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經典電影《流浪者》
1.《流浪者》是印度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自1951年上映以來,曾引起巨大反響,並在1953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榮獲大獎。
2.這部電影是印度現代電影人的傑作,描繪了在印度廢除種姓制度後,社會中仍然存在的階級印記。
3.影片的主線圍繞大法官拉貢納特的兒子拉茲展開。拉貢納特堅信「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理論,錯誤地將強盜扎卡的兒子拉茲定罪。
4.扎卡越獄後,拉茲被迫成為強盜,並計劃報復拉貢納特。拉貢納特誤以為妻子腹內的孩子來歷不明,將妻子逐出家門,導致拉茲與母親在貧困中長大。
5.拉茲後來與童年好友麗達重逢,兩人墜入愛河。拉茲渴望擺脫過去的陰影,但扎卡的逼迫、工廠的解僱以及父親的偏見使他感到絕望。
6.在麗達的辯護下,拉茲的故事得以公之於眾。拉貢納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對「血統論」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7.影片通過法庭審判作為敘事起點和終點,由麗達作為辯護律師,向觀眾揭示了拉茲的身世和遭遇。
8.電影生動地展現了拉茲擺脫環境影響,以及法官父親和流浪者兒子之間的沖突。
9.影片深刻批判了「血統論」,並贊揚了愛情和人性的美好。
10.電影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心理描寫細膩,演員表演出色,引發觀眾的共鳴和義憤。
11.《流浪者》也展現了印度電影常見的主題:愛情與苦難。拉茲和他母親的不幸遭遇,以及他與麗達的愛情故事,都深深打動了觀眾。
12.影片中融入了印度民間歌舞,增強了電影的記憶點,展現了印度的文化特色。
13.雖然《流浪者》是一部老電影,但它對當今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啟示,提醒人們不要被舊觀念所束縛,要不斷進步和更新思想。
14.影片由拉茲·卡普爾自編、自導、自演,他的父親普里特維、弟弟薩西也參與了演出。女主角麗達由納爾吉司·杜特扮演。
15.《流浪者》於1955年在中國上映,由長春電影譯制廠翻譯配音,配音演員包括蘇庭石、張桂蘭、從連文和向雋殊等。
⑵ 印度經典電影《流浪者》
《流浪者》是一部經典的印度電影,公映後曾轟動一時,獲得了1953年戛納電影節大獎。《流浪者》是印度現代電影人的一部力作,創作背景是印度現代社會在廢除種姓制後暗烙在人民身體的階級印記。
主要劇情是: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即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法官拉貢納特根據「罪犯的兒子必定追隨其父」的荒謬理論,錯判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成了強盜,決心通過擄走法官的妻子進行報復。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認為妻子腹內的孩子來歷有些可疑,並將妻子趕出家門,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茲。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又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拉茲在飽經流浪和偷竊生活後,重遇童年好友麗達,二人真摯相愛。拉茲痛恨自己的偷竊墮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但是,扎卡繼續逼迫他,工廠辭退他,親生父親的荒謬理論更使他前途無望,所有的一切都使他絕望。最後,拉茲為救母親,殺死了強盜扎卡。當拉茲因企圖謀殺拉貢納特,父子出現在法庭上,麗達為拉茲辯護時,揭示了事情真相,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譴責,法官荒謬的理論也不攻自破。
