它的眼睛,如果它對蓋沒興趣,我會讓它繼續接近,如果它注視著演員的方向,我會從蓋的身後站起來吸引虎的注意,從而讓蓋離開。」在拍攝現場,防護籠就在旁邊,一旦有突發情況,皮爾斯會迅速撤入籠中,他牢記著波特爾的一句話,「你能訓練它們,卻不能馴服它們
B. 為什麼印度電影必須有歌舞情節
歌舞是印度的文化習俗,所以會經常有這個情節。
印度電影指印度的電影及印度的電影產業,其開始於19世紀末。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印度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
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以後10年中,外國製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
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製片興趣,薩達達以兩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訓練猴子為素材拍攝了印度最早的兩部短片,被譽為印度電影的先驅。
C. 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怎麼來的含金量有多大
成龍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同時也是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在他之前日本導演黑澤明、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分別在1989、1991、2014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在電影事業做出卓越成就的人。據報道,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贊揚了成龍逗獨特的國際職業生涯地。
確實,1971年成龍在香港以武師身份出道,1995年到好萊塢打拚,到1996年才以《紅番區》打入國際市場。三年後,成龍憑借《尖峰時刻》,據說是逗打破美國多個票房紀錄地。
(3)老梁推薦印度電影擴展閱讀:
獎項由來
1927年1月4日,已成為好萊塢巨頭的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總經理路易斯·梅耶頭腦中萌發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成立一個團體,把好萊塢的精英們組織起來。這天,他在一個小型聚會上提出了這個想法,得到了另外幾個好萊塢實權人物的贊同。
一個星期後,美國電影界36位權威人士聚到了一起,一致同意梅耶等人的提議,於是,一個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機構誕生了。
開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只是一個架子,並沒有多大凝聚力和權威性,甚至一度面臨癱瘓。又是梅耶,提出建議,用授獎的方式表彰電影成就。
這一提議獲得贊同,1929年5月16日,第一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即奧斯卡獎)頒獎典禮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隆重舉行。從即時起,奧斯卡頒獎典禮就成了全世界電影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