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部日本「百合電影」推薦:從高中生懵懂的愛情到禁忌的成人曖昧
在近年來,LGBTQ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受到關注。接下來,我們將推薦五部以女性同志為主題的日本電影,讓你深入了解從高中生純真情感到成人世界禁忌曖昧的故事。每一部作品都各有特色,帶你走進少女們的內心世界。
《私處》:森川葵這位「天才少女」與門脇麥、新木優子共同演繹,影片講述高中女孩們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影片細膩描繪了女高中生之間的友情、初戀的萌動,以及在校園廣播社中微妙的情感糾葛,枝優花導演憑藉此片榮獲新人導演獎。主角真奈美與千幸的火花碰撞,為藝術公演的准備帶來波折,讓人深陷其中。
《聰明的狗不吠反笑》:這部校園劇探討了校園霸凌的陰影,美沙與小泉因被欺凌而成為彼此的慰藉,友情逐漸升溫。然而,當表面甜蜜的關系被揭示出黑暗的秘密時,兩人的感情開始動搖,劇情充滿了懸疑和情感的深度。
《愛的原點》:遠藤新菜與Lisa般的外表在《愛的原點》中展現了百合愛情的復雜。娜娜與瑪琳的友情逐漸升華,但面對社會偏見和生活挑戰,她們的感情之路並不平坦,影片展現了同性戀者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你是我的海》: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男孩為挽回女友的心,嘗試理解女同志世界的故事。快人與透子的甜蜜戀情與弘華的介入形成反轉,展現了愛情的復雜性和人性的探索。
《少女邂逅》:穗志萌香在《少女邂逅》中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這部電影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真由理與阿紬的相遇,揭示了被霸凌者內心的痛苦和兩人間萌發的超越友情的情感,引發了對校園霸凌更深層的社會反思。
Ⅱ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發展
日本電影起步萌芽時間歷程(1896年~1918年)1896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影鏡」傳入日本,而真正的電影是從1897年由稻勝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後引進了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開始的,其時,小西六兵衛也購入攝影機。在這一兩年間輸入了放映機和影片,並在全國巡迴放映,稱為活動照相,並沿用這一名稱至1918年。
1899年日本本土攝制影片,以紀實短片為主。《閃電強盜》將當時社會上流傳廣泛的新聞話題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最早迎合時尚的故事片。橫山運平遂成為日本第一個電影演員。
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東京淺草的電氣館。最早的製片廠是1908年由吉澤商行在東京目黑創建的。《本能寺會戰》(1908年,牧野省三執導)為日本第一部由解說員站在銀幕旁用舞台腔敘述劇情的無聲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稱為「日本電影之父」,但這類影片只是連環畫式的電影。
1912年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日活公司)成立,拍攝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舊劇」電影。松之助原是巡迴演出的歌舞伎演員,1909年被牧野省三發現,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盤忠信》問世後,使他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武打演員,有「寶貝阿松」之稱。1914年,天然色活動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活)成立,最初以攝制彩色電影為目的,但因僅有兩種顏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電影,並且仍以拍攝「舊劇」影片與日活相抗衡。當時日活的向島製片廠已在拍攝現代題材的「新派劇」。
在日本電影黑暗的二十世紀40年代,青年導演黑澤明以處女作《姿三四郎》(1941年),木下惠介以處女作《熱鬧的碼頭》(1943年),沖破種種不利條件脫穎而出。
Ⅲ 戛納最年輕影帝從頭打到尾,這部電影叫人血脈賁張
喜歡睡前看點小電影的拔叔,
最近看了部特別粗暴的電影,
片名叫 [錯亂的一代]
▲代表日本電影最高榮譽的《日本電影旬報》,在新片推薦單元給了本片4.3的高分(5分滿)
[錯亂的一代]主要講了男人打男人
男人打女人,然後女人殺男人的故事
男主遇到玩吉他的路人甲,揍~
遇到不良學生,揍~
遇到街頭混混,揍~
好在男主沒被神化
也會被按在地上胖揍......
