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電影《罪惡》到底在講什麼
電影《罪惡》在敘述過程中,採用了復雜的劇情設計,不直接點明殺人犯的身份,而是巧妙地利用羅生門的手法,讓觀眾在多角度的敘事中尋找真相。這種設計使得劇情更加緊湊,同時也留給了觀眾足夠的思考空間。影片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了觀眾對於正義與真相的追求,讓故事在最後以一種相對圓滿的方式收尾,即塵歸塵,土歸土,讓死者安息,生者得以解脫。
電影《罪惡》所改編的真實事件是2008年諾伊達雙重謀殺案。這個案件與電影中的情節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具體細節仍有待進一步考證。通過研究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發現案件的框架與電影的展現方式大致相同,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關於真相與正義的追尋。
在討論印度的司法系統時,電影《罪惡》可能觸及了這個話題,但其焦點並未完全集中在司法系統的落後與否。在實際案例中,警方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收集方面存在疏忽和破壞現象,這無疑對司法審判過程產生了影響。這種現象的存在,引發了對印度司法系統效率和公正性的質疑。
CDI(中央調查局)是印度的一個重要警察調查機構,成立於1941年,主要負責處理重大刑事案件。與美國的FBI結構相似,但其權力和職能相對有限。在電影《罪惡》中,CDI可能被用來象徵正義與調查的力量,但其在故事中的具體表現還需根據劇情本身來解讀。
⑵ 印度電影罪惡原型 印度電影罪惡真實事件
印度電影《罪惡》的原型是2008年諾伊達雙重謀殺案,影片是根據此案件改編,於2015年上映的劇情電影。
印度電影罪惡原型
在2008年諾伊達雙重謀殺案中,14歲的女孩被殺,失蹤僕人作為第一嫌疑人;但是在第二天,失蹤僕人也被殺害,因此女孩父母就成了第一嫌疑人。原因是丈夫出軌被僕人勒索以及女兒的反對。但是這個案子移交CBI後免除了女孩父母的嫌疑,又新鎖定了另外三個僕人,但是由於沒有確鑿證據,就將三個僕人放了;又根據間接證據重新鎖定丈夫,但由於沒有直接證據,CBI二隊拒絕起訴丈夫,法院駁回這種說法,直接起訴了女孩父母。最後女孩父母被定罪,被判終身監禁。印度電影《罪惡》就是根據這個案件改編的。
《罪惡》是2015年上映的印度劇情電影,影片根據2008年的真實案件改編,像一部嚴謹警匪懸疑片,卻折射出了印度社會的種種積痾。不得不說,印度電影不是只會停留在歌舞喜劇上的,也會像出這種優秀的觸及現實問題的電影。印度電影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⑶ 印度電影《天作謎案》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印度電影《天作謎案》的豆瓣評分是6.9。
影片通過自殺女孩的父親、跟蹤妻子偷情的偵探、看到律師男死者7點半回家的保安等多個人的口供,以及被摔碎的玻璃茶幾、現場發現的各個人的血跡、沾了泥的死者的鞋等種種證據,讓我們分辯出作家男嫌疑人和出軌女嫌疑人兩個人編織的羅生門!
而且幾乎所有對作家不利的證據,全都被他銷毀了,就算他告訴了那個警察真相,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也沒人會相信他的。本片改編自印度的同名老片,比看不見的客人早多了,而且據說本片的導演,還是原版同名老片導演的孫子,算是孫子對爺爺的一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