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1、印度的電影製作已經有了成熟的產業體系。
說到電影,我們知道除了好萊塢,還有一個地方叫寶萊塢。寶萊塢只是印度電影業的一部分,但它創作的電影擁有數億觀眾。印度電影有著自足的產業形態,已經越來越成熟。
我們經常在印度電影中看到許多歌舞場面。有這一大元素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在孟買電影製作基地寶萊塢製作的。印度電影在中國的流行說明了印度電影情節的魔力。印度電影以貼近現實生活而聞名。
2. 有一個印度電影,講的是一個貧民愛上啦一個印度女明星,後來做了一些是要引起她的注意(只記得這一點)
印度電影 《再生緣》 (OM SHANTI OM)
國家/地區: 印度
類型: 驚悚 / 歌舞 / 喜劇 / 愛情 / 動作 / 劇情
其他譯名:《輪回 》《如果·愛在寶萊塢》
上映日期:2007
片長:162 min
劇情簡介
在70年代的寶萊塢,有名紅得發紫的女星——Shanti Priya。她的影迷成千上萬,其中包括了不起眼的Om Prakash Makhija 。
Om Prakash Makhija 有兩個夢想:一個是shanti,一個是就是拍電影。對於這兩個目標他同樣痴迷。機緣巧合,Om得到了一部影片的拍攝機會,不過是小角色,令他興奮的不僅僅是這個,另外一個消息就是——shanti是該片的女主角。在一場拍攝場景中,堆滿草的片場突然著火,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但不幸的是Shanti被圍在了大火中。眾人皆不敢上前,最後Om情急之下發現後毫不顧慮的沖進火場把Shanti救了出來。如果大家認為Shanti就此就以生相許,那麼你就猜錯了。他們只是好朋友而已。
有一天,OM去拜訪Shanti。可他在屋外聽見了Shanti和當時的紅製作人Mukesh Mehra。他們激烈的談話讓OM震驚不已,頹然的歸去後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回去找Shanti。 誰料此次他們的見面不僅隔著一扇門,而且是他們此生的最後一次見面。Om眼睜睜的看著Shanti被火焰吞噬,他自己也被人從背後暗算,咽下最後一口氣。
20多年過去了 Om Kapoor,Rajesh Kapoor的獨子。享有最高的榮譽,住最美的房子,拿最高的獎項。在所有人的艷羨中,Om Kapoor很享受這種滿足感,在冥冥中他覺得這一切是上天的賜予。作為一名演員,他理所當然要拍片,但在一次拍攝MV的過程中,他被道具——「火」驚得暈了過去。醒來之後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前世——Om Prakash Makhija 他思及自己的遭遇,大膽猜想也許shanti也在這世上的某個角落。借著父親的名氣和權力,他以招募女主角的名義尋找shanti。功夫不負有心人,竟然真被OM找到了,這世的Shanti名叫Sandhya 。讓OM沮喪的是,Sandhya 雖然與Shanti長得酷似,但她似乎絲毫不記得前世的事情了,OM耐心的等待,他總想著也許Sandhya 和他當初一樣,要慢慢來 。
好萊塢最紅的製片人MIke來到了印度,當OM看見他的時候驚呆了。因為這所謂的MIKE就是當年同Shanti在房中進行激烈交談的那位Mukesh Mehra。 OM怒不可遏,他自然是聽到當年二人的對話的,也就是這次談話讓OM和shanti都失去了生命。OM想要報復,為自己也為當年曾心愛的Shanti……
3. 推薦高分印度10部電影
印度人口眾多,身處南亞大陸,風景優美,還有印度的歌舞,音樂,這就是電影的畫面大背景。電影的故事背景有,各種的宗教信仰,四大種種姓制度,男女極度不平等,貧富差距很大,教育巴基斯坦和印度長期的仇恨,這些都是電影故事的重要元素。還有印度宣傳部電影審查沒有美國那麼嚴格,導演有很大的自由度講好一個電影故事。
第一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我就是知道答案!」這是獲得奧斯卡金獎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男主賈馬爾的一句經典台詞。賈馬爾每知道一個答案,在他生命中就要失去一個重要的人,他說他寧願不要知道這些答案,不要這百萬獎金。男主得到每個問題的答案都能讓觀眾唏噓不已。
第二部電影《天才槍手》
也是關於窮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的故事。窮人家孩子雖然是學習的天才,最後也會落入富人家孩子利用的工具,所有的聰明才智都是累贅。