影片《流浪者》主要是通過插敘的方式,以法庭審判拉茲謀殺為開始和結束,拉茲的辯護律師麗達向世人講述了拉茲可憐的身世和坎坷的經歷。影片非常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拉茲擺脫罪惡的環境和據說是其父母遺傳下來的影響的過程,以及法官父親和為他所遺棄而成為流浪者的兒子之間尖銳的沖突,向世人證明了: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受客觀環境和主觀因素所影響的,並不是父母遺傳下來的;生活中的好的影響也是可以使一個所謂的潛在的罪犯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影片還深刻地批判了「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的「血統論」,辛辣地抨擊了當時印度社會的黑暗和等級制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而且,事實上整個影片都是圍繞批判「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謬論展開的。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比較突出,人物心理描寫很細致,能讓觀眾抓住影片中人物的特點,很好地引發觀眾的共鳴、激起觀眾的義憤。影片《流浪者》中刻畫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有內心善良卻為生活所迫而做賊的拉茲,美麗高貴、忠於愛情、能言善辯的律師麗達,善良的母親里列,一生信奉「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卻到最後才醒悟的法官拉貢納特,可惡的強盜扎卡。再加上演員成功的表演,使得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頓時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中,並停留了下來。其中,法官拉貢納特「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謬論給人印象很深,讓人深感氣憤,最後對這一謬論淋漓盡致的批判也大快人心。
影片《流浪者》也有印度電影常有的特徵:關於愛情和苦難,而且很感人。一個被所謂「上流社會」家庭所遺棄的男孩子的命運,博得了觀眾無限的激動與同情。拉茲的生活本來可以很幸福,拉茲的命運本來可以很順利。但是,由於他的父親信奉「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謬論,將扎卡判成罪人、逼成強盜,使得扎卡為報復他父親而綁架了他母親,最終也改變他和他母親的命運,使得他們陷於貧困。當拉茲重遇童年好友麗達,並與麗達真摯相愛時,本來觀眾是高興的。然而,又是他固執的父親,使得他的幸福落空了,並面臨著被判死刑。雖然如此,麗達還是不離不棄,並為他辯護,也使得他父親醒悟了。拉茲和他母親的遭遇使觀眾流出了同情的眼淚,那麼拉茲和麗達的愛情則使觀眾倍感安慰和真心祝福。
影片《流浪者》還一個很大的特徵——很多印度民間歌舞,也正是這一特徵讓它被很多觀眾記住了,給人的印象是:印度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國度。影片《流浪者》的成功與它成功的配樂是分不開的,音樂能夠很好地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渲染烘托氣氛、表現畫面難以表達的意思、為故事的發展做鋪墊,還能感染觀眾的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
例如:影片開始時,在法庭上,拉貢納特和麗達的出場,都配有強烈而緊張的音樂,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將他倆聯系起來;當麗達和拉茲相認之後,麗達的歌舞和音樂給人非常愉悅的感覺,表現了麗達的喜悅和高興;還有麗達和拉茲在沙灘約會時的歌曲和音樂,很好的表現了人物當時的心情;還有麗達生日宴會上的歌舞,很有感染力;等等。影片《流浪者》中的音樂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歡快的音樂能感染觀眾的情緒,讓觀眾也沉浸其中並有隨著音樂起舞的沖動;同樣,那悲傷地音樂也使觀眾為劇中人物傷心、感嘆。
雖然,影片《流浪者》是一部反映印度社會黑暗面的老電影,但是在今天也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為陳舊的觀念所束縛,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影片《流浪者》中的故事嚴謹、插曲動聽、製作質朴、影像親切,在內容和拍攝上都比較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老電影。