▼
男主對白沒幾句
但打戲不少,從開場打到結尾演員表
完全媲美東北派團版
「 你愁啥!瞅你咋地 !」
電影故事發生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西部的小城市三津濱,嗜暴男主的原型其實是松山一酒吧老闆,「 十幾歲的時候經常在街上與路人斗毆 」。導演 真利子哲 本想把這段故事拍成紀錄片,後來劇本寫著寫著寫跑偏了,於是就拍成了劇情片,感覺還不賴。
既然聊到劇本,就不得不提本片的編劇,喜安浩平。
作為70後雙魚座大叔,浩平對年輕人情感的理解很有一套,他編劇的[聽說桐島要退部]在13年可謂是呼風喚雨,狂攬橫濱電影節、日本電影學院獎各種重要獎項,以及最佳編劇提名。
▲[聽說桐島要退部]中,神木隆之介借昆汀搭訕妹子,結果蜜汁尷尬
說回本片,男主 泰良(柳樂優彌飾) 父親早逝,母親不在身邊,只得跟弟弟將太(村上虹郎飾)相依為命。雖鄰居大叔有心收留兩人,但哥哥泰良整日尋釁滋事,見人就打,而且堅韌如小強,打倒了還能再爬起來還以顏色。
所以影片開場就是將太放學回家,隔「水」遙望哥哥被津濱不良少年群毆的畫面。
▲黑色校服、棒球棍,有種[熱血高校]的臨場感
▲柳樂優彌主演的[熱血高校3]劇照
飾演哥哥泰良的 柳樂優彌 的人生要比電影跌宕得多。14歲出演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獲得5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最佳男主角,成為戛納影史最年輕影帝,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日本演員。(那年與他一同競爭影帝的還有[2046]梁朝偉)
▲柳樂優彌在[無人知曉]拍攝現場
在14歲懵懵懂坦羨旁懂的年紀就爬到令無數演員垂涎的高度,16歲拍攝 [蜜糖與調味] 與 澤尻英龍華 銀幕接吻,羨煞旁人。然而頭頂的光環讓性格內斂的柳樂優彌過早成熟,讓他有了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拘謹和困惑。
「你覺得自己演技怎麼樣?」
「我沒有演技」
「與澤尻英龍華接吻什麼感覺」
「......蜜桃一樣」
▲[蜜糖與調味]劇照
登上時代周刊亞洲版的柳樂優彌被稱為亞洲英雄,然而「英雄」內心的恐慌與迷茫卻無人關心。回憶起那段錯亂歲月,柳樂優彌這樣評價自己,「任性自大,明明還是個小孩,卻張嘴閉嘴以『做起來沒意義』這樣的理由拒絕上門的工作。十幾歲的我是個非常惡劣的人,如果這人出現在我面前,我會想狠狠揍他一頓。」
曾經吹捧他的人,瞬時間四散開來。還不到20歲,柳樂優彌就嘗盡了世間冷暖,直至自殺事件曝光,有人稱是窪冢洋介墜樓的翻版。
▲新聞報道柳樂吞葯一百多粒,好在搶救及時
陰曹地府走過一遭,昔日影帝、亞洲英雄找了份洗車的工作。正常人的生活讓他重拾信心, 漫畫式的顏藝 也為其打開新戲路。
▲[青色火焰]劇照
人生有高潮,有墮落,經歷過這些的柳樂優彌演[錯亂的一代],最具有說服力,也更真實。
▲每次打架時的邪笑與沾滿血的衣裳都令人毛骨悚然
男主在打男人的路上走向無敵。騷包男二 裕也(菅田將暉飾) 卻在打女人、揍女人的路上走向毀滅。
蘇打(菅田將暉昵稱)飾演男二北原裕也,其實就是被男主狠揍的不良學生同伴,喜歡臭美地梳著沖天辮,出門前也要精心打扮一番。
被男主扒了衣服後露出搓衣板一樣的排骨肌,活脫一個娘炮形象。
弱雞的男二看到男主單挑「無敵」後,釋放出了內心封存已久的惡!狐假虎威,欺軟怕硬,是與男主純粹的暴力截然相反的惡。
色慾上頭時,還借機 揩油,捏胸、摸大腿 。
▲裕也應該是蘇打演過的最讓人反胃的角色
兩人搶豪車時發現了坐在後座的女主 奈奈(小松菜奈飾) 。
經常出演漫改、純愛電影,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95後小松菜奈,在本片中扮演一個有偷竊癖的陪酒女,反差極大。奈奈的偷竊並不是因為沒錢,而是享受偷竊瞬間的快感與成就感。不過諷刺的是,奈奈偷東西被抓,男主肆無忌憚在超市吃東西反倒沒人讓橡阻攔。