第三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是一部豆瓣評分達9.2分的印度電影,榮獲印度電影協會等16項大獎。是大帥哥阿米爾汗主演,片長接近3個小時,看完此片我完全忘記了倍速我常用的看片功能,是關於一群印度理科生的故事。
第四部電影《廁所英雄》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一部社會問題的電影。失敗的人,固守方法,不斷的改變目標或者降低目標。成功的人堅定目標,不斷的改變方法,最後獲得成功。《廁所英雄》的男主角凱沙夫就是這類人,實現了在家裡給妻子建一個廁所。同是也推動國家廁所革命,女性在使用廁所時,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男主凱沙夫不但是自己老婆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印度全國女性的英雄。
第五部電影《小蘿莉猴神大叔》
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信仰哈奴曼神,另一個女主角小蘿莉是穆斯林教徒。一個是印度人,一個是巴基斯坦小姑娘。一個是素食主義者,一個喜歡吃大盤雞。
小蘿莉沙西拉出生在巴基斯坦,從小就是一個語言障礙者。為了治好沙西拉的語言障礙,母親帶她到印度求助神靈的幫助。沙西拉走在印度走失了,猴神大叔幫助巴基斯坦啞巴小姑娘最終找到媽媽的故事。最後小姑娘離別時喊出聲的那一刻,觀眾都「失防」了。
第六部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這是一部在美國拍攝的印度電影,故事的主角是印度人,主角是一個輕度自閉症患者。可汗信奉穆斯林教,美國當時受到「911空襲」事件,穆斯林在美國受到歧視。男主證明了自己是穆斯林教徒,但不是恐怖主義。
第七部電影《來自地球上的星星》
這是一個關於自閉症教育的話題,有點類似於美國電影《阿甘的故事》。一個有讀寫和閱讀障礙的9歲男孩伊桑的故事。他遇到一個老師,這位老師拯救了一個有藝術天才孩子。每個樹枝都有一隻小鳥停留,天空里每顆星星都很閃耀。地球上的「星星」此時沒有閃耀,請多給一點耐心和時間,認真的擦拭它,他一定會有閃閃發光的那個時刻。
第八部電影《雨夜奇案》
這一部情節緊湊的,劇情不停反轉的懸疑電影。迪帕卡是警長,接到一個雨夜的兇殺案,查到最後,兇手是自己兒子。警長為了救兒子,自己失去一條腿,退出警察崗位的代價,最終案情大白,警長自殺的故事。
第九部電影《調音師》
《調音師》喜歡懸疑電影的人一定不會錯過。還是警察是兇手的故事,男主阿卡什是一位帥氣的琴師。以教琴為生,他為了專注於琴技,帶上不透明隱形眼鏡,成為「盲人」。他「看」到警察偷情明星漂亮老婆被發現,殺死明星,琴師被迫捲入兇殺案的故事。
第十部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還是一部貧民的女兒遭到富二代小開的凌辱,在反抗中打死富二代,這個富二代就是警察局長的寶貝兒子。貧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破案經驗豐富的局長鬥智斗勇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當年印度的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中國導演陳思誠還翻拍過叫《誤殺》,也非常好看。
印度電影色調是暖黃色,不是明艷的色調,還有個特色就是有莫名其妙大段的歌舞。印度導演講故事的能力特別好,特別那些懸疑的電影反轉特別多,很能抓住觀眾。
4. 求這部印度電影的名字
《難斷絲絲情》是印度95年發行的一部愛情電影,一對熱戀中的大學生「拉賈」與「布瑞迪」因身份地位的玄虛,被「布瑞迪」父親阻止而私奔結婚,「布瑞迪」在校期間因幫助被流氓「古那希」調戲的女同學,與「黑社會」結仇,「布瑞迪」在被「古那希」報復的時候被「拉賈」痛打。兩人新婚第二天遭遇「古那希」迫害。父親瞞著「布瑞迪」她把生下的女孩「比吉」送給了孟買的一家孤兒院收養。幾年後人帥歌靚舞棒的青年歌星「維基」在一次演出中愛上了這位漂亮的單親媽媽,苦命追求終於抱得美人歸。但未被「古那勝」害死的「拉加」神奇的被人救起,並一直跟蹤心愛的人,在發現愛人已經與他人結婚,「布瑞迪」的父親在病危之時告訴女兒,當年瞞著她有個女兒的事實,「拉賈」也同時找到了孤兒院,知道自己有女兒在人間。同時黑社會集團看中了孤兒院的地皮,威逼院長賣地搬遷不成把院長殺死,但又被玩耍中的「比吉」看到。黑社會追殺之,最後「拉加」終於露面出手打敗了黑社會集團,救了女兒。但是身中數彈的「拉賈」在心愛的女兒面前死去,並把親人留給了歌星「維基」。