「流浪者」是由拉茲·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茲·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茲·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扮演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女主角麗達則由印度最著名女星納爾吉司·杜特扮演。該片堪稱印度影片經典之作。
《流浪者》(Awara)
編導: 拉茲·卡普爾
主演 :拉茲·卡普爾,納爾吉司·杜特,普里·特維拉茲
上映 :1955年中國上映
譯制 :長春電影譯制廠
配音:
小拉茲:蘇庭石
小麗達:張桂蘭
拉茲:從連文
麗達:向雋殊
拉貢納特:白景晟
⑶ 印度電影流浪者是哪年在中國播放的
《流浪者》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是中國公映的第一部印度電影。1979年重新上映。
庄嚴肅穆的法庭之上,險遭殺害的大法官拉貢納特(普利特維拉·卡浦爾Prithviraj Kapoor飾)義正言辭,道貌岸然。被告席上,神色頹喪的青年拉茲(拉茲·卡普爾Raj Kapoor飾)無依無靠,聽天由命。
拉茲自幼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後被拉貢納特當年的仇家引誘趕起偷盜搶劫的營生。按照這位大法官的說法,他就是一個天生的壞蛋與墮落者。
角色介紹
1、麗達(演員納爾吉司)
聰明伶俐,師從拉貢納特學習法律。曾是拉茲的童年夥伴,樂於助人,經常幫助拉茲。當她在大學時期內與拉茲再次相見時,已出落成一位美麗高貴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並逐漸升華為對拉茲轟轟烈烈的愛。因為愛拉茲,她自高奮勇擔當拉茲殺人罪的辯護律師。
2、拉貢納特(演員普利特維拉·卡浦爾)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道貌岸然,信奉「好人的兒子必定是好人,強盜的兒子必定是強盜」的執拗觀念。一天,他在家中險遭拉茲入室殺害。可是拉貢納特萬萬沒有想到,要想殺死他的拉茲正是他親生的兒子。
⑷ 誰知道印度電影流浪者所有的插曲名字是啥,謝謝
印度電影《流浪者》是一部經典作品,分為上下兩集,共有十三首膾炙人口的插曲。以下是各插曲的詳細介紹:
1. 上集第一首插曲是《片頭音樂》,它實際上是拉茲之歌的演奏版。
2. 第二首插曲是《開船曲》,由男聲領唱的合唱組成。
3. 第三首插曲是《拉茲降生》,男聲獨唱描述了拉茲在大街上的臭水溝里降生的悲慘經歷。
4. 第四首插曲是《擦鞋歌》,由童聲合唱,作為小拉茲街頭擦皮鞋的背景音樂。
5. 第五首插曲,也是電影的主題歌,是《拉茲之歌》,由男聲獨唱,是電影中的經典歌曲。
下集的插曲如下:
6. 第一首插曲是《愛情來到我心間》,由女聲獨唱,描述了麗達和分別十八年的拉茲重逢後歡快幸福的心情。
7. 第二首插曲是《舞女背景歌曲》,在拉茲所在的酒吧中,舞女演唱此曲。
8. 第三首插曲是《如果你走在幽靜的小路上》,拉茲和麗達在小船上賞月時,兩人對唱這首表達愛情之美的歌曲。
9. 第四首插曲是《麗達之歌》,麗達的養父、實際是拉茲親生父親的拉貢拉特反對他們之間的戀情,麗達因此懷念拉茲而演唱。
10. 第五首插曲是《夢幻曲》,描述了拉茲在夢幻中懷念麗達的情景,歌舞場面精彩,音樂動人。
11. 第六首插曲是《我愛上了一個賊》,在麗達的生日聚會上,麗達的朋友演唱這首歌曲。
12. 第七首插曲是《我驕傲的心被你俘去》,拉茲在海邊樹林中痛苦地演唱。
13. 最後,下集的結尾插曲是《拉茲之歌片尾曲》,這是拉茲之歌的後半段的再現,結尾的曲調有所改編。
這部電影不僅故事引人入勝,而且音樂也十分動聽,其中的女演員納爾潔斯和男主角拉茲·卡普爾都是印度著名的演員。
⑸ 印度電影《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電影《流浪者》說了那麼多麗達,大家還不知道拉茲媳婦長什麼樣呢,稍後上幾張照片還有全家福,再給大家聊聊拉茲的家庭生活和個人 情感 生活。
《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關於這部電影,先說個饒有趣味的片段。
看過《流浪者》的朋友對其中一句台詞印象深刻,即法庭上這位大法官無情地說道—— 「法律不承認良心!」
結果這位老爺子被麗達懟得夠嗆—— 「法官先生,那麼良心也不承認法律!」
說是饒有趣味,是因為這老爺子是拉茲真實的爺爺!