或許是因為陪酒女的職業,受害者身份的奈奈對男二的 性騷擾 已然麻木,拳打腳踢也照單全收。
然而,各種「意外」發生,奈奈從受害者轉變成為施暴者的同夥,甚至更為殘暴的成為殺人兇手。
雖說這段奈醬的演技仍欠火候,但對她個人來說絕對是有史以來的大突破。不論是暴力情緒的傳染,還是沉默後的爆發,最後淪為男主一樣的暴力宣洩,都達到了某種極致,路人轉粉。
東窗事發後,女主將殺人犯罪都推到了男主身上,被謊言填充的蛇蠍內心昭然若揭。
暴力、邪惡與謊言 ,三個主角成為日本這錯亂的一代的縮影。更更更諷刺的是,弟弟將太的反轉,以及社會對暴力犯罪的冷漠與聲討,是網路的堅硬外殼使他們成為一個個鍵盤俠,也讓他們直面暴行的時刻,選擇拍照發朋友圈,而不是上前阻攔。
▲網友在社交網路上對暴力行徑的討伐及咒罵
▼
「
導演 真 利子哲 也 始終在探討「何為暴力」,而電影也未曾給出明確的答案,是痛苦壓抑的釋放,還是純粹追求勝利的快感。至少從電影能夠看出,暴力是可以傳染的,是可以麻木的。
如同 [發條橙]、[告白] ,藝術作品中的暴力發生的毫無緣由,可生活並不是這樣,即便是簡單的暴力宣洩也一定是社會無情的推動。
當[錯亂的一代]給予我們需要的感官刺激時,拔叔感到十分後怕。因為我們潛意識里在渴望暴力、渴望無序,正如余華小說所表達的, 暴力的內核是慾望 。可見人類有多渺小,會為慾望而擁抱暴力。
Ⅳ 赤板麗主演的愛情電影
赤板麗主演的愛情電影包括《高校教師》、《天使心》、《高校教師:成熟的夏天》等。
赤板麗,這位日本女演員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出色的演技,在眾多愛情電影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所主演的愛情電影往往情節感人,角色形象鮮明,為觀眾帶來了不少經典之作。
在《高校教師》這部影片中,赤板麗飾演的角色與一位大學教師之間展開了一段禁忌的愛情。影片通過細膩的刻畫和貼近現實的情節,展現了兩人之間復雜而深刻的感情糾葛。赤板麗的表演深情而內斂,成功塑造了一個既堅強又脆弱的女性形象,令觀眾為之動容。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是《天使心》。在這部電影中,赤板麗飾演的女主角擁有一顆天使般純潔善良的心。她與男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溫馨與浪漫,同時也不乏波折和考驗。赤板麗的演技再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她所飾演的角色深入人心,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此外,《高校教師:成熟的夏天》也是赤板麗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電影延續了《高校教師》的故事背景,講述了在夏天這個充滿熱情的季節里,發生在校園內外的一系列愛情故事。赤板麗的表演依舊出色,她與其他演員的默契配合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綜上所述,赤板麗在愛情電影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她以真摯的情感和扎實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認可。這些經典的愛情電影作品不僅展現了赤板麗的個人魅力,也為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Ⅳ 電影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它有哪些由來
形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