5. 《調音師》印度燒腦神作,全面深度解析,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喜歡看懸疑片的影迷大多看過一部名為《 調音師 》的印度電影
《調音師》在豆瓣拿到了 9.2 的高分,被很多人譽為「 短片中的肖申克 」,口碑之好可見一斑。這部《調音師》去年上映之後,就在印度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不但以450萬美元的低成本收獲1560萬美元票房,更是在IMDB上拿到了8.6分的高分,成為2018年度 最高分 的印度電影。用「年度最高分懸疑片」形容《調音師》,並不為過。
在邁入影院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它憑什麼能取得如此好的口碑?很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一部翻拍電影,《調音師》幾乎避開了一切雷區。
影片中,男主角阿卡什是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家教。和法國《調音師》里的設定一樣,假扮盲人為他帶來了很多便利。
更多的關心、更多的生意、更多的小費,就連愛情也來得更加容易。由於出色的表演才華,他被一個富豪邀請到家裡做私人表演。這里基本保持了短片的故事框架。
男主按門鈴,老婆開門,丈夫不在家,背後暗中觀察的鄰居。進門,彈鋼琴,結果發現了客廳的屍體。
阿卡什只能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在法國短片里,故事在這里戛然而止。
長片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目睹了藏屍全過程的阿卡什安全逃脫。
除此之外,長片對於女主的設定改編不僅堪稱大刀闊斧,更可謂突破了以往印度電影中對女性的形象枷鎖。大部分印度電影中,女性往往都是被害者或者是善良的一方,正派的一方,很少會有女性反派。
但在《調音師》中,導演則做出了大膽的突破。
女主角西米顏值高,心眼壞。
為利益嫁給年齡差距懸殊的老明星,分明丈夫對她很好,卻還要背著丈夫偷情。
姦情告破後更是心狠手辣,一條又一條人命全拜她所賜,演絕了「最毒婦人心」。
接下來,讓我先了解下電影究竟講述怎樣的一個故事。
電影劇情並不復雜,男主是一名鋼琴藝術家,他假裝成一名盲人,為的是讓自己更加專注於音樂,用耳朵去聆聽,用心去體悟。也因為大家對盲人的同情,他的演奏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與欣賞,也順帶收獲了愛情。一天一位印度知名男演員邀請他到家裡進行演奏,演奏當天卻變成了兇案現場,男演員的妻子聯合情夫槍殺了男演員。男主看到男演員妻子與情夫清理犯罪現場,內心極度恐慌但只能假裝淡定的彈完整場鋼琴,猶豫徘徊很久後決定去警察局報案,結果發現那名情夫就是警察,驚慌之下男主只能繼續扮演盲人,後續男主又目擊了男演員妻子殺害鄰居等一連串事件,為了封口男演員妻子測試男主是否真的是盲人,在發現男主是假盲人後下葯使男主眼角膜受損真正的變成了盲人。後續男主又遇到假裝好心的夫婦及醫生,險些被割去了腎,但男主憑借著自己未失明時的記憶力,讓假裝好心的夫婦及醫生以為男主是濕婆顯靈,並配合男主綁架男演員妻子、勒索警察情夫,上演了一場復仇大戲。
真實的結局應該是男主和醫生聯合賣掉了男演員妻子的腎臟並分了贓款,男主做了眼角膜移植手術恢復了視力,拿著錢去了倫敦。但他發覺假裝盲人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好處,能夠賺更多的錢、收獲更多東西,所以他依然裝作一名盲人
我來分析一下男主阿卡什這個人,他本來是一個善良的人,除了有些狡猾用裝盲騙取殘疾人紅利之外人還是很善良的,所以就算他知道了西米的情夫是警察局長時他還是打電話說出了真相。但在經歷了這些變故,尤其是自己也因此付出了代價之後,他最後也選擇了以自己的利益為首而隱瞞真相。影片貌似沒什麼好人,但也都沒有壞到一定地步。像殺了人也很痛苦的西米,為了錢可以挖別人雙腎的莫里妻子,黑醫生斯瓦里等等。到底人心是善還是惡呢?我覺得導演想表達的是在不觸犯到自己利益時人都是善的,但在觸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可能大多數人就會選擇明哲保身了吧,就像電影中說的「藝術是藝術家的生活,但他也要付出代價」。