現實生活中,正是這位老爺子棒打鴛鴦、一手拆散了拉茲和麗達扮演者娜爾吉絲的情緣。
老爺子給出的理由是——我們家不能娶一個女戲子進門。
老爺子叫 德萬·卡普爾 ,出身地主家庭,年輕時是個警察,盡管平生只演過《流浪者》這么一部電影,但架子端得足足的,在現場不停沖他的孫子導演拉茲咆哮:「我用你教我怎麼演?!難道你比我更懂法律?!」
事實上整部電影從立項到殺青,拉茲進行得異常艱難,因為這裡面有兩位演員是他的長輩,另一位是他的父親—— 拉貢納特大法官 。
這部電影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裡面參演,給大家拉個表單——
《流浪者》還在劇本階段,拉茲就想當導演,但他不敢跟父親說,拿著劇本蹲在父親房門外不停抽煙,最後編劇阿巴斯看不下去了,替他向父親說情。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先是喜歡上這個故事,隨後決定在其中扮演拉貢納特大法官。影片上映後,他承認自己低估了兒子。
這位一輩子都板著臉的老父親,雖說默片時代已是大明星,但個人際遇和家庭生活十分不幸。
先給大家簡單說下這位默片皇帝、天竺克拉克·蓋博,原本有著令人羨慕的聲望和財富,卻為何總是一臉的憂傷和哀婉。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出生於1906年11月3日,少時家境優渥,十七歲考入白沙瓦愛德華學院學習法律,1923年在校期間結婚,娶了拉茲的母親羅諾,隔年生下了拉茲·卡普爾。
其後夫妻倆又接連生了五個子女。原本一家人生活富足,其樂融融,未曾想到了1931年,老卡普爾一個幼子、也就是拉茲的三弟德維因肺炎去世,老卡普爾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未曾想災難還未結束。不出一個星期,他的另一個兒子南迪也意外身亡。
這個叫南迪的小男孩是因為家族裡大人們忙於喪事無暇照看,自己在花園里撿了一枚老鼠葯當作糖丸吃掉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老卡普爾一夜之間老了一截。
我在《流浪者》片尾看到拉貢納特大法官伸出手去哀嚎:「我的兒子……」感覺那種悲傷十分真實。
還好老卡普爾還有長子拉茲。
拉茲勤奮好學有才華,年僅二十七歲便自編自導自演了《流浪者》,獲得國家電影獎及戛納電影節金獎作品,暢銷全世界,一夜之間蜚聲國際。
《流浪者》不僅火遍中國,在蘇聯也是所到之處收獲無數掌聲,票房冠軍紀錄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被《迪斯科舞星》追平。
有這樣一位爭氣的兒子,老卡普爾也算是足慰平生。盡管兒子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他操心。
麗達扮演者 娜爾吉絲 一直是中國觀眾非常喜愛的女演員。
在《流浪者》中,她演出了傳統女性的溫婉善良、還有現代女性的精明干練,法庭上一個轉身,跨越了兩個時代。
觀眾們多希望她和拉茲真正走到一起。
與我們想像中不同的是—— 拉茲和娜爾吉絲是實錘的婚外戀,她是後來者。
兩人合作過八部電影,《流浪者》是第二部,這個時候拉茲已結婚四年,是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的父親,還有一個寶寶懷在媽媽肚子里,這個寶寶長大後主演了我們熟悉的《啞女》、《海誓山盟》還有《蛇女》。
拉茲的妻子 克里希娜 出生於1930年12月30日,是老卡普爾的表妹,嚴格意義上講是拉茲的表姑。
輩份有點亂,這個親上加親,也是嘆為觀止。
而且,從拉茲長子出生日期來看,這對夫婦是未婚先孕。兩人熱戀期間就被媒體炒翻天——「拉茲·卡普爾狂熱地愛上了克里希娜!」
也只能說是真愛了。
拉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兩個女人他都愛,最後還是爺爺和父親一錘定音——絕對不能離婚!絕對不能娶女戲子進門!
而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十分賢惠,一直對丈夫的婚外戀保持克制隱忍的態度。
只可憐「麗達」娜爾吉絲一直苦等到1958年3月才嫁給了導演蘇尼爾·杜特,這一年她已經二十九歲了,算是十足的大齡女青年了。
拉茲是個很有事業心的青年, 情感 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只佔十分之一,即使這十分之一還是由兩個女人分享。
若說真愛,大概拉茲最愛的那個人是卓別林。
1924年12月14日,拉茲·卡普爾出生於白沙瓦。
他自打十一歲起進入影壇,二十二歲編導主演兩部電影《火》及《雨》,在影壇展露頭角,引起國際影人的注意。
1950年,二十六歲的拉茲自創 R.J電影公司 ,拍攝了《流浪者》,獲得巨大成功。
他與父親不一樣,老卡普爾出演過大量「霸道總裁愛上我」題材、還有豪華奢靡的古裝片,而拉茲將鏡頭伸向 社會 最底層的勞苦大眾,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講述那些「沒見過一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來,與其描繪那些歌舞昇平鶯鶯燕燕,還莫不如把鏡頭伸向路邊一條無家可歸的小狗。
正如拉茲的一段名言——
大概您沒想到,《流浪者》並非拉茲最成功、票房最高的電影。四年之後,他又與父親、娜爾吉絲合拍了一部《鄉巴佬進城記》,大獲好評!口碑票房超越了《流浪者》。
1964年,拉茲為了附和潮流,非常不情願地拍攝了平生第一部彩色電影《合流》。影片取景歐洲,描寫了三個朋友之間的 情感 糾葛,謳歌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和自我犧牲精神。這依然是拉茲長袖善舞的領域,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當時基本一票難求!
最後竟然在國內連續上映了五年,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行業奇跡!
由於作品的親民風格,拉茲本人也獲得了巨額經濟回報。1951年-1956年期間,他是國內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但拉茲依舊過著樸素低調的生活,他將個人財富又重新投入到熱愛的電影行業中。
1970年,拉茲嘔心瀝血整整製作了六年的《我叫小丑》上映,由於題材太過前衛,票房不盡人意。
拉茲有些心灰意冷。
但這部電影近年來卻不斷翻紅,評分一路高漲,獲得歐美同行盛贊!看來「拍給五十年之後的觀眾欣賞」這種事原來真的有!
晚年拉茲開始將精力花費在下一代,悉心扶助兒女尤其是 里希·卡普爾 ,同時也一手挖掘了未來的天皇巨星沙魯克·汗!
里希·卡普爾雖然不及父親那般有著崇高的藝術地位,但在「勤奮」這一塊真是交足功課!
在拉茲的引領之下,這個家族沒有一個人靠著祖蔭吃干飯、躺在家譜上睡大覺,都在影壇揮灑汗水辛勤耕耘。
與此同時拉茲也在積極拓展人脈,強強聯姻,比如他的外孫子就娶了 阿米達普·巴強 的女兒。這還是卡普爾家族少有的白衣聯姻。
積數代不懈之功,卡普爾家族已成為寶萊塢第一金字招牌。
1988年6月2日,拉茲·卡普爾因病去世(腎衰竭、心力衰竭、哮喘),享年六十四歲。
那麼,在他身後,卡普爾家族成員現狀如何?
拉茲的弟弟、《流浪者》小拉茲後來怎麼樣了?
《流浪者》小拉茲的扮演者 沙希·卡普爾 後來並未長殘,成年之後依然非常英俊,還娶了一個英國老婆,生了一堆小混血,後來走上了國際影星之路。
2017年12月4日,沙希·卡普爾因肺炎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緊接下來,2018年10月1日,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因心臟驟停離世,享年八十七歲;
2020年4月30日,拉茲的二兒子里希·卡普爾(《啞女》男主角)因白血病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2021年1月15日,拉茲的大女兒南達里特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2021年2月9日,拉茲最小的兒子拉吉夫·卡普爾因心臟驟停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可以說近年卡普爾家族籠罩著一片愁雲慘霧。
但與此同時,拉茲孫輩異軍突起,成為寶萊塢耀眼的新生力量!
比如拉茲的長孫女卡琳娜·卡普爾出演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迄今為止仍是豆瓣排名第十四的經典作品。
拉茲的孫子、里希·卡普爾的兒子蘭比爾·卡普爾,也是如今頭角崢嶸的明星,據說他的愛好是收藏豪車。
希望這些卡普爾後人秉承先祖的遺志,勤奮向上,永遠記住爺爺拉茲的那段名言——
(全文完)
我想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都看過印度電影《流浪者》,對影片中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也能哼上幾聲,我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配合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看過此片的。
《流浪者》的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貢納特堅信一個荒謬的理論「賊的兒子一定是賊,法官的兒子一定是法官」,並以此為依據判了扎比的罪,無辜的扎比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他為了報復大法官,設計使法官拋棄了將要分娩的妻子,從此,法官的兒子拉茲生活在貧民窟中,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到了童年時的女友麗達,他們真誠相愛了,拉茲決定痛改前非,用辛勤的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
然而,工廠卻以拉茲曾經是個賊而開除了他,狠毒的扎比又脅迫他繼續做小偷,有一天,扎比為躲避警察的追捕,脅迫拉茲的母親做人質,拉茲殺死了扎比並被逮捕,當他得知審判的大法官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時,他從獄中逃了出來,他恨父親並選擇了行刺,結果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己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用事實證明了大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該片是由拉茲、卡普爾(1924——1988)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他自己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父親扮演片中拉茲的父親——大法官拉貢納特,他三弟扮演小時侯的拉茲,該片在印度以及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1953年,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此後30年多年中,拉茲、卡普爾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由他主演的影片,多達57部,多以反映印度普通人的感情與生活,並對 社會 的弊端加以公開地揭露,在六十年代後期,主要致力於製片業,他是印度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拉吉·卡布,一般翻譯成卡普爾,是《流浪者》里拉茲的扮演者,是印度百年電影史上殿堂級的人物。他集編導演、製片於一身,極富國際影響力,被譽為印度的克拉克·蓋博,印度的卓別林。
拉吉出生於1924年,出生地是現在歸屬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個旁遮普家庭。父親是著名演員普利斯維拉吉,在電影《流浪者》里扮演拉貢納特法官,這部電影里扮演小拉茲的是拉吉的親弟弟沙什,後來他也成為銀幕巨星,他不止一次出演哥哥的童年。拉吉還有一個弟弟沙彌,是印度銀幕貓王,不用說也是位電影明星,在《海誓山盟》里發福的沙彌扮演叔叔。
拉吉10歲第一次登上銀幕,真正擔任主要角色是1947年,合作者是後來的印度夢露馬杜巴拉。
拉吉第一次導演並主演的影片是《火》,在那部電影里24歲的拉吉遇到了納爾吉斯,也就是麗達的扮演者。這對印度銀幕上第一對黃金組合一共合作了16部電影,包括著名的《流浪者》。人們一直猜疑他們的關系,但是拉吉早在22歲就和堂妹結婚了,納爾吉斯和拉吉都沒有承認他們有私情。納爾吉斯後來嫁給了演員桑尼爾·杜特,他們的兒子桑賈伊後來很火!
拉吉的作品非常多,也捧紅了很多女明星。
拉吉有3子2女,除了兩個女兒,幾乎所有的後代都在銀幕上大放異彩,是印度寶萊塢四大卡普爾家族裡演員陣容最強大的。
拉吉從《流浪者》開始出演多部電影都是模仿卓別林的表演,也喜歡表演小人物的生活,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表演藝術家。
拉吉只活了64歲,1988年因為哮喘並發症去世。他的為人和演技都很受推崇。需要補充的是,印度電影是配唱制,演員極少自己演唱。拉吉的御用配唱人是穆克什和馬納迪,尤以穆克什為主,他的過早去世讓拉吉感慨:我的聲音沒有了!穆克什的歌聲什麼樣,請聽拉茲之歌!穆克什的兒子也是歌唱家,他的好聲音可以去聽聽《努里》……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茲的演技,對我印象極深,他表演的真實,純朴,沒有造作,自然流暢,而且影片中的拉茲之歌很經典,總之,流浪者的電影當時的上座率非常高,普遍受到電影觀眾的歡迎和好評。不愧為一部使人難忘的好影片。
當初被他迷倒了,甚至找出地圖查找去印度的路線,現在想來有點幼稚
兒時記得印度電影《流浪者》裡面有句經典台詞:法官對拉茲說:做賊的兒子永遠是賊,
《流浪者》是經典之作,飾拉茲的演員,把小偷的玩世不恭,表現的淋漓盡致,看了他的表演,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身世,麗達是美麗的富家小姐,她演的情緒纏纏綿綿,恰到好處,而歌曲,也非常委婉動聽,可以說,這個電影影響了一代人。
這個問題你自己可以去網路上查啊,關於他的「生平」介紹的非常詳細,有必要特意問大家嗎?
拉茲的 社會 地位低下,卻能得到美麗,善良的女律師麗達的愛情,只能是藝術人生。
很認真的在探討人性的復雜。
⑹ 到目前為止,你看過最經典的印度電影是哪幾部
1. 《流浪者》是一部印度黑白電影,出品於1954年,1955年被引入中國。這部電影在印度電影史上占據著經典地位,曾獲得第六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影片不僅深刻批判了印度的種姓制度,還講述了大法官拉貢納特和他的妻子之間的愛恨糾葛,以及他們兒子拉茲與貴族小姐麗達之間的悲壯愛情。
2. 拉茲的母親因為受到丈夫的誤解和遺棄,帶著他生活在貧民區。拉茲在困境中逐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他始終無法忘記兒時的夥伴麗達。在一次搶劫中,拉茲與麗達重逢,兩人的愛情在重逢的喜悅中綻放。然而,拉茲在試圖改過自新時,卻因為保護母親而失手殺死了誘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人。
3. 拉茲的親生父親,大法官拉貢納特,根據他堅信的出生論,判處了自己的兒子有罪。這部電影不僅對印度的種姓制度進行了深刻的諷刺,也讓人們對法官的出生論產生了質疑。影片最終提出了關於社會底層人民孩子的命運和出路的深刻問題,這些問題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4.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2017年的印度電影,由阿米爾汗主演。影片講述了一位國家摔跤冠軍父親如何培養自己的女兒成為摔跤冠軍的感人故事。父親的決定雖然驚世駭俗,但他通過讓女兒脫去裙子、剪去長發、練習摔跤等方式,激發了她們身上的潛能,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5. 影片雖然表面上是在反傳統,但實際上它以一種幽默、溫暖的方式呈現,引人入勝。影片中的幾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如女孩子剛開始練習跑步時,圍觀群眾的驚詫表情;女孩子在摔跤場初露鋒芒,戰勝對手後,被大家簇擁著在大街上慶祝的場景;父親被女兒摔倒在地的心酸無奈,以及最後勝利時刻,父女的喜悅和驕傲。
6. 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印度婦女真實的生活狀況,她們在社會中地位低微,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影片通過一個小視角,展示了印度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困境,以及她們如何通過自我奮斗贏得尊重和自由。
7. 影片在最後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父親不能時刻保護女兒,他只能教會她們如何戰斗,讓她們戰勝自己的恐懼,學會自己拯救自己。這個信息不僅是對女兒們的教誨,也是對觀眾的啟示,無論面對何種困難,都要勇敢地戰斗,戰勝自己。
⑺ 拉茲的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傑·卡普爾扮演)。大法官拉貢納特素來相信「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理論,並以此為據錯給扎卡判了罪。無辜的扎卡設法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並決心對拉貢納特進行報復,他先用計使拉貢納特拋棄了正要分娩的妻子。於是,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兒子拉茲降生在大街上。從小與母親生活在貧困屈辱之中的拉茲,在強盜扎卡的威脅利誘下,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見了童年時的女友,楚楚動人的貴族小姐麗達,他們真誠地相愛了,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在平靜的海面上盪起小舟,享受著愛的滋潤,愛情給拉茲帶來了新生的渴望,他決心痛改前非,要用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然而,工廠卻因為拉茲曾經是賊而開除了他,扎卡也在脅迫他。一天,拉茲回家,正遇上扎卡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親,他為保護母親,殺死了扎卡並被捕。當他知道法官拉貢納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便設法從獄中逃了出來,結果行刺拉貢納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拉茲的悲慘經歷證明了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